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连翘清热解毒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连翘清热解毒

热毒不解,体内的湿热症状也难以除掉,所以体内有热时,要及时清除热毒,连翘性微寒,味苦,归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

除湿药膳方:

材料:金银花,连翘各10克,猪腰1个。

方法:先将金银花和连翘水煎取汁备用,猪腰一剖两半,去掉腰臊,切成片,加药汁煮熟即成,每日服用1次。

功效:此汤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适用于急性肾炎尿血,水肿等症。

注意:连翘应用前要咨询医生,最好要有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指导。

治疗小儿咳嗽的掌心敷药法

小儿咳嗽的致病因素较多,如感染、吸入物、过敏、精神因素等均可引起,但以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最为多见。

掌心敷药法又叫“握药法”,是把中药制成散、糊等剂型,将其握在手心,使药气不断透入掌心而进入全身的一种治病方法。

具体方法是:百部、连翘、黄连各18克,冰硼散9克,鲜鸡胆、陈醋各适量。先将前3味药共研细末,然后加入冰硼散搅拌均匀,分成7等份,每晚取 1份药末,加2个新鲜鸡胆,用适量陈醋调好后,敷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10天为1个疗程。可治小儿咳嗽。

方中百部为止咳要药,能润肺止咳,善治寒热咳嗽、百日咳等;连翘清热解毒,善疏风热、清心热,主治温热病以及外感发热等;黄连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主治热吐、痢疾、失眠、疮疡、痈肿等;中成药冰硼散(含冰片、硼砂等)为外科良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鸡胆可润肺止咳、化痰;陈醋能散淤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百部、连翘、黄连、醋对多种病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诸药合用具有解毒消炎、止咳解痉功效,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以及百日咳等均有一定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方中黄连、鸡胆、陈醋、冰硼散除了有药物功效外,还有较好的透皮作用,更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渗透效果,从而增强疗效。

四类药是如何应用的呢

清热泻火

编辑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或热炽盛,化为热毒,熏肌蚀肤,深入脏腑,发于官窍,症见烦躁狂乱,头面红肿焮痛,口鼻生疮,咽喉不利,疮疡疔毒,化脓溃烂,大便燥结等。代表中成药: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等。

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尤其对感冒、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流感病毒的功效,是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咽喉炎、热毒诸症、急性胃肠炎最理想的天然药物。

“清热消炎宁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九节茶,其提纯成分含香豆酮、延胡索酸、黄酮甙、内酯、酚类挥发油等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常见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等作用较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甲3型流感病毒、疱疹病毒Ⅰ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 因此在临床上,九节茶多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对多种急慢性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肺炎等。

为了解决九节茶药材由野生变为规范化种植及管理问题,白云山敬修堂开展了九节茶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探索并制定了九节茶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实现了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运用指纹图谱质控技术,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畅销数十年,产销量近50亿粒,是消费者信赖的清热解毒品牌药。

清热解毒

编辑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火热偏盛于三焦、脏腑、五官,症见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耳鸣耳聋,牙痛,牙龈红肿,咽喉肿痛,疮疡初期红肿热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

此类中成药品种繁多,按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清上焦头目实火者,代表中成药有上清丸;清三焦火者,代表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等;清肝胆火者,代表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等;清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胃黄连丸等;清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导赤丸等;清肺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肺抑火丸等。

清热燥湿

编辑

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湿邪化热所致诸症。如湿热蕴结大肠之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代表中成药有葛根芩连片等。湿热蕴结膀胱之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爽,尿道刺痛,痛引小腹,或尿血,甚或癃闭不通。代表中成药有金沙五淋丸等。肝胆湿热之黄疸、胆囊炎、胆结石,代表中成药有利胆排石片等。

清热凉血

编辑

清热凉血类中成药具有轻盈头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热入营血所致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等;热入血分所致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凉血膏等。

使用清热类中成药需要注意一般在表证已解,里热正盛,或里热虽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如邪热在表,当先解表,否则会因邪入里;如里热已实,则应采用攻下中成药;表邪未解,里热已实,则宜表里双解。另外,辨别热症的叙事、真假、在脏在腑也很重要。此类中成药多用苦寒之品,易伤人体阳气,所以不能长久服。

上火如何辨证施治

1.辨别虚实论治(1)实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证候: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则: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中成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2)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种证型。阴虚火旺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气虚火旺者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建议就医后使用汤药调理,常用中成药主要是补中益气丸等。

2.按脏腑类型的辨证论治(1)心火虚火证候: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治则:滋阴清热;实火证候: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治则:清心泻火。(2)肺火证候: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治则:滋阴清肺。(3)胃火虚火证候: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治则:养阴清热;实火证候: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等,治则:清胃泻火。(4)肝火证候: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治则:清肝泻火。(5)肾火证候:主要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治则:滋阴清热。

3.常用中药方剂(1)常用方剂导赤散、黄连解毒汤、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白虎汤、大承气汤、二至丸等。(2)常用滋阴中药天冬、麦冬、玄参、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等。(3)常用清热泻火药大黄、黄连、黄柏、山栀子、石膏等。(4)常用清热解毒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风寒感冒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至宝丸等。

风热感冒

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即脉搏跳动较快)。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凉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口服液)等。

猪流感小药箱

流感防治“家庭小药箱”包括治疗感冒和清热解毒两类中成药。其中治疗感冒中成药包括:银翘解毒丸(系列)、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感冒退热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系列)、桑菊感冒片(系列)、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羚黄宝儿丸,屏风生脉胶囊。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包括清开灵口服液(系列)、双黄连口服液(系列)、清热解毒口服液(系列)、羚翘解毒丸(系列)、板蓝根冲剂,抗病毒颗粒(系列)、金莲清热泡腾片(颗粒)、小儿咽扁冲剂。

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至5天即可,同时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要科学防控甲流。

什么中药泡水清热解毒 连翘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痛,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6-15g。

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用。

妇科用药一定注意用对疗程

临床上,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用得很多。不少女性出现下腹痛、白带增多、同房出血或瘙痒等身体不适时,就会想到是“妇科炎症犯了”,于是自行买中成药吃。殊不知,很多妇科疾病的症状类似。“就拿腹痛、分泌物异常来说,有的人是子宫肌瘤,有的是子宫内膜异位,有的是卵巢肿物。此时若用治疗炎症的中成药,就不管用。

使用中成药本身也讲究辨证论治,不对证难以见效,因此,一定要看清药物的“功能主治”。目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花红片、金鸡胶囊等,多是针对湿热下注证型,以清热解毒、通络、除湿中药为主要成分。若脾虚白带增多,用了这类中成药,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加重病情。

治疗妇科炎症,在选对药的基础上,还需用够疗程,否则病情容易反复。妇科千金片、花红片等一个疗程通常为7—12天。“但要注意,久用清热除湿类药物损伤正气,如果用药一周,症状改善不明显,就要果断停药,及时就诊。”

温馨提醒:女性朋友如果出现妇科炎症应该及时到医院做正规的检查好及时治疗,用对药用对疗程,好及时根治妇科病。

相关推荐

哪些药物人们容易乱用

感冒类中成药 感冒类中成药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具解表清热的功能,但如果因风热感冒而服用,就会加重病情。 很多人一感冒后就找出维C银翘片、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等一大堆感冒药混着吃,认为吃越多见效越快,但实际上这些感冒中成药通常都至少两种以上的成分交叉重复,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例如,板蓝根药性苦寒,虚寒体质的患者多喝容易伤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

上火的治疗方法

1.辨别虚实论治 (1)实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证候: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则: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中成药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2)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

肺炎吃什么中药好得快 风热犯肺型肺炎

对症治疗:发热微恶寒,周身不适,咳嗽,痰白或黄,胸部隐痛,兼头胀痛,口干口渴,苔黄,脉浮数。 治疗当辛凉解表,化痰止咳,方用银翘散加减。 常用中药:金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桔梗,柴胡,前胡,百部,杏仁,生石膏。 方中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柴胡除热邪,解身热;荆芥疏散外邪;桔梗,前胡,杏仁,牛蒡子,百部宣肺化痰止咳;生石膏清热止渴。

湿热型痘痘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为清热祛湿,治法仍为内调外治,湿热型痤疮的治疗,另外需患者的配合,要对治疗树立信心。 治疗药物不要使用含激素的药物,最好选用知名品牌的中成药,可以用。含清热利湿作用的成分土茯苓,天葵子,白藓皮等,可以达到祛湿热毒邪的目的;配伍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可以达到祛风热毒邪的目的;含活血化瘀养血生血类成分;诸药合用,通过通泄三焦实火,荡涤脏腑湿热,泄火通便,调整机体的功能,消除湿热型痤疮,恢复颜面皮肤健康。 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长痘不一定都是吃辣、生活不规律造成的,更多的痘痘是

孕妇可以喝板蓝根治感冒吗

如果了感冒发烧的症状,喝板蓝根是可以的。 孕期感冒发烧,可以吃一些毒副反应较少的中草药。比如具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羌活、金银花等都较好疗效。也可用些中成药及其制剂,如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等。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增强免疫力的话,不建议经常喝板蓝根。 注意事项 孕妇千万不能随意选用中药。一些对普通人来说药性缓和、安全可靠的中药,对孕妈咪和胎儿却严重的危害。比如某些中药含生物碱等成分,一定的毒性。若几种中药合用,毒性更为复杂,往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怀孕初期的3个月

上火的辨证施治

.辨别虚实论治 (1)实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证候: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则: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中成药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2)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

孕妇吃中成药也要谨慎

孕妇在入口的食物中很多是一定要禁忌的,尤其是吃的药,人觉得西药副作用大,不吃,就改吃中成药,但是熟不知,中成药对孕妇来说也是危害的,吃不对了就会让自己孕育的宝宝受到伤害。 消导类:即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一类的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理气类:具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十香止痛丸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的禁忌药。 理血类:即活血祛瘀、理血通络、止血功能的中成

孕妇不能使用的中药

理血类 活血化瘀功能的中成药,如七厘散、云南白药、小金丹、脑血栓宁、虎杖片、三七片等,孕妇最好不要使用。 清热类 具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则容易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含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祛风湿痹痛类 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由于其中的牛膝具活血作用,川乌药性辛热,因此容易引起胎儿发育障碍。 类似的中成药,还大小活络丸、天麻丸、虎骨追风酒、华佗再造丸

家中老人定要常备五类药物

1、感冒类药物 中医将感冒分成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三种类型。由于疾病类型不同,选用的药物也就大不一样。针对风寒型感冒的治疗,应以辛温解表及宣肺散寒为主。一般常备的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等。对于风热型感冒,应以辛凉清解及肃肺泻热为主,常备的中成药银翘解毒颗粒、夏桑菊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银柴合剂、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对于暑湿感冒,则应当解表祛暑、化湿和中。其中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都是疗效不错的中成药,在夏季更是家中必备的良药。 2、止咳化痰药 与感冒经常同时发生的病症就是咳嗽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