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食香肠易患心脏病
常食香肠易患心脏病
培根、香肠、热狗等加工类肉食是不少人餐桌上的常客。美国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显示,经常食用加工类肉食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有害人体健康。这一研究结果由美国《循环》月刊发表。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研究近1600项世界各地相关成果,探求食用红肉与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关联。
他们把红肉分为加工类红肉和未加工类红肉。其中,经过烟熏、腌制或添加盐、化学防腐剂等物质的红肉均属于加工类,包括培根、香肠、腊肉、热狗、各类熟食和午餐肉等。未加工红肉包括牛肉、羊肉、猪肉,不包括禽肉。
研究发现,平均每天食用50克加工类肉食的人患心脏病风险增加42%,患糖尿病风险增加19%。每星期至多吃一次的人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较小。
与此同时,只吃未加工红肉的人患以上两种疾病的风险没有增加。
研究人员说,虽然吃肉与患心脏病、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但食用未加工的牛肉、猪肉和羊肉没有增加患病风险。他们由此推断,盐和化学防腐剂可能是导致以上两种疾病的真正原因。
女性多次流产易患心脏病
英国剑桥大学妇产科学教授史密斯说,和其他研究一起表明,妊娠并发症可能是女性远期健康问题的一个指征。妊娠并发症可能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第一种临床表现,它最终会表现为有症状的心脏病。
史密斯及其同事对1981年至1985年间129290名头次分娩的苏格兰妇女的资料进行了研究,检查她们以前是否流过产和哪些人后来发展为心脏病。最终他们发现:流产一次以上者心脏病危险增加50%,流产三次以上者心脏病危险是没流产者的两倍,但因为适合后一条件的女性数量太少,研究人员还不能断定后一条是否确实如此。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将女性的生育史整合到她的总心血管危险的评估中,而且还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两者有关的机制,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乐观的人不容易患心脏病
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促进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活乐观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大大低于悲观者。
研究选择了586名30至59岁有家庭心脏病史的人作为对象。这些人本身没有心脏病,但他们的兄弟姐妹曾在幼年时期患过此病。
在对这些人跟踪调查5至12年后,研究人员发现有70人在此期间,受到不同程度心脏病的困扰,乐观者患心脏病的人数仅为悲观者的一半。研究人员指出,预防心脏病,多一些欢乐要比多吃一些药更有效。
男人为何易患心脏病
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情、让你气愤的事情、让你扼腕的事情等等都不断的发生着。尤其是在激烈的职场环境中,男人们不仅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而且很多时候还必须忍气吞声,来面对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此时男性心理是最委屈不过的了,而男人压抑愤怒易心脏病。
男人如果长时间的隐藏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的脾性和愤怒,会加大患心脏病的风险。面对职场上种种不公正待遇,不少人敢怒不敢言,因此选择“忍”来逃避。瑞典心理学家在英国《流行病和公共卫生杂志》网站发表研究报告称,男性长时间压抑愤怒情绪会大幅增加罹患心脏病几率。接着我们来看看男人忍气吞声导致心脏病的科学解释。
或许我们会认为能及时的抑制心中的怒气,是有修养和能自控的表现,但可知道男人压抑愤怒易心脏病呢?心中怨气如果不及时宣泄出来,会导致身体紧张,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最终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他们的研究与去年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结论类似。那篇文章指出,上司的专横或无能会增加下属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什么会说男人压力愤怒易心脏病呢?因为男人都不怎么会处理冲突,面对冲突的时候,往往只会本能的反应,而不会巧妙转移。心脏病基金会高级护士说:“压力本身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并不产生威胁,但一些人对压力的反应,比如吸烟或反应过激,会增加患病风险。”
男人压抑愤怒易心脏病,这是经过科学实验验证的,而且对男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比较大。因此男人有时候不应该太压抑自己的脾性,该爆发、宣泄的时候,要毫不留情的发泄出来,把心理的压抑和郁闷都泻掉。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不会过于压抑自己的愤怒,也就减轻了对身体的损害。
哪些人群更易患心脏病呢
【爱吃甜食】
发病风险:有家族史,且爱吃甜食致超重的女性,平均每3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蛋糕和饼干等甜食中含有过多热量及饱和脂肪酸。爱吃甜食会导致女性腰部及臀部脂肪堆积,增加血糖过高及患糖尿病的风险,进而出现血脂异常、血压高,诱发心脏病。如果女性已经超重,且有家族心脏病史,那么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会成倍增加。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多吃新鲜的果蔬,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女性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最好不超过20克。此外,还要控制脂肪、热量和盐的摄入。脂肪会使胆固醇升高、动脉硬化,热量会让人肥胖,盐吃多了则会导致血压上升,这些都是心脏健康的大敌。
【打鼾严重】
发病风险:平均每30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有研究显示,严重打鼾者在睡眠期间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6倍。人打鼾时,由于呼吸短暂停顿,会导致血压、神经系统及激素分泌的变化。
睡觉打鼾的人常伴发顽固性高血压,直接损害心脏健康。沈瑾认为,打鼾还会让人缺氧,当血液中氧含量太少时,就容易诱发心肌缺血。两位专家都建议,打鼾的人最好到医院呼吸科就诊,尽早查清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孕期高血压】
发病风险:平均每25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每10个孕期女性,就有1个患有先兆子痫,这类孕妇还是日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研究发现,先兆子痫孕妇日后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是其他人的2倍以上,原因之一是先兆子痫可能损害了血管。
专家建议,出现围产期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时常监测血压。有些患者即使在生完孩子后,血压还会一直高下去,需要长期治疗。
【过量饮酒】
发病风险:平均每10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家族遗传确实是心脏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瑞典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有心脏病史,子女心脏病发作几率会增加43%。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久而久之更容易患上心脏病。此外,过量饮酒对肝、肾都不好,必须控制酒量。不过,每天小酌一点葡萄酒,有益心脏健康。
【甲状腺功能衰退】
发病风险:甲状腺功能衰退且血脂高的老年女性,平均每20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英国调查发现,每1000个女性里,就有15个受到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困扰,1/3甲状腺衰退的女性都有血压偏高,而高血压正是引发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甲状腺衰退的人代谢低,容易肥胖,这对心脏很不利。戚文航提醒,甲状腺衰退更常见的情况是会引发低血压,未必是高血压,最好依个体情况而定。专家建议,已经出现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女性,最好每年至少到医院检查一次血压,以防万一。
【抽烟】
发病风险:抽烟、爱吃高热量食品的女性,平均每15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研究显示,女性吸烟者患心脏病的几率比男性高出25%。因为女性身体更容易受到烟草的毒害。进一步解释说,吸烟直接造成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导致血管硬化,诱发冠心病。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能早戒就早戒。
长期负重运动易患心脏病吗
这种现象在运动爱好者和运动员身上经常出现。一旦遇到此情况,人应该马上休息,放弃比赛或者运动。此前一些运动员猝死的先例,有很多就是患者之前感觉到心率失常,但硬着头皮继续比赛,结果在剧烈运动情况下出现心脏骤停所致。所以,运动不当对心脏造成伤害。
专家解释说,临床上医治过的心脏病患者有一部分完全没有运动,也有一部分有着常年的运动习惯。这些经常运动却患上心脏病的人,往往是一些运动过度的人。专家解释,运动过度,使心率达到每分钟150到170下,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血管里的斑块就容易脱落。运动过度导致的另一种伤害是,让患者夜晚心率过低,尤其是在晚上12点到2点之间,心率达到最低点。这时就容易导致心脏骤停、传导阻滞,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真正有益于心脏健康的运动是适量的有氧运动,心率达每分钟110次到120次即可。太多剧烈的无氧运动对心脏可能有伤害。尤其是有心脏病的人,更不要觉得运动有益健康就盲目锻炼,结果适得其反。
儿童电视迷易患心脏病
英国心脏病基金会警告,老泡在电视机前的年轻新一代,长大后大有可能要面对患上心脏病的危机,除非这些儿童“电视专家”多做运动及遵照较健康的饮食模式,否则会有愈来愈多人年纪轻轻便死于冠心病。
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一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儿童,未达建议的最低运动量,其中数青春期少女最不活跃。
基金会发言人表示:“年轻猝亡率近年持续下降;但随着儿童缺乏运动,数字势将再次上升,因此我们是时候要作出行动改善扭转这情况。”
目前,肥胖被公认为日趋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少年人大都花大量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并爱好快熟、营养差的“垃圾食物”,导致身体健康差劣。
为对抗患上心脏病的危机,当局建议五至18岁的青少年,每天至少做一个小时适度运动,如踏脚车,跑步,跳舞或其他竞技运动等。
独居易患心脏病
单独居住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一倍。研究人员在对丹麦奥尔胡斯地区13.8万名30―69岁的居民进行调查后发现,老年独居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在这些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646名被诊断出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在被确诊患病后一个月内死亡的人群中,50岁以上的独居男性和60岁以上的独居女性占96%。
专家认为,吸烟、不良的生活习惯、不经常检查身体、缺少家人关心和支持,是独居者比较容易患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独居者不太愿意接受外界的帮助,所以生活习惯较不正常。调查还发现,配偶健在、受过高等教育并仍在工作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