养生健康

补气血的药膳 黄芪+沙参、枣仁

补气血的药膳 黄芪+沙参、枣仁

秋天,空气中燥气较重,人的心情也开始变得焦躁。其实,这并不是秋天特有的情绪特点,而是因为你气血不足导致的。黄芪就是一味能够帮助养血补气的药材。若是配上沙参和枣仁,就能起到很好的补气安神的作用,在焦躁的秋季让你心胸变得开阔,睡得更好。

秋季养生食疗方

1、清补瘦肉汤

材料:瘦肉250克,生熟薏米10克,莲子5克,百合5克,淮生10克,玉竹5克,茨实5克

做法:把瘦肉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洗净全部清补凉配料。把适量的请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时,汤成用盐调适味即可。

功效:此汤清甜滋补,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秋季养生的合时汤水。

2、养颜冬瓜汤

材料:沙参12-15克,黄芪30克,麦冬10克,先煎取汁。

做法:加入冬瓜约300-400克,再炖约半小时,早晚各服一碗。

功效:沙参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治疗肺气虚、气血两不足。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3、当归炖仔鸡

材料:当归30克、沙参12克,枸杞子15克,香菇4-6个,母鸡一只,鲜姜3-5片。

做法:母鸡先用热水汆烫以后,再与中药一起炖煮两个小时。

功效:当归是归心、脾、肝经,补血活血,止痛润肠,补血养气,和胃止痛。沙参能够入肺。

4、秋收保健茶

枸杞子15克、沙参10克,麦冬12克,木香6克,山楂12克,乌白一个,滚水冲泡。

功效:润肺补肾,开胃补气,养颜降压,降胆固醇。

5、胡萝卜粥

材料:胡萝卜150克,大米100克

胡萝卜去皮,清洗干净,切成碎末,同大米共煮成粥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此粥适用于便秘、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等。

6、山药百合大枣粥

材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大米适量

材料: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用文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治疗脑震荡的偏方

四子定晕汤。组成:女贞子、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各12克,党参、枣仁、黄芪各15克,当归、蒺藜各10克,川芎、远志各6克,牡蛎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功用: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安神。方解:盖头为诸阳之会,位居至高,内涵脑髓,以统全身,为“元神之府”。脑部受伤,致气血逆乱,元神无主,脉络瘀阻,清窍不通,若迁延日久,必虚而不复,气血受损,穷病及肾,水不涵木,风阳上越,神志扰乱而作。

本着“精血同源”之旨,治宜补肝肾,益精髓,气血双补。故方用四子补益肝肾,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枣仁、远志安神定志,牡蛎,蒺藜镇潜止晕,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成方,共奏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安神之功,因药中病机,故收效颇捷。

儿童心肌炎的防治方法

气虚兼表证可见反复感冒,气短乏力,胸闷憋气,自汗,恶风,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虚浮无力。治宜益气解表,解肌化痰,用参苏饮加味:太子参、苏叶、半夏、葛根、木香、陈皮、茯苓、枳壳、前胡、桔梗、甘草。

气阴两虚证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自汗,失眠多梦,舌质淡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数或结代。治宜益气养阴,安神定悸,用炙甘草汤和生脉散加减:太子参(或西洋参)、麦冬、黄芪、丹参、生地、五味子、阿胶、炙甘草、大枣。

心脾两虚见心悸怔忡,肢体倦怠,纳呆腹胀,自汗气短,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或结代。治宜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用归脾汤加减: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茯苓、酸枣仁、远志、木香、甘草。

阴虚火旺见心悸不宁,五心烦热,头目眩晕,潮热盗汗,失眠多梦,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用天王补心丹加减:生地、当归、丹参、玄参、炒枣仁、柏子仁、麦冬、沙参、茯苓、五味子、远志。

气虚血瘀见心前区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尤甚,唇色暗淡,舌质淡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结代。治宜益气通阳,活血化瘀,用补阳还五汤合生脉散加减:党参、黄芪、丹参、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五味子、炙甘草。

阴阳两虚见心悸怔忡,气短乏力,面色发白,四肢清冷,大便溏泄,腰酸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结代。宜温阳益气,滋阴通脉,用参附养营汤加减:人参、附片、桂枝、干姜、五味子、生地、当归、白芍、麦冬、沙参、黄芪。

补血养颜小药方

1、脾虚血亏证证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弱。治法:补脾养血。主方:归芍六君子汤(当归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制半夏)。加减:可选加黄芪、紫河车、阿胶;腹胀、便溏,加厚朴、山药、薏苡仁。

2、气血两虚证证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瞳动,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舌淡,苔少,脉弱。治法:补益气血。主方:八珍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加减:可加黄芪、紫河车、阿胶;兼出血,加棕榈炭。

3、心肝血虚证证候: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肢体麻木,或有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脉弱。治法:补益心肝气血。主方:四物汤(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或归脾汤(党参 黄芪 白术 当归 茯神 桂圆肉酸枣仁 木香 炙甘草 远志 生姜 大枣)。加减:可加木瓜、桑椹子、阿胶。

4、肝肾阴虚证证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或痿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弱而数。治法:滋补肝肾。主方:一贯煎(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 枸杞 川楝子)。加减:神疲、气短,加党参、黄芪;头晕、肢麻,加紫河车、阿胶;五心烦热,加丹皮、知母、鳖甲。

太子参炖鹌鹑补中益气

小寒正处于三九隆冬的十二月(农历),此时土气旺,肾气弱,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另外,所谓“三九补一冬”,小寒时节,可适 当进补,但不宜大补全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10克,生姜15克,羊肉500克,精盐、味精、葱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与当归、生姜、葱共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肉烂汤成,加入精盐、味精,再煮片刻即成。有温补脾肾的功效。

太子参炖鹌鹑

鹌鹑肉250克,瘦猪肉100克,党参15克,怀山药30克,桂圆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实10克。将鹌鹑肉、瘦猪肉洗净,切块,党参、山药、桂圆 肉、枸杞子、芡实洗净,一同放入沙锅,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有补五脏、益中气的功效。

远志枣仁粥

远志肉10克,酸枣仁10克,粳米50克。将远志、枣仁、粳米洗净,粳米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枣仁,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成。有补益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山药枸杞蒸鸡

肉鸡1只(约1000克),北芪15克,党参20克,山药40克,枸杞30克,水发香菇、笋片各25克,调料适量。将肉鸡宰杀,掏出内脏,洗净备用;将 北芪、党参、山药、枸杞子、香菇、笋片洗净,放入鸡腹内,将鸡的切口缝好,置干净的盘上,上蒸笼大火蒸约1小时即成。有补脾益肾的功效。

首乌煲鸡蛋

鸡蛋2个,何首乌30克,山楂15克,陈皮6克,酱油、八角、精盐、白糖、生姜片各适量。将鸡蛋、酱油、精盐、八角、白糖、生姜片一并投入沙锅中,文火 煮沸20分钟,取出鸡蛋,浸泡于冷水中,剥去蛋壳,再将去壳的鸡蛋放入沙锅中,煮沸约15分钟,除去药渣即成。有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的功效

党参和黄芪红枣能泡水喝 党参和黄芪红枣能泡水喝吗

可以。

党参、黄芪、红枣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药材,党参和红枣常用到药膳当中,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黄芪为利水消肿要药,能补气益中、固表敛汗、利水渗湿。三者一起食用不会产生毒副反应,还能增强药效,所以党参和黄芪红枣能泡水喝。

出现中气不足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1、宜坚持运动

最理想的选择是游泳,因它可运动全身肌肉,锻炼肺部,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能休息就休息,可以站的时候就省点气力不走动,可以坐的时候就不站,可以躺下来的时候,就不要坚持坐着。让元气尽快恢复过来。

2、饮食调理

(1)易疲倦、中气不足、胃肠消化不好,常一紧张就拉肚子,此属脾气虚。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人参、扁豆等中药以补脾益气。

药膳: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人参5克,莲子15克,黄芪30克连同白米150克,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既可增进食欲又可快速补充体力。

(2)易口干舌燥、夜间自觉身热、常常盗汗(睡觉时流汗)、心烦胸闷,甚至口破,此属阴虚型的免疫力不足。可用沙参、麦门冬、玉竹、黄芪、桑叶、天花粉等中药改善体质。

药膳:荷叶15克,枸杞15克,黄芪15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连同莲藕4两,加水适量炖服即可。

(3)常自觉头晕、睡不安稳、面色苍白、月经量少或者没有来,容易心悸,此属血虚型的体力不足。可用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远志、黄芪等中药以补血。

药膳:黄芪30克,人参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鹿茸10克,连同乌骨鸡半只,加水炖熟,喝汤即可。

(4)手足容易冰冷、面色苍白、怕冷、大便常不成形,腰酸,此属阳虚型。可以用附子、人参、黄芪、党参、白术、桂枝、干姜等改善体质。

药膳:五味子10克,人参10克,麦门冬10克,当归10克,黄芪30克,连同3两羊肉,加入适量水、葱及姜,炖服喝汤食肉即可。

产后血晕应该如何预防?

血虚气脱而致血晕:治宜滋补气血,益气固脱,方药可选定坤丹或独参汤。若汗出肢冷,则用参附汤,以回阳救逆;若伴出血不止,则于参附汤中加姜炭,以止血。还可采用药膳调治,如黄芪粥,取黄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粳米50克煮粥,熟时加药汁和适量红糖,稍炖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亦可用桂圆枣仁芡实汤,桂圆肉10克,芡实12克,炒枣仁10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饮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

瘀阻气闭型血晕:治宜行血逐瘀,方药用夺命散加当归、川芎。若兼胸闷呕哕,则加姜半夏以降逆化痰。也可用下列药膳调理,如佛手山楂元胡汤,佛手6克,山楂10克,元胡6克,水煎取汁服用,每日一剂。桃仁粥,桃仁15克捣烂,加水浸泡,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待粥半熟时加入桃仁和少许红糖,炖至粥熟即可,每日晨起食之。黑豆红花汤,黑豆30克,红花6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冲红糖50克温服,每日一次

气虚体质该如何补气养生

补气养气,是调养气虚体质的原则。气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养生之要当以食为本”。气虚之体质者,当选用一些补气药膳进行补养。

1、黄芪蒸全鸡

配方:母鸡约800克,黄芪30克,调料少许。

制作:黄芪放入鸡腹内加调料后隔水蒸2小时,分2~3次食用。

2、陈皮鸭

配方:鸭1只、人参10克,淮山药10克。调料少许。

制作:将人参放入鸭腹内煮熟后,加入调料,再加入淮山药煮15分钟即可,分2~4次食用。

3、苡仁红枣粥

配方:苡仁20克,红枣20枚,小米100克,大米100克。

制作:将苡仁,小米,大米加水煮熟时,加入红枣熬成稠粥时即可食用。

4、人参大枣粥

配方:人参3克,大枣5枚,大米60克

制作:大枣去核,与人参、大米同煮为粥,佐餐用,可经常食之。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诸证。

相关推荐

养生气养血怎么做呢

气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等份.生苓白术散:人参,白术,山药,白苓各1000克,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桔梗各500克。生脉散: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七粒。 血剂: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等份。当归血汤:黄芪30克,当归6克。归脾汤:黄芪30克,白术30克,人参15克,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各30克,木香15克,甘草8克。 气血剂:八珍汤: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各10克,甘草5克.灸甘草汤:灸甘草12克,大枣30枚,人参,生地黄3

颈椎病中医治疗

1、【寒湿阻络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2、【气血两虚夹瘀型】: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

推荐4款老人养生汤

仙鹤草煮红枣 原料:30克仙鹤草,8个红枣。 做法:将30克仙鹤草和8个红枣一起煮。 功效:仙鹤草是一味中药,又叫做龙芽草、黄牛尾。它有止血凉血,强心健胃,虚强体的功效。将30克仙鹤草和8个红枣一起煮,特别适合为进行过繁重体力劳动的人滋身体,或帮助老年人养生保健。 核桃枸杞山楂汤 原料:核桃仁500克,枸杞子、山楂各30克,菊花12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核桃仁洗净后,磨成浆汁,倒入瓷盆中,加清水稀释,调匀;山楂、菊花、枸杞子洗净后,水煎两次,去渣取汁1000毫升;将山楂、菊花、枸杞子汁同核桃仁浆汁一

治疗肺癌8个偏方秘方

方剂1 沙参、怀山药、鱼腥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天冬、麦冬、桑叶、知母、川贝、阿胶(烊冲)各9克,茯苓12克,生地15克,三七、甘草各3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胸痛加赤芍、丹参、郁金、瓜蒌;胸水加龙葵、葶苈子、薏苡仁;咯血加白茅根、藕节、仙适应症:肺癌气阴两虚证 方剂2 板蓝根、金银花、地丁各30克,露蜂房、山豆根各9克,龙葵、十大功劳叶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肺癌 方剂3 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各9克,茯苓、猪苓、生苡仁各15克,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铁树叶各30克制用法:水煎服。如

谷雨时节5种不同体质的养生之道

我们借鉴五行的理念(金、木、水、火、土),将人的体质分为五种类型,请养生专家分析这五种类型的人应遵循的养生之道。 血虚型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光泽或萎黄,唇色、指甲颜色淡白,脉细无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健忘等。 推荐运动: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极拳等,注意保暖,最好能有微汗出。 饮食注意:可适当进鱼胶、雪蛤、玫瑰花、阿胶、大枣、当归、枸杞、熟地和何首乌等。 药膳选择:鱼胶红枣粥(鱼胶15克,红枣10粒,冰糖适量。先将鱼胶用清水浸泡发大,使其变软,之后洗净,切成细丝,与红枣、冰糖一起放入炖盅中隔水

注重饮食养生治疗老年健忘症

1.心脾两虚 病人表现为健忘失眠,多梦易醒,神疲肢倦,少气懒言,头晕眼花,面色少华,心悸心慌,食少腹胀,大便稀烂等症。治疗宜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主。药膳可用: 银耳大豆红枣鹌鹑蛋羹 材料:银耳15克,大豆100克,红枣五枚,鹌鹑蛋六个。 制作:银耳用清水泡发20分钟后,洗净,撕成小块;鹌鹑蛋煮熟后去壳。在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豆和红枣用清水洗干净后,与银耳一同放入锅内,文火炖至烂熟,起锅前再把鹌鹑蛋加入,稍煮片刻后,根据个人不同口味,可适当加入少许盐或白糖调味,饮汤吃各物。每日一次,可常服食。 柿饼红枣桂圆

老人出虚汗如何调理

1、山药薏苡仁龙眼粥 原料:生山药100克,生薏苡仁100克,龙眼肉15克,粳米100克。 制法:生山药去皮、捣碎。生薏苡仁和粳米一同煮成粥,然后往粥里加入生山药碎以及龙眼肉,再加热把食材煮熟即可。 功效:此食疗具有健脾益气、脾的作用。若在月经期吃的话,更可以尽快恢复缺损的气血。 2、十全药材炖排骨 原料:当归10克、黑枣10粒、川芎10克、熟地10克、白术10克、党参10克、桂枝3克、白芍15克、茯苓10克、灸甘草6克、黄芪15克、杜仲2片、枸杞15克、调味料盐少许。 制法:将十全大的药材加20

喝什么茶解酒保肝 石斛保肝茶

材料:黄芪沙参各3克,石斛2克,红枣2颗,玫瑰花(干)1克。 做法:将黄芪沙参,石斛和红枣放入纱布袋,加入清水3升,浸泡30分钟,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熬煮45分钟,熄火后加入干玫瑰花,闷1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此款茶饮可养肝,有滋阴除热,明目强肾的功效,同时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气养血的配方

1、气剂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等份。生苓白术散:人参,白术,山药,白苓各1000克,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桔梗各500克。 2、血剂 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等份。当归血汤:黄芪30克,当归6克。归脾汤:黄芪30克,白术30克,人参15克,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各30克,木香15克,甘草8克。 3、气血剂 八珍汤: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各10克,甘草5克。灸甘草汤:灸甘草12克,大枣30枚,人参,生地黄30克,阿胶6克,麦冬15克,麻仁

尿失禁吃什么好

黄实淮山粥 黄实粉、山药粉各30g,核桃仁20g,大枣8枚(去核),同煮粥食用。黄实、山药、核桃仁有气健脾、固肾益精的作用,加上大枣更有胃的功效。 党参核桃煎 党参18g,核桃仁15g,加水适量浓煎,饮汁食核桃仁。党参有中、益气、生精的功效,辅以核桃仁气固肾,多吃可以防止尿失禁。 龙眼枣仁饮 龙眼肉15g,炒枣仁12g,黄实10g,用水煎好后当茶喝。龙眼肉益心脾、气血枣仁养肝、宁心,配以黄实可脾固肾,能起到养血安神、益肾、固精、缩尿的功效。 如果失禁情况不能得到改善,妈妈还可以试试这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