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怀孕注意事项 注意性生活
乙肝怀孕注意事项 注意性生活
妊娠前3个月和后3个月应尽可能禁止性生活,怀孕36周后,应绝对禁止,预防流产、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注意性生活卫生,尽量使用安全套,能够减少夫妻之间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孩子吗
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生孩子是要看患者自身的情况,生孩子要选择好的时机,否则容易造成婴儿的感染,更加重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的病情。
如果在怀孕后方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肝功能不正常和(或)HBV-DNA阳性时,应考虑终止妊娠,待治愈后再要孩子,以免对孕妇和孩子都带来较大的风险。如肝功能正常则可以考虑继续妊娠,但是如果HBV-DNA阳性时,会有较高传染给孩子的风险。
夫妻一方或双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HBV-DNA阳性或肝功能异常时,说明病毒复制活跃,病情处于活动期,传染性较大,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怀孕的。尤其是在肝功能异常时,怀孕中后期或生小孩时可能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因此,肝功能异常者必须经治疗使肝功能正常,且HBV-DNA转阴后再考虑怀孕。
男方为病毒携带者时,如果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时,女方应该在注射乙肝奇妙且产生有效抵抗力后才考虑怀孕。为了双方的健康着想,女方为携带者时男方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以避免被传染。
最后,专家提醒,为了阻断乙肝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应尽快进行免疫接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和乙肝疫苗(重组人乙肝疫苗10ug),出生1个月、6个月再各注射1针乙肝疫苗,保证宝宝的健康!
怀孕性生活怎么办才好
一、注意事项
1、当太太怀孕时,先生应该温柔、罗曼蒂克、有耐心及体谅。
2、采用不同的触摸方式,如抚摸太太的腹部,一起体验胎动的喜悦。
3、享受性生活时,尽可能不要将身体的重量压在太太的腹部和乳房上。
4、多利用枕头让太太舒服,同时尽可能与太太的身体曲线保持垂直。
5、享受性生活时,可多花些时间尝试找出最舒服的方法。
6、性交前的密切接触阶段,丈夫可以抚摸刺激阴蒂、阴唇。
二、时间表
怀孕初期(1—3个月),胎盘尚未发育完成,处于不稳定状态,具维持胎儿在子宫内功能的孕激素的分泌还不充分,因此最容易发生流产。另外,精液中含有前列腺素,可刺激子宫收缩,也容易导致流产。故此期要比平时减少性交次数,并且应当体外排精。
怀孕中期(即4个月后),胎盘发育完成,胎儿在子宫内也稳定下来,流产的危险大大减少,孕妇的早期反应消失,性器官分泌物增加,可以过愉快的性生活,但应节制,不可尽兴。
怀孕后期,尤其是孕末一个月,性交会将细菌带入阴道,一旦临产,细菌在体内上行可引起严重的产时或产后感染,重者会威胁母子生命;另外,也极易导致早产。故此期严禁过性生活。
在整个孕期,性生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能压迫和冲击孕妇的腹部;二是由于孕妇的阴道和子宫黏膜的血管变粗充血,容易受伤、出血,因而动作要平和,不可粗暴、猛烈。
孕妇得上乙肝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在子宫内、分娩过程中及日后的生活密切接触中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及新生儿,此即母婴传播。所幸的是大部分母婴传播发生在分娩过程中,这部分传播可以通过双阻断方案来预防及阻断母婴传播。如果查出已有乙肝病毒感染,应积极治疗。研究表明,孕妇“大三阳”较“小三阳”传染给新生儿的几率高,因此积极治疗,力争使孕妇“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所谓双阻断方案是指,如果孕妇是“大三阳”,在胎儿出生后应立即给新生儿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意应在15天后重复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乙肝疫苗应注射3次(即0.1.6方案)。该方案可使90%以上的“大三阳”孕妇的小宝宝免受乙肝病毒感染,相反,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大三阳”孕妇所生小宝宝在出生后一年内几乎全部感染乙肝病毒。采用乙肝疫苗也可以部分阻断母婴传播,但效果不如双阻断方案好。
如孕妇为“小三阳”,虽然一般认为仅用给新生小宝宝注射乙肝疫苗(0.1.6方案)即可阻断母婴传播,但考虑到“小三阳”孕妇仍有一部分体内有乙肝病毒复制,故采用乙肝疫苗的双阻断方案。
1、乙肝患者怀孕会使肝脏得到的营养更为减少,特别是白蛋白减少更多,影响肝细胞的修复,还有可能加速肝细胞的坏死,引发重症肝炎。
2、乙肝患者怀孕期间血糖和糖耐量降低,肝糖原的储备量减少,使肝病加重。
3、乙肝孕期脂肪代谢和激素代谢发生变化,特别是血浆蛋白和白蛋白的减少,在合并肝病时发生黄疸和腹水。
4、乙肝怀孕期间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使孕妇易发生妊娠脂肪肝,腹内压增高及血流郁滞,使孕妇易发生血栓。
孕妇有乙肝需要打针吗 乙肝怀孕什么时候打针
乙肝怀孕后,需按时到医院检查肝功能,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大三阳”妈妈,在怀孕的第7、8、9个月,要分别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婴儿前臂三角肌部皮下或肌肉接种乙肝疫苗,每次0.5毫升。
“小三阳”妈妈,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即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传播。
乙肝妈妈的宝宝一旦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
怀孕后能打乙肝疫苗吗
怀孕后能打乙肝疫苗吗?肝病专家指出,怀孕后最好不要打乙肝疫苗,孕前打更安全。要知道,各种疫苗都属于活性病毒生物制剂,而各种活性病毒生物制剂对孕妇的影响目前不是很明确,因此,要预防胎儿通过母体感染病毒,不仅是乙肝疫苗,各种疫苗都还是在孕前注射更安全。
此外,由于女性在怀孕期间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减弱,因此更易受到各种病毒侵害。孕期主要易感染病毒除了乙肝病毒,还有风疹病毒、甲肝病毒、水痘病毒、流感病毒等。其中风疹病毒、流感病毒、水痘病毒易造成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出生缺陷;乙肝病毒和甲肝病毒孕妇感染后,如不采取阻断措施,被传染的孩子85%~90%会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怀孕后能打乙肝疫苗吗?什么时候打最安全?肝病专家指出,最少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打,预防各类病毒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孕前注射乙肝疫苗,而且,注射乙肝疫苗也一定要适宜时间。
只有检查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时候,才说明可能预防乙肝,如果没有产生抗体,那么是无法有效的预防乙肝传染的。
温馨提示:乙肝疫苗怎么打?乙肝疫苗通常在计划怀孕前至少9个月注射,因为乙肝疫苗要注射三针,三针时间跨度要6个月,且还要留出3个月的时间使身体产生抗体。
乙肝患者怀孕初期吃什么好
乙肝患者怀孕初期吃什么,肝病专家指出:乙肝患者怀孕初期吃什么,主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乙肝患者怀孕初期吃什么1、怀孕初期平时饮食应注意少食动物肝脏类食物,怀孕初期肝病孕妇过多食用动物肝脏易导致体内维生素A达到危及胎儿的水平,并可能有致畸作用。
乙肝患者怀孕初期吃什么2、怀孕初期应禁食放时间长的食物,注意食物的新鲜度,怀孕初期肝炎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应特别强调新鲜的原则,因为发霉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有非常强的致癌作用,可引发肝癌。
乙肝患者怀孕初期吃什么3、怀孕初期少吃油炸、油腻及辛辣的食物,因为肝炎患者的脂肪代谢能力较差,所以要少吃肥肉及油炸食品,以防止血脂增高和发生脂肪肝。怀孕初期食辣椒会不会恶化病情,因为辣椒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肝炎病从本身就有消化道不适症状,所以不应食用。
乙肝怀孕期间要打针吗 乙肝怀孕期间注意事项
怀孕后,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至少每1~2个月复查1次。如果出现明显的疲乏、食欲减退、尿色深黄、眼睛发黄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就能根据情况及时处理,或保肝治疗,或提前终止妊娠。
乙肝孕妇进入妊娠晚期以后,随着胎儿增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进一步加重准妈妈的肝脏负担。因此乙肝孕妇要做到:不熬夜,多休息,营养全面,不盲目进补,适当轻柔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放松心情,这些都有利于控制、缓解病情。
乙肝怀孕期间要打针吗
乙肝怀孕期间要打针吗根据乙肝病情而定。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病毒数量不高,孕期一般不需要打针的,可以在宝宝出生以后的24小时内,及时的给宝宝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减少孩子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如果病毒数量较高,孕妇则需要在孕后期三个月每月接种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减少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避免生产时孩子感染。
乙肝怀孕什么时候打针乙肝怀孕后,需按时到医院检查肝功能,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大三阳孕妇
“大三阳”妈妈,在怀孕的第7、8、9个月,要分别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婴儿前臂三角肌部皮下或肌肉接种乙肝疫苗,每次0.5毫升。
小三阳孕妇
“小三阳”妈妈,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即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传播。
宝宝出生后
乙肝妈妈的宝宝一旦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
乙肝怀孕打针有效果吗有效果的,阻断传染率达90%以上。
阻止母婴传播的主要方法是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一出生就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以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再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这样就能预防90%以上的母婴传播。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注意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孩子出生后的种种预防。
乙肝怀孕期间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肝功能
怀孕后,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至少每1~2个月复查1次。如果出现明显的疲乏、食欲减退、尿色深黄、眼睛发黄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就能根据情况及时处理,或保肝治疗,或提前终止妊娠。
注意休息
乙肝孕妇进入妊娠晚期以后,随着胎儿增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进一步加重准妈妈的肝脏负担。因此乙肝孕妇要做到:不熬夜,多休息,营养全面,不盲目进补,适当轻柔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放松心情,这些都有利于控制、缓解病情。
怀孕后发现有小三阳怎么办
一、首先了解下,乙肝小三阳可以怀孕吗?
乙肝小三阳应该首先搞清自己病情的轻重程度,再决定是否怀孕。乙肝小三阳怀孕时要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如果患者属于病毒携带者,长期随访检查肝功系列始终正常,B超检查不提示肝硬化,可以考虑怀孕。乙肝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阴性或者在正常范围(5100拷贝/毫升)之内,就可以怀孕。然而,怀孕会让产妇免疫能力下降,因而,乙肝小三阳怀孕期间要严密观察身体情况,并且定期上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
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病情正处于活动阶段,检查肝功异常,自觉疲乏、食欲不振、腹胀等,这时应该避免怀孕,肝脏炎症活动阶段硬性怀孕,身体负担加大,肝脏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乙肝不易恢复,反而容易导致重型乙肝,危及孕妇生命。另外,对于胎儿的发育生长也不利。
因此活动期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应该首先接受正规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等。待肝功恢复正常、病毒复制指标转阴或复制能力降低时再怀孕,这样对于母子均有利。如果B超检查发现乙肝小三阳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程度,最好不要怀孕。对于活动性乙肝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肝功正常半年以上,怀孕较为安全。泉州瑞金医院肝病诊疗中心独创五联疗法,临床上以“抗病毒、增免疫、保肝护肝、抗纤维化”为基本目的和治疗原则,在八闽大地已有数万者乙肝患者得到康复治疗。
二、小三阳怀孕期间要注意什么?
据泉州瑞金肝病医院专家提醒,乙肝小三阳怀孕后不要太过担心,保持心情愉快,乙肝小三阳的病毒含量较低只要多加注意,积极与医生配合,宝宝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球蛋白,是能够生出健康宝宝的。
乙肝小三阳患者一旦怀孕,应该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等。乙肝小三阳孕妇如果有必要应该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使新生儿健康出生。
小三阳怀孕遗传吗
一、可以考虑怀孕的乙肝患者
1.患急性乙肝的女性经适当治疗和合理调养后,几个月内即可痊愈。等所有指标正常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待到体力完全恢复,就可考虑怀孕。
2.慢性乙肝患者首先应弄清自己病情的轻重程度,再决定是否怀孕。
3.对于病毒载量很高,肝功能异常的孕妇,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妊娠可能难以继续,对此种病例可建议抗病毒治疗;
4.仅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但病毒载量不高的患者,B超检查不提示肝硬化,可以考虑怀孕。
5.病毒载量很高,但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尽量避免在胚胎各器官发育的孕早期用药。
二、暂时不能怀孕的乙肝患者
1.如果患者的乙肝炎症正处于活动阶段,检查肝功异常,自觉疲乏、食欲不振、腹胀等,这时应该避免怀孕,肝脏炎症活动阶段硬性怀孕,会加重身体负担,反而容易导致重型肝炎,危及孕妇生命。
反过来讲,也不利于胎儿的发育生长。因此活动期的乙肝患者,应该首先接受正规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等。待肝功恢复正常、病毒复制指标转阴或复制能力降低时再怀孕,这样对于母子均有利。
如果B超检查发现肝炎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程度,最好不要怀孕。对于活动性肝炎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肝功正常半年以上,怀孕较为安全。
2.2010年新版指南指出:育龄期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有治疗适应症,未妊娠者可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且在治疗期间应采取可靠措施避孕。
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妊娠的患者,若应用的是拉米夫定或其它妊娠B级药物(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治疗可继续。
妊娠中出现乙型肝炎发作者,视病情程度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治疗。
乙肝患者怀孕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乙肝患者一旦发现已经怀孕,应该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等。
其次,如果是乙肝“大三阳”的孕妇,应该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使新生儿健康出生。
最后,小编告诉大家,乙肝携带者可以怀孕,只要在怀孕期间注意休息,加强产前检查,定期复查肝功能即可。如果夫妇肝功能检查正常,妻子可以选择怀孕。但需要注意的是,准备怀孕期间以及孕期别熬夜、不能劳累,注意饮食调理,别让病情恶化。
乙肝病人可以怀孕吗
乙肝病人可以怀孕吗可以。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怀孕。只要肝功正常,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患者都可怀孕,但要注意阻断。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怀孕期间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2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阻止。乙肝虽说是传染病,但是并非遗传病。目前阻断率为95-97%。所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疫苗,放心怀孕。
乙肝患者什么时候能怀孕孕前每隔1~2个月定期做肝功能检查,包括病毒量和乙肝B超。确认自己的肝功能正常,没有传染性之后,和医生沟通,确认最佳怀孕时机。
有乙肝对怀孕有影响吗是有影响的。
乙肝病毒是嗜肝病毒,虽然对婴儿身体发育影响不大,但如果没有科学阻断,可能传染给宝宝。而且乙肝孕妇,肝脏负担会加重,同时免疫力降低,很可能导致孕妇自身转氨酶值升高,病毒量增大,在这时候用药治疗,或多或少都会对自身和胎儿造成伤害。
因此乙肝携带者在怀孕前就要重视自身的健康,确定肝功能正常后再怀孕,而且怀孕期间要严密观察身体状况,并且定期上医院检查肝功能。
乙肝怀孕会传染宝宝吗可能会。
一个乙肝母亲在孕期没有进行阻断的情况下,有90%以上的几率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因为在整个怀孕过程里,胎儿和母体之间的连接紧密,很容易发生传染,通常有宫内传播、产道传播和产后传播这三种途径。所以,在怀孕前,就要做好准备。
乙肝是怎么传染给宝宝乙肝一般通过三种途径从妈妈传播给宝宝:
产时传播
产时传播即在分娩时由于胎儿的皮肤、黏膜擦伤或胎盘损伤,导致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口传播给新生儿,在这一过程中,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最大,被传染的几率也最高。
宫内传播
婴儿在子宫内因接触乙肝病毒而被传染,宫内传播感染率不到3%,多见于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的孕妇。
产后传播
主要指母乳喂养时,婴儿吞下有病毒的乳汁,或者母亲乳头上有伤口,新生儿吞下少量母亲的血液所造成感染。
乙肝女性6大情况不宜怀孕以下6种情况中有任何一种的女性都暂不宜怀孕:
1.现症的急性乙肝,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
2.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且肝脏损害严重,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的。
3.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且肝功能波动较大,常伴有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
4.慢性乙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5.曾有过怀孕史,但因肝脏不能承受而终止妊娠者。
6.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妇产科疾患、有重复剖宫产史者。
乙肝患者怎么怀孕安全1、夫妻若有处于乙肝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动期等病毒复制期时,女方不宜怀孕,应经治疗至肝功能正常,最好HBsAg转阴后方可怀孕。
2、如夫妻双方有一方为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另一方应注射乙肝疫苗,且产生抗体后,女方才能怀孕。
3、如孕妇为病毒携带者,应在怀孕第七、八、九三个月时分别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且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加双倍乙肝疫苗,可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4、若孕妇为病毒复制期,则应考虑采取剖腹产方式分娩。
乙肝小三阳能怀孕吗
专家表示,假如是小三阳,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或者在正常值之内,就可以怀孕。假如患者乙肝小三阳正处于活动阶段,检查肝功异常,自觉疲乏、食欲不振、腹胀等,这时应该避免怀孕。由于这一阶段为肝脏炎症活动阶段,假如此阶段怀孕,会使身体负担加大,肝脏要完成更多的工作,肝炎不易恢复,反而轻易导致重型肝炎,危及孕妇生命。另外,对于胎儿的发育生长也不利。
活动期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应该首先接受正规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等。待肝功恢复正常、病毒复制指标转阴或复制能力降低时再怀孕,这样对于母子均有利。假如B超检查发现肝炎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程度,最好不要怀孕。对于活动性肝炎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肝功正常半年以上,怀孕较为安全。
有的人在怀孕后的相关检查时,发现自己得了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假如在怀孕后的3个月以内,肝脏功能不好,又有如黄疸、恶心、肝区疼痛等严重的症状,这时宝宝是不能要了,只有及时流产。否则大人小孩都危险。
假如是在怀孕中晚期才发现,肝功能是好的,症状又不重,宝宝可以保存,但要进行严密观察,经常上医院做有关检查。到一定时候还要做阻断治疗。
不过怀孕会让产妇免疫能力下降,所以乙肝小三阳怀孕期间要严密观察身体情况,并且定期上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
乙肝小三阳怀孕切记不要擅自服药,怀孕期间任何服药应该在大夫指导下服用。乙肝小三阳孕妇如在怀孕期间如不采取相应阻断措施,其下一代HBV感染率是很高的。
对于HBsAg阳性的妊娠妇女(即乙肝孕妇),在其妊娠第7个月(即第28周)起每月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直至婴儿出生,以预防HBV母婴传播。
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之内肌注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两周再注射一支,然后联合使用乙肝疫苗,对婴幼儿的保护率高达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