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鸠尾针刺深度是多少 鸠尾常用配伍疗法

鸠尾针刺深度是多少 鸠尾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天突,膻中,丰隆,脾俞,肺俞,太渊,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化痰止咳,治疗痰浊咳嗽,气喘,胸中满痛等。

2.配灵道,郄门,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清心除烦,治疗痰火心悸,心烦。

3.配神门,大陵,丰隆,三阴交,印堂,膻中,针刺泻法,化痰降浊,醒脑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证。

4.配身柱,本神,丰隆,太冲,申脉,照海,针刺泻法,化痰醒脑,安神定痫,治疗风痰痫证。

5.配巨阙,膈俞,心俞,膻中,阴郄,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治疗心脉瘀阻滞心痛,心悸。

6.本穴理气和胃,降逆止呕,行气止痛。配中脘,足三里,内关,行间,梁丘,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郁气滞之胃痛;配章门,公孙,中脘,丰隆,针刺泻法,治疗痰饮呕吐;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气犯胃之呃逆。

鸠尾针刺深度是多少 鸠尾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7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分支通过。

3.腹白线:位于腹部正中线上,由两侧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而成,上起自剑突,下止于耻骨联合上缘。

4.腹横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多量脂肪组织,内有腹壁浅动,静脉,浅淋巴管和皮神经穿行。其内尚有腹壁外脂肪和壁腹膜。

腹腔内对应的器官是肝,膈,胸腔,心脏与心包。

鸠尾是什么意思

鸠尾穴,经穴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属任脉。膏之原穴。任脉之络穴。

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鸠尾名意指: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本穴物质为任脉热散于天部的浮游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此气如同鸠鸟之余物一般,故名鸠尾。

任脉络穴:本穴物质为任脉天部的浮游之气聚集而成,本穴有联络任脉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任脉络穴。

鸠尾是什么意思 鸠尾的治疗用法

针灸疗法:向下斜刺鸠尾穴0.3—0.5寸,不可过深。

艾灸疗法:艾炷灸鸠尾穴3—5壮,艾条温灸鸠尾穴15—20分钟。

按摩手法:用两个大拇指按压鸠尾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筑宾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筑宾穴常用配伍治疗方法

癫狂痫证可配鸠尾,人中,百会;呕吐痰涎可配中脘,内关;疝气阴肿可配大敦,归来;小腿内侧痛可配阴谷,三阴交。

适宜疗法:1.按摩。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2.针刺,常规消毒后,取亳针直刺该穴0.5-0.8寸深,感觉局部酸胀。

曲骨的针刺深度和方法 曲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关元,肾俞,八髎,归来,百会,三阴交,针刺补法,温补肾气,治疗肾虚遗精。

2.配肾俞,膀胱俞,关元,中极,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补益肾气, 通利膀胱,治疗肾虚遗尿。

3.配肾俞,八髎,关元,三阴交,针刺补法,补肾调经,治疗肾虚月经不调,带下等。

4.配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三阴交,针刺泻法,清利湿热,利尿通淋,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淋沥等。

5.配曲池,血海,风市,阴陵泉,蠡沟,行间,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杀虫止痒,治疗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痒。

6.配下髎,带脉,阴陵泉,蠡沟,针刺泻法,利湿止带,治疗湿热带下。

太冲针刺深度 太冲常用配伍疗法

1.配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期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气滞之胁痛,腹胀。

2.配上脘,阳陵泉,梁丘,内关,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和胃,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呕吐,呃逆。

3.配阴陵泉,天枢,针刺泻法,抑肝扶脾,治疗肝木乘脾,肝脾不调之腹痛,泄泻。

4.配关元,气海,三阴交,肝俞,期门,支沟,大敦,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崩漏。

5.配气海,急脉,归来,大敦,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气滞之气疝,狐疝;针后加灸,可温肝散寒,治疗寒凝肝脉之寒疝。

6.配阴陵泉,足三里,章门,水分,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消积散满,治疗肝脾不和,气滞湿阻之积聚。

7.配天突,阿是穴,膻中,针刺泻法,疏肝解郁,消痰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瘿瘤。

8.配期门,日月,胆俞,支沟,三阴交,阳陵泉,至阳,针刺泻法,疏肝利胆,治疗肝胆湿热之胁痛,黄疸。

涌泉针刺深度 涌泉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百会,水沟,十宣,丰隆,太冲,针刺泻法,十宣点刺出血,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治疗风痰阻窍之中风昏迷。

2.配水沟,大椎,曲泽,委中,百会,针刺泻法,曲泽,委中点刺出血,泄热苏厥,治疗热毒蒙心之昏厥,暑厥等。

3.配前顶,印堂,神门,针刺泻法,镇惊熄风,治疗惊恐小儿惊风。

4.配风池,百会,太冲,针刺泻法,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5.配大陵,合谷,中脘,丰隆,针刺泻法,豁痰开窍,清热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6.配神门,大陵,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清心安神,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等。

7.配鱼际,廉泉,太溪,照海,针刺补泻兼施,滋阴清热,利咽开音,治疗阴虚火旺之咳嗽,咽喉肿痛,喑哑,失音等。

8.配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温肾利水,治疗肾气不足之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

9.配脾俞,中脘,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涌泉,温肾健脾,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

10.配百会,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针刺补法,益气补血,治疗气血虚弱之头晕,眼花等。

11.配关元,太冲,公孙,针刺泻法,平肝降逆,治疗肝热奔豚气。

12.配少府,太溪,昆仑,照海,针刺补法,补肾通络,治疗肾虚之足跟痛,手足心热,足趾麻木等。

治疗癫痫的刮痧疗法

1、痰火内盛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筋缩穴,然后刮前胸鸠尾再点按长强,接着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重刮行间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刮拭方法;泻法方义:长强、鸠尾交通任督,调整为治痫要穴;阳陵泉为筋穴,配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2、痰火内盛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风池、太冲、丰隆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筋缩,再刮前胸鸠尾,点按长强,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方义: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如前近述,风池配太冲平肝熄风;丰隆清热化痰。

3、心肾亏虚取穴:百会、肾俞、肝俞、神门、心俞刮拭顺序:先点按头部百会穴,然后刮心俞至肾俞,再刮前臂神门。

刮拭方法:补法方义:百会醒神开窍;心俞神门养心安神;肾俞、肝俞调补肝肾。

鸠尾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鸠尾穴常用配伍治疗

心胸痛可配膻中,内关;心烦,心悸可配内关,神门;癫狂可配人中,大椎,百会;癫痫可配后溪,丰隆,申脉;咳喘可配肺俞,膻中;胃脘痛可配中脘,足三里;反胃,呕吐,可配公孙,内关;呃逆可配中脘,内关。

京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京骨穴常用配伍

1.配身柱,本神,鸠尾,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治疗风痰阻窍之癫痫。

2.配昆仑,然谷,针刺泻法,清热除烦,开窍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3.配风门,风池,天柱,后溪,针刺泻法,祛风通络,舒筋止痛,治疗外感头痛,项强。

4.配风池,睛明,瞳子髎,前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翳。

瞳子髎针刺深度 瞳子髎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散热,明目通络止痛,如配头维,风池,太阳,合谷,治疗风热头痛;配合谷,四白,少商,攒竹,足临泣,治疗风热目翳,目赤,目痒痛;配风池,翳风,阳白,地仓,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歪斜。

2.配睛明,攒竹,太阳,行间,侠溪,太冲,针刺泻法,疏散郁热,清泄少阳,治疗肝胆火盛之目赤肿痛,肝经郁热之迎风流泪,怕光羞明,目翳多眵等。

3.配风池,头维,率谷,悬颅,中渚,针刺泻法,疏利少阳经气,治疗少阳头痛。

4.配睛明,养老,肝俞,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养血通络,治疗气血不足之夜盲。

5.配少泽,太冲,针刺泻法,疏肝清热,通络止痛,治疗肝经郁热之女子乳肿。

鸠尾针灸手法 针刺鸠尾的功能主治

类属:为任脉络穴,膏之原穴。

功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化痰开窍,和中降逆。

主治病证:

1.痰浊阻肺之咳嗽,气喘诸病证。

2.痰蒙清窍之癫狂痫,脏躁诸病证。

3.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诸病证。

4.脘腹气滞,食滞胃肠之腹胀,呕吐,呃逆,反胃,噎膈诸病证。

斑鸠的种类有哪些

1、欧斑鸠:欧斑鸠是一种体型略小的粉褐色斑鸠,颈侧具多黑白色细纹的斑块,翼覆羽深褐,具浅棕褐色鳞状斑。与火斑鸠的区别在体型较小,色彩较浅,翼覆羽无白色羽端,背及颈背褐色浓,颈及尾侧斑纹较白,胸部更现酒红色。眼周裸露皮肤红色。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森林中,以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桑葚、玉米、芝麻、小麦等农作物和少量动物性食物。

2、山斑鸠:山斑鸠是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体长约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或小沟渠附近,取食于地面,食物多为带颗谷类。

3、灰斑鸠:灰斑鸠属于“三有”保护动物,中等体型32厘米,为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分布广范,但种群数量稀少,不常见。全身灰褐色,翅膀上有蓝灰色斑块,尾羽尖端为白色,颈后有黑色颈环,环外有白色羽毛围绕。虹膜红色,眼睑也为红色,眼周裸露皮肤自包或浅灰色,嘴近黑色,脚和趾暗粉红色,中国分布于华北和西北地区,也有见于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记录。

4、珠颈斑鸠:珠颈斑鸠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等,是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农田地带,也常出现于村庄附近的杂木林、竹林及地边树上或住家附近。

5、棕斑鸠:棕斑鸠为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分布于非洲、阿拉伯半岛、伊朗、前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可能人工引入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一般栖息于沙漠、半沙漠以及绿洲及矮树丛生之地。

6、火斑鸠:火斑鸠又称红鸠、红斑鸠、斑甲、红咖追、火鸪鹪等,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区,为一种小型鸠鸽,常见于平原、草地成群觅食。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华北以南各地、西抵四川、西藏、长江以北各地等地,主要栖息于开阔田野以及村庄附近。

相关推荐

刺激穴位可以促进睡眠

按摩穴位可以预防失眠,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睡眠与精神科和神经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自身体会角度来看,在接受按摩后,身体的痛感消除,睡得很香,所以,身体状态不佳时,说不定按摩穴位一种好办法。 穴位的功效并没有被西方医学所证实,在中医学上有“针灸刺激疗法”,该方法与其说治疗,倒不如说穴位的刺激和按摩可使症状缓解。试试看未尝不可。下面介绍对解除失眠有效的主要穴位。 背部:膈俞、膈关、郅阳、肚食、肾俞; 胸腹部:鸠尾、巨阙、不容、期门、大巨、关元。 有助睡眠的穴位: 天柱:天柱穴在脑后发根部,用两个大拇指缓慢

胃下垂针灸治疗方法什么

基本治疗:(1)芒针1)取穴主穴:巨闲、剑突下1寸。配穴:承满(右)、鸠尾。2)治法仅取常用二穴,如主穴无效,则改用配穴。每次仅取一穴。选28-32号7-8寸之长芒针。患者平卧,腹肌放松,调匀呼吸。巨阙穴刺法:针尖快速人皮,使针体沿皮下直刺至左侧脐旁肓腧穴处。然后,手提针柄与皮肤呈45度角匀速缓慢上提,以术者感到针尖沉重,患者感到脐周与下腹部有上提感为佳。如无此针感,宜出针重新进针,或在剑突下1寸处进针。提针速度宜慢,第一次要求20分钟,以后可缩短为3分钟。剑突下1寸刺法:以28号8寸毫针,迅速人皮,与皮

心脏病按什么穴位

1、内关穴 内关在我们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同身寸,不指的我们用尺子量的两寸。两寸大约两横指的宽度。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的地方就内关穴。 2、至阳穴 这个穴位需要找个人帮忙来操作,自己没法来操作。在我们背部有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那个地方就至阳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当你感觉到胸痛、胸闷,甚至腹痛的时候,这个穴位非常管用。 3、鸠尾穴 在我们胸骨下面还有一个小的骨头叫剑突,像斑鸠的尾巴,所以叫鸠尾,其尖端就鸠尾穴。这个穴位在中医里讲“膏”的原穴。原穴在临

晕车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给你推荐一个很好的穴位,效果真的不错。 鸠尾穴 位置:位于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做法:端坐,进行缓慢的深呼吸,用拇指的指腹稍用力的按下去,吸气时拇指稍微抬起,反复的进行按压,直至晕车呕吐症状缓解为止。 功效:鸠尾穴具有理气、宽胸、静心、宁神、消除疲劳等功效,对于晕车、呕吐、反胃、胸痛等症状有比较好的疗效。可以在乘车半小时前后开始按压,能有更好的效果。

针刺风府注意事项 风府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清热。配大椎,曲池,尺泽,鱼际,针刺泻法,治疗风热感冒;配少商,尺泽,合谷,曲池,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鼻衄。 2.本穴安神定志,熄风止痉,化痰定惊。配神门,太冲,大陵,丰隆,膻中,针刺泻法,治疗痰火癫狂;配身柱,本神,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治疗风痰痫证;配水沟,井穴,太冲,丰隆,劳宫,风池,针刺泻法,治疗中风昏迷不语;配水沟,太冲,针刺泻法,治疗肝风内动之惊风。 3.配中脘,行间,水泉,印堂,针刺泻法

高血压按摩降压方法 揉前胸穴稳定血压

用右手鱼际和掌根部按揉,其余四指自然放松,从膻中开始,边绕圈边下行,至巨厥结束,此为1次,共做15次。 膻中调理气机,缓解胸痹,降肺胃逆气;巨厥可调心,止痛,降肺气,解胸痹,安神。配伍中庭,鸠尾一同按压,可起到安定心神,稳定血压的作用。 位置: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巨厥位于剑突下。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 支正穴的功效主治

类属:支正穴为小肠经络穴。 功效: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清心宁神。 主治:1.头痛,目眩,热病,消渴。2.癫狂,好笑,善忘。3.项强,肘挛,手指疼痛。 常用配伍:头目疾患配伍风池,太阳;神志病配伍少海,神门,鸠尾,心俞;消渴配伍胆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循经病配伍完骨,小海,肩贞。

肾病针灸哪几个穴位

主穴:分2组。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主穴酌选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配穴据症酌取。以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麦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

神堂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

预防晕车最有效的七种方法 按摩穴位

在乘车前半小时就可以开始按压鸠尾穴,鸠尾晕车的特效穴,具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晕车症状的作用。还可以按压内关穴、足三里、合谷穴等穴位,都能起到缓解晕车的效果的。 具体做法: 1、鸠尾穴。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2、内关穴。内关穴指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按压内关穴三到五分钟,能预防和缓解晕车带来的恶心、头晕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