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老年人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老年人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丑、寅时(1~5时)

此时为人体精气生发的时候。如果此时失眠,可披着被子,坐在床上,呵一两口气,把体内浊气吐出。然后把两只手搓热,摩擦鼻子两旁,并用搓热的手慰热双目35遍。接着把两只耳朵分别向前、向后揉卷35遍。然后用两只手抱住后脑,双手的手心恰好掩住双耳,用食指去弹中指,用来击打后脑勺24次。完毕后,再左右耸跳身子,舒展双臂,像开工一样,做49遍。最后,漱嘴里的唾液满口,用意念送下丹田,作三口咽下,可清除五脏之火,达到减息的目的。

卯时(5~7时)

此时已经可以看到晨光了。起床时,要根据气候的寒暖选择适当的衣服。起床后,可坐在明亮的窗户下,喝一杯白开水,不要喝茶。再梳头发百余下,可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洗漱完毕后,应该喝一点淡粥,吃饱后稍休息,再徐徐行走五六十步,边走边用手摩挲肚子。如果此时要出门或不出门但感觉疲倦,可以饮一点点酒,可用来养真气。

辰、巳时(7~11时)

这两个时辰,可以用来读书看报,或处理家务,或到公园里散步,赏花赏鸟。并要开开心心地享受这段时光,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动气。回到屋里后,要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这样做是因为从亥子两个时辰开始,真气就到了,到了巳午时真气就逐渐减少,因此此时应定神调息,以用来调养真气。

午时(11~13时)

这时要根据自己的饭量去吃饭,不要勉强。午餐吃的要好,尽量丰盛、齐全些。这里说的吃得好,并非一定是山珍海味,而是要吃加工熟的食物,不吃生冷和坚硬的食物。午餐不可吃得过饱,饭后应站起来走上百余步,然后抚摸腹部,再转手抚摸肾堂,让它热起来,使得肾和脾运动起来。然后再喝点茶水,不要喝得过量。

未时(13~15时)

此时最好午休片刻,醒来后,可看书、写作、抚琴或邀朋友叙叙,或出去散散步,放松自己,不要太过劳苦。

申时(15~17时)

此时可吃点小点心,或果品。此时也是上班族的下午茶时间,更是看书、绘画的良机。

酉时(17~19时)

此时应该是吃晚饭的时间了,但不能吃得太迟或太饱,可以少喝点酒,不要喝醉。

戌时(19~21时)

此时可用热水泡脚,可以降火、活血、除湿。并且用凉茶水漱口,可以去除食物的残渣和毒火。睡前可以看一会书,但不能看得太久,否则会损伤眼睛。此时不能多想问题,因为此时思虑过多会造成心火上炎,引起肾水不足,容易导致心肾不交,易患性功能障碍。所以在这个时候,应尽量使心绪安宁,静心养气,早早入睡。此外,睡之前可以按摩左右脚心的两个涌泉穴数百次,可保养人的精气。

亥、子时(21~1时)

此时应该安然入睡,以保养人的元气。睡时,身体要侧面睡着,一只脚屈着放在另一只脚上。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什么都不要想,只有先睡心了,人才能安静入眠。这样心无杂念,安心入睡,才是调神养气的法宝。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不同的时辰适合做不同的事情,把握十二时辰养生法,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二十四时辰养生 巳时脾养生

巳时指的是上午的9点到11点,此时气血流于脾经,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是消化的关键时刻。另外脾经主运化,此时也是老年人进行晨练的好时机,上班族最出效率的时候,是一天中的第一黄金时间。

二十四时辰养生 寅时肺养生

寅时指的是凌晨3点到5点这段时间,此时肺经当令,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气血由静变为动的开始,此时最好也是深度睡眠。如果是肺不好的人此时容易出现咳嗽,如果是在寅时惊醒盗汗的话,则是大病的表现。

中医教你十二时辰正确养生方法

子时(夜里11点~次日凌晨1点)养胆经:

很多人晚上吃完饭以后,八九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肝经:

这个时辰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肝就养不起来。不睡觉、应酬喝酒会加重肝脏疏泄毒素,影响养肝血。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肺经: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动作要缓慢,也不主张早上锻炼。

卯时(早晨5点~7点)养大肠经:

这是人体正常排便的时候,可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经: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脾经: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脾出了毛病,五脏六腑都会不舒服。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水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养心经: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宜养神、养气、养筋,应午睡小憩。

未时(下午1点~3点)养小肠经: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午餐应在下午1点吃完。

申时(下午3点~5点)养膀胱经:

最宜多喝水,及时排尿。

酉时(下午5点到晚7点)养肾经:

人的元气藏于肾,此时按摩肾经穴位可补肾。

戌时(晚7点到9点)养心包经:

保持心情愉快,晚餐不宜油腻过饱,饭后散步。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养三焦经:

此时睡眠可使百脉修养生息。

中医日常养生方法推荐

梳头

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数十至百下,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很有帮助。

转颈、耸肩

肩颈部有脊椎及许多通往头部的重要血管,常转动颈部,耸耸肩膀,帮助肌肉活络,年老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机率会大幅降低。

揉眼

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鸣鼓

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捏鼻

常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

叩齿

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防止双颊下垂。

吞津

闭口做漱口状数回,然后吞下口水。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十二时辰养生法

想要令身体健康那么养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我国中医名著黄帝内经的记载,养生一定要遵从十二时辰来进行安排,这样才能够令身体获得最大的好处。每一个时辰都是身体中不同脏器官最为活跃的时间,所以身体中的气血也是根据这个节奏在身体中进行流通。所以说,想要调养身体,那么一定要顺应自然的变化。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说说十二时辰养生方法。

专家告诉我们,想要获得更好的养生效果,那么一定要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早晨了起床运动吃饭以及工作,而晚上则是需要早早的进入睡眠,同时不要熬夜、酗酒以及抽烟等不良生活方式,这样身体才能够越来越健康。具体的十二时辰养生方法如下:

第一:午时

在中午的十一点到十三点之间就是属于午时,这个时候是天气气机转换的一个节点,所以非常的重要,人体也要顺应这种天地的变化。建议在中午吃完午饭之后要进行适当的休息,但是午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四十分钟,避免令身体更加的疲惫。午休不仅能够令身体中的器官获得休息,同时还有养心的作用,令我们在下午的时间精力充沛。

第二:未时

下午的十三点到十五点之间属于未时,也是身体中小肠经最为旺盛的时间点。小肠对于身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吸收食物中所含有的精华,然后转化成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身体健康。

第三:申时

申时是在下午的十五点到十七点之间,这个时候是膀胱经最为旺盛的时辰。膀胱能够令身体中的气化成水,排泄出身体中多于的水以及液体。如果身体中的膀胱出现问题,那么气转化成为水的这个环节就会出现毛病,身体也容易小便失禁、小便不利甚至是尿闭的情况,严重危害了身体健康。

老年人的健康养生秘诀有哪些

中医养生12小时养生法就是中医子午流注。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推肝经的最佳时间

晚上19点到21点。

根据十二时辰养生的中医理念,肝经的值班时间在凌晨1—3点,这段时间是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候,此时人体的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但这时最好是安静地休息,顺应人体的阴阳变化,同时这段时间也不方便按摩,但可以改到晚上19点到21点时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名经,故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十二时辰与中医经络养生

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

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此时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肺经寅时(3:00-5:00),此时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此时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胃经辰时(7:00-9:00),此时胃经最旺

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脾经巳时(9:00-11:00),此时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心经中午(11:00-13:00),此时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中午能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擞。心经此时保养表情舒服,适当休息或午睡。

小肠经未时(13:00-15:00),此时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膀胱经申时(15:00-17:00),此时膀胱经最旺

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骈枝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轮回,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证。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当多喝水。

肾经酉时(17:00-19:00),此时肾经最旺

“肾藏于生殖之精,肾为天赋和五脏六腑之精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步入储藏精华的阶段。肾经适合休息。

心包经戌时(19:00-21:00),此时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是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行旺,可断根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无缺状况。心包经旺时宜随便走走,这时心脑颅神经器官系统最活跃,心脏欠好的人最好这时候敲心包经,成效最佳。

三焦经亥时(21:00-23:00),此时三焦经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深度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板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即亥时困觉,故此时段内睡觉最佳,易于第二日起床后精神倍好。

相关推荐

牛皮癣患者生活中的养生

平和质 该体质群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平时患病少。养生法: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坚持锻炼,年轻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气郁质 体形偏瘦,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常有胸闷的感觉,容易失眠。养生法:多食黄花菜、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作用的食物。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如跑步、登山等。适宜药膳:菊花鸡肝汤。 气虚质 该体质群声音低弱,易感气不够用,易累,容易感冒,发病后难以痊愈。养生法:宜食

几个适合中老年保健养生操

现在越来越重视保健了,尤其是种老年更加注重对自己身体的保健了,而中老年经保健养生操对中老年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很多中老年朋友都不会做保健操,下面小编就分享中老年经保健养生操。希望对中老年朋友有帮助。 一、老年的养生保健 我认为得从早上说起:不要起太早(因为血液浓度太浓,容易发生脑溢血。),七点后起床为宜:睁眼后先躺在床上一分钟,然后慢慢坐起来一分钟,下床,坐在床边一分钟,最后离开床,开始洗漱、吃早饭。梳头三分钟(无论有无头发者,都得用木梳梳头保健的):自前向后,两侧也是自前向后,不要太用力。感

中老年的十大养生误区

误区一:老了也不服老 不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有些老觉得自己老当益壮,经常还在进行高强度的爬山、跑步、游泳等体育锻炼,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 二方面是退而不休,还在继续拼命的工作,甚至因工作疲累造成心肌劳损,还在继续战斗。 随着每个年龄的增长,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都在减弱;老年要理性认识这点,锻炼要量力而行,不可以过度锻炼,并且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来锻炼,比如散步、太极拳等等。 退休之后发挥余热是好事,但如果患有慢性病的话,还是建议彻底退休为好,安心的享受去享受

时辰养生时刻表 午时心养生

午时是上午的11点到午后1点。此时心经当令,睡午觉同样能够有效养生。此时可以将午饭在12点半吃最好,且午餐宜清淡,营养丰富的同时还要注意营养搭配,短暂的午休能让心经神清气爽。

中医支招调理宫寒

1、肾虚导致的宫寒怎么调 强肾的饮食补充,多吃黑色食品,例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还有坚果类的例如核桃等。根据12时辰养生说:在下午五点到七点,补充水分,和上述食品,也可以做日常养护排毒和暖宫用美闺媛暖宫型类的驱除宫寒。 2、节食导致的宫寒怎么调 饭前喝汤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汤,例如酸辣汤、辣鱼汤、胡辣汤等,可以有效占据胃容量,减少进食量。另外它们所具有的温热性质,也可以缓慢地帮你蓄积体内热能,防止宫寒发生。

跳健身操有什么好处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见到村里面老们跳迪斯科的情景,也就是现在老年跳的健身操,健身操对于老年的好处有很多,因为在健身操的这项娱乐运动里面融入了舞蹈、音乐、体育等多种元素,当然这些元素自然也是受老年甚至中年喜欢的原因,其实健身操是们养生方式的一种,因为它给老年朋友们带来了太多的欢乐与健康。 既然健身操是许多老年十分喜爱的运动,那么我们大家买就要了解一下常常跳健身操的好处有哪些?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老年健身操又名老年健身迪斯科,是兼中外之长,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而形

时辰养生时刻表 卯时大肠养生

卯时是指早上的5点到7点这段时间,气血流集中在大肠经。这个时候体需要将身体新陈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故此时是排便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一般是刚起床的时间点,这个时候不妨喝一杯水,不仅补充身体水分,还能够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中医教您老秋冬季如何养护阴气

(一)早睡早起 收神“蓄阴”秋天的早晨是四季中空气最清新、含氧量最高的时候,老年宜早点起床,广步于庭,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秋天的夜晚,气温转凉,老年宜早睡养神,以顺应“阴精收藏,收敛神气“的养生法则,有助阴精内蓄,保持体阴阳调和。 (二)饮食清润 补益“滋阴”饮食对体具有调和阴阳、滋补脏腑、补益气血、调节情志等作用。因此,老年秋冬季的饮食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原则,少吃辛辣、 燥热之品和动物肝脏,减辛增酸,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番茄、时令瓜果和新鲜蔬菜以及蜂蜜、乳品等,以达改善脏腑、滋

养生重于治病

-时令关注 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春季养生又该注意什么?上周日,中国移动绍兴分公司“全球通VIP俱乐部健康俱乐部”之“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专场讲座在绍兴饭店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北京天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长曲黎敏为与会者详细讲授了“十二时辰养生”的知识。本报整理出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两大养生误区 养生就是吃吃补品 补钙其实很简单,每天日照一小时再配合适当锻炼 曲黎敏认为,养生不是吃补品,比如有些老年缺钙就拼命地补钙,这都是走入了养生误区。补钙其实很简单,每天一小时日照,如还能做到锻炼,如老背包行

冬至警惕三大疾病来袭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往往会病情加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