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的定位和主治 按摩下关的好处
下关的定位和主治 按摩下关的好处
下关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腧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穴。对胃经上输头部的气血物质中阴浊部分有关卡作用,刺激这个穴位有消肿止痛,聪耳通络,疏风清热,通关利窍的作用,是治疗牙痛的特效穴,在牙痛发作不可忍耐的时候,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下关穴,立刻会产生酸胀感,止痛效果明显。
牙疼三叉神经痛按摩按哪个部位
牙痛三叉神经痛可以按摩以下穴位来止痛:
1.颊车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功效主治:颊车穴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功效。主治牙疼,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牙髓炎,冠周炎,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等。
2.上关
定位:位于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寻找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势,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即是此穴。
功效主治:上关穴有升清降浊的功效。主治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牙疼,惊痫,瘛疭。
3.下关
定位: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取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下关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功效主治:下关穴主治牙疼,牙关紧闭,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等。
4.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合谷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牙疼,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5.外关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效主治:外关穴主治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以及热病,胁肋痛,上肢痹痛,瘰疬等。
6.风池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风池穴有壮阳益气的功效。主治头痛,头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
具体按摩方法
1.点揉局部穴位
以食指和中指点揉颊车、上关、下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2.点揉远端穴位
用拇指点揉合谷、外关穴,用食指和中指点按风池穴。
3.点揉耳穴
拇指放在被按摩者耳廓的后方,食指放在耳廓的前方,分别按揉耳垂。耳垂上有耳穴,其中按揉耳穴牙和耳穴颌对于牙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按揉时可先用手按压耳垂,寻找最痛的点。每点按揉半分钟。
牙痛按摩哪个穴位可快速止痛
按摩也可以快速缓解牙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手部的合谷穴,另外,按摩下关穴、颊车穴、曲池穴等穴位也可以缓解疼痛,下面我们来看看按摩缓解牙痛的方法。
一、牙痛按摩手部穴位止痛
牙痛时我们可以按摩手部4个反射区,就能够快速止牙痛。第一个是在大拇指根部位置的口腔反射区。第二个是食指指甲根部的那个位置。第三个和第四个是位于中指根部两侧的两个点。
按摩方法:
1、左手虎口打开,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虎口位中央(合谷穴),然后适当用力刺激该穴位。接着换另一手。
2、用大拇指指尖按住食指指甲处。
3、利用大拇指指尖,对中指指根处两侧位置进行按压。
二、上齿痛 按迎香穴
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另外,上齿痛还可以按摩人中、下关、足三里、内庭穴。
下关的定位是在哪里
下关的定位
下关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取穴方法
正坐闭口,手轻握拳,食指和中指并拢,食指贴于耳垂旁,中指指腹所在位置即是下关穴。
下关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腧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穴。对胃经上输头部的气血物质中阴浊部分有关卡作用,刺激这个穴位有消肿止痛,聪耳通络,疏风清热,通关利窍的作用,是治疗牙痛的特效穴,在牙痛发作不可忍耐的时候,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下关穴,立刻会产生酸胀感,止痛效果明显。
主治疾病
1.经常按摩下关穴,能够有效治疗耳聋,耳鸣,聤耳等疾病。
2.长期按压下关穴对于齿痛,口喎,面痛,牙关紧闭,面神经麻痹都有良好的疗效。
3.下颌脱臼,颞下颌关节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等,也可利用下关穴进行治疗。
4.下关配合谷,能清热止痛,主治由阳明热邪上扰导致的牙痛;配大迎,颊车,地仓,巨髎,风池,能够疏风通络,主治风痰阻络造成的面瘫;配听宫,太冲,中渚,还能疏风清热降火,从而利窍,主治肝胆火旺耳聋。
按摩手法
1.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放在同侧下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下关穴,有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功效,上牙痛取下关穴,下牙痛取颊车穴,效果明显。
2.取仰卧位或坐位,用中指或拇指点按两侧下关穴约半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面部放散为佳,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起到瘦脸作用。
穴位按摩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俯伏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取穴。
天宗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取法】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1/3交点,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 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皮厚, 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静脉的分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 及其深面的冈下肌。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 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七星台: 穴位名称: 肩贞 [经穴]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耳鸣 。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臑俞 [经穴]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散寒祛风。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天宗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作用】:舒筋活络,行气宽胸。 【主治】:①肩胛疼痛。②气喘。③乳痈。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秉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胛疼痛,上肢痠麻。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曲垣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胛疼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肩外俞 [经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肩中俞 [经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作用】:宣肺解表,疏经活络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②肩背疼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肩内陵: 垂臂,在肩前腋前纹端与肩髃穴连线中点取穴。
面部手法: 取穴:印堂、睛明、阳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风池、合谷、四白。 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拿法。 操作:以患侧为主,健侧辅助 ①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在患者一侧,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阳白、睛明、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穴往返治疗,并可用揉法或按法先患侧后健侧。配合擦法治疗,但施手法时防止面部破皮。(鱼际揉法) ②一指禅推法施于风池及颈部,后拿风池、合谷。结束。 患部擦法:由眉上向下外方至耳前,再由地仓向外上方至耳前约3-5分钟。
有肩周炎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肩部的酸疼不适的,这样的情况对于以后的生活等方面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的,对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可以适当的进行针灸去治疗的,而上述讲的主要就是有关“穴位按摩肩周炎的方法有哪些”的知识,大家在平时多去学习学习的。
牙疼怎么办立刻止疼
盐水漱口
用盐水漱口来治疗牙痛,盐水是很好的收敛止血剂,,尽可能常用温盐水(不要用热水)漱口,对牙痛的舒缓会有帮助。但是要注意不要将盐水吞下。
咬花椒粒、姜片
生姜具有非常好的止痛以及消炎的作用,所以在牙痛的时候可以使用生姜来缓解痛苦。首先取出一片新鲜的生姜,然后咬合放在牙疼的位置,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重复使用,具有很不错的止痛效果。
按压穴位
1、合谷穴主治下牙疼
所谓的合谷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下牙牙疼的时候,用力的掐住合谷穴,能够缓解大约一半的疼痛感.
注意:如果你右侧牙痛就要掐左侧的合谷穴,左侧牙痛要掐右侧合谷穴才会有效止疼。
做法: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2、下关穴主治上牙疼
按摩下关穴能缓解治疗上牙牙痛、牙齿紧闭、耳鸣耳聋、等。
做法: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缓解下牙疼痛。
牙疼三叉神经痛按摩按哪个部位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功效主治:颊车穴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功效。主治牙疼,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牙髓炎,冠周炎,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等。
定位:位于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寻找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势,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即是此穴。
功效主治:上关穴有升清降浊的功效。主治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牙疼,惊痫,瘛疭。
定位: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取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下关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功效主治:下关穴主治牙疼,牙关紧闭,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等。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合谷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牙疼,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效主治:外关穴主治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以及热病,胁肋痛,上肢痹痛,瘰疬等。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风池穴有壮阳益气的功效。主治头痛,头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
甲状腺肿大的治疗方法
一、甲状腺肿大——扶突穴
1、扶突穴为大肠经上的穴位、主要治疗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等。对于咳嗽、气喘等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2、定位: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3、功效:理气化痰,清热疏风。
4、主治:按摩此穴能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臂痛麻木、甲状腺肿大等。
5、中药的优势:中药和食物一样是来源于大自然的矿物、植物、动物药,没有毒副作用。中药没有抗药性,可以持续运用直到根治疾病,这是中药的独特优势。
6、具有消肿化瘤的常用中药有:山慈菇、露蜂房、炙鳖甲等。
二、按摩方法
按揉扶突穴可以缓解甲状腺肿大。方法是用—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揉对侧扶突穴。按压时心中默数5下,连做5次。再换另一手。
下关的定位和主治 下关的正确按摩手法
1.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放在同侧下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下关穴,有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功效,上牙痛取下关穴,下牙痛取颊车穴,效果明显。
2.取仰卧位或坐位,用中指或拇指点按两侧下关穴约半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面部放散为佳,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起到瘦脸作用。
三叉神经痛按摩哪里 点揉下关穴
下关穴在耳前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有凹陷,张口即闭。
按摩主治:治疗三叉神经痛,张嘴困难,口眼㖞斜,牙痛,颞颌关节炎等症。
按摩方法:按摩者同时用拇指点按被按摩者双侧下关穴约半分钟,顺时针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面部放散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