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渗性脱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高渗性脱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祛除病因,使患者不再失液,补充已丧失的液体。

能口服尽量口服,不能口服可静脉输注5%葡萄糖或低渗盐水溶液。

补充已丧失液体量的估算方法是根据临床表现估计缺水程度。

补液时需注意,虽血Na升高,但因缺水,使血液浓缩,实际上,体内总钠量还是减少的,在补水同时应适当补钠,以纠正缺钠。

如同时有缺钾纠正时,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以免引起血钾过高。经过补液治疗后,酸中毒仍未得到纠正时可补给碳酸氢钠溶液。

人身体缺水 要怎样调理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这一类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多半属于这一类。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高渗性脱水是怎么回事

一、病因

摄入水量不足(35%):

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病人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1、不能或不会饮水:如口腔、咽及食管疾患、频繁呕吐的患者、昏迷病人或极度衰弱的病人等。

2、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部分脑血管意外病人也会丧失渴感。

3、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

以上情况下,又通过皮肤和呼吸的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水丧失过多(35%):

未及时补充,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胸腹手术时内脏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昏迷等。包括单纯失水和失水多于失钠,即丧失低渗性液体两种情况。

1、单纯失水:有经皮肤、呼吸失水和经肾失水。前者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过度通气使不感蒸发量加强,后者见于中枢性尿崩症时ADH产生和释放不足以及肾性尿崩症时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ADH的反应缺乏,故肾排出大量水分。由于此种失水发生在肾单位的最远端,在此部分前钠离子已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病人每天可排出10~15L的稀释尿而其中只含几个mmol的钠。

2、失水多于失钠:首先经胃肠道丧失含钠低的消化液,主要见于部分婴幼儿水样便腹泻,粪便钠浓度在60 mmol /L以下。其次见于大汗淋漓时丢失低渗性液体,常在高温环境中发生。另外在反复静脉注射高渗物质(如甘露醇、尿素和高渗葡萄糖)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发生失水多于失钠。

其他因素(15%):

人体的差异等问题。

身体脱水是什么意思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脱水的用药治疗

脱水均需适当的补液治疗,关于补液的一些计算公式并非能精确计算出脱水量,而且各学者报道也有所不同,在此主要提出一些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当有低血容量休克时,开始输液时应首先同时给予胶体和等张电解质溶液,开始输液速度要快,第1小时通常给予1000~2000ml。

2.脱水不仅是水的丢失,也包括电解质,主要是氯化钠的丢失,因此纠正脱水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应同时进行。除非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与浓缩性高钠血症和失钠性低钠血症治疗相似,且临床上的计算公式也以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为计算依据。

3.不论哪种类型的脱水症,都可能因为脱水而尿少,甚至并发肾功能不全,因此输液初期不宜使用含钾溶液,除非合并严重低钾血症,当排除肾功能不全后或尿量增加至40ml/h后,应适当补钾。

4. 不同类型的脱水宜选用不同的溶液 ①低渗性脱水多应用等渗氯化钠溶液(实际上比正常血浆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皆高)或高渗氯化钠溶液,两者皆有利于提高血钠浓度和血氯浓度。②等渗性脱水应在补充生理盐水的同时补充5%或10%葡萄糖溶液。因为任何脱水的患者皆存在不显性失水,且不显性失水基本不排出电解质;而生理盐水的钠离子和氯化钠离子浓度明显比血浆高,因此两者混合补充时有助于保障正常血钠和血氯浓度。③高渗性脱水时,如是严重高钠血症只能输入5%的葡萄糖溶液,但应避免快速输入高渗葡萄糖溶液;如果不是严重高钠血症,应同时补充一定比例的电解质溶液。

5.补液总量应包括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一般不低于1500ml,以水或葡萄糖溶液为主。

6.补液原则为先快后慢,补液同时需密切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血压、脉搏、尿量等。在循环状况稳定的患者,避免血钠浓度升高过快或降低过快。

7.胃肠道补液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除非有明显禁忌证。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应尽早给予胃管鼻饲,口服液体的原则与静脉补液相同。

婴幼儿腹泻导致脱水性质如何区分

脱水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特征。在脱水时,水和电解质均有丢失,但不同病因引起的脱水,其水和电解质 (主要是钠)的丢失比例可不同,因而导致体液渗透压有不同的改变。根据脱水时渗透压的不同,临床将脱水分为等渗性(混合性)脱水、低渗性(缺钠性)脱水和高渗性(缺水性)脱水,其中以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最为少见。钠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所以常用血清钠来判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1)等渗性脱水:水与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在130~150mmol/l之间(300~345mg%)。各种病因所致的脱水,其失水和失钠的比例可不同,若其比例相差不大时,通过肾脏调节,可使体液维持在等渗状态,故等渗性脱水较多见。这类脱水主要丢失细胞外液,临床上表现为一般性的脱水症状:如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力减低,前囟及眼窝凹陷,粘膜干燥,心音低钝,唾液和眼泪减少,重者可导致循环障碍与休克。

(2)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相对多于水的丢水,血钠低于130mmol/l(300mg%)。这类脱水由于腹泻较重,病程较长,粪质钠常丢失极多;又因腹泻期间饮水偏多,输液时单纯用葡萄糖溶液,而给钠溶液较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过低,一部分水进入细胞内,血容量明显减少。低渗性脱水多见于吐泻日久不止的营养不良患儿,在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脱水症状较其他两种脱水严重。因口渴不明显,而循环血量却明显减少,故更易发生休克。因脑神经细胞水肿,可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或惊厥。

(3)高渗性脱水:水的丢失相对比电解质丢失多,血钠超过150mmol/l(345mg%)。这类脱水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较高,细胞内液一部分水转移到细胞外,主要表现为细胞内脱水。如腹泻初起,有发热,喝水少,病后进食未减者,容易引起高渗性脱水。滥用含钠溶液治疗,如口服或注射含钠溶液较多(如单纯用生理盐水补液),也可造成高渗性脱水。在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其脱水体征比其他两种脱水为轻,循环障碍的症状也最轻,但严重脱水时亦可发生休克。由于高渗和细胞内脱水,可使粘膜和皮肤干燥,出现烦渴、高热、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甚至惊厥。严重高渗可使神经细胞脱水、脑实质皱缩、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扩张甚至破裂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亦可发生脑血栓。

怎么治拉肚子最快最有效 脱水后如何快速补水

掌握补水原则,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水,速度最快最有效。

定脱水程度、定脱水性质、定1日总液量、定溶液的张力。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前两句是指先应用含钠液、张力高些,然后含钠液逐减,液体的张力也逐减。开始的速度可快些,然后逐步减慢。不见尿而补钾以防产生高钾血症,见尿而不补钾,可出现低钾血症。

一般临床上将脱水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脱水

体液流失约占体重的5%以下,患者精神稍差,面色略苍白,皮肤稍干但弾性尚可,眼稍下陷,尿量略少。

(2)中度脱水

体液去失约占体重的5%~10%。患者精神萎靡,常伴烦躁。面色苍白、发灰,皮肤干燥、弹性差。前囟和眼窝明显下陷。口周发青,唇发干。心音低钝。四肢发凉,尿明显减少,哭时泪少。

(3)重度脱水

体液去失约占体重10~15%。患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対周围无反应。前囟和眼窝深陥,眼不能闭合。皮肤粘膜干燥,皮肤弾性极差,面色发灰,口唇发钳,四肢发凉,尿极少或无尿,哭无泪,心音弱,血圧下降。

根据丢失的水及电解质的比例不同,脱水的性质可分为三种情况:

(1)等渗性脱水

水和电解质呈等比例丢失。脱水的特点为细胞外液丢失,而细胞内液不增加,也不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即130~ 150mmol/L(130~ 150mEq/L)。等渗性脱水约占婴幼儿腹泻中的40%~80%。秋季腹泻以等渗性脱水为多见。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约占半数为等渗性脱水。

(2)低渗性脱水

从水和电解质丢失的比例而言,电解质的丢失多于水的丢失。血清钠减少,在1 30mmol/L( 130mEq/L)以下。其特点为细胞外液丢失多,一部分丢失于体外,一部分进入细胞内而使细胞内液较平时增加。循环量减少快,脱水症状出现早。低渗性脱水约占腹泻病例的20% ~50%。见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他细菌性腹泻、饮水多而摄入含电解质食物少、营养不良者、输入低滲液体过多等情况。

(3)高渗性脱水

丢失水分相对地较电解质为多,血钠浓度增高,在150mmol/L(150mEq/L)以上。其特点为细胞内脱水,因细胞外液渗透压高,部分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故细胞外液减少得不多。高渗性脱水较少见,约占婴幼儿腹泻病例的1%~12%。可见于病毒性肠炎(秋季腹泻),不恰当地应用含钠液治疗而造成高渗性脱水。

所谓液体的选择也就是液体的组成,等渗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关系。较精确地计算,累积损失所补充的液体组成视脱水的性质而不同,一般低渗性脱水用等渗液或3/4等渗液,等惨性脱水用3/5~1/2等渗液,高渗性脱水用2/5等滲液。而继丢液用1/2等瘳液。生理需要用1/3等渗液。

为简便起见,目前按1天补液计算。第1天的补充内容:等渗性脱水时用1 : 1液,相当于1/2等渗电解质溶液;低渗性脱水时用2:1液,相当于2/3等渗电解质溶液;高渗性脱水时用1 : 2液,相当于1/3等渗电解质溶液。如有严重酸中毒时,用生理盐水时氯含量高,不利于纠正酸中毒,可用2:1液(即2份生理盐水,1份等渗的乳酸钠或碳酸氢钠)该溶液所含钠和氯与血浆所含相接近。另外,临床可根据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渗乳酸钠或碳酸氢钠三者的比例关系,制备成张力不同的溶液。如等渗性脱水时可用“3 : 2: 1液”(即1/2等渗液),低渗性脱水时用“3:4:2液”(即2/3等渗液),高渗性脱水时用“3 : 2: 1液”~“6: 2: 1液”。

在输液量方面,一般将其分为累积损失量(即在病后腹泻及呕吐中丢失的总量)、继丢量(即在输液过程中又吐、泻丢失的量)和生理需要量。如将其三种液量分开计算、累积损失量与脱水程度有关。轻度脱水为60~ 80ml/kg,中度脱水为80~100m/kg,重度脱水为100~120ml/kg。继丢失量应为丢多少算多少,一般为20~ 40ml/kg。生理需要量为150ml/100卡计算。为方便起见,24小时的总液量为轻度脱水120 ~ 150ml/kg,中度脱水150~ 180ml/kg,重度脱水180~ 200ml/kg。 如一般情况好转,第2天开始即可进食。

对轻度脱水可在8~10小时内输入全日量的-半,另外一半在14~16小时内输入。如脱水重则可在0.5~1小时内快速输入20ml/kg,在9~10小时内输入总量一半,其余一半在13~14小时内输入。低渗性脱水较重且伴有明显酸中毒者,在最初输入的20m/kg液量可用2:1液(即2份生理水、1份等渗的碳酸氢钠或乳酸钠)。高滲性脱水补液的速度应慢,每公斤体重5~8ml/小时,在48小时左右纠正脱水。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应用口服补液盐(简称oRs),其电解质的含量为钠90mEq/L,氯80mEq/L,钾20mEq/L,HCO30mEq/L,葡萄糖1l lmmol/L。在等渗或高渗性脱水时,应将oRs稀释1/3后口服。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为50~60ml/kg,4小时内服完;中度脱水为70~ 100ml/kg,4~6小时内服完;重度脱水为100~ 120ml/kg,6~8小时服完。也可先用静脉点滴60~70ml/kg,3小时,其后可口服30~50ml/kg,在3~4小时内服完。通过临床观察,oRs应用于轻、中度脱水、呕吐不重者较适合。

钾盐的补充十分重要,过高、过低或浓度过高、输入速度过快均可发生生命危险。补钾的原则为见尿补钾,其静点浓度为不超过40mEq/L,即0.3%浓度。每日的补钾量为2~4mEq/kg,相当于10%氯化钾液1. 5~ 3ml/kg,分3~4次。

高渗性脱水的病因

1.摄水量不足

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患者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通过皮肤和呼吸的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1)不能或不会饮水如口腔、咽及食管疾患、频繁呕吐的患者、昏迷患者或极度衰弱的患者等;

(2)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部分脑血管意外患者也会丧失渴感;

(3)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

2.水丧失过多,未及时补充

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胸腹手术时内脏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昏迷等。包括单纯失水和失水多于失钠,即丧失低渗性液体两种情况。

(1)单纯失水有经皮肤、呼吸失水和经肾失水。前者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过度通气使不感蒸发量加强;后者见于中枢性尿崩症时乙醇脱氢酶(ADH)产生和释放不足,以及肾性尿崩症时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ADH的反应缺乏,故肾排出大量水分。

(2)失水多于失钠首先经胃肠道丧失含钠低的消化液,主要见于部分婴幼儿水样便腹泻,粪便钠浓度在60mmol/L以下。其次见于大汗淋漓时丢失低渗性液体,常在高温环境中发生。另外在反复静脉注射高渗物质(如甘露醇、尿素和高渗葡萄糖)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发生,失水多于失钠。

脱水的分类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 na+ 。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1.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2.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3.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这一类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多半属于这一类。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给脱水病人补液时,应特别注意根据以上三种不同的脱水情况,及患者的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等,给予不同的液体。

为什么一吹空调就拉肚子 一吹空调拉肚子有什么后果

如果一吹空调就拉肚子,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脱水症状,从而引起体内的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肿、水中毒等现象。

水中毒和脱水的区别 什么是脱水

所谓的脱水就是指人体体液的容量明显减少了。

一般体液丢失量超过了体重的2%以上时,就会出些脱水症状;

脱水的时候除了有水的丢失外,还会伴有钠离子的丢失,水和钠离子的丢失比例不同,脱水的情况也不同,因而脱水可以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三种类型。

相关推荐

老年人脱水常识

脱水其实就是指身体的水分流失以及钠盐的流失超过了一个特定的数值,这种情况之下人体就会表现出脱水的症状,一般脱水的症状是头昏、浑身软弱,有时候还会出现口渴症状等等。那么老年人在脱水之后应该吃点什么好呢?下面就来仔细说说这个问题。 体液丢失超出液体的摄入,临床上表现为细胞外液量减少,即体液容量不足的低容量状态。水丢失的同时伴有钠丢失,二者丢失程度可不等,水钠丢失比例一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称等渗性失水;失水量>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320mmol/L,血钠>150mmol/L,称高渗性脱水;失钠

早上空腹喝淡盐水可以防止便秘吗

这种认识却是错误的。研究认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饮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却仍在进行中,这些生理活动要消耗损失许多水分。早晨起床如饮些白开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释,纠正夜间的高渗性脱水。而喝盐水则反而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更加口干。何况,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更高。但是,腹泻病人由于体内钠流失较多,喝些淡盐水对身体会有好处。 早起喝白开水是最佳选择,白开水是天然状态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煮沸而来,水中的微生物已经在高温中被杀死,而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有研究表明,

淡盐水生活中的用途

淡盐水是指相当于生理浓度的盐水,每百毫升中含1克左右的盐分,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几种用途: 一、大汗之后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和钠; 二、腹泻之后补充由肠道丢失的水分和盐,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三、淡盐水漱口能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减轻口咽部炎症造成的红肿。 注意事项 注1:配制盐汤时(粗盐、细盐或精盐均可)先用开水冲调,待食盐溶化后再加入少许冷开水,使之成为:“温盐汤”即可饮服。 注2:早晨第一杯水喝盐水不好。不少人认为喝淡盐水有利于身体健康,于是晨起就喝淡盐水,这种认识却是错误的。研究认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饮滴水,

食物中毒的并发症有哪些

食物中毒在出现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因为在生活中饮食上不卫生才会引起,发现了食物中毒的时候,我们要采取治疗了,如果不治疗就会带来生命的危险,很多的时候,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非常多的并发症的,下面,我们看看食物中毒的并发症都有哪些吧! 1.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2

肺性脑病导致什么并发症

1.休克是一种急性组织灌注量不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各科严重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有血压下降,收缩压降低至12kPa(90mmHg)以下,脉压差小于2.67kpa(20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和肢端紫绀,浅表静脉萎陷,脉搏细弱,全身无力,尿量减少,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 2.肾功能衰竭是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4期:①肾贮备功能下降,患者无症状。②肾功能不全代偿期。③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和

早晨喝温开水的好处 保胃秘诀

晨起第一杯水喝温开水。晨起喝水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疾病。普通人晨起喝水以白开水为好,不应加盐(如喝盐开水则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倍加口干。何况,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

早晨起床喝盐水有损健康

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饮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却仍在进行中,这些生理活动要消耗损失许多水分。早晨起床时,血液已呈浓缩状态,此时如饮一定量的白开水,便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释,而纠正夜间的高渗性脱水。 喝盐开水则反而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倍感口干。何况,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这对正常人都是有害的,对血压高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危险。 因此,清晨喝盐开水,不管咸淡均不能保健,只会危害健康

清晨不宜喝盐开水

不知从何时起,流传着一种晨起喝盐水有益健康的说法。其实这是一个危害健康的做法。 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饮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却仍在进行中,这些生理活动要消耗损失许多水分。早晨起床时,血液已呈浓缩状态,此时如饮一定量的白开水,便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释,而纠正夜间的高渗性脱水。 喝盐开水则反而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倍感口干。何况,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这对正常人都是有害的,对血压高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危险。 因此,清晨喝盐开水,不管咸淡均不能保健,只会危害健康。

健康人没必要喝淡盐水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正常饮食、正常饮水,体内的钠一般不会缺乏,而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饮滴水,但是呼吸、排汗、泌尿等生理活动仍在进行,需要消耗损失许多水分。早晨起床时,血容量减少,钠离子浓度偏高,血液已呈浓缩状态,此时如饮一定量的白开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释,纠正夜间的高渗性脱水。而喝淡盐水反而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不仅令人倍加口干,而且还会使已经处于早晨高峰期的血压更高,危害健康。这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衰的人群来说更是危险。 医生最后强调,人体只有在夏天或运动出汗以及腹泻等情况下,为补充盐分预防脱水才有必要喝淡盐

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低渗性脱水患者无口渴感,皮肤,黏膜脱水明显,主要表现为血容量不足和脑水肿的症状和体征,与失钠性低钠血症相似。 1.等渗性脱水 (1)经消化道丢失体液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上消化道液丢失以H 为主,容易伴发代谢性碱中毒,下消化道液含碱较多,容易伴发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在诊断等渗性脱水的同时,应注意是否伴酸碱平衡失调。 (2)心,肝,肾功能不全有多浆膜腔积液者,反复多次较大量的胸腔,腹腔穿刺抽液,容易发生等渗性脱水,应注意一次引流量不超过1000ml,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容量状态并及时治疗。 (3)老年患者由于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