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有什么症状
肾病有什么症状
临床中出现以下疾病如: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那么,肾病有什么症状呢?熟悉掌握慢性肾病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可以对慢性肾病的发生起到警示作用,便于慢性肾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效遏制病情恶化。通常,当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以及尿中见血色或夜尿增多,即尿常规检查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则可能为慢性肾病早期发生的预警信号。早期慢性肾病的症状不显见,如一般的慢性肾炎患者都没有特别的不适症状。故有尿液异常时,建议就医检查诊断。一旦病人感觉自身有疲劳、贫血等非常的症状出现才去就医时,可能慢性肾病病情已经过了早期阶段了,这样将为慢性肾病的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
慢性肾病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
1、高维生素摄入: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维生素缺乏,这一方面与饮食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与疾病使代谢异常有关。因而患者饮食上应注意富含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叶酸等。这些维生素大多存于水果蔬菜中,如西红柿、油菜、韭菜、柑橘、山楂等,应在每日饮食中添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2、高热量摄入: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改善氮质血症,还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氨基酸得到充分利用。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通过每日摄取主食获得,主要是由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类供给。另外,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莲藕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也很丰富,可作为补充食物,于餐间充饥。
3、限制蛋白质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改善氮质血症,减轻蛋白尿对肾脏的损伤。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一般来说,每日给予0.6/kg的蛋白质即可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因而慢性肾病患者每日供应蛋白质30-36g即可。蛋白质食物的选择,应以鱼、瘦肉、鸡肉、牛奶为主,尽可能少食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豆制品等,过多食用于营养供应无补,反而会加重尿蛋白现象。
尿血该怎么办
出现尿血,通常一般的病人来讲会比较害怕。因为看起来尿就是红色的,非常的紧张。然后也会有一些病人她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得肿瘤了等等,实际上引起尿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感染以外,有结石,确实也有肿瘤,然后还有像肾脏病,有些肾脏病像ICU肾病,还有像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说血小板减少,胰岛素出血等等都会出现尿血。
但是我们首先要注意无痛的尿血是更让人紧张的,是你需要紧张,需要赶紧来看医生的。但是有痛的尿血也要来看医生,但是你不要太害怕。
因为像肿瘤,像肾脏病,像血液系统疾病这都是比较大的疾病,他们的尿血通常是没有症状的,但是有症状的就是说尿血同时伴有尿路刺激症、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还有像结石它会出现尿血的时候有剧烈的腰痛,所以症状特别明显,这一下就能够区分出来。当出现这种时候,基本上都是感染或者结石,所以这是病是需要治疗的,但是不要太惊慌。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症状
一、糖尿病肾病常见症状
蛋白尿、糖尿、胰岛细胞破坏、腹水、食欲减退
二、糖尿病肾病症状
有糖尿病病史,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肾小球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出现微量蛋白尿时,糖尿病病史多已5~6年,临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任何临床表现;约 80%的患者在10年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即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通常无明显血尿,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贫血,提示已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三、糖尿病肾病体检发现
不同程度高血压、浮肿,严重时可出现腹水、胸水等。多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四、辅助检查
1、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min或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 (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沉渣一般改变不明显,较多白细胞时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3、糖尿病肾病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4、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5、眼底检查,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动脉瘤等糖尿病眼底病变。
尿酸高 不止引发痛风还伤肾
健康人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会导致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此外疲劳、休息不足也可导致代谢相对迟缓导致痛风发病。
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如果沉积在关节,就会引起大家所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这些微小的结晶常常会沉积在肾脏,引起一系列可以危害肾脏的疾病。
尿酸形成的微小的结晶沉积在肾组织,阻塞肾小管,就会引起尿酸性肾病。有些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痛、血尿或蛋白尿,通过肾穿刺检查一般能及早发现病情。但最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直到出现尿毒症甚至肾衰竭时才发现。
肾病有什么症状
(1)非特异性症状:早期可有乏力,疲倦,腰部酸痛,食欲减退。这些症状的产生通常是由于肾脏炎症时,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而引起的,如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
(2)水肿:多数慢性肾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仅面部,眼睑和组织松弛部表现为水肿,严重者遍及全身,并可有胸水,腹水,少数患者可始终无水肿。水肿产生可以是由于肾脏排尿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食用过咸食物,过度劳累,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
(3)高血压:多数慢性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通常为中等程度增高,收缩压在150-180mmHg,舒张压在90-120mmHg左右,常在肾脏病变之后出现。多表现为头痛,头胀,失眠,记忆力减退,眼底镜检查可见眼底出血,渗血,视乳头水肿。有的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表现,有的病人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血压可持续升高亦可间歇性升高,少数病人无血压增高表现。
(4)尿异常:慢性肾炎病人可出现尿液异常,如尿液发红或呈茶色,尿液清浓,夜尿次数及夜尿量增加等。尿液检查可发现含量不等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在1-3克左右,亦有部分患者呈大量蛋白尿(>3。5克/24小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尿沉渣中常可见颗粒管型加透明管型,伴轻度至中度血尿。此外,尿比重及尿渗透压也可有异常变化。
肾病有哪些症状
一、 症状体征:
1.水肿 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
2.高血压 是肾脏病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 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6.多尿 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血尿 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9.其它如食欲不佳、乏力、面色苍白等。
10.各种肾脏病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 相关检查:
可行肾功能检查。
三、 诊断:
可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得出诊断。
肾病有什么症状呢
要想早期发现肾病,认识肾炎的常见症状很有帮助。一般来讲,肾炎的常见症状有水肿、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腰部酸痛、高血压等。
首先说水肿。肾炎的水肿常常先出现在眼睑、面部、阴囊等比较疏松的地方,以后才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亦可全身水肿,少数人也可有腹水。
其次讲一讲尿中泡沫增多。尿中泡沫增多常常是有蛋白的现象,一般来讲,泡沫越多,蛋白越多。
接下来说血尿。在正常情况下,尿里肉眼是看不到血的,且显微镜下也是没有红细胞的,如果有肉眼血尿即表示尿里面的红细胞有很多了。但是,这并不表示尿的颜色变红即是有血尿,当然,更不表示一定是肾炎了。此外,女同志的血尿要注意是不是为月经期所引起,故尿检时要避开月经期。
另外说腰部酸痛。肾炎病人常常没有明显的腰疼表现,只是有的病人发现肾炎后,以为肾炎就是腰有病,所以才会感觉有腰疼,这种腰疼大不如肾盂肾炎及肾结石的腰疼,肾盂肾炎的腰疼多为一侧,而肾结石的腰疼多很剧烈且多向大腿内侧放射。
最后说高血压。肾炎的病人可伴或不伴高血压,但如果发展到尿毒症,则常伴高血压,且很难控制,一般来说,有高血压的肾炎病人预后常常比没有高血压的病人差。总之,一旦您发现以上症状,请您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肾内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梗阻性肾病有哪些症状
梗阻性肾病为肾衰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不一,可急性危急,也可慢性渐进性或基本无症状;完全视引起梗阻的病因、梗阻的时间长短、急性或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及并发症而出现不同表现。
1.尿量变化
少尿、无尿或多尿。多由双侧性完全性梗阻引起,下腹及腰部疼痛并有急性肾衰表现。部分梗阻时则可引起多尿。间歇性梗阻则可反复出现少尿或无尿,紧接着出现明显多尿。尤其出现在以往有如下病史者,盆腔手术误扎输尿管;盆腔恶性肿瘤蔓延扩展侵及输尿管,新近输尿管移植术;长期膀胱颈梗阻,新近回肠膀胱改建术;留置导尿管未冲洗,新近逆行造影术。
2.膀胱症状
排尿迟疑,尿流细,力弱,终末点滴,尿频,夜尿,尿痛,尿潴留,为下尿路梗阻症状。发生在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神经性膀胱,前列腺或膀胱肿瘤侵及膀胱颈。
3.疼痛
疼痛可为尿路梗阻突出症状,严重者呈肾绞痛,疼痛程度急剧,向外阴和腹股沟放射。患者伴有肠麻痹,状如急腹症。单侧性梗阻位在输尿管-肾盂连接点,或输尿管可无痛,或腰部钝痛发生在进水和应用利尿药。排尿时出现腰部、胁腹部疼痛为膀胱-输尿管反流现象。
4.肿块
长时间尿路梗阻可使肾脏增大,肾盂积水,在胁腹部出现肿块,在儿童尤其明显。正常肾盏和肾盂内尿量仅5~10ml。尿路持久梗阻后,梗阻上部扩大,肾盏肾盂显著增大,肾髓质破坏,皮质呈硬化薄层。
5.慢性肾衰
慢性缓慢进行的双侧性梗阻可首先以慢性肾衰表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肿。以往无肾脏病病史,尿检又无明显异常的尿毒症患者应考虑慢性尿路梗阻病因。患急性或慢性肾衰者出现肉眼血尿应考虑肿瘤,结石或血块引起尿路梗阻所致。
6.肾小管功能缺陷
由于尿路梗阻时发生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水和钠在小管内重吸收减少,引起多尿,失水,失盐,肾性尿崩症表现,口渴,多饮。由于失水,循环容量不足,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亦可出现高血钾、高血氯性肾小管性酸中毒。
7.尿路感染
对难治、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者,应考虑有否尿路梗阻或其解剖结构异常。对男性尿路感染患者更应疑及尿路梗阻。位在膀胱以下的梗阻,最易发生菌尿,膀胱内潴留尿有利于细菌繁殖,有尿潴留扩张的膀胱,对细菌免疫抵抗能力减弱。
8.高血压
急性或慢性高血压,单侧性或双侧性肾盂积水可伴有高血压。在双侧性肾盂积水中,水钠潴留,高血压为容量依赖性。在单侧性尿路梗阻,梗阻侧肾静脉肾素水平升高,去除梗阻后血压下降,肾静脉内肾素水平恢复正常,高血压为肾素依赖性。
9.红细胞增多症
肾盂积水可伴发红细胞增多症,在单侧性梗阻中发现血浆促红素水平升高。
10.新生儿腹水
在双侧性尿路梗阻的新生儿发现腹水,多见于患有尿道瓣的男性新生儿。
肾病有哪些症状
1.水肿 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
2.高血压 是肾脏病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 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6.多尿 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血尿 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9.其它如食欲不佳、乏力、面色苍白等。
10.各种肾脏病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