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的诊断
iga的诊断
本病须经肾活检证实方可诊断。但在肾小球系膜区中有较明显的IgA沉积的疾病很多,应注意鉴别。最常见应列入鉴别的有: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源性肾小球硬化症等。此外还有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感染后关节炎等胶原病;谷蛋白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局限性肠炎等肠道疾病;疱疹样皮炎和银屑病等皮肤病;肺癌、喉癌、粘液腺癌、IgA丙球病、蕈样真菌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等肿瘤病;周期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以及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结节病、后腹膜纤维化、淀粉样变性、重症肌无力、麻风、HIV感染和薄基底膜肾病等也应列入鉴别。
年轻人感冒小心染肾病
眼看大四快毕业了,小王一边忙着写毕业论文,一边又忙着找工作,人很疲劳,感冒也就随之袭来。没过两天,他发现自己的尿液像洗肉水一样,还有大量泡沫,但身体并无其他不适。到医院肾内科接受检查后,医生初步判断他患有IgA肾病,并让他住院进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小王想,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感冒,至于这样草木皆兵吗?可是同室的病友告诉他,3年前自己在体检时发现尿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当时没引起重视,一周前被确诊患有IgA肾病。由于没及早诊治,现在已经发展成尿毒症了,目前正在进行透析治疗。小王听后急忙去找医生,要求尽快进行活检。三天后活检报告出来了,证实他患有IgA肾病。看了病理报告,小王向医生问了许多问题——
什么是IgA肾病
IgA肾病是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简称,是由免疫球蛋白A沉积于肾脏引起的肾小球肾炎。1968年,IgA肾病由法国学者Berger和Hinglais首先报道,所以也称为Berger’s病。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后引发机体黏膜免疫反应是IgA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IgA肾病有哪些特点
特点1:年轻患者居多。
IgA肾病是我国年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病因,男∶女约为2∶1。
特点2: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别。
我国、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和地区高发。
特点3: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早期认为IgA肾病预后良好,但长期研究观察发现,10%~30%IgA肾病患者在15~20年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特点4: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典型的表现为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数小时至2天出现突发性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泡沫尿、高血压、浮肿、腰酸,少数病人呈急进性肾衰竭。有些患者往往在体检时被发现,部分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已进入终末期。
IgA肾病的信号
信号1:年轻人在发生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尿色改变、尿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散开。
信号2:血压升高。
信号3:眼睑及下肢浮肿。
信号4:腰部酸痛。
信号5: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
出现上述示警信号,应高度怀疑IgA肾病,并及时到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目前经皮肤肾穿刺活检进行免疫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IgA肾病的唯一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肤肾脏穿刺检查,不仅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而且创伤也小。
IgA肾病会遗传吗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专家注意到患者的家庭成员中尿液检查异常者比例较高,于是提出了家族性IgA肾病的概念。经调查患者3代以上家族史,如在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有一个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证实为IgA肾病者,即可诊断为家族性IgA肾病。
提示:IgA肾病患者的家族成员应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可疑成员应行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多数女患者能怀孕
多数女患者可以耐受妊娠,但在妊娠前应该积极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在妊娠过程中,还应定期观察血压、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
但是合并持续的重度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病理显示合并严重的肾血管或间质病变者不宜妊娠。
治疗八要点
1. 注意劳逸结合,预防各种感染,禁用肾毒性药物。
2.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宜控制在0.8~1.0g/每公斤体重。
3. 对反复发生肉眼血尿者行扁桃体切除术。
4. 控制蛋白尿。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使尿蛋白控制在0.3克/日以下。
5. 积极降血压。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必要时加用钙离子拮抗剂(CCB),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6. 部分患者需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7. 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发现,鱼油主要成分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作用,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8. 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血压、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和肾脏B超。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值正常,也不一定表明肾功能正常。
出现血尿当心IgA肾病
IgA肾病主要有两大类表现:
1.一类在血尿之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急性胃肠炎或尿路感染等。常常在感染之后短时间内(24-72小时)出现肉眼血尿。有时可伴有轻微全身症状,如肌肉痛、尿痛及腰背痛、低热。
2.而另一类则起病隐匿,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多半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潜血阳性,镜下血尿可持续或间断存在。可以伴有轻度的蛋白尿,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小于1克。
除了表现为血尿、蛋白尿,IgA肾病还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更有部分患者是以高血压、眼睑面部或下肢水肿、腰酸、易疲劳、贫血等非特异的症状起病,容易被忽略和延误诊断,错过早期治疗的良机。
IgA肾病的确诊要靠肾活检和免疫荧光检查。肾活检对确诊疾病、判断病情轻重和确定治疗方案都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患者害怕肾活检,其实肾活检在我国已开展多年,是非常小的一个小手术,无需太多顾虑。同时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搜索下-载“肾病好医生”,随时随地了解。
IgA肾病多呈慢性进行性过程,约半数患者可多年保持较好的肾功能,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急进性高血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一部分患者逐渐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尽快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有报道说明,IgA肾病有一定的家族性,某些基因类型在家族中表现比其他人的发生概率高一些。基因背景对IgA肾病发生及临床表现有重要影响,因此有IgA肾病患者的家族成员更应注意体检。
甲型肝炎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外周血常规白细胞一般减少或在正常范围i,可伴有轻度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病程早期尿中尿胆原增加,黄疸期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增加。肝功能检查以血清ALT,AST,总胆红素水平检测最为有用,有研究显示甲型肝炎患者的ALT平均峰值可达1952IU/L,AST可达1442IU/L,多数显性感染者伴有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升高。
病毒学指标:
1、抗-HAVIgM: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其出现与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异常的时间一致,第2周达高峰。一般持续8周,少数患者可达6个月以上。但个别病人病初阴性,2-3周后方检出阳性。所以临床疑诊甲型肝炎,而抗-HAVIgM阴性,应重复1-2次,以免漏诊。当前,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特异性较高的指标,且有简便,快速的优点。抗-IAVIgG是既往感染的指标,因其是保护性抗体,可保护人体再次感染故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易感人群。
2、抗HAV-IgA的检测:IgA型抗体又称分泌型抗体,主要存在于泪眼,唾液,尿液,胃液,乳汁,鼻腔分泌物中,胃液中的IgA可排入粪便中,在甲型肝炎患者粪便提取液中可测得抗HAV-IgA。可作为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此外,粪便中HAV的检测和血清甲肝核糖核酸(HAVRNA)亦有诊断价值,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总之,对有典型症状的可疑甲型肝炎患者,伴转氨酶明显增高,可进一步查抗HAVIgM即可明确诊断甲型肝炎。
IgA肾炎的诊断检查
IgA肾炎临床上约40%~45%的患者表现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少数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是诊断IgA肾病的关键,肾脏病理光镜改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从局灶、节段性增生到弥漫性系膜增生不等。
1、尿检
(1)血尿:临床上约40%~45%的患者表现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35%~40%的患者表现可为单纯镜下血尿,或镜下血尿伴少量蛋白尿。肉眼血尿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转为持续性镜下血尿,部分病人血尿可消失,但常发作,发作时重现肉眼血尿。
(2)蛋白尿:为轻度蛋白尿,一般尿蛋白定量<1g/24h,少数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2、免疫学检查
(1)IgA增高:约1/4~l/2病人血IgA增高,主要是多聚体IgA的增多。
(2)循环免疫复合物:约1/5~2/3患儿血中可检出IgA循环免疫复合物和(或)IgG循环免疫复合物。
(3)抗“O”升高:少数患者有抗“O”滴度升高。
(4)补体:C3、C4多正常。
3、肾脏病理检查:肾活检病理是诊断IgA肾病的关键,肾脏病理光镜改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从局灶、节段性增生到弥漫性系膜增生不等。部分系膜增生较重者可见系膜插入,形成节段性双轨。有时还见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毛细血管塌陷、球囊粘连。个别病变严重者可出现透明样变、全球硬化,个别有毛细血管管襻坏死及新月体形成。Masson染色可见系膜区大量嗜复红沉积物肾脏免疫病理可见系膜区显著IgA沉积。电镜下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电子致密物可由系膜区、副系膜区延续到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下或上皮下。
鼻咽癌是什么引起的
1.环境与饮食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原因之一。专家经过临床研究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含量较低发区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镍可能是促癌因素。二亚硝基派嗪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频度及烹调方法有关。这与咸鱼及腌制品中高浓度的亚硝胺化合物有关。
2.遗传因素
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最近发现决定HLA的某些遗传因子和鼻咽癌间的相关性。有报道鼻咽癌高发家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3.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的细胞可产生多种EB病毒特异性抗原,包括早期抗原、壳抗原、膜抗原和核抗原等。人体感染了EB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各种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作为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标记,但正常人的EA-IgA抗体阳性率较高,在诊断鼻咽癌时不如VCA-IgA特异。进一步研究表明,检测血清中EA-IgA抗体比VCA-IgA抗体更为特异,但不如VCA-IgA敏感。VCA-IgA抗体阳性者有鼻咽癌发生的高度危险性。
IgA肾炎的鉴别诊断
应除外其他能致成血尿的原因,如尿路损伤、高钙尿症、结石、结核、家族性良性血尿、Alport综合征、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等。在免疫病理上呈IgA沉着时,应注意多种其他全身性疾病时也可呈现肾小球内IgA沉着(此即继发的IgA炎)。
IgA肾炎的鉴别诊断介绍如下:
1、全身性多系统疾病 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肝病、克罗恩病、疱疹样皮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2、感染性疾病 支原体感染、弓形体病、肝炎病毒等。
3、其他 血小板减少、冷球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非霍奇金淋巴瘤、巩膜炎、某些肠道或肺部癌肿等。
上述情况多可借助其他表现予以鉴别。最常见应列入鉴别的有: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源性肾小球硬化症等。以及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结节病、后腹膜纤维化、淀粉样变性、重症肌无力、麻风、HIV感染和薄基底膜肾病等也应列入鉴别。
鼻咽癌的科学诊断方法
1、症状诊断:
对任何疾病而言,都可以通过症状进行判断,鼻咽癌也不例外。在临床上,鼻咽癌会出现回缩性血涕、听力消退、耳内闭塞感、不明原因的颈淋巴结肿大、面部麻木、复视、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头痛等症状。
2、血清学检查:
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以准确的诊断鼻咽癌,它是重要的方式之一。专家说:大多数鼻咽癌患者的血清中含很高EB病毒的抗体滴度。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VCA-IgA和EA-IgA抗体滴度可以被用来辅助诊断判断鼻咽癌和大致判断病人的预后。
3、鼻咽活检:
诊断鼻咽癌还需要注意可通过鼻咽活检来进行,它的具体检查方法,是通过对鼻咽镜检查中发现可疑的部分采样以撷取一部分的粘膜细胞或小块组织,经过处理后送病理分析。鼻咽癌的最终确诊需依据鼻咽活检的病理分析。
鼻咽癌诊断标准
诊断检查
1.鼻咽镜
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及鼻咽顶后壁,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可见局部黏膜粗糙不平,有结节状及菜花状肿物,有的呈结节型、溃疡型或黏膜下型等不同临床类型。
2.颅底影像学检查
X线颅底拍片有助于了解骨质有无踊坏。CT扫描可显示鼻咽黏膜变化,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颇有帮助。
3.活检
对可疑病例及时施行活检,必要时可重复进行。对多次活检阴性、临床上又高度怀疑者,应行内镜检查,仔细检查可疑部位,对可疑部位在鼻内镜下行活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在间接或直接鼻咽镜下或自鼻腔采取活组织检查,仍是目前确定鼻咽癌的主要依据。
4.EB VCA/IgA血清滴度
可协助诊断,并可作为治疗后监测指标。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VCA IgA、EA—IgA阳性且滴度较高。
诊断
首先在于思想重视,遇有上述症状者,应仔细检查鼻咽。对可疑病例须及时施行活检,必要时可重复进行。活检取材有经鼻腔和经口腔二种方法。细胞学涂片检查可发现早期溃疡浸润病变。由于鼻咽癌患者EB病毒抗体远较其他恶性肿瘤及正常人高,病毒壳抗原一免疫球蛋白A(VCA~IgA)抗体测定已渐被用为普查筛选本病及治疗后随访监视的手段。
鉴别诊断:
临床上,鼻咽癌可能被误诊为顼淋巴结核、何杰金氏病、三叉神经痛、非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应注意鉴别。应与鼻咽结核、鼻咽部恶性淋巴瘤相鉴别,鉴别依据为病理活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