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出现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身体上出现血斑是不是白血病

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贫血和发热。出血可以表现为皮下出血,但往往会有其他部位的出血,甚至是严重的出血。白血病常常发热,另外会有胸骨压痛。

身上有紫斑,是出血的表现,但出现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是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简单来讲,做一下血常规和血小板检查就可以大致的区别了。

血小板低会得白血病吗

血小板低不一定会得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和白血病都是血液病的一种,这两种疾病在临床症状上都会表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气短等贫血症状,都会有感染和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但本质上却不同:血小板减少症是造血系统的良性疾病,临床治愈率高。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进入血循环、并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其特征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呈恶性、无限制地增生,浸润全身各组织和脏器,产生不同症状;周围血液血细胞有量和质的变化。

血小板减少性症状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就是种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目前认为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血小板严重减少跟白血病有关吗

1.血小板减少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化疗后骨髓移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2.不一定是白血病,建议血液科就诊,完善骨髓穿刺、骨髓象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人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种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而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病症。

血小板的计数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能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皮肤出血点怎么回事 血小板因素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均易致皮肤针尖样出血点。血小板减少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减少(放射物质、化学药品、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骨转移等)和血小板破坏过多(感染、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等)。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有血小板增多症和血小板无力症等。

血小板计数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有助于临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生理性

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变化,表现为早晨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较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10%;女性月经前降低,月经后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降低;运动后升高,休息时恢复。

病理性

1.血小板增多: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感染、缺氧、创伤、骨折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x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100x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放射病等)

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疾病)

血小板消耗增加(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白血病的诊断鉴别方法

一、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白血病是骨髓的病变,因此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才能够确定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才能精确将白血病予以分类并给予最适当的治疗。

这些特殊检查包括:细胞生化特殊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查,染色体检查。

二、白血病的鉴别方法:

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类白血病反应等病鉴别。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类白血病反应。

三、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1、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如果发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数目异常,可以初步 怀疑白血病,一般表现为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总数一般在20.0~50.00×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见到大量异常原始白细胞。诊断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如染色体检查,另外,要查看白血病有无转移,可能还需要查胸片及其它一些必要的检查。

2、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2)、骨髓象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1. 仪器误差.

出现这种情形的可能性比较低,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建议重新查血小板,以排除。

2.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

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 在骨髓中增殖所致。

3. 血小板破坏过多

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 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

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出现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得白血病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有:物理因素:(电离子辐射,X射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从事化工、化肥、橡胶、皮革等工种)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遗传因素:(白血病患者家族中有遗传倾向)等等。实验室诊断标准:血红蛋白、红细胞明显较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明显增高或者明显减少,血涂片中原始加早幼粒、原单加幼单、原淋加幼淋大于30%。体征:贫血、出血、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等。白血病本身就是就是基因突变。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发生恶性增生,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

相关推荐

关于血液的病掌握四类常见血液病

1、出血性疾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等; 2、红细胞疾埠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血色病等; 3、白细胞疾埠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如何正确诊断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1、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低的原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 (1)遗传性:如Fanconi贫血、先天性伴畸形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及May-Hegglin异常等。 (2)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浸润(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结核),化疗药物,辐射,巨核细胞再生障碍,病毒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影响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如酒精),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2、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感染,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蛇咬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烧伤等。 3、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 免

什么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

导致血小板减少主要原因,包括药物、免疫因素、骨髓性疾病。其中,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是最普遍的病因。 1、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就属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2、血小板减少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病因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 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 2、 慢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血小板减少症状主要体现在皮肤或粘膜呈点状或片状的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医学上称为出血点、紫癜或淤斑。 血小板减少的体现还在青壮年女性表现为月经过多。当血小板降至2万以下时,出血会加重。1万以下时会更明显,最主要的危险是

看懂血常规,竟然可以排除血癌

如果怀疑自己患了白血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看血液科医生。首先需要化验外周血常规,如果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则排除了白血病存在的可能,解除了顾虑。如果各项指标均减少,或显著的白细胞增高,或白细胞增高的同时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就应涂张外周血片用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分类。 若在血液涂片中发现了幼稚细胞,则必须一查到底。确诊白血病骨髓穿刺是必须的,决不能迟疑,应做到及早诊断,尽快治疗,拖延时间确诊会给治疗带来许多麻烦。一旦确诊为白血病还应进一步化验检查,如免疫表型的检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各年龄儿童血小板正常值及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

各年龄儿童血小板正常值范围 年龄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109 /L) 血小板(109/L) 2周 130-200 5.0-21 150-300 3月 95-145 6.0-18 150-350 6月-6岁 105-140 6.0-15 150-350 7-12岁 1 10-160 4.5-13.5 150-350 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九龙虫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贫血

经医学实验表明,九龙虫还可以治疗骨髓增生低下性贫血,续发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疗效甚佳,有效率、缓解率达到100%,治愈率达85%以上。治疗白血病也有一定效果,它能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1. 红细胞疾病: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血色病等; 2. 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3. 出血性疾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血友病

肾痛会引发什么疾病

肾结石有关的,建议医院泌尿科做个B超检查确定,可以根据检查结果肾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多喝水,适当的运动 正常血小板值为100-300,如果低于说明是血小板减少症.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具体有:1,各种侵害骨髓而致造血功能障碍的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药物中毒,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X线照射等). 3,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病毒感染(如麻疹等).具体要知道是什么引起血小板减少,建议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