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查血能查出来吗 EB病毒的检查需注意什么
EB病毒查血能查出来吗 EB病毒的检查需注意什么
1..EB病毒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如出现肝脾肿大伴黄疸,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凝血异常、血常规三系检查降低,尤其是血小板下降者。
2.并且需要注意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必须随访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骨髓、腹部B超等辅助检查。
异型淋巴细胞偏高是什么情况
分析:根据您的描述,可考虑为病毒感染。
建议:除咽喉炎外,有否发热,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血常规异形淋巴细胞5.4%,此多见于病毒感染,结合ALT,AST升高,咽痛,有否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必要时可以查EB病毒抗体IgM,就可明确诊断。口腔出血,口腔科检查,除外牙龈炎可能,高尿酸血症,建议复查。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EB病毒感染
调查发现,高发区3~5岁儿童90%感染了EB病毒。曾对1006例鼻咽癌病人的血清免疫检测发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0.9%,其他肿瘤病人仅6.0%,正常人为0.6~2.7%,EB病毒感染率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密切相关性。
EB病毒查血能查出来吗
可以的。
EB病毒除了根据临床症状意外,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是很有意义的。如检查血常规,血清抗体均具有对EB病毒感染检测的作用,并且十分重要。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
据介绍,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的发病率约为15/10万,远高于欧美国家不足1/10万的发病率。最早研究认为,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与发病率差异相关,如广东地区的居民食用咸鱼较多,及当地饮水卫生等。后来发现同是广东人,广阜人群的发病率最高,早期从北方迁移过来的客家人其次,潮汕人发病率则比较低,与北方人群相近,而且10%的患者有家族史。因此,人种差异也被认为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
除上述因素外,目前被认为最强的鼻咽癌致病因素是EB病毒,因为在几乎所有患者的肿瘤细胞中都可发现EB病毒,是否会发生鼻咽癌与患者感染EB病毒的类型、EB病毒是否发生了活跃复制都密切相关。因此,越来越多的鼻咽癌研究开始聚焦于EB病毒。
EB病毒有什么特点?它与鼻咽癌有着怎样的联系?该病毒对我们诊治鼻咽癌有哪些帮助呢?
曾木圣教授说,EB病毒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疱疹类病毒,有人推测在人类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进入人体的EB病毒通常会长期潜伏在B淋巴细胞中,病毒不复制并只表达少部分基因。在没有外界诱因、感染者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一直潜伏下去。反之就会活化并发生复制,与其他因素协同最终引发鼻咽癌或其他疾病。
EB病毒通常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复制,在唾液中含量高,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对我国3~5岁儿童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儿童已经感染了该病毒,由此推测很多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被家中长辈感染。而欧美等一些国家因喂养习惯与我们不同,加之分餐制的普及,很多人是在青少年时期才因接吻等其他方式而感染。与我国儿童早期无症状被感染不同的是,青少年期初次感染EB病毒可能会出现短期的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为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约两周后自愈,因此这也被人们称为“接吻病”。
当患者感染EB病毒后,血液中可出现EB病毒抗体,但也有些抗体只在病毒复制的时候才会出现。在鼻咽癌早期甚至在发病前几年,就可以检测到EB病毒抗体升高。基于这个特点,人们研发了可用于筛查早期鼻咽癌的EB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目前已在广东地区鼻咽癌高危人群的健康体检中推广,提高了鼻咽癌的早诊率。
颈部淋巴结肿大怀疑鼻咽癌时应做哪些检查
1、观察询问是否有鼻咽癌的危险信号,如鼻塞、涕血;听觉不灵、耳鸣、复视;头疼,面部麻痹或疼痛等。
2、鼻咽间接镜检查。该检查可以直接窥视鼻咽腔,对诊断鼻咽癌和发现早期黏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3、鼻咽纤维镜检查。鼻咽纤维镜的镜身柔软,且有放大的作用,并可在直视下直接取可疑组织进行活检。目前这一检查方法已广泛用于鼻咽癌的筛查,并且逐渐成为诊查鼻咽部疾患的常用方法。
4、EB病毒抗体的检测。EB病毒和鼻咽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是覆盖整个人群的一类病毒,儿童90%以上是阳性,但成年人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成年人EB病毒多为阴性。但在鼻咽癌时,该病毒的滴度可能再升高呈阳性,因此检测EB病毒可以作为成年人鼻咽癌诊断的参考。
异型淋巴细胞的相关疾病
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增多不一定就是淋巴细胞白血病。比如,有一种叫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疾病,就可以出现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甚至达20%~30%。(参考值为<10%)。这种病为EB病毒感染,多数是经唾液感染,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EB病毒的抗体来证实感染的存在。其他病毒的感染有时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有的药物也会引发淋巴细胞的应激反应,所以出现几个异型淋巴细胞时不必草木皆兵。但是,如果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持续增多,则不能大意,还应该再做一些其他的检查,比如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细胞化学染色等,以排除淋巴细胞白血病。
EB病毒感染后一直低烧 EB病毒感染后一直低烧怎么办
EB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低烧,长时间持续,不应只单单考虑EB病毒感染,也需要考虑其他可能并发症,也可能有其他细菌感染并存,因为低热主要多见于结合菌感染,也包括一些其他的疾病,如甲亢、血液病、肿瘤、风湿热等。当持续低热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血、尿、粪等常规检查,进行结合杆菌试验等其他血项检查,排出其他疾病引起低热。如有其他疾病并存,应积极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疾病,如没有则继续积极治疗EB病毒,辅以常规物理降温。
EB病毒感染白细胞会高 EB病毒感染会做什么检查
这是医院入院疾病的三大基本检查,其中白细胞系检查、淋巴细胞检查对于EB病毒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患者血清中出现羊红细胞凝集素及嗜异性抗体,可协助诊断。往往病程第5天出现,病程2~3周达高峰,5岁一下小儿阳性率低。
1.血清学检查,如抗VCA-IgM(抗EB病毒衣壳抗体IgM),是急性原发性感染的重要指标,往往出现在病程第一周,持续4~8周。抗VCA-IgG(抗EB病毒衣壳抗体IgG)早期也升高,但可以维持终身,故阳性表明既往或正在感染。
2.病毒标志无检查,采用PCR法检测病人血液、唾液、尿液中的EBV-DNA,该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
3.病毒分离,取急性期病人的唾液和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由于阳性结果须时6~8周,费用高昂,临床极少应用。
父母最好不要嚼食喂小孩
一般感冒发烧,一周时间就差不多好了。24岁的小刘却连续发烧了10多天,还全身起红疹,到医院检查,居然患的是“接吻病”,细细回忆,可能是他和感冒的女友接吻引起的。
专家介绍,其实“接吻病”由EB病毒所致,很多人感染过,没发病而已。特别要提醒,父母最好不要湿吻或嘴巴嚼食喂小孩。
女友感冒没好就接吻了
一个月前,女友感冒了,过了几天,小刘也被传染了。但是女友的感冒很快就好了,小刘“感冒”却特别顽固,连续发烧10多天,用了不少药还是退不下去,身上发出了很多红疹。
“我想了很多种可能,有点担心和恐惧,不会是得了什么绝症吧?”小刘说。
人民医院感染病科王洪副主任介绍,小刘入院时情况不好,一直38℃—39℃高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脏也肿大,身上还有皮疹,精神萎靡。抽血检查,DNA提示EB病毒呈阳性。
“医生说我患的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就是接吻病,我听都没听说过。”小刘尴尬地承认,女友感冒时和他接吻过。
法式热吻,传递250个细菌
为什么接吻有可能导致患病?有报道称,典型的法国式热吻需要牵动脸部29处肌肉,热吻的同时,会把9毫克水分、0.7毫克蛋白质、0.18毫克有机物、0.71毫克脂肪和250个细菌,送到彼此口中。据医学专家考证,接吻是许多疾病传播病毒感染的媒介,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感冒等多种疾病都有可能在接吻中流传。
人体感染EB病毒后,病毒可在咽部上皮细胞内长期存在,并繁殖到唾液里,排毒时间需要数周,甚至半年。经口中密切接触,如接吻,是EB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也可以传播病毒。
“接吻病”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主要有喉咙疼痛、发烧、颈淋巴腺肿大、身体倦怠等。发病程度比感冒重些,发烧能达到39℃—40℃,需要10天到2周才能病愈。
另外,人在压力大,抵抗力弱,或者口腔有溃疡、破损的情况下,也易被EB病毒击倒。
父母最好不要嚼食喂小孩
“其实不少人都感染过EB病毒,一般情况下,病毒不会引起不适症状,真正发病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的人则少之又少,因为这个病具有自愈性。”发病人群以16—30岁的青年人居多,这个年龄段人群比较有激情,35岁以上的患者就很少见了。
春季是细菌、病毒活跃时节,对EB病毒也要多加防范。
另外,经检测发现,婴幼儿EB病毒感染率也很高,这与家长喂养和亲热方式有关。如父母患有发热、头痛、咽喉痛时,不要亲吻孩子。
此外,幼儿园老师要加强晨检,发现有孩子发热、咽痛的,要请父母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幼儿园孩子的玩具、餐具及水杯要加强消毒。教育孩子餐具和水杯等个人用品,单独使用。急性期患儿不能再上幼儿园,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病愈之日),其呼吸道分泌物及痰盂应用漂白粉或煮沸消毒。
eb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谈到EB病毒阳性,有一点谈虎色变的感觉,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怕,有一点得承认那就是EB病毒抗体阳性者其鼻咽癌发病率的确比阴性者高一些,但阳性者中患鼻咽癌的毕竟还是极少数人,两者不是百分百关系!打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吸烟容易得肺癌,那么我们把EB病毒阳性比作吸烟,鼻咽癌比作肺癌,是不是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一点,吸烟的人得肺癌的比不吸烟的多,但是不是吸烟的都得肺癌,看看身边的吸烟的人你所知道有多少吸烟但没肺癌的人。同理,EB阳性的病人很多都不会得鼻咽癌的。广东省是鼻咽癌高发地区。而EB病毒和鼻咽癌密切相关,在广东EB病毒抗体阳性率占5%-10%,鼻咽癌的检出率为253/10万,显然EB病毒阳性并不说明就一定是鼻咽癌。
EB病毒阳性基本说明有病毒感染,但不得不说一个情况,那就是假阳性,主要还是现在检验手段不够精确,另外感冒、长期的疲劳不适或者一过性升高都是EB阳性的病因。EB病毒在人类的自然感染非常普遍,所以如验血查到EB病毒的免疫球蛋白G(lgG)抗体阳性并不奇怪,只不过表明已有EB病毒感染而已。但如果是免疫球蛋白EA(lgA)抗体阳性,就要引起警惕。特别是,“抗体阳性”还有“滴度高低”之分。在临床上,高滴度阳性发展为鼻咽癌的可能性较低滴度大。资料显示,连续数年检查阳性滴度呈持续升高的患者,如从1:5阳性持续升高至1:80阳性,或1:10阳性上升至1:360阳性,三年内发展为鼻咽癌者占18.5%,五年内发生鼻咽癌者为33.3%。因此,抗体阳性滴度持续升高者属“高危人群”,尤应引起关注。
eb病毒患者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牛奶、鸡蛋等。补充微量元素锌,多摄取些含镁的食物,另外长期抽烟、饮酒以及食用辛辣食物,会加重感染疾病的症状
鼻咽癌的复发率到底有多少呢
鼻咽癌病人完成放射治疗后,应定期随访。据研究,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或颈部复发的时间,多集中在放疗后两年内,放疗后第一年复发率尤其高,超过5年复发率就非常低了。因此,在放疗后两年内,应密集随访检查,注意如下一些事项。
1、放疗后第一年应每月复查一次,每隔三月作一次电子鼻咽镜检查。电子鼻咽镜检查,能全面了解鼻咽部的情况,早期发现复发病灶。
2、CT和磁共振检查。如果怀疑复发,需要进行CT和磁共振检查,以了解复发的范围,确定能否手术及采取哪种手术方式。
3、EB病毒抗体滴度检查。EB病毒感染和鼻咽癌有关。放疗后EB病毒抗体滴度应该转为阴性,如果放疗后EB病毒抗体滴度持续强阳性,或转阴后又重新变为强阳性,要高度怀疑复发。
4、留心一些预示复发症状。反复鼻出血、持续剧烈头痛、面部麻木是鼻咽癌复发的最常见表现,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必须及早就诊。
5、鼻咽癌复发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肿瘤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治疗技术等因素。临床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复发率越低。但也有鼻咽癌放疗治愈达10年以上,还在局部鳞状上皮化生的基础上,重新发生癌灶。
由于鼻咽癌患者受其疾病的影响,心理负担重,食欲差,抵抗力低,所以要指导家属鼓励患者进食,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豆类、牛奶、木耳、胡萝卜等。同时指导家属要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的进食环境,注意色香味,为患者提供可口的食品,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