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注意什么
小儿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注意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铁剂是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一般常采用口服。
但家长在给孩子服用铁剂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药店药师在遇到前来购买铁剂,为小儿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顾客时,应该加以提醒。
过量服用。
铁剂如果用量较大,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此外,铁剂的药片、药丸外面包有糖衣,因此切勿让小孩将硫酸亚铁糖衣片当作糖果误食,以免造成铁剂急性中毒。
服药时间或用法不当。
口服铁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等,饭前服用常使孩子难以耐受,因此服用铁剂宜在两餐之间或饭后,这样可以减轻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对少数消化道反应比较强烈的小儿,可选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亚铁,或从小剂量开始,如先用常规剂量的1/2或1/3,待消化道反应消失后,再逐渐增加到全量。
牛奶含磷高,可影响铁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碳酸饮料如各种汽水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不利于铁的吸收,因此不宜与铁剂同时服用。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那么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1、初生时机体铁的含量
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
影响因素:
①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因此小儿体内的铁量与其体重成正比。所以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都可存在这类因素。
②胎儿与母体,或于双胎中的另一胎儿进行输血。
③分娩中胎盘血管破裂和脐带结扎是否延迟。
另外,母亲妊娠期间有缺铁性贫血,与婴儿贫血并无肯定的关系。
2、饮食缺铁
人乳的含铁量、铁的吸收率较高,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在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
3、生长速度与贫血的关系
小儿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一般婴儿会动用储存的铁维持,无需在食物中加铁。但在体重增长1倍以前,出现明显的缺铁性贫血,一般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铁所致。早产儿需要量远超过正常婴儿,需要在食物中额外加铁。
4、长期少量失血
急性失血不超过全血总量的1/3,可不额外补充铁剂,不致发生贫血。但长期慢性失血时,铁的消耗量超过正常的1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1岁以内婴儿,储存的铁皆用于补充生长所致的血容量扩充,小量的慢性失血可以导致贫血。另外,小儿每日饮超过1L用未经煮沸的鲜牛乳,可出现慢性肠道失血,因此每日饮用的鲜牛乳最好不超过750ml,或应用蒸发奶。此外,胃肠道畸形、息肉、溃疡病、钩虫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少女月经量过多等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5、其他原因
急性和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好。长期呕吐和腹泻、肠炎、脂肪痢等,影响营养的吸收。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又有哪些呢?
1、妈妈在孕期、哺乳期要均衡营养,有意识地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等,并且要经常定期检查血色素,妈妈孕期发现贫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宝宝因为先天性储铁不足而引起贫血。
2、婴儿出生4个月左右,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该逐步添加蛋黄、肝泥、鱼泥、菜泥及铁强化食品。在给宝宝吃含铁食物的同时,最好也补充富含维生素C、果胶的水果,提高铁的吸收率。
3、尽可能使用铁锅、铁铲给宝宝烹制食物,铁质炊具在烹饪时会产生细小的铁屑溶于食物当中,形成可溶性铁盐,容易被肠胃吸收。
4、多给宝宝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及时通过食物来补铁。食物中的肝、肾、豆类、蛋黄、绿菜叶、水果、海带含铁量比较多,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给宝宝食用。
5、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多胞胎在出生后两个月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以防贫血。其他宝宝如果要补充铁剂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造成女人贫血的营养误区
误区1:贫血好转得停服?
贫血者根据医生指示,服用铁剂,看到贫血情况改善或稳定后,即停止服用,这也是错误的做法。这会造成贫血情况再次出现的后果。正确的方法是服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直到贫血症稳定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至8周,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
误区2:蛋、奶对贫血者多补益?
牛奶 够营养,但是含铁量很低,人体吸收率只有10%。例如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父母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蛋黄补铁好,蛋黄含铁量虽较高,但其铁的吸收率仅为3%,并非补铁佳品。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会抑制身体吸收铁质。因此,这两种父母常给孩子吃的食品,虽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足取。然而,动物肝脏不仅含铁量高、且吸收率达30%以上,适合补铁用途。
除了生理特点,女性在饮食方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习惯,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其种类很多,一般以口服无机盐是最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法。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故多采用,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富马酸铁,含铁30%。对婴儿为服用方便,多配成2.5%硫酸亚铁合剂溶液(硫酸亚铁2.5g,稀盐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 100ml)。剂量应按所含铁元素计算,根据实验,以4.5~6mg/kg·d,分3次服用为宜,(折后硫酸亚铁0.03g/kg/日;富马酸铁 0.02g/kg/日;2.5%硫酸亚铁合剂1.2ml/kg·d),此量可达到吸收的最高限度,超过此量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剂量过大可产生中毒现象。服药最好在两餐之间,既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应避免与大量牛奶同时服用,因牛奶含磷较高,可影响铁的吸收。
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其易于溶解,好使小肠中ph增高,仍可保持铁于溶解状态。例如,将维生素c60mg加入米饭中,可使铁的吸收增加3倍。故于服用铁剂的同时,最好服用维生素c。若于服铁剂前4小时服用维生素c,则无此种作用。
对于极少数反应强烈的小儿,可改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亚铁(ferrous gluconate),或将上述铁剂减至半量,待恶心、哎呀、腹泻或胃部不适等症状消失后,再加至常用量。对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腹泻严重而贫血又较重的病儿,方考虑用铁剂注射。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每ml含铁50mg,肌注;含糖氧化铁,每ml含铁20mg,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铁剂局部可产生疼痛及荨麻疹,还可见发热、关节痛、头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静脉注射铁剂还可发生栓塞性静脉炎。注射铁剂的治疗效应并不比口服快,故须慎用。
铁剂治疗一般须继续应用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因缺铁性贫血,不只血红蛋白减少,储存铁也全部用完。由于小儿不断生长发育,血容量不断扩充,而饮食中不能满足铁的需要,治疗目的不应只纠正缺铁性贫血,并应储藏足够的铁,以备后用。维生素b12、叶酸或肝精对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无效,不可滥用。
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是引起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
人体需要铁来制造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红色素,负责输送氧气。如果你的宝宝没有摄入足够的铁,他的红细胞数量就会偏少,而且他体内红细胞的体积也会偏小,因此,他的身体组织将无法获得所需的足够氧气。
在宝宝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他需要更多的铁,如果摄入不足,他会特别容易患贫血。不过,缺铁性贫血也不是一夜间发生的,而是长期严重的铁缺乏,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缺铁的原因有几种,包括先天铁(宝宝从母体里获得的)储备不足、膳食中缺铁(如:鱼肉蛋奶豆摄入不足)、持续失血(例如在肠道中)、铁吸收不良等。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1、如果你的宝宝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以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服用铁补充剂。
2、在宝宝满1周岁前,给他吃母乳或是喝强化铁的配方奶。
3、宝宝开始吃辅食后,给他选择强化铁的米粉,然后逐渐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比如瘦肉、禽类、鱼,以及强化铁的面条、米饭、馒头,还有绿叶蔬菜、蛋黄和豆类。
4、多给宝宝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比如猕猴桃、哈密瓜和鳄梨。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吸收铁。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贫血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主要是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性所造成的,女人每个月都有规律的流失部分的铁质,孕妇则是在怀孕中铁的需求量增加,这些会使铁元素的供应不足而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因为铁在人体中的作用在于保证人体中血红蛋白的源源不断的更新,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代谢,同时使血液保持活性。
因此缺铁性贫血的女人,氧气的在人体供应不够会头晕,机体缺氧感觉乏力、脸色也会缺乏血色显得苍白、月经稀少,颜色变得浅淡;孕妇缺铁性贫血,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迟缓,出生后可的宝宝能有先天性贫血;产妇缺铁性贫血,母乳含铁量低宝宝营养缺铁吸收不足,自身也体质虚弱,气血恢复较慢。
缺铁性贫血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在贫血的发展初期就应该要及时的改善治疗,防止贫血的进一步恶化。缺铁性贫血可以服用常用的补血铁剂-体恒健牌铁之缘片来改善治疗,轻度缺铁性贫血服用一个月,重度贫血需要服用三个月,可以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数量纠正贫血。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要量增加、饮食中缺铁、铁丢失过多及其它原因:如母亲妊娠期有缺铁性贫血、小儿长期腹泻等。当小儿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癖等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一旦发觉口唇、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则肯定有贫血。患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红蛋白往往下降,红细胞讦数尚正常或稍低,在1000毫升血中血红蛋白小于100~90克为轻度贫血,小于90~60克为中度贫血、小于60克为重度贫血。一旦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即要给予治疗,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家庭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样办?
(1)积极预防缺铁性贫血。在孕妇妊娠35周以后,每天口服硫酸亚铁2次,每次0.3克,同服维生素c0.1克,有防止婴儿早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婴儿要及时添加辅食,幼儿要防止偏食。目前我国有铁强化的奶粉、糖果、饮料及饼干等,可供各期儿童选用。
(2)如患儿缺铁性贫血喂养不当,且贫血为轻度者,可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为黑木耳、海带、动物血液和肝脏,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和绿叶蔬菜,乳类中含铁量少。蛋黄中含铁量也不少,但其铁质常与含磷的有机物紧密结合,使铁的吸收率仅为3%。豆类、玉米类吸收率可达5%~10%。而动物血、肝脏、瘦肉和鱼类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经高达11%~22%,是补充铁剂的良好来源。母乳铁含量虽不多,但吸收率高达50%。因此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3)对中度以上贫血则需药物治疗。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等,后者较前者含铁量高,且易吸收。硫酸亚铁每日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富马酸铁每日每公斤体重20毫克,分3次服用。此量可达到最好的吸收程度,超过此量时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另外,还有一些含铁糖浆制剂也可选用,如铁维隆、富血铁干糖浆、富血康等。铁剂治疗3~4周,贫血即可得到纠正。一般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维持一个月左右。
像重视叶酸一样重视补铁
◆孕妇对铁的需求是孕前的9倍
“有些妇产科医生都没有让孕妇补铁的意识。”
缺铁性贫血几乎是每个孕妇都可能面临的危险。胎儿生长发育和血容量增加,都会增加对铁的需求。最高峰时,孕妇身体里的血液容量会比孕前增加40%,每天需要摄入铁7.5毫克,是孕前需求量的9倍。如果不及时补充铁剂,普通女性身体里储存的铁只能维持两个半月~3个月。据全国第4次营养调查显示,我国每10个人里面就有2个人贫血,而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如果孕期发生缺铁性贫血,孕妇的免疫力会降低,增加早产风险。
“孕妇出现铁缺乏,不一定患上缺铁性贫血,但已经影响了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儿体内铁储备减少,会直接导致新生儿铁缺乏,而婴儿缺铁又为儿童期缺铁埋下隐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曾在浙江省湖州、江山、龙游、富阳四地做调查,24%的婴幼儿有缺铁性贫血。
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可能引起高达36种疾病。更严重的是,婴幼儿缺铁影响记忆、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婴幼儿期铁缺乏的儿童和正常孩子相比,长期存在认知智力能力方面的差距,这种差距到孩子长到19岁时依然存在。小儿多动症、抽动症的发生也与妈妈孕期缺铁有关。
◆从怀孕第四个月开始重视补铁
从预防缺铁性贫血的角度讲,女性从准备怀孕开始,就要单独补充铁剂。如果检查发现血色素低于11克、血红蛋白低于100克每升,每天要补充10~20毫克的铁剂。而怀孕第四个月开始,要特别重视铁的补充,一直补到孩子断奶为止。
“铁剂含有独特的铁锈味,所以有些孕妇复合营养素里不含铁剂,孕妇可以到产科要求医生单独配。服用单纯的铁剂,吸收比较好,也不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除了补充铁剂外,也可以吃一些含铁元素比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瘦肉等。补充铁剂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预防缺铁性贫血教案
1、预防缺铁性贫血多吃点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脏,鸡蛋黄、海带、木耳、花生、紫菜等。做菜多用铁炊具烹调,多吃富叶酸食物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可以吃点铁之缘片等补铁剂,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促进铁元素的吸收来补铁,这样改善就更加全面。
2、预防缺铁性贫血常吃补铁的食物,饮食要全面,注意补铁补蛋白质,可以服用常用营养铁剂来补充预防,铁剂最好是选择一些口感好、对肠胃没有刺激性、能够补铁补蛋白质的营养铁剂。
3、预防缺铁性贫血就应该多吃些能有效的补充铁元素的食物,比如肝脏、红色肉类、葡萄干、苹果、葡萄、干果类、全榖类、蔬菜类、蛋、乳酪、桃、杏及猪脑等。就可满足健康男人及停经妇女的需要,但行经期妇女、孕妇、青少年及婴儿的需要量则要多,可适度的增加摄取量或种类,以补充所需铁质。
4、预防缺铁性贫血应该制备和应用铁强化食品,预防缺铁性贫血。天然食品中几乎没有一种单纯的食品能满足人体营养的全面需要。因此,铁强化食品的制备和应用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起着积极的作用。
预防缺铁性贫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及时的预防,发生了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病症危害性就非常的大了,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所以应该及时的调整饮食,营养要全面的,多补充维生素类的食物,尤其是水果和蔬菜要多吃的。
补铁没效果是怎么回事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贫血多因缺铁,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针对你女儿出现的情况,我建议你先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在她身上缺铁性贫血诊断是否成立?
从临床来看,小儿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等,首先要明确病因,这一点通过抽血检查铁代谢即可明确。
第二、要弄清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证实孩子确实为缺铁性贫血,在治疗之前还需进一步弄清楚是什么导致她缺铁,比如:是因为外源性获得太少、吸收不良,还是因为丢失太多?如果是外源性获得太少,可以使用铁剂等增加铁的补充;而铁丢失太多则需要查明导致丢失过多的原因,如消化道出血、寄生虫、血管内溶血等,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第三、孩子接受的补铁治疗是否规范?
如果确需补铁治疗,一般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每天补充150~200mg元素铁,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者琥珀酸以促进铁吸收,忌与茶同服,因其可抑制铁吸收。一般铁剂要连续服用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才能恢复正常,而此后需继续治疗3个月以补足贮存铁。
儿童出现缺铁会怎么
婴儿缺铁的症状是皮肤不够红润,脸色口唇容易发白,不够活泼等。缺铁的婴儿表情严肃,很少微笑,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异食癖”,特别爱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报纸、生大米和生面粉等。
缺铁对婴儿早期的智力发育会带来影响,尤其会影响小儿的注意力及短时记忆力。严重缺铁者会出现烦躁易怒、智商水平降低。
因此,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上异常的精神表现,应该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铁剂治疗纠正贫血。
缺铁性贫血儿饮食要注意啥
在我国普查数万名7岁以下的儿童,其中血红蛋白<11g/l者占37.9%,其中多数与缺铁有关。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机体缺铁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低色素性贫血。
其中6个月至3岁幼儿发病率最高,男女无差异。由于起病缓慢,绝大多数贫血较轻,除轻度面容及黏膜血色差外,常无其他不舒服感觉,一般不被家长所重视。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特征
当用心观察时,不难发现,缺铁性贫血小儿有行为异常,如食欲差、对外界反应差、易怒不安,智能指数、智能商等均较正常对照组低。经铁剂治疗后能改善。
身体对铁需求量高,加之生长发育迅速,铁的摄入不足,成为引起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缺铁性贫血幼儿的喂食要点
对于幼儿缺铁性贫血,一般以食疗为主,药疗为辅。
1.使用铁锅和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把握膳食含铁情况,从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品中补充铁。如在瘦肉、肝、禽蛋中含量高又能吸收多,而植物如面、玉米、豆类虽有,但含量低吸收少,一般认为菠菜“补铁”,其中含铁虽比其他蔬菜稍高,但机体吸收率低,故食疗补铁不能依靠植物。
3.每日铁的总摄入量以元素铁1mg/kg为宜。补铁时间可持续1~3年。
4.注意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c剂,可帮助铁的吸收。
5.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者应尽力查明和除去病因,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铁剂治疗。
6.用铁剂治疗时,每日口服元素铁1~6 mg/kg。首选硫酸亚铁,每日10~20 mg/kg至血红蛋白正常后,根据膳食含铁情况,维持治疗1~3个月,同时口服维生素c剂。
7.另外,茶、咖啡、蛋类、牛奶及植物纤维不利于铁的吸收,故铁剂不要与这些食物同时服用。
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治疗后恢复周期
口服铁剂治疗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临床上常用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及其制剂。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患者临床表现逐渐改善、血红蛋白升高、网织红细胞增多等。
大多数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恢复周期主要如下:
12~24小时--缺铁性贫血患者一般服用铁剂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的酶就开始恢复,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进。
36~48小时--服用铁剂36~48小时后,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出现红细胞系统增生现象。
48~72小时--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用铁剂48~72小时后开始上长。
4~11日--网织红细胞4~11日达高峰,此时血红蛋白开始迅速上升。
2~3周--缺铁性贫血患者心脏杂音一般于服用铁剂2~3周后减轻或消失,脾脏逐渐缩小。
3~4周--服用铁剂3~4周后,大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贫血症状可得到纠正,患者恢复正常。
特别提醒:服用铁剂后即使恢复正常也不能立即停药,至少还要继续服药一个月,然后再减量维持2-3个月,才能真正恢复体内正常水平的铁贮存量,避免贫血复发。
孕妇像重视叶酸一样重视补铁
◆孕妇对铁的需求是孕前的9倍
“有些妇产科医生都没有让孕妇补铁的意识。”
缺铁性贫血几乎是每个孕妇都可能面临的危险。胎儿生长发育和血容量增加,都会增加对铁的需求。最高峰时,孕妇身体里的血液容量会比孕前增加40%,每天需要摄入铁7.5毫克,是孕前需求量的9倍。如果不及时补充铁剂,普通女性身体里储存的铁只能维持两个半月~3个月。据全国第4次营养调查显示,我国每10个人里面就有2个人贫血,而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如果孕期发生缺铁性贫血,孕妇的免疫力会降低,增加早产风险。
孕妇出现铁缺乏,不一定患上缺铁性贫血,但已经影响了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儿体内铁储备减少,会直接导致新生儿铁缺乏,而婴儿缺铁又为儿童期缺铁埋下隐患。
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可能引起高达36种疾病。更严重的是,婴幼儿缺铁影响记忆、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婴幼儿期铁缺乏的儿童和正常孩子相比,长期存在认知智力能力方面的差距,这种差距到孩子长到19岁时依然存在。小儿多动症、抽动症的发生也与妈妈孕期缺铁有关。
◆从怀孕第四个月开始重视补铁
从预防缺铁性贫血的角度讲,女性从准备怀孕开始,就要单独补充铁剂。如果检查发现血色素低于11克、血红蛋白低于100克每升,每天要补充10~20毫克的铁剂。而怀孕第四个月开始,要特别重视铁的补充,一直补到孩子断奶为止。
“铁剂含有独特的铁锈味,所以有些孕妇复合营养素里不含铁剂,孕妇可以到产科要求医生单独配。服用单纯的铁剂,吸收比较好,也不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除了补充铁剂外,也可以吃一些含铁元素比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瘦肉等。补充铁剂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