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缺铁的原因

婴儿缺铁的原因

1.来自母体的铁偏少

婴儿尚未离开母体之时可通过胎盘获取母体中的铁元素,特别是在临产前三个月左右,胎儿会从母体吸收大量的铁存储在自己体内,以便离开母体后使用。通常来说,胎儿自母体获取的铁元素可以满足婴儿出生半年内血红蛋白合成的需要,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患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就会导致婴儿贮存的铁含量减少。如果出现多胞胎、胎儿早产等情况均会造成贮铁量不足,最终导致婴儿缺铁。

2.铁的吸收量不足

铁无论是在母乳还是奶粉中,铁的含量均不能达到婴儿身体代谢所需的分量,尤其是宝宝六个月之后,对铁的需求会逐渐增加,若单靠母乳和奶粉,时间久了就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及时给婴儿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是很有必要的。

3.铁供不应求

小朋友在一岁左右会到达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其生长速度是刚诞生时的3倍。身体发育越快,所需铁元素就越多,若铁吸收跟不上身体的发育速度,在平时饮食中含铁食物又少,宝宝就会患上缺铁性贫血症,尤其是早产儿。

4.铁吸收障碍

若婴儿身体不适而引起长期腹泻、肠道吸收不良等情况,都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这样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1婴儿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东西吃的少,而且挑食。一般小孩在3,4个月后肠胃发育良好,可以喂辅食了,这个时候如果发现孩子经常不爱喝奶,也不爱吃辅食,吃东西多了容易呕吐,腹泻,而且经常没有精神,就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2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力气比较小,感觉身体很弱,拿东西经常拿不稳,没有心情玩耍或者嬉闹,总是很困想睡觉,或者玩的一下就感觉困,看起来很没有精神,脸色通常比较苍白没有血色,有时候头晕爱哭闹。

3婴儿缺铁性贫血还体现在性格方面,比较暴躁爱发脾气,动不动就想打人或者砸东西,发育会比较迟缓,智力,体型,身高体重等各方面比一般小孩要差一些,不过不是很明显,语言的发育也会比较晚。

婴儿缺钾的原因

一是长期禁食或进食不足,或补液中钾盐补充不足导致缺钾。

二是呕吐,持续胃肠减压,小肠瘘,使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导致缺钾。

三是钾从肾排出过多,如应用速尿,利尿酸等利尿药,肾小管病变失钾,盐皮质激素过多等可使血钾不高时继续失钾导致缺钾。

四是代谢性酸中毒,用葡萄糖和胰岛素治疗或细胞摄水和养分等,均可使钾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导致缺钾。

五是宝宝频繁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和长期胃肠引流,这使钾从消化道中的排出增加,因此造成了宝宝缺钾的状况。

后天缺钾还是比较治愈的,只要多食含钾多果蔬,如橘子,香蕉,瓜果等就可以了。另外,哺乳期的妈妈也要适当多吃含钾较多的食物,以保证宝宝能够通过母乳补充到足够的钾元素。

缺铁原因

缺铁原因成人缺铁的原因总的有两点,一是铁元素的摄入不足。二是铁元素丢失过多。吃的食物中含铁不足,或者对食物中的铁不能有效的吸收。如胃酸缺乏时,就影铁的吸收利用。有慢性出血可以导致铁丢失过多引起缺乏。如消化道慢性出血,女性月经量过多等原因。婴幼儿

(一)体内贮铁不足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量约为250~300毫克(平均60~70毫克/公斤)。贮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内造血之需。如贮铁不足,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同胞孪生胎儿),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时间延迟一些,并用手将脐带内血挤净,可使新生儿多得75毫升血或35毫克铁。

(二)铁的入量不足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0.21毫克/分升),不够婴儿所需,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食物中菠菜含铁虽较多,但吸收较差,大豆为植物中含铁较高且吸收率较高的食物,故可优先选用。肉类中铁的吸收率较高,而蛋类中铁的吸收率在动物类食物中较低。由于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三)生长发育因素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四)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正常婴儿在生后两个月内由粪便排出的铁比由饮食中摄取的铁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此外,由于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也可引起肠道失血。因失血1毫升就相当于失铁0.5毫克,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小量失血都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婴儿缺铁的症状

1、妈妈可以观察到的。宝宝的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龄大些的宝宝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医生可以检查出来的。所谓贫血,就是红细胞数减少,或者血红蛋白量减少。检查是不是贫血,只有通过验血才能反映出宝宝的真实情况。由于婴儿期造血系统不完善,会出现短暂的自限性生理性贫血,2~3个月时血红蛋白含量降至110g/L,但3个月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宝宝年龄不同诊断的金标准也不同。

3、年龄 血红蛋白含量(Hb)

新生儿 Hb<145g/L

出生1~4个月 Hb<90g/L

4~6个月 Hb<100g/L

6个月~6岁 Hb<110/L

如果宝宝低于标准,再结合容易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如早产)以及宝宝的日常表现,就可诊断贫血。

婴儿缺铁的原因

婴儿缺铁的原因

1.来自母体的铁偏少

婴儿尚未离开母体之时可通过胎盘获取母体中的铁元素,特别是在临产前三个月左右,胎儿会从母体吸收大量的铁存储在自己体内,以便离开母体后使用。通常来说,胎儿自母体获取的铁元素可以满足婴儿出生半年内血红蛋白合成的需要,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患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就会导致婴儿贮存的铁含量减少。如果出现多胞胎、胎儿早产等情况均会造成贮铁量不足,最终导致婴儿缺铁。

2.铁的吸收量不足

铁无论是在母乳还是奶粉中,铁的含量均不能达到婴儿身体代谢所需的分量,尤其是宝宝六个月之后,对铁的需求会逐渐增加,若单靠母乳和奶粉,时间久了就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及时给婴儿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是很有必要的。

3.铁供不应求

小朋友在一岁左右会到达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其生长速度是刚诞生时的3倍。身体发育越快,所需铁元素就越多,若铁吸收跟不上身体的发育速度,在平时饮食中含铁食物又少,宝宝就会患上缺铁性贫血症,尤其是早产儿。

4.铁吸收障碍

若婴儿身体不适而引起长期腹泻、肠道吸收不良等情况,都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这样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婴儿枕秃什么时候能好

婴儿枕秃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一般到婴儿6个月的时候枕秃就会消失,因为六个月的婴儿不再以躺为主,他起来活动的时间增多,头部与枕头接触的时间要少,所以枕秃现象会慢慢好转。

若枕秃是生理原因导致的,则是随着婴儿钙质的补充枕秃情况会慢慢的好转。

客观原因

1、婴儿睡眠多,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在床上度过,而枕头太硬,会使得婴儿头部转动时摩擦变大,原本就发根不稳的头发变得容易脱落。

2、婴儿脑袋长时间的跟枕头接触容易发热出汗,使头皮发痒,婴儿则会通过左右摇晃脑袋来对付自己头皮发痒的问题,在经常摩擦后,枕部的头发就易被磨掉而发生枕秃。

3、婴儿若经常喜欢把脑袋偏向一边睡觉,经常睡觉的一侧,也容易发生单侧枕秃。

生理原因

1、妈妈在孕期若营养不够,也会导致婴儿枕秃,如妈妈孕期缺铁性贫血,婴儿出生后也会缺铁,会影响婴儿的睡眠和大脑发育,婴儿夜间睡觉不踏实,不断与枕头摩擦,一段时间后,头发会变得稀疏,枕秃也就慢慢形成了。

2、婴儿缺钙或者佝偻病,会容易出汗,头部就会发痒,所以婴儿通常会通过左右摇晃头部的方法来解决后脑勺因出汗而发痒的问题,所以导致枕秃。

婴儿为什么要补铁

现实中婴幼儿缺铁的现象非常的普遍。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就可以通过脐带吸收妈妈饮食中的铁元素并储存于体内,以便离开母体后使用,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宝宝出生后前三个月的生长发育。但是如果孕期准妈妈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或者胎儿早产或者是双胞胎等都可能造成新生儿贮铁量的减少,如果这种情况下,妈妈生产后没有注意铁元素的摄取足量,就会造成婴幼儿缺铁。而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比较快,相对来讲,铁的需求量就更大一些,如果母乳或者奶粉中的铁含量不足,也可能会造成婴幼儿缺铁。

如果家长们一直没有注意宝宝的铁摄入量是否足够,长期缺铁的宝宝,就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如果婴儿儿缺铁,就会面无血色、口唇苍白、呼吸急促、四肢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不爱活动等,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密切关注孩子的铁摄入量是否足够,积极做好孩子的补铁工作。

缺铁原因

成人缺铁的原因总的有两点,一是铁元素的摄入不足。二是铁元素丢失过多。吃的食物中含铁不足,或者对食物中的铁不能有效的吸收。如胃酸缺乏时,就影铁的吸收利用。有慢性出血可以导致铁丢失过多引起缺乏。如消化道慢性出血,女性月经量过多等原因。

婴幼儿

(一)体内贮铁不足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量约为250~300毫克(平均60~70毫克/公斤)。贮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内造血之需。如贮铁不足,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同胞孪生胎儿),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时间延迟一些,并用手将脐带内血挤净,可使新生儿多得75毫升血或35毫克铁。

(二)铁的入量不足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0.21毫克/分升),不够婴儿所需,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食物中菠菜含铁虽较多,但吸收较差,大豆为植物中含铁较高且吸收率较高的食物,故可优先选用。肉类中铁的吸收率较高,而蛋类中铁的吸收率在动物类食物中较低。由于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三)生长发育因素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四)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正常婴儿在生后两个月内由粪便排出的铁比由饮食中摄取的铁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此外,由于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也可引起肠道失血。因失血1毫升就相当于失铁0.5毫克,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小量失血都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缺铁人群

婴幼儿:婴儿出生6个月之后,母乳中铁营养消耗殆尽,如果不及时补铁,很容易发生缺铁,进而导致贫血。儿童:少年儿童由于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快,运动量大容易缺铁。女士:女性每次生理周期流失的铁,约为15.68毫克。加上每天从皮肤尿液中正常流失的,每月共损失40.8毫克,非常容易造成铁缺乏。孕妇: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及成年女性容易缺铁。老年人:老年人吸收利用率降低,活动量减少,消化功能衰退,胃酸缺乏、慢性失血病等均易造成缺铁。运动员:充分的铁质能增强体力和耐力。酗酒者:酗酒者容易引起铁的吸收率降低造成铁缺乏。素食者: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能阻止铁的吸收,长期下来会容易引起铁缺乏。喜欢喝咖啡及浓茶的人:此类型的饮料能阻止铁的吸收。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铁的吸收障碍

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高磷低钙膳食抑制了孩子对铁的吸收,或者妈妈在食物制作过程中米有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等,都开可以影响宝宝对铁元素的正常吸收利用。

婴儿缺铁的危害

铁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尤其是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婴儿满四个月之后,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都不足以达到身体发育的需求。若不及时补铁,可能会危害婴儿的健康。

那么,婴儿缺铁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1.宝宝经常生病,多半是因为宝宝抵抗力变差。而缺铁可直接引起细胞免疫力功能缺陷,而细胞免疫力缺陷正是宝宝免疫力变差的主导因素。

2.缺铁对胃酸的分泌及脂肪的吸收有很大的影响。宝宝若不爱吃饭、厌食等则与消化不好有关,胃酸分泌过少或脂肪的吸收过少,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好。而缺铁则可导致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3.缺铁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摄氧功能,使氧不能及时供给到身体各组织器官,若组织缺氧,宝宝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更得使肌肉软弱无力。

4.宝宝一旦出现贫血,摄氧能力下降,就会影响智力发育。有研究发现,在生长过程中大人脑部的耗氧量占身体耗氧量的20%,而宝宝脑部的耗氧量占身体耗氧量的50%,而有研究发现宝宝的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都与宝宝脑组织缺氧有关。

婴儿缺铁的症状

妈妈们只要注意观察以下几点,就能有效避免婴儿患上缺铁性贫血。

1.看面色:面色、指甲根处有较大区域泛白,嘴唇及舌头表面呈现白色或淡红色,宝宝经常精神萎靡等。

2.看活动量:宝宝懒得动易累,腿脚软弱无力,看东西时易走神,不耐烦。

3.看饭量:宝宝不喜进食,偏食挑食,喝水特别多。

4.看免疫力:每到换季时节,流感来了,宝宝就会生病,免疫力变得低下,各种感染病毒接踵而至。

5.看情绪:宝宝情绪开始烦躁不安,脾气开始更极端化,总闹腾。

若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建议父母尽快带宝宝看医生,以免病情恶化。

缺铁的原因

成人缺铁的原因总的有两点,一是铁元素的摄入不足。二是铁元素丢失过多。吃的食物中含铁不足,或者对食物中的铁不能有效的吸收。如胃酸缺乏时,就影铁的吸收利用。有慢性出血可以导致铁丢失过多引起缺乏。如消化道慢性出血,女性月经量过多等原因。婴幼儿(一)体内贮铁不足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量约为250~300毫克(平均60~70毫克/公斤)。贮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内造血之需。如贮铁不足,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同胞孪生胎儿),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时间延迟一些,并用手将脐带内血挤净,可使新生儿多得75毫升血或35毫克铁。(二)铁的入量不足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0.21毫克/分升),不够婴儿所需,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食物中菠菜含铁虽较多,但吸收较差,大豆为植物中含铁较高且吸收率较高的食物,故可优先选用。肉类中铁的吸收率较高,而蛋类中铁的吸收率在动物类食物中较低。由于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三)生长发育因素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四)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正常婴儿在生后两个月内由粪便排出的铁比由饮食中摄取的铁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此外,由于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也可引起肠道失血。因失血1毫升就相当于失铁0.5毫克,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小量失血都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婴儿缺铁的症状

婴儿缺铁症状常见就是面色苍白、微笑变少;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面色苍白大多是由于贫血引起的,妈妈可多观察宝宝口唇、眼睑、手掌是否苍白,宝宝的表情与体内很多营养成分含量息息相关,缺铁的宝宝很少微笑。由于含铁血红蛋白是氧气搬运工,一旦缺铁就容易造成供氧不足,进而影响人体的机体免疫力。

婴儿缺铁症状可从下面几点体现

1、妈妈可以观察到的。宝宝的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龄大些的宝宝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医生可以检查出来的。所谓贫血,就是红细胞数减少,或者血红蛋白量减少。检查是不是贫血,只有通过验血才能反映出宝宝的真实情况。由于婴儿期造血系统不完善,会出现短暂的自限性生理性贫血,2~3个月时血红蛋白含量降至110g/L,但3个月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宝宝年龄不同诊断的金标准也不同。

3、年龄 血红蛋白含量(Hb)

新生儿 Hb<145g/L

出生1~4个月 Hb<90g/L

4~6个月 Hb<100g/L

6个月~6岁 Hb<110/L

如果宝宝低于标准,再结合容易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如早产)以及宝宝的日常表现,就可诊断贫血。

相关推荐

​母乳喂养 女性要及时补铁

有些年轻母亲担心发胖,为了在产后能够保持体形,不愿多吃;也有些母亲的饮食比较单调,对含铁食物摄入很少,这些都会使得母乳含铁量进一步降低。 一般情况下,婴儿在出生时可从母体获得足够消耗3-4个月的贮铁量,所以,在出生后的3-4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尽管母乳含铁量偏低,但因婴儿自身有铁供应,不会引起婴儿早期缺铁问题,极少发生缺铁性贫血。若在此之后仍未注意给婴儿补铁,那么,就会引发婴儿缺铁缺铁性贫血。 因此,专家告诫年轻母亲,一方面产后要做到营养丰富,饮食多样,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以提高母乳含铁量满足婴儿体内

警惕4-6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4-6个月婴儿防治缺铁性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低,缺铁性贫血是指制造血红蛋白所需要的铁缺乏,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2岁以下的小儿更为多见,尤其是早产儿、双胎儿。 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1)体内储存铁不足。正常新生儿体内储存铁以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一般只够生后4个月的需要,早产或双胎新生儿体内储存铁少,因而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摄入量不足。婴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铁的需要量也相对地较大,因人乳中含铁量

宝宝什么时候补铁

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的新生儿体内储存着一定量的铁元素,可不必额外补充。但婴儿出生6个月后到3岁之间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再加上经过6个月的时间宝宝体内从妈妈那儿获取的铁元素“储备”也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因此从6个月起就需要注意预防宝宝发生缺铁性贫血,着手为宝宝补铁。 经过微量元素检测,若宝宝尚无出现缺铁的情况则可以通过食补进行预防。 首先,母乳喂养是宝宝获取铁元素的重要途径。若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可给宝宝吃强化铁的配方奶粉。 其次,身体健康的婴儿可以从4-6个月开始添加含铁量较高的辅食,如肝泥等。 第三

婴儿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如果宝宝患上婴儿缺铁性贫血,应该及早治疗,如果预后良好,经用铁剂治疗,一般皆可痊愈,若能改善饮食,去除病因,则极少会出现复发状况。但对于极重症的宝宝,因为严重感染及消化不良,抢救不及时,可能造成死亡。对于治

什么是婴儿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A、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缺铁的主要原因有: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要量增加、饮食中缺铁、铁丢失过多及其它原因:如母亲妊娠期有缺铁性贫血、小儿长期腹泻等。当小儿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癖等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一旦发觉口唇、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则肯定有贫血。患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红蛋白往往下降,红细胞讦数尚正常或稍低,在1000毫升血中血红蛋白小于100~90克为轻度贫血,小于90~60克为中度贫血、小于60克为重度贫血。一旦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即要给予治疗,治疗原则是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日常护理方法

1、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由于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并注意勿与其他病人接触,以避免交叉感染,因感染后能使贫血加重。 2、合理喂养是纠正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途径。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含铁量比牛奶高,且易吸收。并注意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如3~4个月的婴儿,可给蛋黄1/4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5~6个月加菜泥,7个月

贫血发作会晕倒吗

1、体内贮铁不足 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量约为250~300mg(平均60~70mg/kg)。贮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内造血之需。如贮铁不足,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孪生胎儿),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出生后延迟结扎脐带,可使新生儿多得35mg铁。 2、铁摄入量不足 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

怎样避免婴儿缺铁性贫血

婴儿缺铁性贫血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宝爸宝妈们从平时宝宝的饮食中多加注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 1、可服用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加服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2、患者宜多吃的食物如各种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鸡蛋黄等。绿色带叶蔬菜、黄豆及其制品、木耳和蘑菇、芝麻酱等。 3、补铁饮食注意服铁勿饮茶:因茶叶中的许多成分能与铁结合,影响药物疗效。铁剂勿饭前服用:这是因为铁剂对胃黏膜有刺激,饭前服,使人难以耐受,宜饭后服。另外,铁剂勿与牛奶同服,因牛奶中含磷较多,会影响铁的吸收,使疗效降低。

母亲贫血可造成婴儿贫血

贫血是指人的血液中单位细胞容积内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6个月至6岁婴幼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6—14岁幼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则判定为贫血。造成婴儿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什么是婴儿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