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嘴巴疼怎么办 第1步:观察病情
手足口病嘴巴疼怎么办 第1步:观察病情
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因为口里长疱疹或口腔溃疡而引起口痛、嘴巴疼,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宝宝张开口,用手电筒或手机照明工具来观察宝宝口里疱疹的位置,要注意宝宝口腔溃疡或疱疹处,有没有长在尖锐不光滑的牙齿附近,有无引发疱疹或口腔溃疡破溃的现象。
手足口病嘴巴疼怎么办 第3步:局部用药
若发现宝宝口腔溃疡或疱疹有糜烂、破溃现象的,要在口腔患处局部用维生素B2粉剂或西瓜霜喷剂等药物直接涂抹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同时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必要时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手足口怎么鉴别轻重症 第4招:看患者年龄
3岁以上手足口病的低危人群,96%以上的患者多是轻微病症,而且病情基本没有危险性。据国内病例观察,3岁以上手足口病患儿尚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危险性越大。一般来说,6个月—2岁是高危人群,而死亡的高峰也在这个年龄段。
手足口病好转标志 手足口病重症7表现
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对手足口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做出的规定,如果出现下列特征,特别是3岁以下的患者,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重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
手足口不发热是轻的吗
手足口病不发热只能说明:暂时病症轻微。
手足口病的患者有些不是一开始就发热,是到后面才发热,而有的则一开始就发热,中间可能退热了又继续发热,若患儿此时不发热的情况下,只能说明暂时病症轻微,不大严重,需警惕后续是否会发烧的情况,因为发烧过或反复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往往意味着患者往重症方向发展,家长需时刻检测体温,随时观察病情发展。
手足口病嘴巴疼怎么办 第6步:嘴部清洁
很多手足口病患儿因口里长有疱疹,出现嘴巴疼痛、不自觉的流口水现象,为了避免宝宝口水总是残留在嘴部肌肤处,引发嘴部湿疹,建议家长们看到宝宝流口水时要及时擦除,每日3—4次温水清洗嘴部,并给宝宝戴好口水巾,防止口水弄脏衣服、流到脖颈处。
手足口嘴巴泡几天能好 手足口嘴巴起泡疹需注意
在治疗阶段尤其需要做好禁口,禁止食用辛辣、过酸、过咸、太烫的食物,对狗肉,羊肉,酒精类等大热性的食物也需远离,这是手足口病嘴巴疱疹快速恢复的前提。
手足口病嘴里长疱疹,还需及时清洁口腔,每次饭后或饭中途吃了某些零食之后,都要记得用漱口水或温盐水漱口,消炎杀菌,帮助疱疹愈合,另外早晚也要记得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若嘴巴里有疱疹的话,吃东西一定要注意,不要咬破疱疹,否则会更佳疼痛,而且疱疹里含有病毒液体,若咬破了很容易造成病毒传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患者嘴巴里起有疱疹的,最好不要外出,要在家或住院隔离2周左右,直到病症康复为止。
手足口嘴巴泡几天能好 手足口嘴巴泡疼怎么缓解
药店上有卖专治口腔溃疡以及口里疱疹的口腔凝胶,一般为无色透明的膏体,带着一股草本味道,有点像牙膏的味道,涂在口腔里能感觉到一丝甜味。而凝胶质地,涂在患处将伤口隔绝,不会马上被唾液融化,刚擦上时会有一点痛,10秒左右后,开始感觉到清凉,痛感很快会消失。
手足口嘴巴起疱疹实在疼痛难忍的患者,可以将维生素C或B2药片碾碎,直接敷在溃疡处,能促进创伤的愈合,同时,也能将适量的蜂蜜涂抹在患处,蜂蜜有镇静的作用,可以减轻患处的疼痛,并能加速溃疡的愈合。
西瓜霜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牙龈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如手足口病口里起有疱疹的,建议去药店购买西瓜霜服用或西瓜霜喷剂喷于疱疹表面,一般2—3天疱疹就会好多了。
中医认为,大蒜性味辛热,所以把蒜膜贴到创面上有杀菌驱虫、消肿解毒的功效。取一瓣大蒜剥开,把紧贴着蒜肉的一层薄薄的、湿润的软膜揭下来,贴在溃疡处。
用浓茶漱口也能缓解手足口病嘴巴疱疹的疼痛,因为茶水中含有大量茶多酚,能抑制细菌,针对口腔皮肤有消炎作用。
手足口病嘴巴长疱疹时,在口里含几块冰糖,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利用糖分刺激细胞活性,有一定的疗效。
常喝温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循环,还能冲刷口腔中的细菌菌落,抑制生长。如果不喜欢水淡无味,也可多喝舒缓茶饮,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当然,凉茶也是最好的预防上火的武器,对缓解嘴巴起泡有效。
嘴巴起泡疼,要加强口腔卫生,如进食后用淡盐水漱口、睡觉前用盐水涮牙,漱口,效果很好,刷牙后不再吃东西。勤换牙刷,以免牙刷上的病毒残留,造成多重疱疹。
接触了手足口病小孩怎么办
第1步:洗手消毒
当没有感染手足口病的小宝宝或大人接触了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小孩时,要及时用流动清水加洗手液或皂液按正确方法洗手,不能选用单剂酒精涂抹手部作为手的消毒剂,而应选用复配手消毒剂或者选择含氯手消毒剂。
备注: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用酒精消毒不管用的。
附:正确洗手步骤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
1、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或下班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家长给患病孩子换尿布,清理排泄物、分泌物,整理玩具后等情景下都要洗手;
2、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
3、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
4、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
第2步:密切观察病情
虽然洗手有很好的预防消毒作用,但也不能保证完全不被感染,因此不能掉以轻心,之后还需密切观察,看自己是否可能被感染手足口病。
警惕: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后出现手、足、臀部长疱疹或丘疹,口里长有疱疹,有发热现象的,可能已经感染手足口病了。一般会先有发热症状需留意。
孕妇会得手足口病吗
答案是肯定的,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孕妇接触这些肠道病毒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手足口病症状,有的孕妇不会出现患病症状,但是会成为手足口病的携带者,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腹中胎儿,酿成较严重的后果。有的孕妇怀孕后免疫力下降,感染手足口病后也会出现发热等症状,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导致流产或胎儿畸形。
孕妇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呢?如果家中的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其生活用品没有注意消毒,孕妇接触后就可能患病。孕妇不慎食用或饮用受到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就很可能患上手足口病。
要识别孕妇是否患上手足口病,首先要观察其有无类似感冒的症状,其次要检查其口腔内是否有灰白色绿豆大的疱疹,手、足部位是否发生疱疹并且周围有红晕围绕。手足口病如果病情严重,可能引发心肌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所以孕妇一定要谨慎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嘴巴疼怎么办 第4步:饮食护理
手足口病的患儿因口腔有溃疡糜烂,会表现出吃东西痛苦,口痛、嘴巴疼,不能吃饭的症状,此时家长要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清淡、质软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白粥、牛奶、豆浆、绿豆汤、青菜汤、鸡蛋羹、香蕉奶昔等食物。
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不要吃酸味浓的水果,以免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
1、红萝卜薏仁汤
做法:红萝卜1条,白茅根15克,竹蔗1节,生薏仁15克,每天饮用1次,煎水代茶。
功效:红萝卜健脾和胃、清热解毒、透疹、降气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竹蔗清热泻火、解烦;薏仁健脾利湿。此方剂具有补肺健脾、清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手足口病。
2、萝卜汁绿豆汤
做法:绿豆50克,萝卜1个,白糖适量。取萝卜捣烂取汁,绿豆放锅内加水煮成绿豆粥后,然后倒入萝卜汁,调入白糖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宽中。用于口腔溃疡红肿疼痛。
3、荷叶粥
做法:鲜荷叶2张,大米50克。将荷叶切碎,大米煮成稀粥后,放入碎荷叶,再煮半个小时,即可加入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荷叶含有莲碱、原荷叶碱和荷叶碱等多种生物碱及维生素C,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对于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发烧、疱疹有缓解作用。
小孩手足口病症状早期怎么治疗 第5步:观察病情变化
如手足口病的小孩出现下列病情变化的,家长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烧不退;
2、频繁呕吐;
3、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
4、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5、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紫;
6、面色苍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
7、其他家长觉得需要就医的情况。
备注: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
很多人容易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混淆,那么手足口病能洗澡吗?其实手足口病是否可以洗澡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只有手、足、口、腿、臀部起有疱疹,并且只有轻微的低度发热,可以考虑洗澡,如果采取温水擦浴的方式,还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手足口病患者持续高烧,并伴有严重的腹泻、呕吐、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严重症状,则暂时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消耗患儿的体力,加重症状。
手足口病患者是否可以洗澡,除了观察病情轻重,还要看皮肤是否出现破溃的现象,如果疱疹暂时没有破溃,则可以考虑洗澡,但需要注意的是,洗澡时不要过度擦拭疱疹部位,避免导致破溃,引起感染。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区别在于,手足口病的疱疹会发展到手、躯干等部位,如果这些部位的疱疹出现破溃,则不建议洗澡,避免引起感染。
中医辨别手足口病一摸二看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传染性较强,4-8月份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的症状是发烧和长皮疹,但不少家长表示,对这些症状应该如何辨别?下面专家教你怎样辨别手足口病。
一摸
手足口病最开始的起病特征是发热。对于大多数的轻症病例来说,以中等热度为主,通常体温在39°C以下。如果是重症病例,有可能烧到39°C以上。因此,家长要经常摸摸孩子的额头和身体,看有没有发热症状。
二看
手足口病患儿发热1-2天后就会出现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咽喉、扁桃体等处,很快会变成小溃疡。同时手掌、脚掌和臀部上也会长出红色的皮疹,一般像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圈红晕,没有明显的瘙痒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重症病例早识别很重要。具以下特征,尤其是3岁以下患者,可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①持续高热不退;②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③呼吸、心率增快;④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⑤高血压;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⑦高血糖。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