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足时要注意什么
母乳不足时要注意什么
一般宝宝出生几天后是没有乳汁的,但是准妈妈一定要有母乳喂养宝宝的决心和信心。通常4-5天以后,乳汁才会大量分泌出来,因此,千万不要因为开始几乳汁少而灰心丧气。宝宝出生以后,应该经常让他吮奶头,以此来刺激乳腺分泌乳汁。不要随便给宝宝被充奶粉。在第1周内,即使母乳很少,也尽量不要随便使用奶粉补充。因为宝宝一但吃上奶粉以后,吸奶力就会弯弱,结果会导致母乳越来越少。
还有就是妈妈不要焦躁,要保持精神愉快。这样才会分泌出更多的奶供宝宝吃,心情焦躁等不良情绪都会影响乳汁分泌。充分摄取营养。作为妈妈来讲,要多吃些富于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的食物另外注意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不要过度疲劳。
母乳不足时可进行混合喂养
实在无法解决母乳不足这个难题的准妈妈也不要着急,心情越急迫越影响乳汁分泌,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混合喂养,满足宝宝每日成长所需。
1、对小月龄的婴儿,可以先喂约10分钟的母乳,然后补授一定量的配方奶粉,这样既先吃完高营养价值的母乳,又补充了优质蛋白质的不足。
2、如婴儿吃完母乳后,不肯再吃乳类食品,而母乳在间隔一次不哺喂后,奶量还够吃一次时,就可以采取一顿纯吃母乳,下一顿完全喂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食品的间隔喂法。
3、也可根据母亲工作情况或其他原因,安排早、晚吃母乳,增喂1—2次乳类或其他代乳食品。
4、如母乳不太缺少,就可以采用一次喂纯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的间隔喂法,或多吃几次母乳,而其他乳类或制品只喂1—2次。
5、个别婴儿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类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够吃饱一顿时,就只好采取先吃配方奶粉后吃母乳的办法。
补充奶类或代乳品的用量,要根据母乳缺少的情况来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试喂,如果婴儿能全吃掉,可以再试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饱的表现,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以后再根据月龄的增长适当调整用量。那么在给母乳不足的宝宝混合喂养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相应的混合喂养方法。 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有无次数异常,宝宝精神状态如何,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母乳不足怎么办 母乳不足是什么原因
部分产妇因先天体质虚弱、生产时出血过多、产后操劳过度等而乳汁稀少,挤压乳房时,母乳点滴流出,但乳房大多松软,不胀不痛,她们容易感到疲倦、食欲不振。
产后情绪紧张或郁结导致肝失条达、经脉壅塞,乳汁因而黏稠,无法正常挤出,使乳房胀硬而痛,甚至导致乳腺炎。
为什么说给宝宝喂乳时间不能过长
婴儿吃母乳好处很多,母乳喂养时间应根据婴儿生长发育需要酌情掌握,既不能太短,也不宜过长。
一般母乳足够婴儿4-6个月的需要,产后头2个月最好单纯喂母乳,不加辅食,4个月后开始加辅食,6个月后逐渐以辅食代替部分母乳,直到断奶,除母亲患病或者特殊情况而不能喂养外,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至少应4-6个月,最长可喂到1-1年半,。若要数据奶宜选在春天和秋天为好。如遇小儿生病或正值炎热夏天或寒冷冬季,可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以免婴儿发生消化不良。
如果母乳不足时,也可实行混合喂养。除吃母乳外,再加辅食以补充不足,但必须先喂母乳后喂辅食,喂辅食最好用杯、碗、匙喂,而不用奶瓶,以免造成乳头错觉。
母乳喂养时间过长,不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因为婴儿长至8-9月后,母乳的量和其所含营养成分都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小儿吃惯了母乳,往往不喜欢吃其他食物,若不及时添加辅食,可引起营养不良及贫血,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婴儿到8-10月时就应开始断奶,最迟到1岁半也应完全断奶。
母乳不足时混合喂养讲方法
乳汁不足,最客观的指标有两点:
一、宝宝尿少且浓,每天少于6次。
二、每个月的体重增长不良,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月增长不足500克。
你可以基于以上两点进行判断。如果确实是母乳不足,则需要适当添加配方奶粉作为补充。
怎么度过“暂时性哺乳期危机”?
所谓暂时性哺乳期危机,通常的表现是本来乳汁分泌充足的母亲在产后2周、6周和3个月时自觉奶水突然减少,乳房无奶胀感,喂奶后半小时左右孩子就哭着要吃,体重增加不明显。
引起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婴儿体重增加迅速需要量增多,母亲过于疲劳和紧张,每天喂奶次数较少,每次吸吮时间不够,母婴中有一方生病及母亲月经恢复等等。
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时期,有以下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1、首先母亲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紧张和焦虑,保持放松和愉悦的心情。
2、适当增加哺乳次数,吸吮次数越多,乳汁分泌量就越多。
3、每次每侧乳房至少吸吮10分钟以上,两侧乳房均应吸吮并排空,这既利于泌乳,又可让婴儿吸到含较高脂肪的后奶。
4、宝宝生病暂时不能吸吮时,应将奶挤出,用杯和汤匙喂宝宝;如果母亲生病不能喂奶时,应按给婴儿哺乳的频率挤奶,保证病愈后继续哺乳。
5、月经期只是一过性乳汁减少,经期中可每天多喂2次奶,经期过后乳汁量将恢复如前。
当母乳不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般在这个阶段,宝宝的食物仅限于母乳。但当妈妈母乳实在不足时,便要给宝宝采用混合喂养的方式添加牛奶了,现在有奶粉和鲜牛奶可供选择。
目前的市售配方奶粉,已根据母乳的成分比例对各种营养物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做了调整,配方更接近母乳,更容易耐受,基本能达到母乳喂养的效果,但其在免疫球蛋白等方面仍不能达到母乳的标准。
牛奶也是母乳缺乏的替代食品。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高于母乳3倍,但新出生的宝宝,尚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这些蛋白质,因此,鲜牛奶需要进行稀释调配。此外,在脂肪、钙、磷比例等方面,牛奶的成分及比例并不完全适合婴儿,加之在喂养过程中存在污染、过度加热致营养成分破坏等问题,所以对于母乳不足的新生儿,应尽量使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
对牛奶过敏的宝宝还可以食用豆奶。目前市场上有配方豆奶粉,从大豆中分离出浓缩的蛋白质,添加了谷类糖浆、蔗糖、植物油、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但注意要选择含碘的豆奶粉。
母乳喂养需要喂奶粉吗
当母乳不足时,应辅以代乳品进行混合喂养,但仍应以母乳为主。代乳品以配方奶粉为最佳,所增加的量应根据宝宝的月龄、母乳缺少的程度而定。
增加代乳品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
1、是完全代替一顿母乳喂宝宝,但这种方式使得喂母乳的间隔时间延长,减少了吸吮对乳房的刺激,更加不利于乳汁的产生。
2、是在每次喂母乳后,再喂代乳品,所喂的量以达到宝宝不愿吃为止。以上两种方式,后一种较为合理,妈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好母乳喂养的次数每日不少于3次。
日常应如何避免母乳不足呢
母乳喂养婴儿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母乳中有婴儿必需的免疫抗体,母乳喂养婴儿的患病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其次,母乳中的蛋白质、糖类的成分比例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其中补体、乳铁蛋白等成分,是其他任何乳品都不可比拟的。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婴儿至少要喂满4个月的母乳。因此,除母亲有病或母乳缺乏等客观原因,不要完全用人工喂养代替母乳喂养。
婴儿在吃母乳时,常常是吃奶时间超过20min或更长一些还不肯放开乳头,或是用力吸吮乳头,不让妈妈抽出,也有时吸一阵,吐出奶头哭一阵,再吸。这种种表现,就表明母亲的乳汁分泌不足。母乳不足时,婴儿常常不到吃奶的时间就感到饥饿,因而哭闹,夜间也不好好睡觉。另外,从婴儿生长的情况也能判断,假如体重增加得不好,婴儿长得瘦弱,又无其他疾病,多是母乳不足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母乳可足以哺到6个月,但有很多因素可导致母乳不足。新生儿只需要10~15min,吸吮的乳汁就可以达到其必需的量。当母乳不足时,婴儿会出现:常想吃奶、睡不熟、好哭、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变少等。甚至发生饥饿性腹泻。发现母乳不足时:
①乳母情绪要稳定,要愉快,要休息好。
②乳母要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③小儿每次吃奶要吸空乳房,如有乳头凹陷或破裂,应及时加以治疗
④用中药催奶,针灸乳根、膻中、少泽等穴位,可使乳汁分泌增加。
⑤采用了多种方法,乳量仍不足者,应考虑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但这是下策。
母乳不足时,除喂母乳外,还要以其他乳类或代乳品,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的需要,进行混合喂养。
①对小月龄的婴儿,可以先喂约10min的母乳,然后补喂一定量的鲜牛奶,这样即先吃完高营养价值的母乳,又补充了优质蛋白的不足。
②如婴儿吃完母乳后,不肯再吃乳类食品,而母乳在间隔一次不哺喂后,奶量还够吃一次时,就可以采取一顿纯吃母乳,下一顿完全喂牛奶或其他代乳食品的间隔喂法。
③也可根据母亲工作情况或其他原因,安排早、晚吃母乳,白天喂1~2次乳类或其他代乳食品。
④如母乳不太缺少,就可以一次喂纯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的间隔喂法,或多吃几次母乳,而其他乳类或制品只喂1~2次。
⑤个别婴儿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类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够吃饱一顿时,就只好采取先吃牛奶后吃母乳的办法。
补充奶类或代乳品的用量,要根据母乳缺少的情况来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试喂,如果婴儿能全吃掉,可以再试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饱的表现,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根据月龄的增长再适当调整用量。
宝宝吃母乳为什么也会便秘
很多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吃母乳的宝宝也会出现便秘?本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中原因。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软,次数多。但也有少数宝宝吃了母乳会便秘,这可能是母乳不足或母乳中蛋白质过高所致。当母乳不足时,婴儿处于半饥饿状态,大便自然减少,每2-3天一次。
此时宝宝体重增加很慢,吃奶后没有满足感,妈妈应及时添加配方奶粉,以补充母乳不足。妈妈若吃了过多油腻的高蛋白食物,乳汁中蛋白含量增高,婴儿大便会偏碱性,且较干硬,不易排出。妈妈应及时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母乳充足的表现有哪些
母乳喂养时,要确定母乳是否充足。母乳充足的表现是:
1.3小时不哺乳则有明显胀感(有的妈妈会感觉平时有许多乳汁流出,不能代表乳汁充足)。
2.宝宝每吸吮2~3次可听到“咕咚”哽咽声,且可持续15分钟。
3.宝宝每次吃奶时间不多于20分钟。
4.宝宝吃奶后有满足感,主动放开奶头,表情愉快,不再啼哭。
5.宝宝每天尿量充足, 一般一天6片尿不湿。
6.宝宝大便正常。母乳喂养充足时,宝宝的大便为金黄色,黏度均匀如膏状,有时微带绿色,呈酸性,且无明显臭味,每天排便2~4次以上。母乳不足时,宝宝的大便中主要成分是分泌物,暗褐色或暗绿大便次数较多,量少,有黏液。
7.宝宝身高体重发育正常。
每天正常的泌乳量
一般为660~900毫升,据测量生产后第1个月每日平均为680毫升,第3个月每日平均为770毫升,第6个月又下降到650毫升。大约有5%的乳母奶量可介于每日600~660毫升; 另外,有10%的乳母每日泌乳量可超过1000毫升。 因此,单纯用泌乳量来判定乳汁够不够婴儿吃是不妥当的 (何况测定奶量是很困难的)。
母乳充足的特征
乳房饱满,表面有青筋,用手挤时很容易将乳汁挤出,孩子吃奶时有连续咽奶声,几分钟后吸奶的动作逐渐减慢,最后仅含着乳头或放掉乳头,吃完后能安静入睡,醒后精神愉快,体重每月稳步增加,大便每天2~4次,色泽金黄,呈粘糊、稠糊状或者成形,均表示奶量充足。
母乳不足的表现
乳房瘪软,不易挤出乳汁,婴儿吸奶时要费很大力气,但不久就不愿再吸而睡着,入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吵,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大便量少或解出多次稀薄发绿的大便 (饥饿性大便),每月体重增长缓慢,这提示孩子没有吃饱,是母乳分泌量不足的表现。此外,如乳母存在营养不良,则其泌乳量往往是不足的。
有研究证明,分娩后2~3个月营养不良的母亲每日乳汁量平均比营养良好者少100毫升;乳汁充足的乳母摄入热能及蛋白质高于乳汁不足者,而给营养不良的乳母补充营养则可以提高泌乳量。 因此,从乳母的营养状况可间接推测母乳是否充足。
以上就是母乳充足的表现的详细介绍,母乳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起到很大的作用,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体抵抗力都会比选择其他喂养方式宝宝的抵抗力要好很多,所以做宝妈的朋友们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母乳喂养啊。
母乳不足怎样混合喂养
有些新手妈妈的母乳不足,这时医生会建议采取“混合喂养”的方法。其实,当母乳不足时,应辅以代乳品进行混合喂养,但仍应以母乳为主。
代乳品以配方奶粉为最佳,所增加的量应根据宝宝的月龄、母乳缺少的程度而定。增加代乳品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完全代替一顿母乳喂宝宝,但这种方式使得喂母乳的间隔时间延长,减少了吸吮对乳房的刺激,更加不利于乳汁的产生;
另一种是在每次喂母乳后,再喂代乳品,所喂的量以达到宝宝不愿吃为止。以上两种方式,后一种较为合理,妈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好母乳喂养的次数每日不少于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