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在分娩时不宜大声喊叫
产妇在分娩时不宜大声喊叫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产妇要对分娩有正确认识,消除精神紧张,抓紧宫缩间歇休息,按时进食、喝水,使身体有足够的能力和体力。这不但能促进分娩,也大大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力,如果确实疼痛难忍,也可以做如下动作,以进一步减轻疼痛。
(1)深呼吸
子宫收缩时,先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用口呼出。每分钟做10次,宫缩间歇时暂停,产妇休息片刻,下次宫缩时重复上述动作。
(2)按摩
深呼吸的同时,配合按摩效果更好。
吸气时,两手从两侧下腹部向腹中央轻轻按摩;呼气时,从腹中央向两侧按摩。每分钟按摩次数与呼吸相同,也可用手轻轻按摩不舒服处,如腰部、耻骨联合处。
(3)压迫止痛
在深呼吸的同时,用拳头压迫腰部或耻骨联合处。
(4)适当走动
产妇如一切正常,经医生同意后,可适当走动一下,或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或站立一会儿,也可以缓解疼痛。
产妇分娩时应该如何用力
当子宫口全开后
子宫口开全后,会阴膨胀,产妇需要配合阵痛,有意识地施加腹压,这种腹压便称为“使劲”。
采取仰卧的姿势做深呼吸,空气吸入胸部后,暂时憋住,然后像排便时一样,向肛门的方向用力;无法再继续憋气时,便开始吐气,接着马上再吸气、用力。这样腹内压升高促进宫缩,能够加快胎儿的娩出。
当宫缩间歇时
在宫缩间歇期,胎儿可以得到很多的氧气,进行能量储存,此时孕妈妈应该安静休息,而且是越放松越好,以恢复体力。如果腹压和宫缩力配合得当,会使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还可以减轻阵痛;但是如果用力不当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比如有些孕妈妈拼命地喊叫哭闹,不但消耗体力、造成疲劳,并且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程进展。
当胎头下降时
胎头下降后,在宫缩强烈的时候,产妇不要再向下用力,同时应张口哈气,解除过高的腹压,以免造成会阴严重裂伤,甚至造成肛门撕裂导致产后尿失禁。产妇应稍屏气向下用力,使胎头缓缓娩出。
这三种错误用力方式要避免
1、大声呻吟或大喊大叫。分娩时大喊大叫不仅不能够减轻临产时宫缩的疼痛,反而可能因为过度换气导致母体缺氧,胎儿的脑部、脐带、子宫、胎盘循环血量减少,继发碱血症等。
2、在第一产程就屏气用力。孕妈妈如果在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的时候)就屏气用力的话,会过早地消耗体力,导致后面产程真正需要用力时反而无法使用力气,而且过长时间屏气容易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3、胎头即将娩出时,仍然向下屏气用力。这样可能导致胎儿娩出过快,造成产妇会阴部裂伤。
错误用力的危害:阻碍子宫口的张开,使分娩的时间增加,胎儿和产妇的负担都会加重;还可能引起严重的会阴撕裂,产妇在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疼痛;胎儿的头部会受到压力,如果子宫口还没有完全打开的时候,进行腹压,会增加子宫的负担,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可能危及到安全。
产妇分娩时要注意配合医生
对于足月孕产妇来说,分娩是盼望已久却又无比担心的过程,临产后常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现象。其实自然分娩这个生理过程是非常自然且正常健康的,只要产妇在分娩时能放松情绪,好好配合医生,通常都能顺利娩出胎儿的。
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是通常是养精蓄锐的时候,这个时候孕妈咪是不需要动用体力的,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稳定的情绪,慢慢适应已经来临的宫缩痛,保持正常的呼吸就可以了。
孕妈咪应该进食一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并且是少量多次,还要每隔2~4小时排便排尿1次,以防盆腔过分充盈妨碍先露下降。
如果没有胎膜早破出现,或者胎膜虽然已经破裂但胎儿先露已经衔接,孕妈咪宫口开大小于4厘米时,在宫缩间歇期可以离床活动,胎儿的重力作用使胎头对宫颈的压力增加,宫颈扩张加快,可以加速产程进展。
如果没有禁忌症,孕妈咪可以采取各种姿势,只要感觉舒适放松就好。疲劳时利用宫缩间歇上床休息,睡觉更好,以保证分娩时有充分的体力和精力。
第二产程
在正常情况下此时胎儿先露部已经下降进入骨盆腔,胎儿先露部压迫直肠及膀胱可以反射性引起孕妈咪产生便意,此时孕妈咪需要配合医生,宫缩时深吸气并屏气像解大便样向下用力促进胎儿一点点下降;
宫缩间歇时,呼气,全身充分放松,抓紧时间休息,进食一些热量高的流质食物;
当胎头已经嵌在阴道口即胎头着冠后,宫缩再来时,孕妈咪应张口哈气,待宫缩后屏气用力,目的是充分扩张会阴,防止会阴损伤。
第三产程
对孕妈咪来说,第三产程是喜悦的时刻,因为这个时候胎儿已顺利娩出,此时医生会清理新生儿的口鼻黏液,处理宝贝的脐带,常规查体后把新生儿穿扮一新送到妈咪的怀里,虽然这时候新妈咪已经精疲力尽,但是这个新生儿对于她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也是临床常说的早接触,对于稳定新妈咪情绪也是很有用的。
此期时间短,医生需要在孕妈咪配合下把胎盘完整娩出,给予缩宫素静脉推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同时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延裂,细心缝合侧切伤口。
第四产程——产后2小时
所谓第四产程,是临床提出的观点,它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2小时时间,这时候医生会定时监测孕妈咪血压、脉搏、呼吸、阴道流血等生命体征变化,并且适当给予补液治疗。
妈咪应彻底放松自己,进食易消化食物,和小宝贝进行早期目光交流、肢体接触,并在产后半小时给宝贝哺乳即早开奶。
以上就是小编对产妇在四大产程中应该如何配合医生的详细介绍。分娩是足月孕产妇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只要产妇在分娩时按照以上的介绍认真配合医生,并且放松自己的情绪,相信一定能够顺利娩出胎儿的。
阴道裂伤是什么引起的 分娩手术操作不当
产妇分娩时,助产人员任意在子宫底部加压,保护会阴时未注意,使胎头俯屈,容易导致会阴撕裂。
初产妇做会阴切开术时,切开过小或切开角度小都有可能导致发生阴道裂伤。
产妇分娩时要借助产钳,胎头吸引器,臀位牵引等助产,这些操作在胎头娩出时都应该符合正常分娩时从俯屈至仰伸的要求,如果操作速度快,方向掌握不好,都有可能造成阴道裂伤。
产后阴部胀痛怎么回事 会阴裂伤
产妇分娩时如果会阴保护不当,或是胎儿较大,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会阴会因为撑开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裂伤,由于会阴部位神经较丰富,即使一点点伤口也会造成强烈的胀痛感。
产妇分娩时需慎用催产素
催产素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在分娩的过程中,恰当地给产妇使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引产或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俗称“催生”作用。所以,在现代临床产科医学上,催产素应用极为广泛,也深受产妇们的喜爱。但是,应严格掌握好用量的原则和方法,如在分娩的过程中,发生胎儿窘迫的情况,则不宜使用催产素催产。否则,会影响胎儿身体健康。
采用催产素滴注引产,不仅可增加子宫的收缩强度,还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使胎儿宫内缺氧,在不同程度上加重胎儿窘迫程度。具体地说,一方面采用催产素易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导致肠蠕动增加,以及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胎粪排出,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另一方面,采用催产素易引起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过短或没有单项期,会影响胎盘正常的血液循环,极容易引起胎儿宫内急性缺氧,导致死产或新生儿窒息等。此外,如果使用催生剂不当,用药量过大,尤其是在头盆比例不相称的情况下,使用催产素后有发生子宫破裂的可能。
产科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因滥用催产素而导致产妇或新生儿伤亡的例子并不少见。为此,产妇及家属不要因心急或怕痛而要求医生使用催产素。
孕妇吃龙眼的时间
龙眼拨去皮,晒干之后就是桂圆。龙眼和桂圆固然在怀孕时段不可食用,但是龙眼、桂圆对临产妇女却是有好处的,它的养分作用可助产妇成功生产。在孕妇分娩时、分娩后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应用:在孕妇分娩时、分娩后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应用:
孕妇可使用龙眼的情况一:孕妇在产生如出现头晕眼花、身出虚汗、脉细舌淡等血虚气脱现象,此时服一碗桂圆汤,能起到良好的益气养血作用。若产妇有轻微浮肿者,常喝此汤还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孕妇可使用龙眼的情况二:孕妇在分娩时要消耗较大的体力,体质虚弱的孕妇在临盆时往往会出现手足软弱无力、头晕、出虚汗等。此时喝桂圆汤,桂圆为主,加红枣、红糖、生姜,以水煎煮而成,对增加体力、稳定情绪、帮助分娩有一定的好处。
产妇分娩时不要多次做阴检
在分娩时,为了防止产妇的身体出现意外,医生除了注意观察产程外,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会对产妇阴道时行检查,这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对保护产妇和胎儿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产妇不宜多次进行阴道检查。
对产妇阴道进行检查,主要包括:阴道结构,宫颈的性质、位置、开大程度,胎儿的先露部,胎位,先露部高低,胎头有无水肿和血肿,有无颅骨重叠,胎膜是否破裂,有无胎便污染,有无脐带脱垂,有无阴道出血等。在分娩时,对产妇阴道进行1~2次的检查属于正常的情况,多次进行阴道检查,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不利。这是因为:一方面产妇在分娩时,如果对阴道检查次数过多,若消毒工作不到位,会增加产妇感染的概率;另一方面产妇在分娩时,如果对阴道检查次数过多,稍有不慎,过多地刺激局部组织系统,不仅容易引起局部组织出现充血、水肿等症状,而且会增加发生会阴部裂伤的概率,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
如何增加产妇分娩时体力
分娩时无论是产妇的身体,还是产妇的精神都经历着巨大的能量的消耗。其实,分娩前期的饮食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如果饮食安排的得当,除了可以很好的补充身体的需要外,还可以增加孕妇的增加产力,促进产程的顺利发展,帮助产妇顺利的分娩。在中国,自古就有在分娩前进补,以此来达到顺利分娩的做法。
在第一产程中,由于这一过程的时间比较长,产妇的睡眠、休息、饮食等无一不会由于阵痛而受到影响,为了确保产妇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接下来的分娩,在这个时间内孕妇应尽量进食。食物最好是半流质或软烂的食物,比如说鸡蛋挂面、蛋糕、面包、粥等。等到快进入第二产程时,由于这时候子宫的收缩变得频繁,疼痛也会加剧,消耗的体能也会增加,此时的产妇应尽量在宫缩间歇摄入一些果汁、藕粉、红糖水等流质食物,以此来给自己补充体力,帮助胎儿的顺利娩出。分娩时的食物,最好是选择一些能够快速消化、吸收的高糖或淀粉类食物,这样可以快速补充体力。 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吃油腻、蛋白质过多、需花太久时间消化的食物。
增加体力小偏方:优质的羊肉350克、红枣100克、红糖100克、15-20克黄芪、15-20克当归加1000毫升水,把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煮,在煮成剩大约500毫升的时候,倒出里面的汤汁,分成2碗,往碗里面加入红糖。在临产前的三天开始早晚坚持服用。这个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孕妇的体力,可以帮助顺利分娩。同时这个汤还有一定的安神、快速恢复疲劳的作用。还可以防止产后恶露不尽哦。
医生分析:民间流传着产时吃桂圆鸡蛋或桂圆汤增力气、补气血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桂圆进入胃内之后,需要经过一个被消化、吸收的过程,不能在半小时内快速的达到效果,起到给产妇补充体力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桂圆可以用来安胎,抑制子宫的收缩,这样反而会减慢分娩的过程,还有可能会造成产后出血,所以分娩时最好不要多吃桂圆。
给产妇增加体力,就等于增加了产妇顺利生产的几率,这些小偏方要记牢哦。让产妇更有优势的顺产。
阴道裂伤是什么引起的 哪些人易发生阴道裂伤
1.年龄过大的产妇,尤其是35岁以上的初产妇,由于会阴弹性变差,骨盆可动性小,分娩时产道不能充分扩张,容易造成阴道裂伤;年龄过小的产妇,外阴发育不成熟,也容易发生裂伤。
2.产妇分娩时要利用骨盆出口后三角区,骨盆发育不良或骨盆出口狭窄,尤其是耻骨弓低窄的产妇,分娩时容易导致会阴过度伸展而造成撕裂。
3.产妇会阴发育差,弹性差,阴道狭窄,会阴有陈旧性瘢痕,会阴组织肥厚时,分娩时会因为不能充分伸展造成裂伤。
4.平时活动量比较小的产妇,骨盆的可动性和会阴组织伸展性差,比较容易发生阴道裂伤现象。
产妇分娩时如何正确用力
分娩时如何用力
宫口开全就可用力了,此时,产妇需要配合阵痛,有意识地施加腹压,这种腹压便称为“使劲”。以头胎产妇来说,从子宫口全开开始到胎儿娩出为止,一般不能超过2小时的时间。由此可知,会不会用力、使劲,对生产是否顺利很重要。
用力的步骤:仰卧,双手抓住枕头或床柱,宫缩高峰的时候使劲;采取仰卧的姿势做深呼吸,空气吸入胸部后,暂时憋住,然后像排便时一样,向肛门的方向用力;无法再继续憋气时,便开始吐气,接着马上再吸气、用力。
分娩的时候,应按医生和护士的指示,交互进行用力及放松。子宫收缩时用力,一次约10秒,如果阵痛持续进行的话,就要继续吸气、用力。收缩停止时,则放松全身的力量,稍微休息。
只要休息得当,就能够使得上力,换句话说,用力时间对的话,可以减轻阵痛。因此,用力需配合阵痛。在间歇期,胎儿可以得到很多的氧气,进行能量储存,因此,母体在这时候应尽量放松,而且是越放松越好。
是否需要会阴切开术
自然裂伤一旦发生,皮肤脆弱的部分也会跟着裂开,有时候甚至会伤到肛门和直肠。这种伤口很难缝合,而且复原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对于胎儿较大,会阴弹性差的产妇在自然裂伤还未发生之前,医生就会先用剪刀将会阴剪开。
会阴剪开可以缩短胎儿的娩出时间,还可以预防感染。做会阴切开术之前,必须先进行局部麻醉。手术后2~3天内,剪开部位有时会感到疼痛,除此之外,还有阴道壁和会阴的缝合疼痛。
此时,不管是站是坐,都会感到疼痛,所以,还是躺着会比较舒服一点。如果痛得无法忍耐的话,应请医生止痛;会阴疼痛也会影响到排便,可请医生开缓泻剂。
产妇分娩时如何正确用力
学会在分娩中正确用力,可以促进分娩,缩短产程,并缓和子宫收缩所引起的强烈刺激,让准妈妈比较轻松地度过分娩的特殊时期。在孕晚期就可以适当练习一下分娩的技巧。
分娩用力的方向性:分娩中的用力有严格的方向性,用力形成的腹压必须顺着产道的方向才有用,否则毫无意义。用力方向是否正确很好确定:将手掌放在肛门附近,然后用力,如果方向正确,手掌就会被向前推;如果方向错误,手掌就毫无感觉。另外,正确的用力方法,力量十分均衡,如果只感觉手掌的前半部或后半部受推挤,就表示方法错误,需要重新调整。
分娩用力的有效性:分娩时用力是随着宫缩走的,1次宫缩持续1分钟,在这1分钟里最少要用力3次,才能比较有效。产程越长,耗力越大,有效用力就显得意义非凡。用力的秘诀是吸足气后暂停几秒后再用力。先充分吸气,从鼻子吐气的同时停止呼吸,几秒后再慢慢像要排便或打开肛门似的逐渐用力。此时要紧闭嘴唇,直到最后都不要让空气漏出来。从吸气、用力到吐气完毕,大约需要25秒。平时练习时,检查是否有以下缺点,如果有说明方法不正确,需要及时改进。
坐月子正确的洗澡沐浴方法
通常,产后一周后子宫颈内口才恢复到未怀孕状态,整个子宫颈完全恢复正常需要4周时间。分娩时产妇会阴部有伤口,如要坐浴须在分娩l周后开始,不然会造成上行感染。洗澡前应避免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引起头晕等。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每次淋浴5-10分钟即可。室温在20摄氏度最为适宜。淋浴水温在34-36摄氏度之间,刺激轻,效果好。另外,洗澡后可用无刺激性的消毒液对外阴进行消毒。但要注意,洗澡后产妇要尽快擦干身体,穿衣,避免风吹着凉。分娩不顺利、出血过多、平时体质比较差的产妇,不宜太早洗澡,可改擦浴。
产妇分娩后,子宫恢复到非孕时的状态需要6-8周时间。开始起1-2周,产妇的宫腔内有较多的恶露排出,宫口处于松弛张开的状态,并且因胎盘剥离时宫腔内还有局部伤口没有愈合。此时有可能因洗澡方法不当而使细菌侵入产道,引起产褥感染。最常见的是引起子宫内膜炎,有的甚至侵入输卵管、盆腔而引起附件炎、盆腔炎等。
洗澡不慎虽会带来许多麻烦,但并非坐月子期间严禁洗澡,产妇在妊娠时体内大量的水分潴留,产后皮肤分泌功能旺盛,产妇在分娩后的最初几天内出汗多,尿量多,身体相对比较虚弱。这时产妇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因此要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当时气温的高低来决定洗澡与否。如产妇体力恢复比较正常,室内温暖,没有较大的产后创伤,即便是会阴部伤口缝线还没有拆除,产后2-3天便可以开始用温水淋浴,外阴部也可每天用温开水清洗来保持清洁卫生。但必须避免盆浴。剖宫产的妇女洗澡的时间应该延迟些,但每天也应该用温开水擦洗全身,保持衣被清洁。冬季产妇要注意防寒,室内生火炉时应注意防止煤气中毒,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或可安装空调或暖气。腹部有伤口的产妇,洗澡时不要自己随便揭开纱布垫,更不能使水渗入纱布垫。
产妇满月后才能洗澡的习俗是错误的。产妇分娩时出血多,体力消耗大,身体非常疲劳,因此,在产褥期其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与免疫功能大大降低,抵抗力很差,此时,皮肤上沾染的细菌往往能进入产妇的机体,从而易引起皮炎、乳腺炎、会阴部炎症等。产后皮肤排泄机能亦很旺盛,出汗量多,产妇若及时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加快新陈代谢,促使汗腺孔畅通,还可调节自主神经,恢复体力。
产后发热是怎么回事
产后发热是产科病症之一,一般表现为产妇分娩后持续发热,或突然高热,并伴有其他症状,常见的为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因素引发。产褥期(坐月子)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
很多人搞不懂为什么会有产后发热的症状。其实,产后发热大多因为分娩时失血耗气,正气亏损,或产时不洁感染邪毒;或产妇元气虚弱,卫外不固,感受风寒、风热之邪;或产后恶露不下,瘀血停滞,瘀久化热;或产后血虚,营阴不足,虚热内生等引起的。想要预防产后发热,必须从其源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