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糯米粥治小儿秋季腹泻
山药糯米粥治小儿秋季腹泻
针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治疗小儿腹泻重在健脾养胃,以滋补孩子的后天之本为主。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温平,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等症。山药既是蔬菜又是滋补佳品,用山药治疗腹泻,既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又比较容易被患儿接受。具体做法是将干山药磨成细粉,可单独用山药粉煮粥也可与米粉按1:2的比例混合煮粥,最好调成咸味,可预防因腹泻而发生的脱水,一般1天1~2次食用,1周为1个疗程;平时也可用鲜山药加糯米煮粥喝,既滋补了脾胃又可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另外,小儿秋季腹泻要配合饮食调理,注意进食清淡,禁食油腻、煎炸类食品,本法只适用于小儿单纯性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若大便常规检查有致病菌者,应配合药物治疗。食用山药一般无明显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
如何防治小儿秋季腹泻
1、引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
2、给宝宝吃隔夜的或不新鲜的食物。
3、对宝宝的饮食用具,如奶瓶、汤勺等,在每次用前和使用完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4、处在哺乳期的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减少宝宝感染病毒的机会。
5、宝宝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
6、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不留卫生死角。
7、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8、要使宝宝远离有急性腹泻的患者。
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症状
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疾病。腹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拉肚子”。腹泻的话,其实是和便秘相对的。腹泻也就是指上厕所的排便的次数是要比平时的次数多,而且是比较频繁的,最主要的就是会出现小腹疼痛,还有就是排便的粪便是比较稀薄的,而且是水分比较多的。造成腹泻的原因也是比较多的,有可能是着凉或者是食物的问题。
1小儿秋季腹泻的话,主要的症状就是会出现感冒的情况,还有就是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的情况。小儿秋季腹泻的话也是会出现小腹疼痛的现象,还有可能会出现手脚发冷、手脚无力的情况。
2出现小儿秋季腹泻的话,一定不要自己随意给孩子用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或者是诊所接受检查,然后治疗,用药的话一定是要严格遵守医嘱的,不要随意地使用偏方为孩子进行治疗。
3出现小儿秋季腹泻的话,一定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一定是要注意食品的卫生的,还有尽量不要让孩子吃一些垃圾食品,尽量不要让孩子吃一些辛辣的食物,饮食尽量是以清淡为主。
注意事项:出现小儿秋季腹泻的话,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卫生,一定要注意孩子肛门位置的卫生清洁和保持干燥。还有就是一定不要让孩子着凉,要注意防止孩子踢被子。
如何防治小儿秋季腹泻
1、秋季气候渐渐转凉,寒冷会加强肠蠕动,加重患儿腹泻,家长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多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工作,及时添加衣被。
2、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3、房间内空气要新鲜流通,温度要调节至适宜。
4、家长要注意尽量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去,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5、2岁以内的婴幼儿要特别注意卫生条件,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护理,做好奶瓶与餐具消毒。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护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四种药
小儿腹泻是小儿一道坎,尤其进入秋季,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那么小儿秋季腹泻吃什么药呢?下面由专家为您介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四种药吧!
1.蒙脱石散剂
蒙脱石散剂是一种高效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口服2小时便可均匀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并维持6小时。能吸附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并对其具有固定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肠道细胞的吸收功能,减少其运动失调,使水和电解质流失明显减少。它还能与粘糖蛋白相互作用,提高粘液的质量和数量,使其稠度增加,加强了肠道的粘液屏障功能,从而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2.预防疫苗
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疫菌我国从2005年才开始应用。目前只有我国和美国研制出了口服轮状病毒的活疫苗。医界认为,服用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办法。
当然,也不是说孩子服了这种疫苗家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孩子的抵抗力是不同的,抵抗力低下时,用了疫苗也可能会发生病毒感染。所以,平时的预防措施还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原因,因为轮状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疫苗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目前疫苗的覆盖率为47%~68%。这也是少数患儿服用了疫苗后,仍患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之一。
有人认为进口疫苗比较好,这是一个误区。疫苗好不好,主要看是否与当年感染病毒的类型相匹配。由于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接种后保持期一般为一年,最长不超过一年半,也就是说要避免感染小儿秋季腹泻,最好每年接种一次疫苗。
3.微生态调节剂
人体中存在很多正常细菌,如双歧杆菌等,数量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主要分布于肠道,是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如果正常细菌数量下降或比例失调,就会出现腹泻,腹泻又将进一步加重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是以双歧杆菌为主的正常活菌制剂,口服后可促进正常菌群恢复而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经临床验症,爱尔A、吗咪爱、培菲康、乳酶生、丽珠肠乐等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效果较好。
4.口服补液盐
轮状病毒对患儿最大的威胁是缩短了小肠内的绒毛。别小看了这些绒毛,由于它们的存在,在人体肠道内形成了无数的沟沟壑壑,好像向日葵一样,自身面积很小,但加上所有的瓜子形成的沟回,面积就相当可观了。我们的肠道也是如此,把沟沟壑壑的绒毛面积都算起来,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它保证了人体所需营养的吸入与各种功能的发挥。可一旦绒毛缩短了,肠道内的吸收平衡也就被破坏了,首先水和电解质就会大量流失,导致人体这台发动机好似没了供油一样,失去了动力。这种因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小肠绒毛也不可能一下长出来。
治疗上,只能是补充水和电解质。据统计,婴幼儿秋季腹泻引起的脱水90%以上属于轻度和中度脱水,仅10%属于重度脱水。对急性腹泻并发轻中度脱水的患儿,治疗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ORS)。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起到防止脱水的作用。口服补盐液呈粉状,应按说明配成水剂分次喝下。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勺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静脉输液只用于重度脱水,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切不可随意向医生要求输液治疗。因为滥输液不仅会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时会发生输液反应,导致病情恶化。
宝宝遭遇秋季腹泻5大症状在捣鬼
小儿秋季腹泻的五大症状
秋季腹泻是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引起肠道粘膜的损伤,导致肠道粘膜上皮大量的水分,水分不能吸收,时间长了就会腹泻。而且秋季腹泻的大便稀水样粘液样,像蛋花汤,严重的时候出现脓血便,这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
1.如厕次数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2.小儿秋季腹泻的的症状有哪些?秋季腹泻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3.小儿秋季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4.半数秋季腹泻患儿会出现呕吐,呕但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5.小儿秋季腹泻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小儿秋季腹泻温馨提醒
如果出现小儿秋季腹泻的五大症状,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另外,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对带孩子到室外活动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秋季腹泻问题。
小儿秋季腹泻的症状及危害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妈妈们请放心,说不是不吉利的事,而是让你烦恼的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的症状有很多,严重的还可能致死。及早发现小儿秋季腹泻的前期症状,对宝宝腹泻的治疗都有很大的作用。
调查显示,小儿秋季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1200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中,死于腹泻的达到300~400万,仅次于呼吸疾病而占第二位,但是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腹泻病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但腹泻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小儿秋季腹泻症状及危害一:肠道内感染
症状:
1、腹泻轻的小儿大便每天可10次以下,黄绿色,带少量粘液,有酸臭,蛋花汤样或薄糊状,脱水症状(前囟,眼窝凹陷) 不明显。
2、情况重的小儿大便每天多达10-20次或更多,黄绿色水样带粘液、伴呕吐及发烧、脱水症状明显,面色发灰,哭声低弱,精神萎靡, 体重锐减,尿少等,很快会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严重症状。
危害:肠道内感染小儿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很快出现脱水症状。
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 轮状病毒如何致病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4个月~2岁,占小儿患者的90%。轮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和空肠。病毒造成小肠粘膜损伤,使小肠对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造成肠道渗透压过高而导致腹泻。
轮状病毒有3种类型,可造成的症状分别如下:
造成小儿秋季腹泻,起病急,腹泻每天达10多次,更多的达到几十次。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酸臭为,可有黏液便,但无血便。幼儿患者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有腹痛、呕吐,部分患儿还可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症状,病程在1周左右。40%~80%的患儿有脱水症状。
造成成人腹泻,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发热者较少。
也可以侵犯小儿,症状与小儿秋季腹泻相似。
秋天吃什么清肺火 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秋季常吃能益肺止咳,延年益寿。
润肺指数:★★★
食用方法
1、山药炖乌鸡。乌鸡加生姜炖熟后,加入山药炖半小时即可。
2、山药糯米粥。山药、糯米,加水炖熟即可食用。
秋季腹泻早期不用急于止泻
不少家长看到平日生龙活虎的孩子患上腹泻后一天拉多次水样大便,明显地消瘦憔悴,心疼地千方百计要为孩子止泻。专家指出,除非孩子出现脱水,否则腹泻早期不要忙着为孩子止泻,不妨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让孩子拉个1~2天,使其体内毒素排清后再以中药辨证施治,这样可以缩短疗程,孩子会恢复得更快更好。
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使肠道黏膜屏障而出现剧烈的腹泻,此时如果立即止泻,大量复制的病毒不能随大便排出体外,无异于“闭门留寇”,使病程延长,不利于小儿康复。因此,秋季腹泻开始的1~2天内,只要小儿没有发生脱水,不妨让机体的自然反应发生作用,不要匆忙止泻。
注意天气变化预防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以腹泻、发热、呕吐、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经过炎夏酷热天气的消耗,孩子的睡眠时间较短,胃口不佳,消化功能下降,夏季食物易变质,容易发生急性胃肠炎,再加上暑假期间偏好吃冷饮,使本已虚弱的肠胃功能更加受损,而轮状病毒在夏秋之交微凉的气温下滋生特别快,因此,如果在立秋后不小心让腹部受凉,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注意,就很容易患上小儿秋季腹泻。
因此,秋天到了,妈妈除了给小儿接种秋季腹泻疫苗之外,还应该在平时多加注意预防秋季腹泻。季节转换,要密切留意天气情况为孩子添衣保暖,也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秋季腹泻会传染吗 哪些人容易患秋季腹泻
3岁以下幼儿是秋季腹泻高发人群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之间的幼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秋季小儿腹泻的推拿疗法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脾胃功能失调或外感时邪所致,临床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最为多见。小儿腹泻除有大便不正常外,还可出现许多兼加证:如发热、呕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厌食、面黄、疲乏无力等。
对于小儿腹泻,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膏药贴脐、饮食疗法及推拿捏积等方法治疗。吃中药需要请大夫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辨证施治。贴脐的膏药,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品种,可酌情选用。腹泻小儿的饮食疗法,可选用山药、生薏米、莲子等加在大米中煮粥,要求粥中的米要煮烂,其米汤也可给小儿频频饮之。
小儿秋季腹泻推拿捏积方法
采用推拿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可酌情选用补脾土、揉板门、揉外劳、运内八卦、揉脐、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捏积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
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
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揉外劳
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医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运内八卦
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医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做圆圈运动。
揉脐
脐即肚脐,医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摩腹
腹指小儿腹部,医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做圆周运动。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捏脊
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是什么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可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个月---3岁,由于常发生在10---11月份,所以又称为小儿秋季腹泻。潜伏期1~3天,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