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湿疹刮痧的部位 湿疹能刮痧吗

湿疹刮痧的部位 湿疹能刮痧吗

湿疹患者可以通过刮痧来辅助治疗,但是注意不要刮拭长湿疹的部位,以免造成局部溃烂、感染。

中医认为湿疹多因饮食伤脾,脾虚失运,或外受湿热之邪,或素体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遏,客于肌肤所致。通过在特定的经络、穴位刮痧,可以起到排毒、泻热、健脾、利湿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湿疹症状。

老人刮痧常见的刮痧工具

木鱼石刮痧板:木鱼石刮痧板是现今为止最好的刮痧板之一,其刮痧效果非常明显,风靡各大刮痧美容机构。

黄牛角刮痧板:选用天然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

刮痧油:凉性油:薄荷油、清凉油等可清凉解毒。

热性油:活络油、红花油、麝香风湿油等可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中性油:茶油等,可普遍使用热毒,行气活血的功效,还可以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刮痧的不宜人群

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此外,孕妇及月经来潮期间勿施行中医刮痧疗法。

2、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3、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中医刮痧疗法,这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4、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中医刮痧疗法。

5、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引起虚脱。

6、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7、精神病患者禁用中医刮痧疗法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8、病人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或背部脊骨凸起者,最好不要中医刮痧疗法。

湿疹能刮痧吗 湿疹刮痧的部位

取穴:脊柱两侧,肩上区,颈1~7与胸1~5及其两侧,或肘弯区,手掌区,或腰骶椎及其两侧,膝弯区,足背区。病变局部周围。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颈1~7至尾椎)轻刮3行,肩上区轻刮1~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再刮病变局部的周围。然后随病变部位刮治,上部病变:重点刮颈椎与胸1~5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肘弯区、手掌区;下部病变:重点刮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膝弯区及足背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湿疹(急、慢性均可用之)。临床屡用,效果甚佳。若配合药物涂擦患部,则疗效更佳。皮损处忌刮。

取穴: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肩髃、曲池、合谷、神门、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治法:用刮痧法。在上述穴位皮区依次刮拭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对慢性湿疹者在刮拭后,可在湿疹周围应用放痧与挑痧法。

主治:湿疹。用之临床,均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忌用热水和肥皂烫浴。避免搔抓。

取穴:大椎、肺俞、脾俞、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背部大椎、肺俞、脾俞,再刮上肢部曲池、内关、合谷,然后刮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湿疹。屡用效佳。

取穴:分3组:一为肺俞、曲池、委中、阴陵泉、神门、大椎;二为大都、阴陵泉、脾俞、足三里、曲池;三为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膈俞、郄门。

治法:用刮痧、放痧法。第1组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肺俞,然后刮前臂曲池、神门,膝部委中放痧(刺血),最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用泻法,委中放痧,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第2组先刮背部肺俞,再刮前臂曲池,然后刮下肢阴陵泉、大都、足三里。用补泻兼施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第3组先刮背部膈俞,再刮前臂曲池、郄门,然后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主治:湿疹(第1组主治湿热浸淫型,第2组主治脾虚湿蕴型,第3组主治血虚风燥型)。分型施治,用之效佳。

春天刮背去湿气的方法

草长莺飞三月天,春困泛懒的季节又来了,不少人总是感到头胀身重,困倦叫睡,无精打采,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和工作,甚至抑郁烦闷,有的还伴有脘满腹胀,食欲不振或大便稀烂的症状。

春天不妨拿起刮痧板为你的家人刮刮背,刮走春节吃出来的食积,刮走猫冬留下的气血不畅,刮走春季的湿气。初春刮刮背,越刮越精神!

冬主收藏,在寒凉的冬季里,人们大多运动不足,经络痹阻,且春节期间容易饮食过度,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受损,再加上春季多雨多湿,外湿引动内湿,故人体易被湿邪入侵,从而出现腹满腹胀、食欲不振,身体、四肢沉重,精神萎靡,或烦躁易怒等中医认为的“湿浊内困”的亚健康症状。

春困刮痧要刮背部穴位,是因为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不但包含了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的诸多穴位,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重要穴位,是人体抵御外邪和重要屏障,而且掌握着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中医有“春夏养阳“的说法,故刮背部穴位既可排毒,又可振奋体内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刮完痧后,患者常感到背部、肢体有酸痛感,此时可把点燃的艾条放进艾灸盒中,置于痧斑处灸10分钟左右,是典型的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的综合运用。

刮痧时最好选用砭石或水牛角等自然材质做成的刮痧板,被刮者俯卧在床上,撩起后背的衣服,操作者在被刮者背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肤霜,先刮位于后背正中线的督脉,然后再刮督脉旁开1.5寸的两侧膀胱经。刮痧时,刮板与皮肤倾斜45度左右,从上至下以轻柔适度的力量刮拭,直到刮出痧疹。所谓痧疹是指被刮皮肤表面出现粟头的小红点。中医认为,“百病皆可发于痧”,刮出的痧疹是人体风、湿、火等病理产物在强刺激手法下外排。

湿疮的刮痧疗法

湿疮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是一种呈多种形态皮疹,发无定处,易于糜烂流津的瘙痒性、渗出性皮肤病、本病具有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急性者多泛发全身,慢性者多固定于某些部位。本病按照病因病机可分为湿热侵淫、脾虚湿蕴、血虚风燥3型。

一、湿热侵淫

(一)症状

表现为发病急,可泛全身各部,初起皮损潮红灼热、肿胀,继而粟疹成片状或水泡密集,渗液流津,瘙痒不休,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

(二)治法

(1)选穴肺俞、曲池、阴陵泉、神门、大椎。

放痧:委中。

(2)定位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委中:胭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再刮前臂曲池、神门,放痧膝部委中,最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分别刮上肢外侧曲池穴和内侧神门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委中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或直接按揉胭中有络脉瘀血之处,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最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穴,不宜过重,30次,出痧为度。

二、脾虚湿蕴

(一)症状

表现为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

(二)治法

(1)选穴大都、阴陵泉、脾俞、足三里、曲池。

(2)定位大都:当人体的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阴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再刮前臂曲池,然后刮下肢阴陵泉、大都、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脾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刮上肢外侧曲池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穴,不宜过重,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大都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三、血虚风燥

(一)症状

表现为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粗糙肥厚,呈苔藓样变,剧痒,皮损表面有搔痕、血痂、脱屑,伴头昏乏力,腰酸肢软。

(二)治法

(1)选穴 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膈俞、郄门。

(2)定位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郄门: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膈俞,然后刮前臂曲池、郄门,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膈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分别刮上肢外侧曲池穴和内侧郄门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再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

背部僵硬能刮痧吗 后背刮痧后要注意什么

后背刮痧后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个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后背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皮肤病患者,皮损处干燥、无炎症、渗液、溃烂者(如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牛皮癣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损处刮拭,皮肤及皮下无痛性的良性结节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损处周围刮拭。

脖子两边刮痧能排毒吗

脖子两边刮痧可以排毒,只是颈前部皮肤娇嫩、敏感,颈部两侧又有大血管通过,因此用砭石刮痧板刮拭时应速度缓慢,力度也要因人而异。刮痧能很好的排除身体毒素,将体内的垃圾刮痧到体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活力,加快身体废物的排泄,那么,刮痧主要是刮哪些部位呢?

曲池穴:定位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即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刮痧作用: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在此穴位刮痧能够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的湿热,缓解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和上肢瘫、麻、痛,对高血压也有缓解作用。

血海穴: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刮痧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有关脖子刮痧排毒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下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说明。如果皮肤上正患有溃疡,或者本身是疤痕体质,亦或者是皮肤容易出血,那么这样的人不适合刮痧。另外脖子两边往往皮肤比较脆弱,刮痧学用的器具绝对不能够太过尖锐或者锋利,一定要避免刮伤皮肤。

后背刮痧后要注意什么

一、后背刮痧后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后背刮痧后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二、后背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个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后背刮痧后洗浴的时间

后背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四、不同种类的皮肤病刮拭方法

皮 肤病患者,皮损处干燥、无炎症、渗液、溃烂者(如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牛皮癣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损处刮拭,皮肤及皮下无痛性的良性结节部位亦可直接刮 拭。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 损处周围刮拭。

湿疹刮痧的部位 刮痧后长湿疹怎么回事

许多人在刮痧后,会在刮痧位置发现一些小水泡,不碰它就不痛不痒,但这些水泡并不是湿疹,湿疹通常会有瘙痒、渗出的情况。

刮痧刮出水泡说明身体湿气过重。

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1、小水泡自然恢复。如果出的水泡较小,则不需要挑破,任其自然恢复比较好,是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

2、大水泡用针挑破。如果水泡较大,发泡后可用消毒针灸针将较大的泡刺破,放出其中的液体。对于发泡后的创面如何处理,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按时换药,直至愈合。

3.值得注意的是,刮痧出水泡说明身体湿气过重,平时饮食应多添加一些祛湿利尿的食物,例如红豆,薏米,冬瓜等食材,注意按时锻炼身体,以运动排汗的方式将身体多余的水分排出来,并且运动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人体胸部可以刮痧吗

1.拿刮板法:用手掌握着刮板治疗时刮板厚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面对手掌

2.刮试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试胸部从内向外刮试;

3.补刮泻刮:般来讲顺着经络走行进行刮即补刮;逆着经络走行进行刮试即泻刮;

4.刮痧时间:用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每部位般要刮3-5分钟;用补刮手法每部位刮试时间5-10分钟对于保健刮痧无严格时间限制自我感觉满意、舒服原则

刮痧疗法适应症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及高温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 、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 、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 症和禁忌症外各种病症包括些疑难杂症均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

外科病症:疼痛主要症状各种外科病症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 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儿科病症:营养良、食欲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 、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调、乳腺增生、产病等

胸部可以刮痧吗的问题,上面介绍的已经很清楚了。刮痧的治疗方法虽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也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让身体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使用的话,那么是不会有很好治疗效果的。

刮痧可以治疗荨麻疹吗

可以。

刮痧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通过正确的手法刮痧,可将体内毒素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另外,荨麻疹伴随瘙痒症状,中医理论认为,瘙痒痒和湿气有关,体内有湿气,一定要往外排,因此起疹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排毒过程。刮痧可以促进身体内部毒素排除,有助于荨麻疹病情的恢复。

相关推荐

刮痧的注意事项

刮痧时,皮肤局部汗孔开泄,出现不同形色的痧,病邪、病气随之外排,同时人体正气也有少量消耗。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强治疗效果,治疗刮痧时应选择环境,根据病证选择适当的手法,注意掌握刮拭的时间,防止发生晕刮。刮痧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二、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治疗刮痧使汁孔汗

白领瘦腹试试刮痧减肥

1、腹部穴位 (1)天枢穴:肚脐两侧两个手指处; (2)关元穴:肚脐往下四个手指处; (3)气海穴:肚脐往下一个手指处。 2、腹部刮痧手法 刮痧时最好仰卧,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用刮板进行刮拭按摩,力度均匀,不必过于用力,以腹部皮肤红润为度。然后采用角揉法按摩上述提到的天枢穴、关元穴和气海穴。所谓角揉法,就是以刮痧板的厚边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厚棱角侧面为着力点,着力于有效穴位,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带动皮肤下面的组织搓揉活动,用力适中。 3、瘦腹效果 每天坚持一次,效果看得见。一般坚持刮痧三天至一周,

如何用刮痧治荨麻疹

功效:祛风止痒。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刮拭用油:可选用正红花油或刮痧活血剂。 部位及选穴 1、项背部:大椎、风府、膈俞; 2、上肢:曲池 3、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手法 1、持握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顺序刮拭背部、上肢及下肢。 2、力度以受术者感受舒适为准,对选择的刮痧部位反复刮拭,直至刮拭出痧痕为止。 备注:湿热者大椎、曲池、膈俞用泻法;血虚者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 疗程:10次为1疗程,治疗时间根据疾病缓急、病程长短而决定。 注意事项 1、急、慢性荨麻疹均适宜刮痧

什么是“痧”

“痧”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病理反应的“痧”,也就是“痧象”;二是指刮痧刺激后反应的“痧”,也就是“痧痕”,二者在形态、色泽上均有差异。 1.痧象 痧象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皮肤表面出现的色红如粟的疹子:如风疫出现的疹子叫风痧;猩红热出现的疹子叫丹痧。这是病理阳性反应物的一种,临床上很多疾病都有发痧现象,因此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二是指痧证,也叫痧胀、痧气,是疾病的一种,多发生于夏秋之交,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或疫疠之秽浊所出现的一些病症。临床上春季多发风痧、温痧;夏秋季多发暑痧等

中医这种独特疗法排毒效果强大

在我们的身体内,有五大最主要的排毒器官和系统,它们分别是肠道、肝胆、淋巴、肾脏和皮肤,这些器官和系统的协调工作使人身体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当中,但是如果我们的身体内有了过多的毒素,就会使它们超负荷运转,造成机体排毒不畅,由此我们的身体自身排毒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所以说,想要帮助我们的身体排毒,就需要外力的支持,中医有两种非常特殊的疗法,可以帮助我们排尽体内毒素。 一、刮痧排毒 刮痧可以排毒,还帮助我们的身体去湿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刮痧在皮肤纹理美容的同时还进行穴位刮痧,从而达到排毒美容的效果。

祛除青春痘刮痧不遗留

如果刮痧方法得当,确实可以起到缓解脸上青春痘的作用。中医认为,青春痘多由外感风热、饮食不节等原因造成。因为肺主皮毛,外受风邪,就容易移热于肺;而脾主运化,过食膏粱厚味辛辣食物之后,会生热积湿。肺胃积热,其湿热毒气上冲头面不得宣泄,便形成青春痘。 而刮痧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开腠理、行气血、通经络、散邪毒。中医认为,人体皮毛有呼吸和排泄的作用,因此通过皮肤的刮拭发汗解表,使体内的淤血浊毒排于体外,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建议大家如果想要自行刮痧应该先去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头

暑夏刮痧细节要注意

夏季是我们最容易出现中暑的季节,在夏季很多人都喜欢采用刮痧的方法来治疗中暑以及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刮痧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夏季人体阳气升发,正是治病祛寒的好时机,不少医院和中医诊所都打出“冬病夏治”的特色服务来招揽生意。刮痧疗法做为传统中医养生最实用的方法,对治冬病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每个人体质不同,在刮痧时要关心的注意事项也不同,那么夏天做刮痧有哪些细节要留心? 中医刮痧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夏天刮痧可以防治中暑,但是刮痧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看看刮痧要注意什么

揪痧的注意事项

治疗刮痧时,皮肤局部汗孔开泄,出现不同形色的痧,病邪、病气随之外排,同时人体正气也有少量消耗。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强治疗效果,治疗刮痧时应选择环境,根据病证选择适当的手法,注意掌握刮拭的时间,防止发生晕刮。危重病人应采用综合治疗。 一、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二、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治疗刮

哪些人群不刮痧

1、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都不可进行刮痧。过度饥饱的时候,血液都会全部集中到胃部进行消化,会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缺血,因此,这个时候受到重力,就可会引起虚脱。过度疲劳也同样会让身体处于不佳的状态,而刮痧也是一种泻的过程,会更加重身体的不适,出现问题。醉酒的人就更不适合。 2、精神病患者禁止刮痧。精神病患者已经处于一种非常敏感的精神状态,刮痧会对她造成更大的刺激,会加重病情,因此,不宜刮痧。 3、有出血倾向者不刮痧。因为刮痧是将体内的湿气排出来,我们通常会看到皮肤上会出现紫色的痧,但是,这些痧也都会混有

刮痧排毒祛湿的主要7大穴位

1、曲池穴 定位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即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刮痧作用: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在此穴位刮痧够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的湿热,缓解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和上肢瘫、麻、痛,对高血压也有缓解作用。 2、血海穴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刮痧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