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亢与糖尿病的关系

甲亢与糖尿病的关系

一、甲亢与糖尿病的关系?

1、甲亢引起糖尿病:

甲状腺激素可以拮抗胰岛素的作用。甲亢时超生理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更强,并且可以促进肠葡萄糖的吸收及促进糖原异生,因此引起血糖增高,导致糖尿病。这种糖尿病是由于甲亢引起,故可称为继生性糖尿病。甲亢引起的糖尿病在甲亢病情控制后,不予降血糖药物治疗,血糖即可完全恢复正常。

2、甲亢和糖尿病并存:

甲亢和糖尿病都和家族性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这两种病的基因缺陷往往发生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因此可能会连锁在一起遗传给后代。在临床上,两种病同时发生在一个病人身上的病例并不少见。这种糖尿病属于原发性,不是继发于甲亢。在甲亢病情控制后,糖尿病依然存在,不予降血糖药物治疗,血糖不能降至正常。但是,甲亢可以加重糖尿病,使血糖进一步增高,故控制甲亢对减轻糖尿病也很重要。

二、糖尿病合并甲亢有什么表现?

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会越来越消瘦,同时有多汗、心慌、手抖、怕热,工作效率减低,容易疲劳,容易饥饿。有的患者出现心律不齐甚至心房纤颤。比较特殊的表现是患者眼球突出。糖尿病合并甲亢使血糖控制困难。甲亢会使心脏特别有力而快速地跳动,甚至不受管制地跳动——出现心房纤颤。

如果长时间不控制、会出现心力衰竭。由于糖尿病与甲状腺机能亢进有一些共同的症状,例如消瘦、容易饥饿、无力等,所以容易误诊。不少患者,很长时间都认为是糖尿病没有控制好,拼命地控制饮食,反而越来越糟糕。

三、糖尿病合并甲亢如何治疗?

甲亢、糖尿病并存的病人在治疗上应两者兼顾。目前甲亢治疗方法有三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因甲亢可加速糖尿病的进程,促进某些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甚至诱发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而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可使甲亢病情加重,两者会相互加重病情,使病情变得复杂。甲状腺激素为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只有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才会减少,故应把甲亢的治疗放在首位。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药物剂量需加大。

2、手术治疗:因手术伤口易感染、愈合慢,同时手术也会增加诱发甲亢危象的危险性,使手术风险增加。对怀疑甲状腺癌变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3、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治疗:此治疗方式能快速有效控制甲亢,治疗过程简单方便。在糖尿病还无法治愈的情况下,甲亢得到有效的治愈,对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值,稳定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口服降糖药或降低使用胰岛素的剂量都非常有利。从长期疗效看,早期治愈甲亢,有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因此,只要无明显的禁忌证,碘131治疗甲亢应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选。

消耗性疾病的症状

厌食症,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结核病、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甲亢、糖尿病等.营养摄入不足,营养吸收不良,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出现恶病质,极度消瘦。营养消耗增加,代谢异常,主要是内分泌异常.

白癜风会导致斑秃吗

白癜风如果不治疗可诱发多种疾病,如恶性贫血、斑秃、银屑病、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白内障等疾病,以及并发甲亢、糖尿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疾病。意见建议:白癜风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很难做到彻底治愈的,一般可考虑外搽补骨脂酊来治疗,可能缓解症状的。

精神总是紧张该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普通的情绪低落和心情不好是不会影响身体的,顶多也就是让人感到疲乏,但如果长期处在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之中,很可能没病的人,也会得病。那么,哪些情况下,情绪问题会引发躯体疾病呢?

A、许多疾病发生与焦虑密切相关

32岁的周迪 (化名)是一名 IT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大学毕业进入公司至今,一直忙于事业。“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负责着公司的市场开发工作,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不断攀升的业绩考核任务,我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情绪焦躁不安,吃不下,睡不着。”周迪说。

前段时间,周迪明显感觉身体不适,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求诊。经诊断,他患上了糖尿病。“医学研究已经明确,甲亢、糖尿病等发病原因与焦虑情绪密切相关。”山医大二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兴介绍,超负荷的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会引起心理抑郁或焦虑问题,影响到内分泌的正常运行,进而引起甲亢、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为什么焦虑会引起身体的病变呢?李兴指出,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焦虑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同时引起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功能紊乱,进而使垂体分泌激素功能受到损伤,表现在躯体上就会出现甲亢、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症状。

“焦虑能引起多种疾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神经性皮炎、不明原因眩晕以及癌症等。经医学研究证明,除很少人是由于遗传、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的以外,大多数人患这些疾病与焦虑情绪密切相关。”山医大二院精神卫生科主任田峰说,“我们将这些疾病称为压力性疾病,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也就是心理因素相关的身体疾病。近些年来,心身疾病的患病人数在成倍增长,发病呈现年轻化,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B、长期负面情绪摧垮心理和身体

“焦虑产生的根源不外乎几个原因,工作压力大、学业负担重,而性格又要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不能良好适应,人际关系紧张。”田峰分析道,“有不少年轻人心理很脆弱,从小到大犹如温室里的花朵,根本不能适应大自然,生活中稍稍出现一点儿负性事件,就无法承受,轻易就被击垮。”

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学认为盗汗是因为肾阴亏虚,阳气亢盛,阴虚内热,导致精液外泄。 因此晚上睡觉出现了大量的汗液,而西医学认为有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其中病理性盗汗需要鉴别诊断,主要是对一些常见疾病,比如甲亢、糖尿病、结核、肿瘤等等一一进行排查。

盗汗遗精是什么原因

盗汗指的是夜间睡觉有大量汗出,醒后汗液则及时收敛,遗精多指梦遗,也就是睡觉的时候出现精液自行从尿道口排出,现代医学认为已经是一个正常现象,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盗汗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比如甲亢、糖尿病、结核、肿瘤等等。

哪些人不适合玩手机 甲亢和糖尿病患者

手机释放的电磁波可以导致内分泌紊乱,甲亢,糖尿病均为内分泌不调性疾病,使用手机会加重病情。

牙齿矫正需拔牙吗 哪些人不适合牙齿矫正

有些人是不适合做牙齿矫正,更不用说拔牙,像患有甲亢、糖尿病、结核病、血液病、精神病等全身疾病的人群;严重营养不良者;孕妇;牙周病患者;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或是好发龋齿的人群。

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的区别 适应症不同

六味地黄丸主要适用于有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头痛,疯狂,性欲特旺或没有,多饮、多食、多尿等消渴症状的人。

知柏地黄丸主要适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甲亢、糖尿病等证见阴虚火旺者。

突然消瘦的原因有哪些

中医学认为盗汗是阴气亏虚,阳气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所致,因此可见睡觉的时候出现一些汗液,消瘦指的是体重减轻,如果盗汗消瘦同时并见,我们最常见的一个疾病就是甲亢、糖尿病,因此对于盗汗、消瘦,我们首先要排除是否存在甲亢、糖尿病,同时还可以排查结核、肿瘤等疾病。

盗汗去医院挂什么科室

盗汗在中医学认为是阴气亏虚,阳气偏亢,精液外泄,阴虚内热所致,治疗需要养阴清热。而现代医学认为,盗汗有许多原因,比较常见的,比如甲亢,糖尿病,结核,肿瘤等等。 因此如果有盗汗的患者,西医认为首先需要到内分泌科进行就诊。

大病来临前的征兆 征兆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突然间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超过体重的5%)可能是由多种健康问题引起的,如牙齿问题、胃肠道疾病、甲亢、糖尿病、慢性感染、抑郁症、滥用药物和癌症等。此时,应由全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找到体重下降的原因。

喝完酒拉肚子该怎么办

治疗拉肚子,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腹泻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如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受凉、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

其次要注意病机不同,用药有别。如果是肠蠕动增快所致,如甲亢、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等,应首选肠蠕动抑制剂,以延长肠内容物滞留时间,利于水分吸收而止泻,如果是由肠粘膜分泌增加引起的腹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可以选择收敛剂和吸附剂,通过抑制肠粘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起到止泻作用。如果是由于粘膜炎症及溃疡导致渗出增加引起的腹泻,可选择粘膜保护剂,以保护粘膜,清除细菌、病毒及毒素。因肠道内菌群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首选微生态制剂,通过补充肠道益生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起到调整胃肠道功能及止泻之功效。有些腹泻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则宜酌情联合用药。

相关推荐

患上卵巢囊肿的原因是什么

1、全身性、慢性疾病、代谢病,某些全身性的疾病、甲亢糖尿病、肾上腺功能紊乱等会影响卵巢功能,从而导致不孕。 2、中枢性的影响,丘脑下部、垂体、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垂体肿瘤或瘢痕、精神紧、过度焦虑,可对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产生影响抑制排卵。 3、先天性无卵巢、幼稚型卵巢、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卵巢肿瘤等卵巢的疾病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从而导致不孕。 4、卵巢功能早期衰竭,女性过早绝经,会导致女性卵巢过早停止活动,从而导致不孕。

人突然瘦了是什么原因

1.恶性肿瘤,不管是哪种恶性肿瘤,都可出现无原因的消瘦,尤其是近期突然出现消瘦者更应警惕。如对于有萎缩性胃炎或胃溃疡的病史者,就要当心胃癌的潜伏。消瘦伴有吞咽困难的,有可能是食道癌引起,而消瘦者伴有便血的,除了痔疮外,要警惕结肠癌、直肠癌。尤其是有大便变细现明的。而过度消瘦更是胰腺癌早期的症状,在消瘦的同时,还能在体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时,要警惕支气管癌或淋巴细胞癌存在。 2.结核病,这也是引起老年人消瘦的主要原因。如老年人连续咳嗽时间伴两周以上且伴有低热、乏力、盗汗等症状的,要做胸部x线检查,以能及时发现

女性掉头发是什么原因

内分泌发生变化以致失衡,进而影响头发的生长周期,并致脱发增多。 压力大、睡眠不足、思虑过度、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干扰女性头发的生长。 女性多偏食、减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而影响头发生长。 遗传是女性掉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甲亢糖尿病、真菌感染等都可引起疾病继发性掉头发。 因病服药所引起的掉头发。 喜好电、染、拉直发等美发方式的女性容易因头发损伤而掉头发。

甲亢的主要表现症状

1.甲亢病有哪些症状?甲亢症状甲亢症状心理症状:甲亢症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兴奋性症状和抑郁症状。最常见的兴奋症状,表现为精神烦躁,易怒,失眠,紧张,言语增多,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焦虑,多疑,情绪不稳,手舌颤动,常因小事生气或沮丧,伤心的哭,严重者可呈轻度躁郁症或疾病。 2.甲亢病有哪些症状?心血管症状:由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兴奋和刺激甲状腺功能亢进,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出现一系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增加等。:增加心率,每分钟100 ~ 120倍,和安静的

详述甲亢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患者出现容貌上的改变,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甲亢患者还可能引起糖尿病。甲状腺素可以抑制胰岛素的作用,甲亢时这种作用更强,且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入,因此引起糖尿病。 2、甲亢患者情绪易激动、爱发脾气,造成社会关系恶化,与家属亲人之间关系恶化;患者还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3、并发甲亢危象。当患者受到强烈刺激或者过度劳累、外伤等情况下会出现甲状腺危象,这种疾病非常严重,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甲亢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4、引起肝病。患者氧消耗增加,导致肝脏氧供应量不足,加上甲亢分解代谢

甲亢的危害有哪些

1、甲亢性眼突:急性阶段表现为:眼外肌及眼球后组织的炎症性反应。自觉症状有眼内异物感、灼痛、畏光及流泪等;当眼球肌部分麻痹时,眼球转动受限制,并发生复视。由于眼球突出明显,可至眼睑闭合困难使角膜及结合膜受刺激而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充血、水肿等,影响视力,严重时溃疡引起全眼球眼以致失明。 2、甲亢糖尿病甲亢糖尿病并存:甲亢糖尿病都和家族性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这两种病的基因缺陷往往发生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因此可能会连锁在一起遗传给后代。了解甲亢的危害,及时治疗是关键。 3、甲亢性心脏病:心悸、呼吸困

甲亢疾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甲亢如何治疗好的快,很多的甲亢患者在经历过甲亢的侵害之后,都会大呼“甲亢伤不起啊”!的确,甲亢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在近几年来的发病率也很高,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没有对甲亢重视起来。需要重视的甲亢危害是什么? 1、危害社交:我院的患者高先生称,自从自己患上了甲亢,人际关系变的很危险,由于自己变得很爱发脾气,到后来都没有人愿意和自己说话了。甲亢患者心烦易怒,爱发脾气,极易与人吵架,危害与家人及亲友的关系。 2、危害工作效率:甲亢患者心冲气促,失眠多梦,劳动及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3、改变样貌:甲亢

男人盗汗吃什么药最好

盗汗指的是阴气亏虚,邪热旺盛,津液外泄所致,尤其是在男性的患者身上比较明显,因此如果是男性患者出现了盗汗,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可以是口服中药。 中药汤剂也是主要是从滋阴降火的方面来进行考虑,比如常用的方剂是当归六黄汤,当然现代医学认为盗汗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我们必须进行鉴别诊断,比如甲亢糖尿病,结核,肿瘤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才能明确。

女性为何会得卵巢囊肿

1、先天性无卵巢、幼稚型卵巢、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卵巢肿瘤等卵巢的疾病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从的导致卵巢囊肿。 2、中枢性的影响:丘脑下部、垂体、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垂体肿瘤或瘢痕、精神紧、过度焦虑,可对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产生影响抑制排卵。进而使女性患上卵巢囊肿。 3、全身性、慢性疾病、代谢病:某些全身性的疾病、甲亢糖尿病、肾上腺功能紊乱等会影响卵巢功能,从而导致不孕。 4、卵巢功能早期衰竭,女性过早绝经,会导致女性卵巢过早停止活动,从而导致卵巢囊肿。

正畸拔牙三类人必须拔 五类人不能拔

第一,牙列拥挤的患者。这类患者,由于牙量与骨量不匹配,造成牙齿畸形,因此,在矫牙时,必须拔掉一定数量的牙,以协调牙量与骨量的关系,解除牙列拥挤的状况,减少畸形复发。 第二,面部前突的患者。这类患者,需要拔掉一定数量的牙,以获得间隙,达到内收前牙、前移后牙的目的,缓解面部前突,从而使得患者的面部侧貌更美观。 第三,需要矫正咬合关系的患者。这类患者由于上下牙的咬合不对称,需要拔牙调整咬合关系。 “必须提醒的是,有些人群是不适合做牙齿正畸的,更不适合做正畸拔牙。”陈文雄说,不适合做牙齿正畸手术的人群主要包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