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穴位解剖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穴位解剖

在骶棘肌的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外侧支;布有第1,2骶神经后支外侧支(并有交通支与第1骶神经交通)。

膀胱排毒按什么穴位

膀胱的主要作用是“化气行水”,负责贮藏、排出尿液。

膀胱俞穴是膀胱经最重要的穴位,位于骶部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定位该穴道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

该穴道有疏通膀胱、清热化湿的作用,可治疗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膀胱疾病出现小便不利、癃闭、频数、失禁等症。方法是两手握拳,用拳眼捶击膀胱俞,每次50下左右,每天1~2次。

女尿频最简单的偏方 刮痧法

1、找到肾俞穴、膀胱俞穴、次膠穴,涂上经络油,用面刮法刮拭患者腰部肾俞穴,再经膀胱俞穴至次膠穴10~ 15遍,力度微重由上至下刮拭以出痧为度。

2、找到水道穴、中极穴,涂上经络油,用角刮法,刮拭水道穴至中极穴,由上至下刮30次,可不出痧。

3、找到三阴交穴,然后用刮痧板角部边缘重刮三阴交穴30次,以出痧为度,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功效:以上穴位的配伍可治疗尿频、尿急、排尿痛的症状。

备注:上述偏方均采集于专业医书典籍,使用前要咨询专业医师,并在医师的操作或指导下使用。

背部拔火罐的穴位

湿毒与肺、脾、肾、膀胱、三焦、小肠关系密切,所以要找与之相关的穴位。所以临床拔罐以背部俞穴为主: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拔罐去湿一般多用背部膀胱经的穴位,主要是背俞穴,如肾俞、脾俞、肺俞、关元俞、大肠俞等,或用腹部督脉穴位如关元、气海等。中医上讲脾主运化,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拔罐去湿可以多用脾肾经的穴位,如阴陵泉,丰隆,天枢,及大腿后侧穴位等。

还可以选择薏仁红豆水配合拔罐治疗改善脾虚湿盛症状。其是以罐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湿重的话,膀胱经是要的,大致就是:丰隆,足三里,中脘,大横,水分,阳陵泉等切勿自己拔罐,除非你自己很了解全身经络穴位所在,平时多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膀胱俞的作用与功效 膀胱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臀中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是第1,第2骶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臀大肌:由臀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第2骶神经。

4.骶棘肌:由脊神经后支肌支支配。

5.针的深面是骶骨的后面。

膀胱俞怎么找

科学定位:在骶部,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开。

快速取穴法:坐位,从盆骨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2骶椎棘突,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按摩风门的好处 风门穴名解析

风,指穴位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门,指出入的门户。“风门”的意思是指膀胱经气血在此画风上行,此穴位的物质是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到此穴后吸热胀散,并化风上行,所以名“风门”。也称“热府”,“热府俞”,“背俞”,“热府”的意思是指膀胱经气血在这里吸热上行。“背俞”的意思是指此处穴位的气血来自背部各穴位。

膀胱俞穴位是什么

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按摩膀胱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肠炎、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膀胱俞穴人体穴位配伍:配肾俞穴治小便不利。

【温馨提示】

针刺膀胱俞穴的方法:膀胱俞穴直刺0.8-l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

食欲不振的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当以疏肝行气、开胃健脾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平卧,取中脘穴,以拇指指腹按摩3-5分钟,向头面部方向用力,动作宜轻柔;嘱其俯卧,取肝俞、胃俞二穴,以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肝俞向头部方向用力,胃俞向脚部方向用力。

中脘属任脉,乃胃之募穴,解剖位置位于胃体中部,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肝行气的功效,肝与胃是邻居,中医认为肝属木,脾胃属土,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论,木是克土的,只有肝气条达,才能与胃和谐相处;

胃俞也属足太阳膀胱经,与肝俞配伍属于同名经取穴,与中脘配伍属于前后配穴,三穴合并,如同铁三角一般呵护胃气,促进胃肠正常蠕动,家中也就不用再备什么消食片了。

膀胱俞穴穴位的准确位置

穴义: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取穴方法:定位该穴道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

主治疾病:夜尿症、膀胱肾脏疾病等。

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热。

解剖: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配伍:配肾俞穴治小便不利。附注: 膀胱背俞穴。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相关推荐

泌尿系统感染治疗

抗菌素治疗 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消灭致病菌,这是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中最关键的一环。对急性起病者,抗菌药物治疗最为重要,一旦处理不当,不仅疗效不佳,且造成肾功能受损而影响预后。 辅助治疗 辅以浑身支持疗法,尿路感染特别是复发者,常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因而,在调整药物,采用合理抗生素的同时,需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必要时,要用中药调整体质,增强药物疗效。体质极弱的慢性病人,要小量屡次输血来改善身体状态。 穴位注射治疗 取穴:①肾俞,膀胱俞,三阴交;②气海,中极,太溪。两组穴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前列腺炎按摩管用吗 前列腺炎辨证按摩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 按摩取穴:肾俞,膀胱俞,八髎(即左右,上,次,中,下髎共八个穴位),气海,中极,关元,行间,足三里,曲泉。 按摩手法:1.病人取仰卧位,按摩者首先在气海,中极,关元三穴处施以摩法,共约8分钟,再在上述各穴施以振法,大约2分钟;2.病人取俯卧位,按摩者首先在其肾俞,膀胱俞,八髎等穴施以指推法,大约5分钟,再点按肾俞,膀胱俞,八髎,行间,足三里,曲泉,每穴半分钟,最后施擦法于上述各穴,以病人感觉透热为度。 治疗原则:泻火解毒。 取穴:大椎,内关,肾俞,膀胱俞,气海俞,小肠俞,八髎,曲骨,

调理肠胃艾灸哪里 艾灸大肠俞-促进肠道蠕动

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大肠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艾灸大肠俞能给大肠注入温煦的活力,使大肠功能保持正常,水湿之气能顺利气化入膀胱,从而经膀胱排出体外。 取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方法:俯卧位,施灸者手拿点燃的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15-20分钟,以皮肤有灼热感为度,亦可用艾灸盒自己温灸。

束骨的意思是什么

束骨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输(木)穴。穴位含义为,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 1、束骨:束,捆也、束缚也。骨,水也。束骨名意指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和下部经脉上行的阳气,二气交会后聚集穴内既不能升亦不能降,如被束缚一般,故名束骨。 2、膀胱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的水湿之气来路为膀胱经,去路则是膀胱经之外的足背各部,有对外输出气血的作用,故为膀胱经俞穴。 3、束骨穴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

尿路感染的刮痧疗法

技术一 取穴:肾俞、次髎、膀胱俞、水道、中极、三阴交。 操作规程:刮肾俞、次髎、膀胱俞;点揉水道、中极;刮三阴交。 技术二 取穴:培元刮、骶丛刮、天元刮、委中三带、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太冲。 操作规程:培元刮重点刮肾俞、三焦俞;骶丛刮重点刮膀胱俞

慢性疲劳的刮痧治疗

1.出现头痛、头晕时,可刮拭:①头颈部穴位:印堂、太阳、百会、风池;②颈背部;③腹部:气海、关元;④上肢部:合谷、内关;⑤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2.出现咽炎时,可刮拭天突、风府穴,继而刮拭两耳后颅息穴,背部常顺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刮拭,即由肺俞至肝俞、胃俞,由大肠俞至膀胱俞。 3.出现失眠、心悸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头颈部:百会、四神聪、印堂、神庭、太阳、风池;②背部:心俞、膈俞;③上肢部:神门、内关;④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⑤腹部:中脘、气海。 4.出现月经不调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

刮这些地方竟能有效止隔

刮痧治疗 特效穴位 督脉、膀胱经、任脉、胃经、心包经。 操作顺序 1、刮督脉:由大椎穴刮至至阳穴处。 2、刮膀胱经:由大杼穴处沿脊柱两侧向下,经厥阴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三焦俞处。 3、刮任脉:我们从身体的天突穴向下刮到膻中,再刮到中脘这个位置。 4、刮胃经:由足三里穴刮至丰隆穴处。 5、刮心包经:由曲泽穴刮至内关穴处。 6、如果伴有胃寒,加刮合谷、攒竹穴 ;如有胃火,加刮内庭穴。

膀胱俞的简单膀胱俞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肠炎、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疾况,有很好的治愈疗效。

腰痛按摩疗法

1 手部按摩 [有效穴位]后溪、合谷、威灵、精灵等。 [按摩手法] ①点按后溪、合谷各50—100次。 ②掐按威灵、精灵各50—100次,也可用拇指指甲切按20—30次,一边切按,一边嘱患者活动腰部。 [有效反射区]腰椎、骶骨、尾骨、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膀胱、输尿管、甲状腺等。 [按摩手法] ①按揉腰椎、骶骨、肾、肾上腺反射区各100—150次。 ②推按腹腔神经丛、输尿管等反射区各50—100次。 2 足部按摩 [有效穴位]阳陵泉、足三里、大敦、隐白、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等穴位。 [按摩手法] ①按

高血压的治疗

拔罐治疗血压高 特效穴位 大杼至膀胱俞、曲池、足三里、太溪、血海、太阳、阳陵泉、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 操作顺序 1、我们可以先从背部大杼穴刮到膀胱俞。 2、肾精不足者加刮太溪和血海穴 ;肝火亢盛者加刮太阳、阳陵泉穴 ;阴虚阳亢者加刮肝俞、肾俞、三阴交和太冲穴。 刮痧治疗 督脉、膀胱经、胆经、曲池穴刮至合谷穴、人迎、足三里、内关。 操作顺序 1、刮督脉:由头顶部百会穴向头后刮至大椎穴。 2、刮膀胱经:这个时候从天柱穴刮到风门穴的地方。 3、胆经:由风池穴沿颈部刮至肩背部肩井穴,由风市穴刮至阳陵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