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过一次自然流产,可能会变成复发性流产吗
如果有过一次自然流产,可能会变成复发性流产吗
一次自然流产和复发性流产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人类生殖过程中,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非常高。据估计,在怀孕的前 2 周,也就是大多数女性尚未停经时,就有约 50% 的受精卵发生流产,并类似一次正常的月经排出体外。你甚至不知道曾经怀孕过,而可以诊断的自然流产发生率大约在 15~40%。甚至有研究认为,人类成功受孕的正常概率大约是 1 / 5。这是人类面临自然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优胜劣汰,以保证子代的健康繁衍。
如果你仅有一次自然流产,大可不必担心。但是如果有 2 次类似的自然流产,那可能需要就医咨询。
你知道流产是什么吗
流产是什么?对于流产大家应该很熟悉,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流产,对于流产大家又了解多少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大家就知道了。
妊娠在7个月以内(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胚胎或胎胎儿由子宫腔排出而终止妊娠的,叫做流产。
流产可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66年就已经明确规定了自然流产的定义:当胚胎或胎儿尚无自然生存能力,未使用任何人工方法,而因某种原因自动脱离母体排出的属自然流产。本书讨论的流产均属自然流产。
据统计,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lO%~18%。流产中70%以上发生于妊娠第2~3个月。但此数字并不十分确切,实际上未觉察到的流产为数尚 多。有些人临床上只表现为一次“月经延期”或“经血过多”,实际上可能有过精卵结合,但发育不正常,不可能成为正常胎儿,这种早期不正常孕卵的排出,称之 为妊娠废物,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筛选现象。
根据病情的发展及症状的轻重,可将自然流产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习惯性流产、感染性流产和子宫颈功能不全性流产等。
在妊娠前3个月(12周前)流产,称为早期流产,多由遗传因素造成。发生在妊娠12~28周期间流产称晚期流产,多由母体疾患引起。在妊娠满28~37周间分娩称早产,胎儿有可能存活,但必须有非常先进的护理条件仔。
流产的症状是阴道流血,排出血块和胚胎组织,同时伴有下腹部绞痛。孕妇应该保留所有流出的组织送医生检验,以便排除不完全流产。不全流产需要手术清理子宫腔,才能止住流血、排除残余的胎盘组织和葡萄胎等异常情况。
早期流产,虽然子宫恢复很快,但妇产科医师仍然会建议孕妇休息2个月经周期,准备再次怀孕。
一次自然流产对于下一次成功地足月顺产,并无不良影响。但是发生2次自然流产,应该警惕“习惯性流产”和“子宫颈内口松弛症”,需要妇产科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以上介绍了什么是流产,大家了解一下。
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连续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为复发性流产。
自然流产是指怀孕
习惯性流产的预防方法
其实习惯性流产只要注意的话也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的机率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也有习惯性流产的话,那么就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了,可以说预防是减少习惯性流产危害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习惯性流产在学术上称为反复自然流产(简称RSA),指连续两次以上在同一妊娠期内发生胎停育或死胎的现象,属不育症范畴,是许多影响妊娠疾病的共同结局,发病率为总妊娠的1%,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习惯性流产的分类
早期原发: 首次怀孕起,即在停经 12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早期继发: 曾有正常妊娠,在停经 12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晚期原发: 首次怀孕起,即在停经 12~28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晚期继发: 曾有正常妊娠,在停经 12~28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头胎流产是什么原因
头胎流产多是染色体问题
在孕期头三个月,有的孕妇会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下腹疼痛等先兆流产症状,因为担心流产而紧张焦虑,到医生处寻求保胎治疗。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主任医师肖青介绍,对于头一胎的孕妇来说,每10个自然流产者,就有六七个是因为胎儿染色体有问题造成的,流产是自然淘汰的过程。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第一次怀孕的妇女不建议保胎。在实际中,医生一般还是会让患者注射黄体酮,假如工作太累就请假在家休息,只进行轻体力活动,保持轻松心情。
而在香港地区,对于头一胎孕妇是不会用黄体酮的,“自然流产只有一部分是因为黄体功能不足,只有这部分补充黄体酮才有效保胎。其中,做试管婴儿的孕妇,取卵时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有丢失,黄体功能相对不足,因此需要补充黄体酮保胎。”肖青解释。
想要胎儿怀得“稳”,工夫还得在孕前。肖青介绍,备孕期间,女方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律,改善卵泡质量。孕前要排除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假如怀孕后才发现感染、治疗,很多药都不能用了。男方的精液质量也有很大关系,长时间开车、常泡温泉,容易导致精子畸形。
反复流产免疫性因素占主要
也有经历过一次流产的患者,心理负担非常大。肖青介绍,一次自然流产经历,实际上并不需要过多检查治疗。一般只有习惯性流产才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我国把经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定义为复发性流产,俗称习惯性流产,在生育期妇女中复发性流产发生率约占1%~5%。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而其中免疫性因素导致的反复流产占主要,比如抗心磷脂抗体过高,容易使胎盘形成局部血栓、坏死,导致胎儿缺血而死,这一因素引起的流产70%发生在孕期前三个月,又如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容易引起胎盘局部坏死。
复发性流产多可保胎成功
复发性流产的具体原因,需要系统检查、判断原因。“当发生两次流产以上,怀孕前夫妻双方要排除封闭抗体、染色体、凝血功能等多方面的异常。但不需要过于担心,准确判断反复流产的原因后,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八九成可以保胎成功。”肖青介绍,多种因素中,治疗效果最好的是凝血功能引起的复发性流产,怀孕前服用阿司匹林,怀孕后改善微循环、凝血功能。而针对封闭抗体阴性患者,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治疗方法是将患者丈夫或无关第三者的血中淋巴细胞提取后注射入患者的皮下,刺激患者机体产生封闭抗体,从而起到保护胎儿作用。
习惯性流产会出现什么症状
习惯性流产早期症状表现为阴道少许出血,或有轻微下腹隐疼。一旦阴道出血增多,腹疼加重,检查宫颈口已有扩张,甚至可见胎囊堵塞颈口时,流产已不可避免。
妊娠物全部排出称为完全流产;仅部分妊娠物排出,尚有部分残留在子宫腔内时称为不全流产,需立即清宫处理。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流产相同,大都必需经历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或完全流产几个阶段。连续三次自然流产者再次怀孕前应尽量先查清致流产的原因,如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疾病、母儿血型不合以及子宫颈内口过松等。针对病因冶疗,方能正常怀孕分娩。
此外还可根据习惯性流产前有无正常生育史,将习惯性流产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习惯性流产指与同一丈夫从无正常妊娠,多次在妊娠20周前流产。
关于流产的一些介绍及注意事项
据统计,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0%~18%。流产中70%以上发生于妊娠第2~3个月。但此数字并不十分确切,实际上未觉察到的流产为数尚多。有些人临床上只表现为一次“月经延期”或“经血过多”,实际上可能有过精卵结合,但发育不正常,不可能成为正常胎儿,这种早期不正常孕卵的排出,称之为妊娠废物。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筛选现象。
根据病情的发展及症状的轻重,可将自然流产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习惯性流产、感染性流产和子宫颈功能不全性流产等。
在妊娠前3个月(12周前)流产,称为早期流产,多由遗传因素造成。发生在妊娠12~28周期间流产称晚期流产,多由母体疾患引起。在妊娠满28~37周间分娩称早产,胎儿有可能存活,但必须有非常先进的护理条件。
流产的症状是阴道流血,排出血块和胚胎组织,同时伴有下腹部绞痛。孕妇应该保留所有流出的组织送医生检验,以便排除不完全流产。不全流产需要手术清理子宫腔,才能止住流血、排除残余的胎盘组织和葡萄胎等异常情况。
早期流产,虽然子宫恢复很快,但妇产科医师仍然会建议孕妇休息2个月经周期,准备再次怀孕。
一次自然流产对于下一次成功地足月顺产,并无不良影响。但是发生2次自然流产,应该警惕“习惯性流产”和“子宫颈内口松弛症”,需要妇产科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流产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有后遗症
流产后,子宫、卵巢等也会经历复旧的过程,如果流产后调养不当,则会引起感染、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甚至不孕等后遗症。自然流产后更应重视,多次自然流产可能引起习惯性流产进而不孕。自然流产后吃什么好呢?这里推荐添美生牌专门的流产恢复营养素,可以帮助身体快速吸收营养,同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及专方修复因子,帮助子宫等机体的修复,减少流产后遗症的发生。
习惯性流产要怎么进行分类呢
早期习惯性流产系指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一般多与遗传因素,母内分泌失调及免疫学因素等有关。
晚期性习惯性流产多指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多与子宫畸形、宫颈发育不良、血型不合及母患疾病等因素有关。
习惯性流产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
早期原发习惯性流产:首次怀孕起,即在停经12周内连续2次自然流产;晚期原发习惯性流产:首次怀孕起,即在停经12~28周内连续2次自然流产。
早期继发习惯性流产:曾有正常妊娠,在停经12周内连续2次自然流产;晚期继发习惯性流产:曾有正常妊娠,在停经12~28周内连续2次自然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