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哪个部位最有营养 鱼脑
吃鱼哪个部位最有营养 鱼脑
鱼脑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内物质,这些物质有助于婴幼儿大脑的发育,而且有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作用,适宜儿童和老年人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鱼脑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因此不宜过多食用。
如何吃鱼头营养卫生
女人相对于男人说偏爱鱼头。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和我的两个妹妹从小就喜爱吃鱼头,而我们的女儿们也喜爱鱼头,这也可能是家庭的影响,但看看社会上也如此。所以我说女人天生爱鱼头。
正因为我们家女人都爱吃鱼头,所以我们家庭聚会或者是各家单独进餐馆,男士都一定要为女士点鱼头菜如剁椒鱼头、红烧鱼头、鱼头豆腐汤等。男士看到女士吃的津津有味,他们在一旁笑,还不停地为女士服务。
有人说,吃鱼头不仅是因为它味美,肉质细嫩,更重要的是要慢慢的品尝它的各个部位如鱼唇、鱼皮、鱼脑,特别是鱼脑吸入口中,松软润滑、顺喉而下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有人说,吃鱼头除了感受鱼头的滋味外,是因为它有营养。自古民间流传有:“食肉不如食鱼,食鱼贵食鱼头”以及“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先生更健康,吃鱼的孩子更聪明”等等。那么,鱼头为何这样倍受青睐?它有何营养呢?
鱼头富含优质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磷脂,维生素A、D、K、B1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如钙、磷、铁、硒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特别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们熟知的“脑黄金”和EPA(二十碳五烯酸),是促进神经细胞发育的重要物质,具有健脑作用。而且多不饱和脂肪酸还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磷脂、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改善记忆、延缓大脑衰老。这就是为什么民间流传至今的“吃鱼头使人聪明”的道理。除此之外,鱼头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使皮肤光滑并富有弹性,是女性美容、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
吃鱼头的健康提示:①鱼头一定要新鲜,否则其中的营养素受到破坏产生有害物质,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健康;②如果有异味如煤油味、火药味、杏仁味、农药味、类似氨水味等说明鱼体受到污染,不能食用;③鱼体变形(畸形)也是污染所致,不能食用。
吃营养鱼肉、鱼脑
鱼肉具有营养丰富、口感好和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研究发现,鱼肉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等)、酶类、矿物质(如钙、磷、钾、碘、锌、硒等)、不饱和脂肪酸及优质蛋白等营养成分。
鱼肉可分为暗色鱼肉和白色鱼肉两种。暗色鱼肉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较多,味道较腥。白色鱼肉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少,但腥味较轻。
一般来说,活动性强的金枪鱼、鲣鱼、沙丁鱼等鱼类体内含有的暗色肉较多,活动性较弱的银鳕鱼、大黄鱼、比目鱼等鱼类体内含有的白色肉较多。
鱼脑
鱼脑中富含俗称“脑黄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还有磷脂类物质,有助于婴儿大脑发育,对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作用。但鱼脑胆固醇含量较高,应控制食量。
甲鱼什么部位最有营养 甲鱼是发物吗
是的。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而甲鱼属于发物范畴内。尤其是甲鱼属于咸寒而腥的食物,对于体质过敏者或者时有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人群来说要谨慎食用。
鱼哪些部位最营养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还含有钙、磷、钾、碘、锌、硒等无机盐,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等。鱼肉有暗色、白色肉之分,暗色肉含有较多的脂质、糖原、维生素、酶类等,味道较腥,如金枪鱼、沙丁鱼等;白色肉腥味较轻,如大黄鱼、比目鱼等。
鱼脑:富含俗称“脑黄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还有磷脂类物质,有助于婴儿大脑发育,对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鱼脑胆固醇含量较高,应控制食量。
鱼鳔:古代有“海洋人参”之称,与燕窝、鱼翅齐名。鱼鳔含有生物大分子胶原蛋白质,有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延缓皮肤衰老的效能,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海水鱼的鱼鳔壁较厚,通常制成干品,称为鱼肚。鱼肚制成的菜肴口感滑润、细腻,有浓厚感。
鱼鳞:含有胆碱,可增强记忆力。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脏病都有一定作用,可做成鱼鳞冻食用。此外,鲥鱼和鳓鱼的鱼鳞含有一定的脂质和鲜味成分,烹饪时可不去鳞直接蒸制;带鱼鱼鳞含有可抗癌的6-硫代鸟嘌呤,吃时也不必刮。
鱼尾和鱼骨鱼尾:营养和鱼身的肉差不多。鱼骨确实有补钙的效果,但是一般人们吃得很少,鲨鱼的鱼骨可做成鱼骨粉。
鱼唇:多以鲟鱼、鲨鱼、鳐鱼上唇部的皮及连带组织干制而成,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虽属海味八珍之一,其实没多少营养。
鱼眼:维生素B1和DHA的含量略高,由于鱼眼小,营养价值不大。
吃鱼有助补脑远胜过吃补药
对于补脑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少人也会青睐补药,补药是不可以轻易服用的,建议常吃鱼,吃鱼补脑胜过吃补药。我们常常能听到老人说,多吃鱼会变聪明。根据最新研究发现,鱼富含的一种脂肪酸正是人体血液所需的DHA,吃鱼能补充脑中DHA水平,不仅有增强记忆力的效果,且DHA含量越高的人患痴呆的风险越低。其鱼身上的7个部位都具有营养价值,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
1、鱼脑
鱼脑中富含俗称“脑黄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此外还含有磷脂类物质,这些营养元素有促进婴儿大脑发育的功效,对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需注意鱼脑胆固醇含量较高,应控制食用量。
2、鱼肉
鱼肉有暗色、白色肉之分,暗色肉含有较多的脂质、糖原、维生素、酶类等,味道较腥,如金枪鱼、沙丁鱼等;白色肉腥味较轻,如大黄鱼、比目鱼等。富含优质蛋白,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脂肪含量低,含有钾、碘、钙、磷、锌、硒等无机盐及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等。
3、鱼唇
目前市场所售的鱼唇多是由鲟鱼、鲨鱼、鳐鱼上唇部的皮及连带组织干制而成,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虽属海味八珍之一,实际上却没多少营养价值。
4、鱼眼
维生素B1和DHA的含量略高,但因为鱼眼较小,所以营养价值相对不大。
5、鱼鳔
鱼鳔在古代有“海洋人参”的称号,含有生物大分子胶原蛋白质,有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延缓皮肤衰老的效能,其营养价值一直与燕窝、鱼翅齐名,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海水鱼的鱼鳔壁较厚,通常制成干品,称为鱼肚。鱼肚制成的菜肴口感滑润、细腻,有浓厚感。
6、鱼尾和鱼骨鱼尾
鱼尾和鱼骨鱼尾的营养和鱼身的肉差不多。鱼骨确实有补钙的效果,但是一般人们吃得很少,鲨鱼的鱼骨可做成鱼骨粉。
7、鱼鳞
鱼鳞中含有胆碱,具增强记忆力的功效。此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脏病也具有一定作用,可将其做成鱼鳞冻来食用。因为鲥鱼和鳓鱼的鱼鳞含有一定的脂质和鲜味成分,所以在烹饪时可不去鳞直接蒸制;带鱼鱼鳞含有可抗癌的6-硫代鸟嘌呤,吃时也不必刮,这点需要大家注意。
温馨提示:吃鱼的好处虽多,但是却不建议经常性食用,而鱼除了可以补脑以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体胆固醇,同样孕妇吃鱼的好处也是很多的。老人吃鱼能够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此外鱼还可以提供相当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等,对身体都十分有益。维生素A保护视力,提高人体免疫力。
鱼头真的不能吃了吗
人人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聪明,成人吃了有益心脏。然而,近几年,因为水体的污染,鱼类蓄积重金属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视吃鱼的安全性。
比如甲基汞,就是一种典型的通过鱼类摄入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语言和记忆障碍等。体内汞含量轻微超标,对成人的危害并不明显,但能破坏胎儿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认知行为,影响智力。所以,孕妇、儿童和备孕女性一定要注意减少汞摄入。
为了掌握鱼体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况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上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了市售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鲫鱼,分别对鱼肉、鱼皮、鱼脑、鱼子进行了含量测定。
鱼龄越大,鱼脑和鱼皮中蓄积的汞就越多。测定结果显示,200克以下的鲫鱼,鱼肉、鱼子、鱼皮、鱼脑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数值差异也不明显,都低于0.02毫克/千克,远远低于国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随着鱼龄的增大,鱼肉与鱼子的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鱼脑和鱼皮的汞蓄积量明显上升。350克的鲫鱼,其鱼皮和鱼脑的汞含量略有上升;而400克的鲫鱼,其鱼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鱼脑的汞含量竟达20倍以上。
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鱼头>鱼皮>鱼肉>鱼子。以400克鲫鱼为例,鱼脑汞含量达到了0.36毫克/千克,为鱼子的20倍,鱼肉的15倍,鱼皮的6倍。不过这一规律在200克以下的鲫鱼中并不适用。
鱼子加热后,汞含量降低。对生鱼和熟鱼的对比研究发现,鱼脑、鱼皮和鱼肉内的汞含量并不能随着加热而降低。但鱼子加热之后,汞含量大大下降,降低到0.008毫克/千克以下。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鲫鱼的时候,最好买半斤以下的。这样的鲫鱼鱼龄小,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很低,孕妇儿童都可以放心食用。如果购买了七两以上的鲫鱼,也不用担心,因为一般情况下鱼肉和鱼子都很安全,不过最好不要吃鱼头了。建议大家去餐馆也要少点“泡椒鱼头”、“鱼头泡饼”等菜。另外,对于“孩子吃鱼脑更聪明,吃鱼子会变笨”的传统观念也需要改改:鱼脑普遍更易蓄积重金属,儿童不宜长期吃;而鱼子营养丰富,又少有重金属富集的问题,可以适量食用。
鱼的营养分部位
一,鱼肉,富含蛋白质、钙、磷等。
二,鱼脑,富含脂肪酸DHA,有助于大脑发育。
三,鱼鳞,能增强记忆力,可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
四,鱼鳔,对皮肤非常好哦!含有大量生物大分子胶原蛋白质。
五,鱼尾和鱼骨,可以补钙,增强钙质,有助于体质!
这样吃鱼头最有营养
很多人不会吃鱼头,鱼头到底怎么吃才最有营养呢?
吃鱼头已成时尚。因为鱼头味美,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含脂肪较少,一般为1-3%(较多的鱼为8-15%),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 尤其是富含两种不饱和脂肪酸:22碳六烯酸(DHA)和20碳五烯酸(EPA),它们对清理和软化血管、降血脂以及健脑、延缓衰老都有好处。
但很多人吃鱼头不讲究方法,感觉效果不佳。吃鱼头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煮烫火候———先用大火烧至锅底沸腾,之后改中旺火煮3分钟,然后再用中细火煮2分钟后即可食用!
消费标准———建议:人均每周消费2-3次,每次消费1-1.5斤即可,不要少吃,不可多吃!
食用方法———吃时应按照鱼唇、鱼脑、鱼头的顺序进餐,作以小料,品味鱼香、辣香。吃鱼皮时要细细品味,讲究一个慢字;吃鱼唇、鱼脑时要快,一吸而入,停在口中,松软嫩滑,顺喉而下,妙不可言。
孕妈妈吃鱼应避开这两个部位
除了不吃被污染的鱼,孕妈妈在吃鱼时还应避开含汞量高的部位。为了掌握鱼体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况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上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了市售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鲫鱼,分别对鱼肉、鱼皮、鱼脑、鱼子进行了含量测定(鱼龄越大,鱼脑和鱼皮中蓄积的汞就越多)。
测定结果显示,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为鱼头》鱼皮》鱼肉》鱼子。其中200克以下的鲫鱼,鱼肉、鱼子、鱼皮、鱼脑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数值差异也不明显,都低于0.02毫克/千克,远远低于国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随着鱼龄的增大,鱼肉与鱼子的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鱼脑和鱼皮的汞蓄积量明显上升。400克的鲫鱼,其鱼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鱼脑的汞含量竟达20倍以上。
因此,建议孕妈妈在购买鲫鱼时最好选择个头小(鱼龄小)的鱼,吃鱼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吃鱼头和鱼皮。
这样吃鱼头最有营养
很多人不会吃鱼头,鱼头到底怎么吃才最有营养呢?
吃鱼头已成时尚。因为鱼头味美,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含脂肪较少,一般为1-3%(较多的鱼为8-15%),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 尤其是富含两种不饱和脂肪酸:22碳六烯酸(DHA)和20碳五烯酸(EPA),它们对清理和软化血管、降血脂以及健脑、延缓衰老都有好处。
但很多人吃鱼头不讲究方法,感觉效果不佳。吃鱼头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煮烫火候———先用大火烧至锅底沸腾,之后改中旺火煮3分钟,然后再用中细火煮2分钟后即可食用!
消费标准———建议:人均每周消费2-3次,每次消费1-1.5斤即可,不要少吃,不可多吃!
食用方法———吃时应按照鱼唇、鱼脑、鱼头的顺序进餐,作以小料,品味鱼香、辣香。吃鱼皮时要细细品味,讲究一个慢字;吃鱼唇、鱼脑时要快,一吸而入,停在口中,松软嫩滑,顺喉而下,妙不可言。
吃鱼会变聪明吗 鱼不同部位的营养
鱼肉是富含蛋白质,它是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而且脂肪含量很低,富含了钙、钾、硒等无机盐,还有各种维生素A、D、B族等等营养物质。鱼肉的颜色也是有很多颜色的,分别有暗色、白色肉之分,而暗色系的肉含有比较丰富的脂质、维生素、酶类等等物质,味道比较腥,白色的鱼腥味比较轻些。
鱼脑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非常丰富,还有DHA,这些物质可以有利于大脑的发育,从而适合婴儿和老年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