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长牙期宝宝如何防被咬
喂养长牙期宝宝如何防被咬
喂奶时要感知宝宝的吸吮动作
首先,如果您发现宝宝长牙的征兆,就要在喂奶时尽量保持警觉。通常宝宝在吮吮乳房时,会张大嘴来含住整个乳晕。错误的吸吮动作是宝宝的嘴巴只含住乳头,这样就容易因姿势不良而导致妈妈的乳头破皮。所以,在宝宝吃得半饱时,您不妨留意一下宝宝的吸吮位置是否改变,若宝宝稍微将嘴巴松开,往乳头方向滑动,就要留意了,要改变宝宝的姿势,避免乳头被咬。
舒缓宝宝牙龈肿胀的不适
如果妈妈感觉宝宝可能快要咬您了,一定要尽快把食指伸入嘴里,让宝宝不是真的咬到乳房。还有,宝宝已经吃够了奶,最好不要让宝宝衔着乳房睡觉,以免宝宝在睡梦中,因牙龈肿胀而起咬牙的冲动。建议您可以在宝宝熟睡之后,将干净的食指或小指,缓缓伸入宝宝口中,让小宝宝松开乳房。
此外,您也可以让宝宝咬原料无毒的固齿器,来缓解牙龈肿胀的感觉。冰凉的固齿器、小萝卜、冷冻过后的苹果切片或小手帕,也能帮助舒缓宝宝的不适。当然,必要时可以请教儿科医师,看看是否有缓解宝宝长牙时牙齿不适的牙龈药膏,当宝宝不舒服时,涂抹在她的牙床上。
找个安静的角落喂奶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变得容易受外界吸引,因此,在喂奶的时候,最好找个安静、较少受影响的角落来喂奶。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宝宝受到外界环境的吸引,突然转头而拉扯到乳头,否则妈妈的乳头会很容易受伤的。
长牙期宝宝的喂养手册
大约到6~8个月时,宝宝已长出几颗牙齿。一旦开始长牙,宝宝便应该逐步增加辅食的稠度和品种,以适应营养和吃饭能力发展的需要。
长牙期宝宝喂养原则
原则:宝宝6个月后可吃泥状和半固体食品,例如粘饭、面包、婴儿营养饼等,并慢慢让孩子学习、尝试新的口感和口味。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如果没有长牙是不能吃固体食物的,其实并非如此。此时,应及时添加一些半固体和固体性质的辅食,因为含有较大颗粒的食物有助于宝宝发展咀嚼能力和牙齿的即将萌出。宝宝8个月时,咀嚼动作进一步发展,可吃"手指"食品,即固体食品,它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要明显高于流质食物。这个阶段,宝宝在吃饭时,有些食物并未经过咀嚼而直接吞咽下去,也完全可以被消化掉。12个月时,宝宝可吃一般家庭的普通饮食,如大人吃的小包子、小饺子、馄饨、排骨、牛肉干、锅巴、干馒头、苹果等,从而基本完成从完全靠吃奶生存转向吃成人类食品的过渡时期,不仅充分锻炼了儿童口腔肌肉功能,而且有效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一些婴幼儿生长速度减慢、出现各种营养缺乏症大都出现在上述阶段。处于换乳期阶段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通常食入的液体食物体积大,而婴儿的胃容量相对偏小,这个矛盾只有通过改变食物营养密度来解决,即增加营养密度,随婴儿年龄的增长增加辅食喂养的次数。
贴心指导:6~8个月的健康婴儿每日喂辅食2~3次, 9~11个月3~4次, 12~23个月增加有营养的零食,如水果、带花生酱的饼干,每日1~2次。如果一餐的量太少或密度低,还应增加就餐次数。
长牙期宝宝喂养须知
在我国,不论农村或城市,大多数婴幼儿的家庭在由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过渡的换乳期,往往喜欢以米糊、米粥、面汤为主。8个月的宝宝如果想通过吃米粥来达到能量的需求,那么每天需喝200毫升的米粥5碗,即便如此,各种主要营养素仍相差很多。这样长时间食用流质,宝宝除了不会吞咽外,他的咀嚼功能会越来越弱,长大后也懒得咀嚼硬东西,其结果是,孩子的牙齿和口腔内外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颌骨也不能很好地发育。
目前,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突出表现在一些微营养素方面的缺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处于换乳期宝宝的食物营养密度,即能量与营养素的含量是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重要生命过程。
成人食物能量以及各种营养物质丰富,但要让换乳期的宝宝直接接受固体食物还是不可能的,其间必须有泥糊状食品作为过渡,帮宝宝顺利过渡到成人食物阶段。此时需要更充足的蛋白质和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的含量,这些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有蛋、鱼、肉类等动物性来源食物。肉类中含有比植物来源更优质的蛋白质以及丰富的铁、锌和维生素B,仅以铁元素为例,两种食物来源的含量和生物利用率要相差几十倍。因此,只有靠添加蛋黄尤其是肝泥、肉泥等半固体和固体食物进行营养补充。婴儿营养不良往往会对体格发育、脑细胞发育和智力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铁缺乏可使孩子智商下降9%。
提醒:错过两岁前脑发育的关键年龄,将来提供再好的营养也无法追回这一阶段的损失,孩子的智力很难赶上同龄儿童。
营养百分百——巧手妈妈实练
为了保证宝宝的牙齿健康发育,提供充足的能量,满足营养需求,向您推荐几款食谱,既营养搭配合理,操作起来又简单方便。
菜肉粥
1.将白菜、菠菜等切碎;
2.用盐、料酒、少量淀粉拌好肉末,腌透;
3.白粥烧开后放入肉末,煮熟;
4.打鸡蛋进去(像做鸡蛋汤一样)搅匀,小火慢炖;
5.粥粘后,关火前放菜(白菜要早放,多煮一会儿,菠菜一烫即可)。最后加点盐即可。
一锅炖
1. 将茄子、土豆、云豆、西红柿、胡萝卜、肉等放在一起连炒带炖;
2. 出锅时少勺点欠,味道美极了。可以和米饭一起吃,或放入稠面条中。
迷你包
1. 菠菜剁碎(烫熟);
2. 将煮熟后的粉丝切成一厘米段;
3. 虾仁、木耳、香菇剁碎;
4. 鸡蛋炒熟;
5. 酱油、香油、植物油、姜粉少量,将上述材料一起拌好,做馅,再蒸成小包子。
宝宝长牙咬奶头怎么办 喂奶前给宝宝咬硬点的蔬菜水果
在长牙时期,宝宝会喜欢咬硬的东西,防止宝宝咬乳头,家长可以在喂奶前,为他准备一个干净的牙胶或者磨牙饼干,先让宝宝把这些东西咬个够。也可以给宝宝胡萝卜、苹果或稍有硬度的蔬菜,不但可以补充维生素,还能按摩牙床,缓解不适。挨了咬、停止喂奶,也应该及时地让宝宝咬这些磨牙的东西,缓解宝宝牙床的不舒服,同时也是告诉宝宝:不可以咬妈妈妈,但是可以咬东西。
乳头保护罩适用人群
适用人群:坚持母乳喂养,而且宝宝开始长牙的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体质和较强抵抗力,母乳喂养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出于长牙期的宝宝经常会让妈妈的乳头伤痕累累,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保护罩了。
喂奶时宝宝咬乳头怎么办
有时候,在喂小宝宝时,喜欢咬妈妈的乳头,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妈妈第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拔出乳头,狠狠地批评BB一通,妈妈们的这种强烈反应带来的后果往往事与愿违的哦。
1、首先它不能够有效地防止宝宝再次袭击,很多宝宝对于妈妈的过激反应感到好玩儿,以为这是一场游戏,从此更加喜欢刺激这样的反应。而乳头本是十分娇嫩的器官,咬上几次就会受伤,给喂奶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有些妈妈因此放弃了哺乳。
2、其次,也是更加难以调理的后果,就是宝宝被妈妈的强烈反应吓坏了,或者由于不理解妈妈的痛苦、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对自己这么凶,反而生了妈妈的气,从此以后的几天之内拒绝吃奶,母乳喂养的术语称其为“罢奶”。
如何防止被宝宝咬乳头呢
1、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宝宝在长牙,牙床又痒又疼,十分不舒服,恨不能见什么咬什么;柔软的乳头,恰好做了唾手可得的牙胶。
2、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如果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宝宝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当,快要掉下去了,也会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
3、十分罕见的情况,是那些天生有神经性缺陷的宝宝,无论什么东西碰到自己的嘴,都会本能地“咬紧牙关”;这样的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咬奶头,而不是等到5个月以后长牙期间才咬。
妈妈们要记住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个奶吃得正香的孩子是不会咬奶头的。咬的时候,宝宝已经结束了吃奶。因此那些挨过咬的妈妈在喂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看到宝宝已经吃够了奶,吞咽动作减缓,开始娱乐性吸吮时,就可以试着将乳头拔出来,防止宝宝咬。有些时候,宝宝用咬奶头来告诉妈妈:我吃饱了。
宝宝出牙会怎样呢
宝宝长牙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出齐20颗乳牙,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长牙可能引起发烧、流口水、乱啃咬……牙齿数量的增加改变了宝宝的饮食结构,爸妈一定要好好面对宝宝的出牙期哦。出牙期的营养与食物守则
随着牙齿数量的不断增多,宝宝的咀嚼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糊糊不再适合宝宝,营养和改变食物的性状同样重要哦。
当宝宝开始长牙时,爸妈可视宝宝的发育状况,准备一些半固体食物给宝宝吃。添加固体食物,每次应只尝试一种新的食物,并且由少量开始,食用3~4天后再逐渐增加量及浓度,添加顺序为流质→半流质→半固体→固体。
这是宝宝将要萌牙的时期,宝宝大约在5个月大时,口水分泌特别多,牙龈很痒,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咬,这是因为宝宝的第一颗乳牙快要长出来了。
宝宝出牙期的护理方法
1、出牙会让宝宝感到不适和烦躁,爸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巾,沾湿后卷在手指头上轻轻打圈按摩宝宝的牙床,或可以用冰镇的牙胶让宝宝啃咬,舒缓宝宝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2、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增强宝宝抵抗力,有效缓解宝宝出牙期的不适;
3、6个月以后可以用水杯,1岁后可以不再用奶瓶,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牙齿发育;
4、慎用牙胶、奶嘴,过度依赖会严重影响宝宝长牙;
5、出牙时,宝宝或因休息不好免疫力下降而引起感冒、发烧,如果宝宝发烧,须及时就医;
6、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就该帮助宝宝刷牙了,早晚各一次,饮食后用温水漱口,保持宝宝口腔清洁;
7、出牙期宝宝饮食需清淡,并为宝宝补钙,满足其长牙和身体生长发育的钙质需求。
长牙期间会不会拉肚子
1、宝宝长牙会导致拉肚子
宝宝长牙期间免疫力会降低,所以很容易生病,其中发烧、拉肚子就是很常见的情况。所以我们平常说的宝宝长牙会导致拉肚子具体是指宝宝长牙期间容易因为护理不当而导致拉肚子。宝宝开始长牙的时候建议家长还是采取母乳喂养宝宝。
2、牙齿萌发可能导致生病
长久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描述长牙的特殊情况。医学始祖希波克拉提斯就曾提到过牙齿萌发可能导致生病,此种观念深植古代医学之中,而且被说成是导致婴儿死亡率的一项重要因素。18世纪的法国更有一半左右的婴儿死亡原因被归结为“长牙祸端”。到了19世纪,英国的纪录也不好不到哪儿去。
母乳喂养宝宝为什么咬奶头
了解宝宝为什么咬奶头
1、长牙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宝宝在长牙,牙床又痒又疼,十分不舒服,恨不能见什么咬什么;柔软的乳头,恰好做了唾手可得的牙胶。
2、安全顾虑
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如果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宝宝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当,快要掉下去了,也会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
3、神经性缺陷
十分罕见的情况,是那些天生有神经性缺陷的宝宝,无论什么东西碰到自己的嘴,都会本能地“咬紧牙关”;这样的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咬奶头,而不是等到5个月以后长牙期间才咬。
如何防止被咬
及时拔出乳头
妈妈们要记住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个奶吃得正香的孩子是不会咬奶头的。咬的时候,宝宝已经结束了吃奶。因此那些挨过咬的妈妈在喂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看到宝宝已经吃够了奶,吞咽动作减缓,开始娱乐性吸吮时,就可以试着将乳头拔出来,防止宝宝咬。有些时候,宝宝用咬奶头来告诉妈妈:我吃饱了。
宝宝为什么咬奶头
相信不少把孩子母乳喂养到5个月以上的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怀抱着吃奶的宝宝,很舒适地享受着喂奶的愉悦,内心一片安详。
突然间,乳头上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你几乎失去控制地惨叫一声,低下头看看,原来是小家伙刚刚咬了你一口。
宝宝咬了妈妈的乳头,如果小人儿没有被你的惨叫声吓呆或者吓哭,就是被这样的反响逗乐了,正看着你坏笑着呢!
咬乳头事件中宝宝的反应
被咬之后,估计你会一股怒气冲上心头,第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拔出乳头,狠狠地批评小家伙一通。其实即便宝宝被你的惨叫声吓哭了,你可能也挺生气:明明是你咬了我、我疼,你哭什么劲哪?妈妈们的这种强烈反应带来的后果往往事与愿违:
首先,它不能够有效地防止宝宝再次袭击
很多宝宝对于妈妈的过激反应感到好玩儿,以为这是一场游戏,从此更加喜欢刺激这样的反应。而乳头本是十分娇嫩的器官,咬上几次就会受伤,给喂奶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有些妈妈因此放弃哺乳。
其次,也是更加难以调理的后果,就是宝宝被妈妈的强烈反应吓坏了
由于不理解妈妈的痛苦、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对自己这么凶,反而生了妈妈的气,从此以后的几天之内拒绝吃奶,母乳喂养的术语称其为“罢奶”。
了解宝宝为什么咬奶头
1、长牙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宝宝在长牙,牙床又痒又疼,十分不舒服,恨不能见什么咬什么;柔软的乳头,恰好做了唾手可得的牙胶。
2、安全顾虑
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如果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宝宝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当,快要掉下去了,也会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
3、神经性缺陷
十分罕见的情况,是那些天生有神经性缺陷的宝宝,无论什么东西碰到自己的嘴,都会本能地“咬紧牙关”;这样的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咬奶头,而不是等到5个月以后长牙期间才咬。
宝宝5个月长牙正常吗 宝宝5个月长牙如何护理
有的宝宝在长牙期间会出现发热现象,即超过基础体温36.9℃—37.5℃度。一般这种现象持续3—4天左右会消退,若持续发热,建议家长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可以给宝宝洗个澡或带宝宝到比较凉爽的地方进行散热。
宝宝长牙会刺激口腔口水的分泌,导致口水增多的现象,这时家长们要给宝宝系上口水巾,给宝宝经常擦拭流出来的口水,另外如果因为擦拭引起的皮肤干燥时,还要给宝宝擦上温和的润肤霜来滋润。
注意:如果家长不注意经常给宝宝擦口水,容易引起宝宝下巴和面部起疹子。
宝宝长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产生易哭闹的现象。家长们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不仅对宝宝牙齿生长有所帮助,还能缓解宝宝长牙时的牙龈不适。
宝宝5个月就开始长牙了,长牙期间会出现牙痒的不适感,宝宝就会用咬东西的缓解,这时家长要准备给宝宝买一些磨牙饼干、牙咬胶来促进牙齿的生长,缓解宝宝长牙的不适感。
宝宝5个月长牙的话,也可能因为长牙引起的吸吮动作而使牙床疼痛,引起情绪不佳,导致食欲下降,拒绝进食,这时家长可考虑给宝宝喂养辅食来增添宝宝的进食欲,例如喂养米糊、蛋黄糊、土豆泥糊等。
如果宝宝长牙期间出现腹泻的症状,那么可能跟宝宝的食物有关,家长们要开始给宝宝食用一些半固体、需要咀嚼的食物。另外母乳喂养有助于减轻腹泻。
喂奶乳头被咬怎么办 被宝宝咬了妈妈该怎么办
妈妈乳头被咬了不要有过度反应
1.妈妈的大喊大叫会让宝宝以为你在跟他玩游戏,于是继续咬你,等着看你大喊“哎呦”;
2.有的宝宝会被妈妈突然的尖叫声吓到,甚至不愿意喝奶;
3.硬拽乳头,宝宝会咬得更紧,乳头很容易受伤。
1.将宝宝紧紧搂向胸口,用胸堵住他的鼻子。当他觉得呼吸有点儿不舒服时,自然会张开嘴巴;
2.用严肃的表情,坚定的语气告诉宝宝:“不能咬妈妈,妈妈会痛(但不要打骂)!”
3.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妈妈可以暂停喂奶几分钟,让他知道咬妈妈和不能喝奶是相关的(不是惩罚)。
不得不说,家有“尖尖牙小怪兽”,常备一支医药级羊毛脂软膏很重要。
喂奶结束后,涂上护乳霜,轻揉几下促进吸收。注意:不要涂抹那些对宝宝不安全的油或霜,如矿物型产品、凡士林等。
茶叶有助于舒缓疼痛,治愈伤口。妈妈可以把茶叶装入纱袋中,用冷水浸湿后,把它放在受伤的乳头上冷敷。
母乳本身也是一种治愈乳头破裂的“天然护乳霜”。喂完奶后,挤几滴乳汁涂抹在乳头上,然后让它自然风干。
母乳可以降低细菌含量,减少皲裂乳头受细菌入侵进而引发感染(乳腺炎)的风险。
牙痒痒:长牙期,有些宝宝会偶尔使劲咬乳头,想让牙龈在喝奶时感到舒服些。
这个阶段,妈妈可在喂奶前先用冷牙胶、冷毛巾等给宝宝咬一咬,舒缓宝宝的不适。
另外,咬乳头比较频繁的这段时间,喂奶时你可以放根手指在宝宝嘴边,一感觉到宝宝开始收紧牙关,立即把手指插入宝宝牙龈之间,指尖弯曲勾住乳头,保护乳头不受挤压。
求关注:如果妈妈喂奶时看电视、玩手机、聊天,宝宝可能会咬你一口提醒你关注他哦。
喂奶时多和宝宝进行一些眼神交流、身体接触,还可以轻声跟他说说话,和宝宝一起好好享受这段亲密时光吧。
饭前太饿:饿过头了或者乳汁流出太慢,宝宝也会咬乳头以示不满。
如果是这个原因,妈妈们可以增加喂奶的频率。并在喂奶时,找个舒服的姿势,保持心情愉悦,以确保乳汁通畅。
饭后娱乐:大多数宝宝是在吃饱后开始咬乳头的。
快结束喂奶时,妈妈可以留心下宝宝发出的吃饱信号(吸奶速度变慢、强度减弱),及时中断喂奶,玩点游戏转移注意力。
最后再唠叨一句,及时纠正宝宝咬乳头的习惯很重要,可以预防以后更严重的啃咬问题。在反复引导中,让宝宝明白什么可以咬,什么不能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