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期体重超标孩子容易患心脏病

孕期体重超标孩子容易患心脏病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平均年龄为35岁的一组女性,这些女性在怀孕16周内体重指数从体重不达标到严重肥胖不等。研究人员在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对其腹部大动脉进行了扫描检查。

扫描结果显示,母亲孕期肥胖或体重超标的孩子比母亲体重正常的孩子血管壁更厚。母亲越重,新生儿血管壁就越厚。血管壁增厚是孩子日后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一大危险因素。研究还发现,新生儿血管壁增厚现象与其出生体重没有关联。

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表示,新生儿大血管管壁的这一差异足以解释母亲孕期体重对孩子日后心血管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扁桃腺切除的儿童容易肥胖

小儿扁桃体炎是常见病,有时候家长们都会给宝宝做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可是家长们应该重视的,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更容易发胖的,家长们应该了解的。

桃腺切除术是最常见的儿童手术

然而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1日报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警告:接受过扁桃腺切除手术的儿童(无论扁桃体是否切除),其术后体重超标或肥胖几率明显更大。

据统计,儿童肥胖问题在近20年来中日益严重。最新数据表明,美国儿童中,体重超标孩子占33%,肥胖孩子占17%。儿童肥胖会增加成年肥胖危险,进而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新研究涉及795名从出生至18岁的儿童。这些孩子接受过扁桃腺切除或增殖腺扁桃体切除手术。47.7%的患儿接受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睡眠呼吸紊乱。

第一组127名患儿术后身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幅度为5.5%―8.2%。第二组419名患儿体重复合标准。第三组249名患儿中,50%―75%的孩子手术后体重增加。

新研究负责人华盛顿大学安尼塔?杰亚库马尔博士表示,儿童扁桃腺切除术后体重增加,可能存在多种机理。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可能会存在吞咽困难或吞咽痛,因 而进食更少,摄取热量更低。术后,孩子可以放开肚皮,吃得更多。另外,患儿父母在孩子手术康复后希望孩子能吃多些。于是才导致这些儿童术后体重增加或者肥 胖。

杰亚库马尔博士建议,扁桃腺切除手术的患儿的家长应该得到有关儿童饮食与生活方式方面的建议。术后患儿体重监测,防止体重超出健康范围,对孩子日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冬天家长们应该做好预防措施的,要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这样就可以让宝宝的身体健康,让宝宝远离扁桃体炎。

乐观的人不容易患心脏病

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促进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活乐观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大大低于悲观者。

研究选择了586名30至59岁有家庭心脏病史的人作为对象。这些人本身没有心脏病,但他们的兄弟姐妹曾在幼年时期患过此病。

在对这些人跟踪调查5至12年后,研究人员发现有70人在此期间,受到不同程度心脏病的困扰,乐观者患心脏病的人数仅为悲观者的一半。研究人员指出,预防心脏病,多一些欢乐要比多吃一些药更有效。

性格不好易得心脏病

在诊断的患者中有两类。一类患者非常有礼貌,能严格按照医嘱去改变自身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他们都有或轻或重的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但几年来病情稳定,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满意程度。

另一类患者则显得缺乏耐心、急躁,经常改动预约时间,对前台工作人员或护士莫名地发脾气。这类患者常有较严重的心脏病,或得过心肌梗死,做过心脏支架或搭桥。他们往往不愿意戒烟,或戒了又复抽,不认真按时吃药,不按时复诊。

杜克大学医疗中心行为医学负责人詹姆斯称,与其他性格类型相比,不友善的人吃得多、吸烟多、锻炼少,中年往往体重超标,血压和胆固醇增高。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友善的人还容易出现心律不齐的问题,其中不少人不到50 岁就告别了人世。这些都归结于体内压力激素(又称肾上腺激素)水平增高,进而造成冠状动脉壁的炎症,大大增加了患心脏病的风险。

你能远离心脏病

1.戒烟

否则会导致不吸烟一方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92%。原因是,二手烟同样会使人体内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减少,血栓危险加大,因而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2.每周4次“30分钟运动”

运动对我们身体的调理真的是不能低谷的,经常不运动的人容易长胖,容易患病,通过研究表明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研究发现,中年男性每周运动时间累计超过2小时,其患心脏病风险比不运动的人降低60%。

3.减重10-20磅

体重增加了不仅容易患上高血压,还对我们的心脏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与心脏病高血压等重大疾病挂钩了。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心脏病患者比体重正常者的心脏病发病年龄提前8.2年。

4.每天喝5杯水,每杯水约为227克

研究发现,与每天喝水两杯以下的人相比,每天喝够5杯水的男性罹患致命心脏病的危险降低54%。原理是,补充水分可稀释血液,减少血液凝结的几率。

5.以茶取代咖啡

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3杯茶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一半。据了解,茶叶中的强效抗氧化剂类黄酮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

6.吃西瓜

研究发现,西瓜是最佳的“护心”水果。其中番茄红素含量比生西红柿高40%。西瓜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能帮助人体更有效地吸收番茄红素。每天吃一块西瓜就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30%。

7.早餐吃1碗玉米粥

玉米的叶酸含量在谷类中名列前茅。研究人员表示,每天摄取675微克叶酸,心血管疾病危险就可以降低13%。

8.从10数到1

紧张、生气时,不妨像拳击比赛中的读秒一样,数10下,有助于平静情绪。以愤怒方式对付压力的男性,其心脏病几率高3倍。

9.适量喝些酒

酗酒会加速血管硬化和血管狭窄,增加心脏病和中风危险。而适度饮酒会降低这些危险。12月一项小规模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和酒精都有益心脏健康。因此,适度饮用红葡萄酒更护心。

10.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11.少量吃巧克力

巧克力富含多种抗氧化剂,有助于降低血压。但是巧克力通常含有大量的糖和热量,去年8月《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巧克力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危险分别增加37%和29%。伍德博士说:“吃巧克力并非多多益善,少量吃才有益血管健康。”

12.每天大笑一次

欧洲一项研究首次公布了积极情绪是否会扩张血管问题。结果发现,大笑时血管扩张直径比抑郁时增加30%—50%。专家建议,每天捧腹大笑一次,有益心脏健康。

动脉硬化的原因 肥胖

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体重超标的肥胖者容易患动脉硬化,体重迅速增加者更容易患病。此外肥胖还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症状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婴儿体重超标危害

1.肥胖性疾病的产生。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认为孩子的身形胖一些,这样会比较好。可是从健康的角度分析,孩子的体重需要在相应年龄的标准范围内。要是体重超标,就容易产生高血压或者是心脏方面的疾病。肥胖的引发原因也包括食用太多含糖类食物,最终也可能引发糖尿病。

2.孩子容易自卑。对于过于肥胖的孩子,这些孩子会变得更自卑一些。当宝宝大一些的时候,和自己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渐渐的会发现自己和小伙伴的身材不一样,可能遭受嘲笑等情况。因此,孩子可能出现自卑感或者是有其他方面的焦虑。

预防心脏病相关知识

1、说服配偶彻底戒烟。

否则会导致不吸烟一方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92%。原因是,二手烟同样会使人体内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减少,血栓危险加大,因而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2、每周4次“30分钟运动”。

研究发现,中年男性每周运动时间累计超过2小时,其患心脏病风险比不运动的人降低60%。

3、减重10到20磅。

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心脏病患者比体重正常的发病年龄提前8.2年。

4、每天喝5杯水。

1杯水为8盎司(约合227克)。研究发现,与每天喝水两杯以下的人相比,每天喝够5杯水的男性罹患致命心脏病的危险降低54%。原理是,补充水分可稀释血液,减少血液凝结的几率。

5、以茶取代咖啡。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呢?相关专家介绍说,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三杯茶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一半。据了解,茶叶中的强效抗氧化剂类黄酮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

6、周六吃鲑鱼,周二吃金枪鱼。

研究人员表示,每周吃鱼两次以上,心脏病危险降低30%以上。鱼肉中保护心脏的神奇成分正是欧米伽-3脂肪酸。

7、遵医嘱服用维生素E和阿司匹林。

同时服用两者可使男性动脉阻塞危险减少80%以上。

8、早餐吃1杯玉米片。

玉米的叶酸含量在谷类中名列前茅。研究人员表示,每天摄取675微克叶酸,心血管疾病危险就可以降低13%。

9、从10数到1。

紧张、生气时,不妨像拳击比赛中的读秒一样,数10下,有助于平静情绪。以愤怒方式对付压力的男性,其心脏病几率高3倍。

10、吃西瓜。

研究发现,西瓜是最佳的“护心”水果。其中番茄红素含量比生西红柿高40%。西瓜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能帮助人体更有效地吸收番茄红素。所以在预防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中,每天吃一块西瓜就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30%。

孕妇爬山时突发身体不适

孕妇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孕妇每天起码要运动半小时。”专家介绍,孕妇长期在家坐着躺着、不出门不运动,是养胎的误区。如此孕妇很容易超重,生产出巨大儿(体重超8斤的新生儿就属巨大儿),不仅会增加孕妇发生产伤和产后出血的几率,更可能影响孩子以后的身体健康。

适当运动降低新生儿心脏病风险

孕期运动除了对妈妈有好处,对宝宝也是有帮助的,一项研究表明,孕妇通过做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新生儿患心脏缺陷疾病的概率。

让你远离心脏病的方法

1.说服配偶彻底戒烟。否则会导致不吸烟一方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92%。原因是,二手烟同样会使人体内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减少,血栓危险加大,因而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2.每周4次“30分钟运动”。研究发现,中年男性每周运动时间累计超过2小时,其患心脏病风险比不运动的人降低60%。

3.减重10—20磅。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心脏病患者比体重正常的发病年龄提前8.2年。

4.每天喝5杯水。1杯水为8盎司(约合227克)。研究发现,与每天喝水两杯以下的人相比,每天喝够5杯水的男性罹患致命心脏病的危险降低54%。原理是,补充水分可稀释血液,减少血液凝结的几率。

5.以茶取代咖啡。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三杯茶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一半。据了解,茶叶中的强效抗氧化剂类黄酮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

6.周六吃鲑鱼,周二吃金枪鱼。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表示,每周吃鱼两次以上,心脏病危险降低30%以上。鱼肉中保护心脏的神奇成分正是欧米伽-3脂肪酸。

7.遵医嘱服用维生素E和阿司匹林。同时服用两者可使男性动脉阻塞危险减少80%以上。

8.早餐吃1杯玉米片。玉米的叶酸含量在谷类中名列前茅。研究人员表示,每天摄取675微克叶酸,心血管疾病危险就可以降低13%。

9.从10数到1。紧张、生气时,不妨像拳击比赛中的读秒一样,数10下,有助于平静情绪。以愤怒方式对付压力的男性,其心脏病几率高3倍。

10.吃西瓜。研究发现,西瓜是最佳的“护心”水果。其中番茄红素含量比生西红柿高40%。西瓜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能帮助人体更有效地吸收番茄红素。每天吃一块西瓜就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30%。

预防心脏病的生活小贴士

1、吃西瓜。研究发现,西瓜是最佳的“护心”水果,其中番茄红素含量比生西红柿高40%,西瓜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能帮助人体更有效地吸收番茄红素,每天吃一块西瓜就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30%。

2、戒烟。吸烟者会导致不吸烟一方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92%。因为二手烟同样会使人体内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减少,血栓危险加大,因而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3、每周4次30分钟运动,有研究发现,中年男性每周运动时间累计超过2小时,其患心脏病风险比不运动的人降低60%。

4、减重10-20磅,根据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心脏病患者比体重正常的发病年龄提前8.2年。

5、每天至少喝5杯水,1杯水为8盎司(约合227克)。研究发现,与每天喝水两杯以下的人相比,每天喝够5杯水的男性罹患致命心脏病的危险降低54%。原理是,补充水分可稀释血液,减少血液凝结的几率。

6、远离咖啡多喝茶,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三杯茶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一半,因为茶叶中的强效抗氧化剂类黄酮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

7、每周吃鱼两次以上,有研究人员表示,每周吃鱼两次以上,心脏病危险降低30%以上,鱼肉中保护心脏的神奇成分正是欧米伽-3脂肪酸。

8、遵医嘱服用维生素E和阿司匹林,同时服用两者可使男性动脉阻塞危险减少80%以上。

9、早餐吃1杯玉米片,玉米的叶酸含量在谷类中名列前茅。研究人员表示,每天摄取675微克叶酸,心血管疾病危险就可以降低13%。

10、从10数到1,紧张、生气时,不妨像拳击比赛中的读秒一样,数10下,有助于平静情绪。以愤怒方式对付压力的男性,其心脏病几率高3倍。

怎么样能防止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那么患有心脏病是大人的错还是小宝宝的错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心脏病应该是遗传的吧。家长没有心脏病就不用担心宝宝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种想法也是错的。对于有家族心脏病病史的宝宝确实会比其他小宝宝更容易患有心脏疾病,患病概率会大一点。但是没有病史的宝宝就不意味着不会患病。孕前和孕早期,如果孕妈妈的健康受到伤害,那么宝宝也是有可能患先天性心脏病的。

在胚胎的发育期,也就是孕早期,如果妈妈们被流感等病毒感染,或者是服用了某些激素或对孩子有害的药物,还有就是受到严重辐射,营养严重缺乏等原因都是有可能使宝宝的心脏发育不正常,从而导致患上先天性心脏病。还有如果孕妈妈的体重严重超标,那么孕妈妈的体质就没有正常妈妈的体质好,也就更容易感染病毒。

如果是准备要孩子阶段的妈妈们,要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多和医生沟通怎样的条件下受孕才能更好的避免心脏病发生。还有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叶酸,补充各种维生素,这样有利于避免心脏病。叶酸就是有效预防各种畸形和心脏病的。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动物内脏。如果宝妈们生病需要吃药,那么就要咨询医生看是否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使用什么药物对小孩的伤害最小。孕妈妈平时还要远离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地带或者患者。

相关推荐

油盐严重超标易引发心脏病

实际上,阿藤快已经不是日本美食界第一位过早去世的名人。日本拉面协会副会长武内伸、日本知名拉面连锁店创业者佐野实等,生前都酷爱吃拉面,都被查出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阿藤快生前一直有动脉硬化,血管堆积废物产生肿瘤,最终破裂死亡。 虽然并不能将阿藤快的直接死因归咎于过度食用拉面,但日本网上集中出现了“日式拉面是导致阿藤快早亡的元凶”,以及“日式拉面确实有很高的健康风险”等声音。日本文教大学健康营养系教授笠冈诚一指出,日式拉面最大的特点是高脂肪、高盐分,过度食用可能会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日本国立健

肥胖的人更易得白内障吗

白内障是中老年人最容易的眼疾,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病率明显增多。有研究表明,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白内障。 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白内障 研究人员对17700名40~84岁的人进行了6年跟踪观察,发现体重超标较多的人比较瘦的人得白内障的可能性增加一倍以上。 体重指数(BMl)超过27.8的人白内障的发生率比BMI低于22的人高30%。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把34%的白内障归因于体重过重,而苹果型肥胖的人群面临白内障的危险比梨型人高30%。 其他的研究也指出,那些过胖的人会产生过量的C反

看电视多的儿童容易心脏病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涉及1,492名小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那些经常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的孩子,眼球后部的视网膜血管宽度更窄。这部分血管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长大后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而那些每天锻炼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孩子则明显的更加健康。 经常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的孩子,眼球后部的视网膜血管宽度更窄。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进行了此项调查。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填写了调查问卷详述了自己的孩子在看电视,玩电脑游戏,阅读和室内外运动的情况。研究者们收集了每个孩子眼睛后部的血管情况,及身高,体重及血压等数据。 研究人

女性保健最佳时间

防胖的最佳时间 女性的一生中有三个时间段最容易发胖,若能控制住体重,则不易成为胖女。 一是儿童期。一项调查资料表明,凡10—13岁期间体重超标者,到30岁后,有88%的可能性成为大腹便便者。如此阶段体重正常,以后发胖的可能性减少60%。 二是15—25岁的10年间。这10年间正是脂肪细胞兴旺发达的高峰期,加上性雌激素的大量分泌,食欲及食量大增,最易“发福”。 二是40岁以后,头脑中的下丘脑功能降低,饱腹感迟钝,容易贪食而肥胖。 防心脏病的的最佳时间 一般说来,女性在绝经前的心脏状况明显优于男性,罹心脏病

孕妇生气会给胎儿带来什么事端

1、孕妇发脾气容易导致流产。怀孕时如果发脾气,孕妇体内会大量释放出一种激素,导致自发性流产。孕妇压力大体内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皮质醇是一种抑制分泌黄体酮的激素,而黄体酮对维持健康的怀孕过程至关重要。因此,给压力较大的孕妇注射黄体酮有助于预防流产。 2、孕妇发脾气可导致婴儿先天缺陷。 妇女怀孕期间的精神压力可导致婴儿的先天缺陷,特别是在怀孕期间经历了“重大变故”的妇女产下的婴儿有腭裂、兔唇、听力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婴儿。如妇女怀孕前16个月以及怀孕期间发生了父母死亡、心脏病发作以及孕妇经历

先天性心脏病孩子为什么容易感冒和肺炎

先天性心脏病孩子容易感冒和肺炎原因: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心脏内存在大量左向右分流,或静脉回流梗阻或发生心力衰竭,使儿处于肺充血或肺疲血状况,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在此基础上,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就容易引起支气管炎或肺炎。有些情况下,由于心脏畸形的存在,肺炎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抗生素也难以奏效,这时需要尽快急诊手术治疗心脏畸形。

什么样的措施可以预防高血压呢

1、减少盐的摄入,通常来说,如果高血压者减低盐和钠的摄入量,其血压就会降下来;减低盐和钠的摄入量可以阻止血压上升。 2、戒烟,虽然吸烟与高血压没有直接联系,但它会增加心脏病以及中风的可能性。 3、保持健康的体重,随着体重的增加,你的血压也会随着增加。事实表明,一个人在超重时会更容易上高血压,相对于正常体重的人来说,病可能性会高出2-6倍。通过减肥,你可以降低上高血压的风险。即使你的体重只是减掉了一点点,但从预防高血压来说,它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而当你上了高血压,而且体重超标时,减肥同样

代餐的起源

因为代餐是取代部分或全部的正餐,所以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任何能够替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都可以称其为代餐。 说起正餐,又因地域、民族的不同,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西方的饮食结构主要以肉类为主,肉类物质是主要的能力来源,其特点是含能量密度高、富于油脂和糖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少。由于西餐的饮食结构中富含大量的脂肪、油脂和糖类,我们知道人体的七大营养素中,只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类是提供能量的,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更是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 从西方的饮食结构中不难发现,肉类、奶酪、黄油、甜品这些都

常食香肠易心脏病

培根、香肠、热狗等加工类肉食是不少人餐桌上的常客。美国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显示,经常食用加工类肉食可能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有害人体健康。这一研究结果由美国《循环》月刊发表。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研究近1600项世界各地相关成果,探求食用红肉与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关联。 他们把红肉分为加工类红肉和未加工类红肉。其中,经过烟熏、腌制或添加盐、化学防腐剂等物质的红肉均属于加工类,包括培根、香肠、腊肉、热狗、各类熟食和午餐肉等。未加工红肉包括牛肉、羊肉、猪肉,不包括禽肉。 研究发现,平均每天食用50克加工

孕妇经常生气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妇生气胎儿有什么影响

1、流产 怀孕时如果发脾气,孕妇体内会大量释放出一种激素,导致自发性流产。孕妇压力大体内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皮质醇是一种抑制分泌黄体酮的激素,而黄体酮对维持健康的怀孕过程至关重要。因此,给压力较大的孕妇注射黄体酮有助于预防流产。 2、婴儿先天缺陷 妇女怀孕期间的精神压力可导致婴儿的先天缺陷,特别是在怀孕期间经历了“重大变故”的妇女产下的婴儿有腭裂、兔唇、听力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婴儿。 3、影响胎儿生长 孕妇内心压力会阻碍胎儿的生长,而这种现象往往早在第二三个月时就开始出现。压力大的妇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