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患者的生活都被影响着。大家对于糖尿病都会有一种恐惧感,其实随这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痊愈的。糖尿病的控制跟平时的饮食,运动治疗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有哪些运动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呢。
(1)扩胸运动:两臂置胸前屈肘,掌心向下。两臂绍前向后摆动,还原成立正姿势。如此算一次,共做8次。
(2)振臂运动:左臂上举,同时右臂向后摆动,左臂经前向下,向后摆动,同时右臂经前向上举。如此上下振臂16~20次。
(3)踢腿运动:两手叉腰。左脚前踢,与上体约成90。,左腿还原。右腿前踢,与上体约成90。,右腿还原。左右腿交替踢腿16~20次。
(4)体侧运动:左脚侧出一步,脚尖点地,同时两臂侧举。左臂弯曲至背后,前臂贴于腰际;同时右臂上举,身体向左侧屈2次,还原。出右脚,换相反方向做,动作相同。共做8次。
(5)腹背运动:两臂经体前上举,掌心向前,抬头,体后屈。体前屈,手指尽量触地。上体伸直,屈膝半蹲,同时两臂前举,掌心向下。腿伸直,两臂还原成直立。连续做16~20次。
(6)原地跳跃:两脚跳成开立,同时两臂侧面举。两脚跳成并立,同时两手叉腰。连续跳20~30次。
(7)原地踏步:两臂自然放松,随踏步做前后摆动。连续踏步30次左右。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同时呢,每个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标准可以适当的调整。
运动可以降血糖吗 糖尿病下午几点锻炼好
一般下午四五点这个时间段是非常的适合糖尿病患者朋友运动的时间,这个时间温度刚刚好,还没有早晨的雾霾等空气污染,糖尿病患者在这个时间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身体的健康。
糖尿病的最佳疗法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做点中等强度的运动就是最佳疗法了。中等强度的运动一般指的是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之类的。简单来说运动到哪个程度就可以呢?就是你运动完之后感觉有点发热、有点出汗、有点气喘。记住糖尿病患者是不适合做激烈运动的,比如打网球、羽毛球之类。因为对抗性运动的运动强度是非常大的,所以适合糖尿病患者考虑的中等强度运动就是常见的骑自行车、慢跑等等了。
糖尿病人选什么时间锻炼最合适?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最佳时间是饭后的60分钟至90分钟,因为饭后60分钟是人体吸收的最高峰,这个时候血液大部分都跑到胃肠道去了,这个时候运动会有胃肠不舒服。饭后60至90分钟去运动对人体来说影响是比较小的,胃肠道白带血液循环也减少了,这个时候运动也不容易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坚持定量饮食、定时定量运动、定量使用降血糖药物,做好这三点才能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血糖高时不要运动
过量运动危害糖尿病人: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进行运动,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患者是不适宜进行运动的。运动要适度,不要过量运动,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及老年患者,运动量过大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造成脑供血不足、昏迷等严重后果,反复的低血糖可能诱发心梗等不良后果,甚至造成死亡。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方案应该个性化,不同的患者应根据体质差异,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时间不过长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好处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适当的活动锻炼对糖尿病人的作用在于:
一、可以减肥,糖尿病的发病病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过于肥胖,所以患了糖尿病之后可以针对减肥作适当的运动,在减肥的同时,身体内的很多的组织细胞也会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使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病情稳定。
二、促进肌肉利用血糖,加强糖代谢的调节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三、肌肉利用脂肪酸增多,从而使血脂降低。
四、增强体质,改善新陈代谢和心肺功能,以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
在锻炼方法上,可根据本人健康状况,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气功、散步、健身操、打乒乓球等不太剧烈的活动方式,每天锻炼二次,每次锻炼时间不要多于30分钟,不要过分疲劳。
锻炼的时间一般在饭后1-1.5小时为宜,因为这时血糖较高,通过运动可降低血糖,切忌空腹运动。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最好在胰岛素作用过后进行活动,以免发生低血糖现象。
糖尿病患者运动不可过度
掌握“度”
病人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使运动治疗达到“火候”。生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运动开始的5~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时间20~30分钟,隆血糖的作用最佳;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度。
控制节奏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把握时机
有人担心,运动时机掌握不当会诱发低血糖,实际上这不应成为糖尿病病人参加运动锻炼的障碍。但患者在锻炼时应注意时机,如不要在胰岛素和口服隆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做运动锻炼。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空腹时运动也容易诱发低血糖,但用药期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如果此时减少用药量,上述症状消失且血糖稳定,则应认为是运动增加隆糖疗效。
因人而异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之前,不要参加运动锻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虽然不禁忌运动锻炼,但也以散步、一般的步行锻炼为安全;有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运动量不能过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若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运动当属禁忌之列。
糖尿病患者运动保健
1、开始步行,每天半小时,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一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2、走跑交替,步行和慢跑交替,常用于体力不足者。步行30秒后跑20秒交替进行,并逐渐缩短步行时间,延长慢跑时间。
3、室内运动,适合于后期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或身体比较虚弱者以及住院者。
4、蹲下起立,开始时,每次做15-20 次,以后可增加至100次。
5、仰卧起坐,开始时,每次做5个,以后逐渐增加至20-50个。
6、床上运动,分别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动作。对卧床患者较为适合。
7、身体条件好患者,还可做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羽毛球、老年门球等活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有何讲究
急于降糖 运动过度徒伤身
70岁的张大爷身患II型糖尿病多年,为了减肥和控制血糖,每天都逼着自己完成跑步、打球、爬山等剧烈运动,而且每次持续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如此大的运动量本就让张大爷疲惫不堪,但为了控制血糖他却一再坚持,就在一次爬山回家的途中,张大爷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急救。
一些患者急于降糖,认为剧烈运动可以多消耗能量,达到控制血糖和减肥的目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高强度或剧烈运动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增高,同时使氧化脂质分泌增加,氧化应激程度加重。同时,剧烈运动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无氧代谢会产生大量 酸性产物,从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像张大爷这样运动过度,非但起不了治疗作用,还会造成软组织、关节损伤、视网膜出血等,如果引起急性 并发症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糖友运动有何讲究?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要控制在既达到了运动治疗的目的,又不能过分剧烈进入“无氧运动”状态。那么糖友在运动方面有哪些讲究?
1.年逾35岁,患病超过10年或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血压高、呼吸系统疾病的糖尿病人,需与医生商量及经医生检查后才可进行运动。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时保持心率(次/分钟)=170-年龄(如年龄为60岁,保持每分钟110次的心率即可),或者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宜,不要一味追求大运动量,以免发生意外。
2.不宜空腹锻炼。空腹锻炼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3.运动后配合额外进食。通常每运动30分钟,应额外进食10~15克糖类(即一片面包或两块饼干),若感觉血糖过低时也可立即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