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湿气重怎么办
春季湿气重怎么办
一、拔罐疗法祛湿
我国的一些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身体的防湿祛湿有很好的疗效,比如拔罐疗法就对祛湿很有效果。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近几年来拔罐疗法开始流行起来,可见这一疗法确实经得住实践考验。
二、艾灸除湿
和西药治标不治本不同,中草药能治疾病之本,除湿的关键也在于治本。并不是说少喝水就能减少体内的湿气严重程度。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的作用,对春季除湿邪更是有他法所无法替代的良效。
三、祛湿还得靠食疗
红豆+花生+大枣
做法:
1、红豆、花生仁洗净,用冷水浸泡回软。
2、红枣洗净,剔去枣核。
3、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4、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红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后,放入红枣,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调味即可。
绿豆+薏米仁
做法:
1、将薏米仁浸泡一夜。
2、将浸泡过的薏仁与绿豆加水煮半个小时。
3、加入白糖即成(也可以等粥冷却,加入蜂蜜)。
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麦,口感更好。
大蒜一次吃多少好
大蒜建议一次吃2到3瓣。
吃蒜还要根据季节和体质而定。夏季湿气重,多吃蒜可以除湿邪,但秋冬季节干燥,容易上火,最好少吃。对于体质虚弱和胃肠衰弱的人,可以适当吃些熟蒜,比如烤蒜、入菜或腌制成糖蒜,可以有效减少大蒜素对肠胃的刺激。
儿童春季保健小常识 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注意督促好小儿的手不要乱碰脏东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注意保暖
春季湿气重,气温变化大,儿童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因此春季也要给儿童保暖,避免着凉。特别是在儿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湿热体质可以喝蜂蜜吗 湿热体质蜂蜜怎么喝
1、选用来自于银杏、黄连、枇杷、菊花、百花等植物的蜂蜜清热功效更为明显,而来源于龙眼、党参等植物的蜂蜜呈温性,则次之。
2、使用温水冲服,一天一次,每次约为一汤匙,因为春夏两季湿气重,一般早上不适宜食用,选在临睡前比较适宜。
大蒜最好怎么吃
夏季湿气重,多吃蒜可以除湿邪,但秋冬季节干燥,容易上火,最好少吃。对于体质虚弱和胃肠衰弱的人,可以适当吃些熟蒜,比如烤蒜、入菜或腌制成糖蒜,可以有效减少大蒜素对肠胃的刺激。需要提醒的是,吃完大蒜不要马上喝茶,有可能引起胃疼或消化不良。
湿气重要多喝水吗 湿气重和体寒有关系吗
夏季湿气重是很常见的事情,也和一部分的体寒有关系,体湿即为体内湿气,其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体寒是由于体质和生活习惯的交错而引起的症状,要想彻底治疗体寒,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意,并且长久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地 防治体寒。
春季湿气重多喝去湿茶
最近,不少广州白领上班总是打不起精神,常常感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肩背部发出阵阵疼痛,到医院一查才知患上了风湿病。一些“老风湿”病人到了这个时节病情也易复发。近段时间各大医院风湿门诊病人显著增多,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黄清春提醒,冬末春初风湿高发,湿气侵入体内是重要诱因。
广东地处岭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春季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而广州一年有三季以暑热气候为主,老百姓喝的珠江水水性偏热,进一步加重湿气,对人体脾胃影响甚大。中医认为脾胃主水,湿气多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继而产生内湿,表现为舌苔厚腻、口腔粘液多而苦涩、脸色晦暗和四肢倦怠。而西医则认为,风湿病是外界阴冷刺激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关节、肌肉和筋骨肿胀疼痛。
黄清春建议,为了预防风湿,在广州生活宜常喝去湿凉茶,其原料为薏米、淮山、茯苓、百合、白术、野菊花、生地、赤芍、金银花等,民间用木棉花、鸡蛋花煲茶也有一定去湿功效,但木棉花在煲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以防重金属污染。此外,生活中注意穿衣保暖,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加强体育锻炼,宜少吃苦瓜、通心菜等寒性食物。
如何检测自己体内是否湿气过重呢
脾湿有以下症状:
1、食欲减退,脾的功能主要是消化吸收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水,然后转化为人体能利用的营养物质,为细胞的代谢功能。夏季,湿热的环境中,很多人都会有食欲不佳的情况。
2、面色发黄,舌头两侧有齿印,早期的时候可以对着镜子观察,如果发现脸色发黄并且舌头两侧齿印明显,则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
3、如厕时,大便糖稀,不成形,则说明体内湿气较重。
4、如出现短气、少言懒言,则也有可能是脾湿的现象。
5、湿气重的人一般会有体态臃肿的情况。
春季湿气重多吃6种食物可去除
1、红豆
红豆可以补血,亦可以除湿。从中医角度来讲,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用红豆煮水喝,可以很好地排出体内的湿气。红豆还可以做豆浆、甜品等。
2、苦瓜
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祛湿、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的功效。由于苦瓜中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
3、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好的薏米有一种药的味道,没有霉味也没有长毛。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净晾干用锅炒,铁锅干炒,就像炒芝麻那样炒好就ok了。单独吃薏米或者家里有粉碎机的打磨成粉可以像冲芝麻糊一样冲着喝,比煮粥效果更胜一筹。
4、山药
山药并没有直接除湿的功效,但是山药可以补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山药可以炒着吃,炖菜吃,还可以做点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药选择铁棍的比较好,属于药食两用的,对补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还可以补气,比普通的家用山药更好。
5、绿豆芽
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毫不逊色,它不仅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用于湿热郁滞、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患者食用。
6、黄花菜
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有清热、利湿、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肿等功能。
夏天湿气重吃什么好 红枣薏米汁
材料:薏米60克,红枣25克,冰糖10克。
做法:
1、将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红枣洗净,去核,切碎。
2、将薏米、红枣碎倒入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启动豆浆机即可,待其煮熟后过滤加入冰糖搅拌花开即可饮用。
功效:很多人可能都觉得湿气重的不适合再吃红枣了,其实不然,红枣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胃代谢水湿;而薏米性凉,不仅可以解暑,还是很好的利湿材料,二者结合非常适合夏季湿气重的人饮用。
春季湿气重易长痘吃什么
绿豆
绿豆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毒食品,还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湿热体质者的天然良药。
推荐食谱:绿豆薏米汤
原料:绿豆,薏米。
做法:
1、薏仁及绿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隔夜。
2、薏仁加3杯水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半小时,再放入绿豆煮至熟烂。
3、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盐)调味即可。
味道:味甘、清甜
注意:煮绿豆薏米汤时,最好不要煮到绿豆皮破豆烂汤浊,这样清热效果会打折扣;且不宜加太多的糖,因为甘甜之品易助生湿热;不要吃冰镇的,以免伤肠胃助湿。而且绿豆薏米汤性微寒。
扁豆
扁豆具有健脾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推荐食谱:鸭肉芡实扁豆汤
原料:老母鸭1只(约1500克),白扁豆90克,芡实60克,黄酒2匙,植物油适量。
做法:
1、将老母鸭剖净,斩成小件,起油锅煽炒3分钟,加入黄酒,用清水浸没。
2、武火煮沸,放人精盐适量,改文火煮2小时时加入白扁豆与芡实,再煮1小时便可。饮汤,吃鸭肉、扁豆、芡实。每日1料。
功效:滋阴补虚,益肾祛湿。适用于肾阴虚。症见盗汗,遗精,口干咽燥,潮热,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
蜂蜜的副作用
从中医角度讲,蜂蜜性平味甘,有补益脾胃、润肠通便的作用,能缓解口干、鼻干、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问题,还有安神的功效。蜂蜜还能滋阴润燥, 适合阴虚火旺的病人。如因鼻敏感而有鼻干、红肿症状的人,可通过服蜂蜜来改善。
但体质寒湿的人,或身体常出现水肿的人,食用蜂蜜反而会加重湿气,弊大于利。所以在食用蜂蜜前,应考虑个人体质。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在选择蜂蜜的时候每页是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的,不一样的体质能不能食用都是不一样的。
不同蜂蜜来自不同的植物,枸杞、龙眼、党参、山楂蜜等偏温性,有补益的作用;银杏、黄连、枇杷、菊花蜜、冬蜜、百花蜜等偏凉性,有清热的功效。
服用蜂蜜,较为合理的方法是每天吃一次,每次约一汤匙。在不同时间食用蜂蜜,功效也不同。如临睡前食用,有助于安神,可促进睡眠;而春季和夏季 湿气重,早上则不适宜食用,秋冬季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