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怎样治疗
肺吸虫病怎样治疗
1.病原治疗
(1)硫双二氯酚(别丁):为首选药物,毒性低,口服易吸收,近期治愈率84%~100%,远期疗效80%~90%。剂量:成人1g,每日或隔日口服3次,10~20个治疗日为1个疗程。脑型可重复2—3个疗程。副作甩有头晕、头痛、消化道反应、皮疹等,偶可出现赫氏反应。发生肝脏损害,应立即停药。有严重心脏病、肾病及妊娠时禁用。
(2)吡喹酮(EMBAY一8440):疗效高、疗程短、服用方便、副作用少,仅有轻微头昏、头痛、乏力等,是一种治疗肺吸虫病有希望的药物。剂量:每次25mg/ kg,3次/日,口服,连服2~3天。脑型患者间歇1周后再服1个疗程。
(3)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对肺吸虫病也有良好疗效。剂量:30 mg~50mg/kg,每日或隔日服用,10~15个治疗日为1个疗程。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头痛、头晕等,偶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精神症状。有精神病史,严重肝、肾疾病及孕妇均禁用。
(4)阿苯达唑:8mg/kg(1次量不超过400mg),分2次口服,连服7天。
2.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
3.对慢性脑型、脊髓型,合并有压迫症状,药物治疗效果又差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寒湿阻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晕头痛,饮食无味,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舌淡红苔白,脉濡数。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
2.虫毒犯肺证:咳嗽,胸闷,胸痛,咯痰如脓而腥,或咯铁锈色痰,甚至咯吐鲜血。烦躁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肺化痰、杀虫止血。苇茎汤加槟榔、仙鹤草等。
3.痰虫互结证:下腹部至大腿间深部肌肉可扪及指头大小结节,可相连成串,按之略有痛痒,或腹、胸、腹股沟甚至头、颈,可扪及核桃或鸭蛋大包块,边界不清,按之柔软或硬实,舌淡红苔白,脉滑。杀虫化痰、软坚散结。导痰汤合消瘰丸加槟榔、雷丸、榧子等。
4.虫毒侵脑证:头痛固定不移,呕吐,反应迟钝,或痫病发作,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或为偏瘫,语言謇涩等,舌淡苔白滑,脉弦滑。化痰开窍、杀虫熄风。涤痰汤加槟榔、鹤虱、芜荑英、天麻等。
肺吸虫病的偏方
1、寒湿阻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晕头痛,饮食无味,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舌淡红苔白,脉濡数。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
2、虫毒犯肺证:咳嗽,胸闷,胸痛,咯痰如脓而腥,或咯铁锈色痰,甚至咯吐鲜血。烦躁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肺化痰、杀虫止血。苇茎汤加槟榔、仙鹤草等。
3、痰虫互结证:下腹部至大腿间深部肌肉可扪及指头大小结节,可相连成串,按之略有痛痒,或腹、胸、腹股沟甚至头、颈,可扪及核桃或鸭蛋大包块,边界不清,按之柔软或硬实,舌淡红苔白,脉滑。杀虫化痰、软坚散结。导痰汤合消瘰丸加槟榔、雷丸、榧子等。
4、虫毒侵脑证:头痛固定不移,呕吐,反应迟钝,或痫病发作,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或为偏瘫,语言謇涩等,舌淡苔白滑,脉弦滑。化痰开窍、杀虫熄风。涤痰汤加槟榔、鹤虱、芜荑英、天麻等。
肺吸虫病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
面包,小米面,挂面,豆腐,豆浆
忌吃食物
辣椒(红、尖、干),洋葱,大葱,葱白,大蒜
肺吸虫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除了死螃蟹含有毒素外,不新鲜和未煮熟的螃蟹也是导致食用中毒的杀手。这是因为螃蟹生长在江河湖泊里,又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烂动物,蟹的体表、鳃部和胃肠道均沾满了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是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可能会被感染一种名为肺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
活蟹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是很高的,肺吸虫寄生在肺里,刺激或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咳血,如果侵入脑部,则会引起瘫痪。据专家考证,把螃蟹稍加热后就吃。
得了肺吸虫病怎么办
肺吸虫病西医治疗
1.病原治疗
(1)硫双二氯酚(别丁):为首选药物,毒性低,口服易吸收,近期治愈率84%~100%,远期疗效80%~90%。副作甩有头晕、头痛、消化道反应、皮疹等,偶可出现赫氏反应。发生肝脏损害,应立即停药。有严重心脏病、肾病及妊娠时禁用。
(2)吡喹酮(EMBAY一8440):疗效高、疗程短、服用方便、副作用少,仅有轻微头昏、头痛、乏力等,是一种治疗肺吸虫病有希望的药物。
(3)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对肺吸虫病也有良好疗效。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头痛、头晕等,偶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精神症状。有精神病史,严重肝、肾疾病及孕妇均禁用。
(4)阿苯达唑
2.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
3.对慢性脑型、脊髓型,合并有压迫症状,药物治疗效果又差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肺吸虫病中医治疗
1.寒湿阻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晕头痛、饮食无味、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舌淡红苔白、脉濡数、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
2.虫毒犯肺证:咳嗽、胸闷、胸痛、咯痰如脓而腥,或咯铁锈色痰,甚至咯吐鲜血。烦躁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肺化痰、杀虫止血。苇茎汤加槟榔、仙鹤草等。
3.痰虫互结证:下腹部至大腿间深部肌肉可扪及指头大小结节,可相连成串,按之略有痛痒,或腹、胸、腹股沟甚至头、颈,可扪及核桃或鸭蛋大包块,边界不清,按之柔软或硬实,舌淡红苔白,脉滑。杀虫化痰、软坚散结。导痰汤合消瘰丸加槟榔、雷丸、榧子等。
4.虫毒侵脑证:头痛固定不移、呕吐、反应迟钝、或痫病发作、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或为偏瘫,语言謇涩等。舌淡苔白滑,脉弦滑。化痰开窍、杀虫熄风。涤痰汤加槟榔、鹤虱、芜荑英、天麻等。
血吸虫病治疗
(一)抗虫治疗
1.吡喹酮
目前,吡喹酮是治疗人畜血吸虫病的最好药物。因为它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个理想的抗血吸虫药。
(1)剂量与疗程: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目前主张用下列方案:
急性血吸虫病:总剂量成人为120mg/kg,于2~3天内分次服完,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儿童的总剂量为140mg/kg,服法参照成人。
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按总量60mg/kg,2大内分4次服完;儿童体重在30kg以内者,总量按70mg/kg,30kg以E者与成人相同剂量。服法参照成人。
晚期血吸虫病:一般总量可按40-60mg/kg,2天内服完,每日量分2~3次服。年老、体弱、有其他并发症者,可按总量60mg/kg,3天内分次服用完。感染严重者可按总量90mg/kg,分6天内服完。儿童总旨为70mg/kg,于2日内分6次服用。
预防性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有明显疫水接触史的人群于接触疫水后25~30天,不作粪榆或血清学筛查,即给予吡喹酮。成人:40mg/kg,儿童:50mg/kg,1天内1次顿服或分2次服完。作为预防性治疗,证明能防止血吸虫病发病,对人群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2)治疗效果: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十分肯定。表现为:
粪检阴转:在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用吡喹酮治疗结束后,逐日对其粪便行毛蚴孵化观察,阴转率近100%。最迟阴转时间为开始服药后第17-19天。但须提出,粪检阴转率与用药剂量及疗程有关,在有效剂量内,并非均能100%阴转。因此,对不再接触疫水的患者应考虑择期复治的问题。
症状控制:一般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在吡喹酮给药后4~5天开始退热,10天左右体温降至正常。此时,肝区疼痛消失,食欲增加,全身情况显著好转。多数患者肿大的肝脾回缩。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后,其腹泻、黏液血便及乏力等症状大多消失,体力增强,但肝脾回缩较慢,复常需要更长一些时间。
指标复常:治疗前血象、肝功能及细胞免痉功能异常者在随访时显著好转,恢复正常。
(3)影响因素:不同虫种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不一样,不同地理品系日本血吸虫对该药的敏感性也有差异;该药对不同成熟度及不同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疗效不一。如对23日以前的童虫疗效较差,固此,治疗急性感染者需用较大剂量;宿主的免症状态(包括特异性免疫)、年龄、药物代谢速率亦会影响吡喹酮效果。
(4)不良反应: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是相当安全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昏、乏力、四肢酸痛、腹痛、腹泻,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便血、心悸、皮疹等。便血是一种较严重的反应,多伴腹部绞痛,见于1%左右的病人。近半数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于服药当天有畏寒、发热,体温较用药前上升约1℃,可能为药物杀虫所引起的异性蛋白反应。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见有吡喹酮治疗直接引起血吸虫病患者死亡的报道。
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大量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多种衍生物(如青蒿素琥酯、蒿甲醚等)具有抗日本血吸虫作用。近年来,青蒿素琥酯或蒿甲醚的现场试验与研究证实,它是目前有推广价值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药物。
(1)药理作用:青蒿素类药物抗血吸虫恬性基团是过氧桥。青蒿素对虫体的作用机制是影响其糖代谢。青蒿素琥酯是还原青蒿素的琥珀酸单酯,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能量代谢和晒壁对红细胞的消化有抑制作用,对童虫的皮层、肌层及肠上皮均有直接损害作用,其杀虫作用优于吡喹酮。蒿甲醚是通过影响虫体皮层对葡萄糖的摄入,干扰虫体的能量代谢,影响其肠管消化功能,肝期童虫的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精原减少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抑制,蒿甲醚对7天龄童虫敏感性较大,对短期接触疫水人群也能起预防保护作用。
(2)给药方法:一般于接触疫水后7~10天开始口服青蒿素琥酯,剂量为6mg/kg,顿服;体重超过50kg者,按50kg计算。以后每周1次,离开疫区后再加服1次。
(3)不良反应:口服青蒿素琥酯后一般反应轻微,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皮疹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在1%以下。
(二)其他治疗
1.腹水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常有腹水。治疗应包括支持治疗、改善肝功能、控制感染与并发症、纠正水、钠潴留以及门脉减压手术等。
2.巨脾
脾肿大达到Ⅱ级,并有明显脾功能亢进者,或合并有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均应作脾脏切除手术。
3.侏儒症
尽早和足量的吡喹酮治疗,可用总剂量70mg/kg,1日或2 日疗法,常可使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生长、发育得到改善。必要时辅以生长激素注射和小剂量甲状腺素片口服。
4.上消化道出血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在10%左右,是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急诊手术病死率高,故应在出血时先采用支持疗法,止血后再择期进行门脉减压手术。但如内科精疗无效,反复大量呕血,也应考虑急诊手术。近年有采用食管下段或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的报道,据认为有较肯定疗效。
肺吸虫病的症状
潜伏期可长可短,多数在感染后半年左右缓慢发病,病程较长,症状随虫体寄生的部位不同而异,以胸、腹、脑损害的表现最多见。
(一)全身症状
早期可有低热或弛张型发热,持续数周,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咳嗽、盗汗和反复荨麻疹等症状。
(二)呼吸道症状
肺为卫氏肺吸虫最常寄生的部位,表现为咳嗽、咯痰,初期痰带血丝,随病情进展痰的颜色变为铁锈色或褐色,此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部分病人可有胸腔积液,出现胸闷、胸痛,量多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胸水多为草绿色或血性。
(三)腹部症状
早期可有腹痛、腹泻或恶心呕吐,少数有血便。腹痛以右下腹多见,但无肌紧张感,有时可扪及结节或肿块。虫体在腹腔游走可引起腹膜炎表现。斯氏肺吸虫的蚴虫较常侵入肝脏,可致肝肿大、肝功能受损或形成肝脓肿或囊肿。
(四)皮下结节或包块
包块或结节位于皮下组织或肌肉中,多见于腹部至大腿之间。卫氏肺吸虫的皮下结节发生率约为20%,直径约1~2cm,大的较软,小的较硬,有轻微压痛,结节内可发现成虫或虫卵;斯氏肺吸虫则高达80%,是其特征性表现,包块大小不一,游走性强,常反复出现。边界不清,有轻度压痛,活检为嗜酸性肉芽肿,有时可见蚴虫,但无虫卵。
(五)神经系统疾病
脑型肺吸虫病多见于儿童。早期可有颅内压增高和炎症表现,如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发热、惊厥、脑膜刺激征等。其头痛特点为阵发性剧痛,针刺或虫钻样痛,止痛、镇静剂常无效,但能自行缓解。发作时患儿十分痛苦,捶头扯发。冷汗淋漓,间歇期则嬉戏如常。脑组织破坏后可出现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脊髓型肺吸虫病少见,主要表现为脊髓受压,出现运动障碍,如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甚至截瘫。
(六)其他部分
肺吸虫病人可有心包积液,量不定,为黄色或血性;当肺吸虫侵入眼球后组织时可表现为眼球胀痛、眼球突出或眼周皮下组织结节,一般不影响视力,眼底检查大多正常。此型以斯氏肺吸虫病多见,约占10%。
吃生鱼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对肠胃很不好
影响肠胃消化
我就吃坏过很多次
要节制
鱼体内有好多寄生虫,不经过高温是杀不死的,容易得病
生鱼片好吃但隐患不少本信息摘自:金羊网 生鱼片味道鲜美,但防疫专家提醒,生鱼片寄生有华支睾吸虫等多种鱼源性寄生虫,感染华支睾吸虫会导致肝细胞坏死,诱发肝硬化和肝癌。
据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金祥介绍,食用生鱼片、涮鱼片等很容易感染华支睾吸虫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进入人体后就寄生在胆囊内,会引起胆囊发炎和 胆道堵塞,从而使肝细胞坏死,诱发肝硬化和肝癌。食用生鱼片还会感染异形科吸虫、棘口科吸虫、东方次睾吸虫等寄生虫病。食用生鱼片主要在广东沿海一带,现在因食用生鱼片感染华支睾吸虫的病例已大幅上升。
据介绍,食用生鱼片和未煮熟的鱼还会感染颚口线虫病。颚口线虫进入人体后会在皮肤、内脏到处移行,引起发烧、局部肿块,钻进脏器则会引起严重病变。近10年来,全国感染颚口线虫病例已经增加3倍多。
肺吸虫病是另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据专家介绍,肺吸虫病感染主要是食用淡水螃蟹和虫刺蛄引起的。感染肺吸虫病会咳嗽、胸痛,引起胸部积液和胸膜炎。而食用螺蛳,尤其是福寿螺和大蜗牛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据专家介绍,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大量进入脑部后,会引起剧烈的头疼、呕吐、嗜睡,并伴有脖子硬等脑炎、脑膜炎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广州管圆线虫病在我国大陆过去极为罕见,1996年前只发现3例,但自1997年以来就已猛增至近100例。
专家还特别指出,食用青蛙、蛇会引起曼氏迭宫绦虫和裂头蚴感染,现在吃蛙肉、蛇肉,吞蛇胆、喝蛇血的人越来越多,曼氏迭宫绦虫和裂头蚴感染病例也不断出现。
怎样挑选青蟹 生螃蟹能吃吗
不能。
螃蟹体内含有各种病源微生物,尤其是其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卵感染度很高,抵抗力很强,单用黄酒,白酒浸泡并不能杀死。吃生蟹,醉蟹,极易诱发肺吸虫病,引起咳嗽咯血,如果病毒进入脑部,还会引起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