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干咳按什么穴位

干咳按什么穴位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咳嗽按摩哪个穴位止咳 膻中穴

位置: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按法: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

功效: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止咳穴位按摩图解 丰隆穴

丰隆穴能够治疗咳嗽痰多,具有很显著的疗效。按摩时力度均匀,能够活血顺气,清咽利肺。

按摩穴位止咳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口交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3)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晚上咳嗽睡不着的妙招 按摩鱼际穴:1分钟左右

穴位按摩是简便快捷有效的止咳方法,而人体的肺经穴位左右两侧有11个,其中鱼际穴是最佳的止咳穴位。按摩鱼际穴具有清宣肺气,清热利咽的功效,对于治疗任何类型的咳嗽都有很好的疗效。

位于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在拇指的指根到手掌的掌根这一段取它中间点,大鱼际偏外侧肉最丰厚的地方,找到它之后,用另一个手的拇指摁压,一直用力压,直到你感受到有一些酸酸胀胀疼痛的感觉,大约刺激1—2分钟,对于干咳或是有痰的咳嗽,只要是在咳嗽的过程中咽喉发痒,通过刺激它就能止痒止咳,一分钟之内产生很明显的效果。

另外平时预防咳嗽,还可以通过将两个手的大鱼际靠在一起相互摩擦,能养肺、润咽喉。

止咳穴位 风池穴

位置:位于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

做法:拇、食指指腹同时分别按揉双侧风池穴2~3分钟。

止咳化痰穴位

百病皆因痰作祟,祛痰就找丰隆穴

痰本来是人体疾病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增多又会引发人更多的疾病。

所以,祛痰,从古至今都是让医家和病人头疼的事情,需要仔细挖掘出病根才行。

祛痰方法是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然后把甘草捣烂,外敷在此穴上。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自古便是各派医家祛痰的大宝穴。

甘草生长在沙土里,味甜,色黄,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恰好就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选。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

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

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

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湿痰自化。

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是的,丰隆历来就被医家奉为祛痰至宝,我们怎可因穴小而不为呢,所以,但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

多吃芝麻少吃肉,痰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止咳化痰穴位 天突穴

天突穴很好找,它位于你锁骨的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位置。是属于颈部的穴位。经常按摩天突穴能够帮助你疏通肺气、化痰止咳平喘。当然,要是能够在按摩天突穴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吞咽的动作,效果能够加倍。我们看天突穴所在的位置就知道它跟呼吸系统的关系不同寻常,所以,止咳化痰,按摩天突穴首当其冲。

止咳穴位 膻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做法:拇指指腹轻轻揉按颤中穴2~3分钟。

治疗顽固性咳嗽的偏方

1、好的饮食可以治疗顽固性咳嗽

1.1、地龙煲鹧鸪

材料:地龙20克,鹧鸪1只,南杏10克,北杏10克; 制法:将材料洗干净放入砂煲,慢火煲至鹧鸪熟烂后加少量调味品,喝汤吃肉; 针对人群: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过敏性咳嗽以及其他咳嗽时间较久、体质偏寒的患儿。

1.2、川贝炖雪梨

材料:川贝10~ 15克,雪梨(连皮)1~2只,银耳30 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材料洗干净,加适量水隔水炖服; 针对人群:适用于秋季咳嗽、干燥性鼻炎等燥热咳嗽患儿,体质虚寒者不宜。

1.3、淮山芝麻糊

材料:淮山30克,黑芝麻30克,白果10克,南杏10克,北杏10克; 制法:材料洗净、晒干后磨成粉,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当早餐; 针对人群:适用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过敏性咳嗽以及因脾肾虚弱所致的咳嗽。

2、艾条温法可以治疗顽固性咳嗽

取肺俞、脾俞、太渊、合谷、丰隆等穴位,按照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施灸者点燃艾条,站在患者身体一侧,手拿艾条,让火头对准穴位皮肤,距离皮肤3~5厘米高度施灸,以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建议患者自己灸可以灸到的穴位,方便控制温度。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以患者穴位皮肤潮红为度。这样的治疗每日1次,5-10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天。此种灸法最适宜于谈事咳嗽。

3、艾条温和灸可以治疗顽固性咳嗽

取大椎、身柱、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丰隆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施灸者点燃艾条的一端,火头对准穴位皮肤,距离皮肤3~5厘米高度施灸。以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宜。

相关推荐

按摩治咳嗽的穴位

1、按摩合谷穴治感冒咳嗽 取穴方法: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前弯曲,拇指尖所指凹陷处就是合谷穴了。 动作要领:将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沿着拇指的骨头边缘按压,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觉得有点疼,没关系,你可以再加点力气按压。 2、按摩风池穴治感冒咳嗽 取穴方法:后脑双侧高骨下为风池穴。 动作要领:两手手指交叉,手掌贴于后脑部,两手拇指按压穴位,柔和而有力的按压,按压的同时,抬起下颏使头后仰,5秒钟左右,突然把拇指松开,这样反复做5到10次。 中医按摩治

肺咳按摩什么穴位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肺咳按摩什么穴位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

咳嗽按什么穴位 尺泽穴

位置: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做法:拇指指端用中等力量捏按尺泽穴,每隔10秒钟放松1次,反复按捏1分钟。

孕妇咳嗽有痰按摩什么穴位

1、孕妇咳嗽有痰按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艾灸能治疗哪些病 艾灸治疗感冒

风热感冒表现:面红目赤,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咽干舌燥,咳嗽痰稠,鼻塞无鼻涕,微微出汗和大便干燥等。 风寒感冒表现: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打喷嚏等。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艾灸该穴位有醒脑益气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痛等感冒症状。 风门穴: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3胸椎间),左右各2厘米处,或以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之功效,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症状。

咳嗽按什么穴位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

咳嗽按什么穴位

1、咳嗽按什么穴位好呢 1.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1.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1.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

艾灸能治咳嗽吗 外感咳嗽艾灸

主要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咙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灸大椎,风门穴。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每穴灸10-15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的方法,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4壮后换一次蒜片,以施灸处出现湿润红热现象,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一次,急性,重症每日两次,7-10次为一个疗程;根据所选穴位进行无瘢痕灸,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

艾灸治咳嗽怎么治疗

肝火犯肺型咳嗽 主证:气逆作咳,咳嗽时胸胁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施灸方法:泻肝清肺。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艾炷或艾条灸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 施灸穴位: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 痰湿侵肺型咳嗽 主证:咳嗽反复发作,天气寒冷加剧,痰多色白而粘,胸闷,上腹饱胀不适,胃纳不振,身体疲倦,舌苔白腻,脉滑。 施灸方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每穴灸疗的时间可灵活掌握,穴下要有一定的刺激感,以达到祛病除邪之效

咳嗽按摩什么穴位

肺俞穴 此养生穴位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处为第三胸椎,肺俞穴(双侧),在第三椎骨旁边开一指处。 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