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艾灸哪个部位 合谷穴
腹痛艾灸哪个部位 合谷穴
取穴: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户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重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艾灸功效:疏风解表,通络镇痛。
主治:腹痛,牙痛,手腕及手臂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肠胃感冒肚子疼怎么办 指压合谷穴
取穴部位:合谷穴在在手背,第1、2掌骨间,将右手心放于左手背,以拇指第一横纹(关节处)放于左手虎口正中,拇指尖所达是左手合谷穴,找右手合谷穴同理(如图)。
指压方法:男子拇指指腹来回指压左手合谷穴,50次,左手臂按摩完毕,再做右手臂。女子反之。
功效:合谷穴能调理肠胃,补气理中,调理腹痛腹胀,可用于调理肠胃感冒肚子疼的症状。
夏季感冒艾灸什么穴
1、夏季感冒艾灸什么穴呢
在感冒早期,使用艾灸治疗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方法,熟练使用艾灸的市民甚至可以在家独立完成治疗。如果感到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可灸大椎穴。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可灸风池穴。头痛、眩晕,可灸风府穴。此外,灸合谷穴(俗称虎口)主治鼻塞、流清涕,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专家提醒,应注意避免皮肤烫伤。
2、有些情况不宜施灸
2.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不要施灸。
2.2、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2.3、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4、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也忌灸。
2.5、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以及没有自制能力期间都忌灸。
常针灸五个穴位气色好
1、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2、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3、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4、水分
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5、三阴交
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
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月经干净几天可以艾灸 推荐:经期后艾灸调理穴位
穴位方:神阙(肚脐),关元(小腹),脾俞、次髎(背部),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均可;
功效:益气养血,散寒止痛。
穴位方:颊车、下关、印堂(面部),合谷(手部),关元(小腹),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蒜灸,一次选取4个穴位;
功效:润肤美容,延缓衰老。
穴位方:曲池(手部),天枢、中脘、关元(腹部),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阴陵泉(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一次选取3-5个穴位。
功效:调理脏腑,加速脂肪代谢。
女性养颜祛病艾灸妙方的穴位
女性养颜祛病艾灸妙方的穴位
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水分
水分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三阴交
三阴交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
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上面就是对女性养颜祛病艾灸妙方的穴位介绍,通过了解以后我们知道艾灸能够对身体进行很好的调理,但是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穴位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女性朋友平时在生活中饮食不要贪凉,并且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身体健康。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合谷穴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艾灸哪里可以美容
艾灸可以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将热气内注,温通经络,迅速传到全身经络,五脏六腑,调畅气血,活血温经,从而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衰老能力,达到美容效果。
预防皮肤老化艾灸
滑肉门:艾灸这个穴位有助于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增加血流量,同时可调理气血,疏通经气,使气血上输下达,从而预防面部肌肤老化。
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手阳明大肠经循经上于头面部,刺激合谷穴可振奋元气,益气养血,有效防治面部肌肤老化的问题。
足三里:艾灸这个穴位对机体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可以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而增强免疫力,同时对水肿 ,肥胖,腹胀,乳痛,便秘,胃痛有治疗作用。
抗衰老艾灸
肺俞:艾灸这个穴位能有效增强表皮细胞的代谢能力,使皮肤细腻。还可以用于治疗咳嗽气喘,潮热,鼻塞,盗汗以及皮肤病等症。
脾俞: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起到抗衰老作用,同时对腹痛,泄泻,呕吐,水肿,便血,气虚乏力等有显著疗效。
肾俞:艾灸该穴位可调理因内分泌失调造成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及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等问题。
三阴交:艾灸该穴位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有改善作用,是女性常用穴位。
曲池:曲池作为多气多血之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清热凉血,解毒,抗炎作用,能促进大肠气血畅通,有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毒素,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治疗痤疮艾灸
曲池穴:艾灸该穴位可调节因肺热及血热引起的痤疮。
合谷穴:清热解毒,对热症引起的痤疮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治疗痤疮艾灸
曲池穴:艾灸该穴位可调节因肺热及血热引起的痤疮。
合谷穴:清热解毒,对热症引起的痤疮有良好的调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