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一:过早的添加辅食
好几年前咱们的观点是,纯母乳喂养到4个月就可以了,现在从去年开始,咱们国际上一般要求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所以不要过早添加辅食。尤其是有些孩子,母乳还很足的情况下,妈妈4个月就开始添加各种米粉、蛋黄等等,就把孩子在母乳中获取的营养就剥夺了。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二:添加辅食首选蛋黄
一个孩子一生中第一次添加的辅食应该是什么呢?好多爸妈的误区就是选择蛋黄,会觉得蛋黄这个营养物质又好,又补充蛋白质,含锌也高、含铁也高,这是一个误区,首先添加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含铁米粉。是因为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像蛋黄有的孩子爱过敏的,建议8个月以后再加。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三:泥糊和奶混在一起吃
当宝宝添加米粉或者泥糊状食物,有的妈妈说很省事,可以把这个泥糊状食物和奶混在一起步就可以了嘛,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咱们的小家伙给他加泥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咀嚼,咀嚼是需要锻炼的,让他练习舌头的搅拌能力才可以。
0-1岁宝宝喂养误区四:喂奶时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
喂奶的时候,有的妈妈漫不经心,他不与孩子做这种眼神的交流,你看她也许抱着孩子喂奶,但是没有看着孩子,用关注的表情对着孩子微笑,而且眼睛看着电 视,也许跟别人聊天。最可怕的是人工喂养的孩子,有的父母想反正用奶瓶喂奶,让孩子躺在床上,就抱着奶瓶,妈妈根本都不抱。
这种人工喂养,虽然物质营养摄入了,现在心理需求完全没有满足他。我们提醒爸妈,不管是母乳喂养,特别是奶瓶喂养的人工喂养,一定要把孩子抱在怀里,要一边喂一边跟孩子交流,让孩子生理上、心理上都要得到满足。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五:过早加入了配方奶粉
有的妈妈虽然母乳很足,大家过早的加入了配方奶粉,问她为什么?她说感觉我的母乳很稀,这是完全不对的。因为母乳80%都是水,所以本身就是很稀的液体,只要你有足够的母乳就可以坚持到4到6个月,而且完全够你的孩子的营养发育的需要。
0-1岁宝宝喂养误区六:7、8个月仍给吃颗粒细腻的辅食
7、8个月以后,仍然给孩子吃颗粒非常非常细腻的辅食,这样也不好。因为7到9个月,从我们医学角度来说,孩子就进入食物的质地敏感期,这个时候进入质 地敏感期,再加上孩子7、8个月逐渐开始长牙了,牙龈有痒痛的感觉,所以他特别喜欢吃稍微有点颗粒、稍微比4到6个月粗糙一点的辅食,他感觉吃起来比较有 意思,而且对他牙龈的摩擦感也帮助他出牙。
所以7、8个月以后,我们希望你的辅食就不能太细腻了,应该自己做一点肉末、菜末、烂粥,这样孩子吃起来可能兴趣更大一些。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七:过早的给孩子加盐和调味品
过早的给孩子加盐和调味品,很多孩子8到9个月妈妈给他做辅食的时候,觉得给他做点烂面条一点盐不加,能好吃吗?特别习惯的给他加点盐、加点儿童酱油、香油,觉得这样能把食物做的很香,这不好。因为大人已经吃惯了酸咸苦辣,你吃原汁原味的觉得没有办法吃了,但是宝宝一开始没有接触过盐类,而且他不需要那么多盐,他所需要的盐或者叫氯化钠,从食物本身就已经含有了。
所以他在1岁以内,我们宝宝的食物中不需要加盐和任何调味品,而且可以放心这样做,完全不用担心我的孩子没有吃盐会不会没有劲,因为从蔬菜和各种食物中 的就足够了。另外,过早的摄入盐对孩子的身体和肾脏都是负担。而且味觉是互相比较的,你吃完糖吃再甜的西瓜都不觉得甜了,他从不加盐到逐渐逐渐加,味觉是 逐渐逐渐上升的过程。如果你过早的加了盐,你的孩子嫌不咸的东西肯定不吃了,他口味就会越来越咸,他一生中吃的盐就越来越多。当咱们的爸妈用咱们的口味评 判孩子的辅食说有点香味的时候,对孩子来说那个盐可能已经很多了,所以一岁的 孩子不要加盐和调味品。
0-1岁宝宝喂养误区八:为了夜间不饿醒睡前喂浓奶
小婴儿小的时候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而且夜间睡醒之后不会哄自己睡觉,必须大人安慰。大人一看孩子一个晚上醒三四次就感觉很疲倦,于是就想怎么让孩 子睡觉呢,于是流传这么一个方法,在睡前给孩子喝浓浓的的奶,这个是不对的。很多妈妈把米粉放在孩子睡觉前吃,古人有一句话,喂不合则媚不安,孩子睡觉的 时候胃肠道蠕动本身就不是那么活跃的,孩子的喂要拼命的消化这个米粉,长期对孩子喂不好。而且有的孩子早晨起来口里有酸气或者臭味,都是他消化不良的表现,所以千万不能在睡前给孩子吃过浓的东西。就是常规,你该喝多少奶就喂多少,一点不用增加浓度,稀稠度也一定要按奶粉的冲调说明。
妈妈也不用担心,当小家伙长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发育到一定程度,比如七八个月以后,有的孩子发育晚一点两岁以后,就不用夜间吃了。所以是自然而然发育的过程,不要为了让他睡大觉,而去给他吃过浓的食物,也许适得其反,还会伤害孩子的消化系统。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九:两顿奶之间添加辅食
添加食物的次数过于频繁,在两顿奶之间添加辅食,这也是不对的。对一般消化系统正常的孩子来说,在加辅食的时候我们希望,如果这个孩子4个月或者6个月 从来没有加辅食,第一次加辅食的时间,我们一般建议选择中饭这顿奶之前,比如11点左右孩子饿了,按照通常的情况他该吃饱饱的一顿奶了,因为你要开始引入 这个辅食,我们希望吃奶之前他饿了先给他拌一点米粉,让他吃两勺,相应的把奶的量减到三四毫升,这就算一顿饭了。
逐渐的中午这顿辅食添 加越来越多,奶量越来越少,可能七八个月以后这顿饭完全被辅食替代了,以后逐渐把晚饭这顿奶也逐渐替代到。一般1岁以后中饭和晚饭都被辅食替代了。如果在 两顿奶之间加辅食,有的妈妈会很忙很忙的,隔两小时就加一次,隔两小时就加一次妈妈很累不说,孩子总是在加辅食的时候处于半饿半饱的状态,孩子饥饿感不强 的时候,吃起来就不是很香,因为饿是最好的下饭菜。
长此以往喂没有休息的时间,总是没有排空的时候刚两个小时你又加进来了,所以喂也没 有休息的时间,我们总是希望喂蠕动完,把喂的内容物排空了,休息一下再吃下一顿,有一饱一缩的规律在里面比较好一些。所以我们不太建议在两顿母乳之间或者 两顿配方奶粉之间加辅食,这样对孩子的兴趣可能不是很大。
说到这里还有一点要注意,好多4、5个月的孩子,他对大人吃饭表现出了极大的 兴趣,因为那个时候他在心理上也想尝一尝食物以外的东西了,他经常大人吃饭的时候他眼巴巴的望着,大人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孩子挺有兴致的,拿筷子蘸点菜 汤,那里面盐是最多的,所以孩子一旦小的时候尝这种菜汤,你再让他吃瓶装的泥糊状食物,他就觉得一点味道没有,所以就过早的提高了味觉,所以不要过早的加 盐和不要过早的让他尝成人的菜汤。
孩子每天、每餐应该吃多少辅食?
到底每次及每天应该给孩子吃多少辅食呢?这是所有爸妈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开始添加辅食时,要根据婴儿前几次进食的情况大概估算应该提供的辅食量。婴儿每次接受辅食的量不固定,可有20%的差异,每 天的进食量也不固定。爸妈要认真对待每次的进食过程,最好定量喂养,但也不能绝对定量,只要孩子不吃,就应该停止喂养。
除了将孩子能接受的每餐辅食量与每天进食总量作为参考依据,还应该根据进食后的结果逐步调整喂养量,如是否干扰了奶的摄入,进食后是否出现了胃肠不适的表现,生长是否正 常等。家长还应考虑每次辅食的组成,应以每次进食种类和性质来判断。还有些家长给孩子的辅食中突出菜和肉、蛋等蛋白质食物,而忽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的食 物,多吃肉、菜不是不好,但不能挤掉米、面等食物。建议每次辅食中米、面等食物应至少占一半,菜、肉、蛋一起不可超过一半。
给宝宝喂养误区父母须警惕
误区1:多给宝宝吃谷物类粮食,比吃蛋白质食物好
专家观点:给宝宝添加谷物类粮食,最好等到宝宝六个月后,因为对于宝宝来说,他的胃肠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么强,如果过早过多添加谷物类,就会导致消化不良。
误区2:要早点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长得更快
专家观点: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给宝宝添加的辅食是帮助宝宝进行食物品种转移的过程,使以乳类为主食的乳儿,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的幼儿。因此对于那些着急为宝宝添加辅食的父母们来说,他们一定要要循序渐进,按照月龄大小和实际需要来添加,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否则会起到很不好的效果的。2-3个月可以添加鱼肝油,5-6个月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可添加鱼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可添加稠粥、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由少量到多量;由单一到多种;由粗到细;由软到硬。
误区3:给宝宝喂菜水比白水好
专家观点:在给宝宝的喂养过程中,有很多的老年人认为菜水比白水好,把任何食物用水煮一下后,再把菜水让宝宝吃下去更健康。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而应该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因为喝白开水有利于排泄代谢产物,会减轻宝宝的肾脏负担。
误区4:宝宝不长牙就不能吃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长牙,但有些宝宝长牙可能会早些或晚些,无论长牙早或晚,5-6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了,可以吃一些蛋黄、米糊等食物,这样会更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误区5:宝宝就应该吃百家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可能是上辈儿人的传统观点了,因而也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成人的口味较重,菜里面放的盐较多,如果让小宝宝经常吃成人饭菜,摄入盐量过大,会影响肾脏的功能,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建议老年人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
误区6:给宝宝喝甜味的饮料没什么不好
专家观点: 宝宝应该少喝饮料,喝过多的饮料容易影响宝宝的食欲,还会减低消化功能,十分容易造成腹泻、腹胀、腹部不适,所以吃新鲜水果要比喝甜饮料好。
误区7:宝宝想吃就给吃,长得胖胖的,这样才健康
专家观点: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吃饱了总比饿着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其实宝宝的营养摄入很容易过量,造成很多肥胖儿,其实宝宝不是越胖越健康,如果让宝宝不停地吃东西,容易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会经常出现不消化、积食的现象,孩子三天两头腹泻、发烧,其实就是吃得太多了,我们不主张饿着,但是应该适量,家长要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同时还要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一定要记住,一个肥胖儿绝对不是健康的。
宝宝的辅食添加与配餐
宝宝添加辅食,应该从单一谷物的经典细腻的米粉开始。因为添加初期,宝宝肠胃虚弱,米粉一定要细腻,单一谷类食物不仅具有原味、单一口味、易消化吸收的特点,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然后依序是根茎类蔬菜、叶茎类蔬菜、水果、瘦肉、蛋黄。最后是鱼虾等海鲜类。
宝宝从单纯饮用母乳、配方奶等流质食物到完全食用成人食物的过渡期间,各种婴幼儿辅食就是这个转换期陪伴宝宝成长的大功臣。很多爸妈给宝宝选择辅食时非常谨慎,然而坊间对辅食添加的说法千差万别,然后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有些父母总会不小心就踩进一些误区,如果不及时调整,改善还可能将会对宝宝的发育成长造成影响!那么,正确辅食添加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从米粉开始循循渐进!宝宝添加辅食,应该从单一谷物的经典细腻的米粉开始。因为添加初期,宝宝肠胃虚弱,米粉一定要细腻,单一谷类食物不仅具有原味、单一口味、易消化吸收的特点,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然后依序是根茎类蔬菜、叶茎类蔬菜、水果、瘦肉、蛋黄。最后是鱼虾等海鲜类。
为宝宝添加辅食的诸多误区
误区一:添加辅食后,就断掉母乳
从宝宝出生到6个月前,徐女士一直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我见宝宝可以吃菜泥、米粉等食物了,而我又要上班,索性就把奶断掉,让他完全改吃米粉、菜泥。”但是,让徐女士没想到的是,后来带宝宝上医院检查体格发育情况,他比同龄小朋友差。医生建议她,继续以母乳喂养为主,辅食添加为辅。
专家说,宝宝长到6个月后,相比宝宝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母乳的“质”有所下降,通过及时添加辅食,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
但是,添加辅食并不意味着母乳喂养的结束。专家说,不少妈妈给孩子添加辅食后,就把母乳喂养减少到一天两次,甚至彻底断掉,这等于直接把“辅食”转“正餐”,宝宝发育不全的肠胃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这些辅食的营养成分,甚至可能导致少食、腹泻的发生,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宝宝1岁前,妈妈仍要按需喂养母乳。
误区二:辅食就是汤面叶、米粉1岁前宝宝不能吃肉食
谷类、淀粉类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长给宝宝添辅食时首选米粉、稀粥、汤面叶等谷类、淀粉类食物。
“这种做法不错,但要注意,3个月内婴儿体内的淀粉酶活性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不能过早地添加谷类、淀粉类食物,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宝宝对母乳的吸收,可能导致蛋白质缺乏而影响体格发育。”专家说。
还有些妈妈认为辅食就是谷类、淀粉类食物,她们觉得宝宝只有长到1岁才可以吃蔬菜、肉类等其他食品。
“正是家长的这个错误认识,导致不少孩子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缺铁、缺锌、缺钙严重。”专家说,给宝宝添加辅食要遵循食物种类多样化的原则。
宝宝在3~4个月时,先添加一些家庭自制的鲜榨蔬菜汁或果汁;4~6个月,逐渐添加米粉、稀饭、蛋黄;6个月后,添加菜泥、汤面叶、鱼泥、蛋羹等;7~9个月,开始添加肉泥、肝泥、豆腐、菜粥;9~12个月,添加龙须面、馄饨等。
“总之,添加辅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从素食到肉食。”专家说,1岁后,辅食可以逐步过渡成“正餐”。
误区三:家长吃啥,宝宝吃啥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城市妈妈经常把食物做得又细又稀,以便宝宝消化吸收;而农村的家长则显得“大手大脚”,大人吃饭时,让孩子喝点面汤、吃几口菜,就算添加辅食了。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不好。
专家说,给宝宝的辅食做得太精细,不仅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锻炼,这些过稀过细的食物所含的营养也相对少了。另外,添加的辅食种类也不能太精细,要让宝宝多吃玉米、红薯等粗粮食物,以防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
相反,农村家长则不太重视宝宝辅食的制作,经常大人吃什么,就让宝宝吃什么。朱晓华说,一方面宝宝的肠胃还不适应大人吃的食物,会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成人食物中含盐、糖、油量大,不适合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和味觉的形成。
还有些家长喜欢用小饼干、小馒头等零食当辅食。朱晓华说,膨化、油炸食品等是绝对不能让宝宝吃的,不仅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其含有的食品添加剂等对他们的健康无益。
宝宝添加辅食不宜晚于六个月
一个误区:一味地只给宝宝喂母乳而忽视了必要的辅食添加。据了解,大多数的妈妈对于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添加辅食的事情知之甚少。宝宝添加辅食不宜晚于六个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红教授表示,宝宝出生后几个月是快速生长的时期,需要足量、优质和全面的营养。
从营养学方面来说,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凡是初生儿需求的养分,母乳中几乎全部具备,而且各种营养数量充分、比例适当,完全能满足4―6个月大婴儿的生理需要。 但四五个月后,宝宝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在逐渐发育。随着宝宝营养需求的增加,母乳中的营养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从这一阶段开始要给宝宝添加辅食,尤其是铁、锌等微量元素的摄入,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在国内,一般纯母乳喂养4个月后,便可适当添加辅食。
但建议添加时间不要晚于6个月。 姜教授建议,辅食的种类可从一种到多种、少量到多量、细到粗、稀到稠。最好先从谷类食物开始,比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然后是菜泥、果泥、蛋类、肉类等。并应提高宝宝进食的兴趣,在已习惯某些食物的口味后,根据营养的需求,适时变化食物种类,以避免宝宝养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宝宝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如果宝宝消化吸收好,对辅食早有需求,那么妈妈可以在宝宝满4个月后,给Ta添加辅食。对于那些能吃到质优量足的母乳的足月宝宝,只要身高体重都正常增加,那么6个月之前都可以一直吃母乳,满6个月再给Ta添加辅食,也为时不晚哦。
妈妈们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也不要太晚给宝宝添加辅食。如果早于4个月添加辅食,宝宝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晚于6个月添加辅食,宝宝不能及时补充到足够的营养,无法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咀嚼功能的发育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婴儿添加辅食最佳时间
一般而言,若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六个月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若是喝配方奶粉的宝宝,一般是四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大部分营养以及儿科专家都认为,在宝宝4—6个月时,开始为他添加辅食最理想。因为从4个月开始,宝宝已经进入学习咀嚼及味觉发育的敏感期,对食物表现出兴趣。此时添加辅食.宝宝会很乐意接受,也很容易学会咀嚼吞咽。
随着宝宝的成长,单纯的母乳喂养或是配方奶粉的喂养是无法满足宝宝的成长的。所以在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添加辅食。但其实添加辅食的时机也是很重要的,若是过早地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对宝宝身体健康不利。过早地吃米粉等辅食,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体格生长和脑发育。而推迟添加辅食。其实4个月后的母乳中铁的含量越来越少,需要从辅食中得到补充。有的父母觉得添加辅食太麻烦,特别是宝宝刚开始学习时会弄得一塌糊涂,父母索性将米粉、奶糊装进奶瓶让宝宝喝,或者干脆推迟添加辅食。而这对宝宝而言是没什么好处的,所以在为婴儿添加辅食时还是要看准时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宝宝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宝宝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个月的宝宝能吃辅食吗
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宝宝六个月后单靠母乳或者牛奶已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宝宝从吃奶过渡到吃饭辅食添加阶段非常的关键,多样化的添加辅食不仅能给宝宝一个好胃口也能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也有些妈妈们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就给他们添加辅食,那么3个月的宝宝能吃辅食吗?
由于宝宝3个月肠胃功能还不完善,一般不建议给宝宝添加辅食,但是也有妈妈们会适当的给宝宝添加辅食,其实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宝宝的身体成长表现作出判断。如果过早的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利于消化吸收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一般在宝宝4个月之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在二次奶之间添加辅食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再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4-6个月宝宝可以添加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水果泥、豆腐等。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由清淡到多味,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
给宝宝辅食的喂养误区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一:宝宝辅食要适量加盐或调味品,不然宝宝不爱吃
这是很多爸爸妈妈容易犯错的问题之一。宝宝辅食究竟需不需要加调味品呢?其实,宝宝辅食真的不需要额外加盐了。因为在新鲜食材中已经存在了宝宝身体需要的“盐分”,再次添加调味品反而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另外,宝宝进食过多盐分,过宝宝未来的味蕾是有损害的。所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是不需要再添加盐分或者其他调味品的,最绿色、天然、健康的食品才是给宝宝最好的辅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二:成人食物煮的烂一些就可以给宝宝当辅食了
其实,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方面的禁忌是非常多的,除了我们刚刚在上文中说到的,宝宝辅食不需要再额外加盐分或调味品外,宝宝在添加辅食初期也是要根据宝宝发育进行辅食选择。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还未发育完全,因此在给宝宝添加辅食上要遵循稀到稠、少到多、单一食材到混合食材等。如果给0-1岁宝宝添加成人食物,虽然煮的烂一些,确实能够帮助消化,但是同样会给宝宝的肠胃功能造成负担,容易引起宝宝的消化不良或者便秘等情况。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三:宝宝辅食添加的不丰富会令宝宝长大后偏食
对于宝宝的营养需求方面,给予宝宝更多的辅食种类确实能够帮助宝宝满足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补充,但是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在上文中说过,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根据稀到稠、少到多、单一食材到混合食材等原则进行辅食添加。一味的追求品种多只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消化系统紊乱。爸爸妈妈可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从单一的米糊、菜汁、肉泥等食物开始添加,并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再进行酌情增加辅食种类。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过早断奶宝宝易消化不良 或致营养缺乏
妈妈给宝宝断奶时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对宝宝的溺爱而迟迟不断奶。过早断奶,由于宝宝消化功能还不强,不能适应添加过多的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太晚断奶,母乳量及所含的营养物质逐渐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最终会导致宝宝营养缺乏。陈护士长建议,在添加辅食的同时母乳喂养的时间可以持续到宝宝1岁或1岁以上。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既然要断奶,就需要给宝宝添加相应的辅食,那么,“纯母乳喂养应在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呢”,6个月是婴儿出生后肠道比较完善的时候,适合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添加辅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辅食添加要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渐过渡,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给宝宝添加哪些辅食好呢?宝宝6个月之后可以添加泥状食物,例如米汤、米糊、蛋黄、鱼泥等食物;9个月后适合添加沫状食物,如粥、烂面、饼干碎碎等食物;等到宝宝10-12个月后,妈妈们可以给宝宝添加如软饭、面条这样的碎状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