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常常听不少老年朋友说自己的血压高,但是患者对高血压本身并不是特别的了解,有些人甚至不把此病当回事,其实高血压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如果不能够及时治疗的话,引起的后果会非常严重,要想把握最佳时机去治疗,就需要我们了解高血压的症状,对症治疗才是治愈的关键。
初期时候的高血压的症状总是因为其病情进展缓慢而比较隐蔽,难以发现。不少病人在体格检查时才发现血压升高。少数病人在出现心、脑、肾并发症时才发现有高血压的症状。可有头晕、头痛、情绪易激动、颈项部板滞、注意力不集中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早期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时血压升高,休息后降至正常。
随着高血压的病情发展,患者的血压不断升高。体检时可有下列体征: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收缩期杂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f巴界向左下扩大等左心室肥大体征,还可闻及第四心音。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高血压的症状。
在认识了高血压的症状之后,能够让患者及时的发现病情,早早的治愈疾病,千万不要认为血压高不是什么大病,延误下去很可能会引发其他更严重的后果,专家提醒患者,选择正规的医院,采用科学的方法,及时的诊断治疗,是能够彻底治愈高血压的关键。
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
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
我们的血压都是有一个正常的范围的,或高或低对于我们的健康都是不利于的,所以一定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根据高血压的最新诊断标准:成年人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为高血压。
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废除了按年龄段血压递增的标准。
所以,老人血压为150/80,高压已超过正常标准,但只靠量一次血压,而且在中午,还不足于诊断。
当然什么时候测量血压也是有讲究的,在早晨或者晚上测试比较好,如果一次不准的话,那么可以多测量几次的。如高压仍等于或超过140mmHg,则为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人患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2、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4、致残致死率高
高血压严重的时候是会致残致死的,所以患上高血压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以大意,平时要注意调理。
高血压分级的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分级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中老年人高血压有哪些表现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收缩期的弹性膨胀和舒张期的弹性回缩幅度减弱,缓冲能力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所以老年人常常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血压波动大,血压昼夜波动的节律异常,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大;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而产生应激反应使诊室血压大大高于自测血压;易发生晨峰血压增高,即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建议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以便明确血压波动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提倡家庭自测血压。
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
4.老年人味觉灵敏度下降,往往吃菜很咸。而肾脏对水盐调节能力下降,血压对盐更敏感。摄入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降压药疗效降低,血压难以控制。
5.常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更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因多种疾病并存而用药种数多,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易致药物不良反应。
舒张期高血压的治疗要怎么做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偏高(一般在90~100毫米汞柱以上),有时候脉压差(即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很小,也称为单纯舒张压升高。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也是属于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阶段,此类病人常有头痛头昏、胸闷憋气等症状。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多发生在青中年人身上,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紧张忙碌,而且运动量过于偏少所致。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也是属于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阶段,此类病人常有头痛头昏、胸闷憋气,心率增快,快慢变化大,心输出量增加,周围血管收缩、脾气急躁、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单纯舒张压升高)是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阶段,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和经典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相比,近期预后较好。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就忽视对它的治疗。如果不正视,不给予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可以转变为经典性高血压的,即收缩期、舒张期的血压均升高,甚至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展。所以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熬夜、吸烟、酗酒等造成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合理安排饮食,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高血压可分为3个级别
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就称为血压,人体正常血压值为收缩压<12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80毫米汞柱。而高血压指的是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即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一般来说,高血压可分为3个级别,即1级、2级、3级,以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级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2级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3级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90毫米汞柱。
同时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李荣教授还提到,除了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增高外,诊断高血压还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进行血压测量,第二个则是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血压。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做高血压的初步诊断。
高血压分级是什么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 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 和 舒张压80~89mmHg
3、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或 舒张压≥90mmHg
4、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
5、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 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
6、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 ≥180mmHg 或 舒张压≥110mmHg
7、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 舒张压<90mmHg
老年人高血压的几种危害
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从死因来看,西方国家是心衰占首位,脑卒中次之。我国则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我国每年脑卒中有75%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
其实,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诱发的并发症。高血压的危害危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会引起不同的高血压症状。以下是四类高血压的症状:
轻度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情绪激动经常头痛、头晕、极易疲劳、口渴、尿频等症状,轻度高血压不能忽视,其可增加脑卒中心脏病发作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
中度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伴有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多尿等症状,不及时调理,会导致偏瘫、失语,心脏和肾脏功能下降,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出现蛋白尿,并容易引发中风。
重度高血压:血压居高不下,伴有剧烈头痛、抽搐、血管弹性退化易破裂出血,以鼻出血最为多见,其次是眼底出血、脑出血等,重度高血压不及时调理会酿成心肌梗塞、脑血栓、动脉硬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易并发脑卒中、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疾病,发病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高血压。
这些因素导致舒张压高
血管壁弹性差
当人老了以后,大动脉的弹性下降,同样的收缩压力,缓解能够就差了,高压就特别高。而当心脏舒张的时候又不能有效的维持舒张压,所以大动脉的弹性下降是老年人表现为单纯的收缩压高血压,主要因为有大动脉弹性的因素。
危害
舒张压高是高血压的初期,患者常有头痛头昏、胸闷憋气、心悸不适、疲乏困倦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可以转变为经典性高血压,甚至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展。最终会造成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意外、肾脏方面的损害、视网膜功能减退,而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则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高血压高压高怎么办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不少人并不十分清楚,甚至错误地认为单纯收缩压高点算啥,尤其是老年人收缩压高是自然现象,无甚危害。
果真是这样吗?国外有学者对5727人随访观察20年,结果发现,冠心病与收缩压的关系明显高于舒张压,并发脑卒中、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舒张压更密切。
医院报告117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其中并发脑卒中者占41.9%,心肌梗塞32.5%,心力衰竭28.2%,肾功不全57.3%,其发病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高血压。
还有一些报道显示,老年高血压的几项并发症,最常见于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尤其易发生缺血性中风。可见,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决不可掉以轻心。最近一项国际性研究也指出,老年单纯性高血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使脑血管病减少36%,心血管疾病减少32%,因此,主张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