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了莫忘查肾
血压高了莫忘查肾
患者的高血压、牙龈、鼻腔出血都是肾衰竭的表现症状。肾脏病变引起了肾性高血压,肾脏毒素在体内蓄积,导致血压增高,凝血机制障碍,牙齿、鼻腔出血。如果患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把病情控制在早期,不会一下子就到了肾衰阶段。
有以下情况和症状的患者应多留心:有高血压症状,尤其是年轻人有高血压症状,尿泡沫多,夜尿频繁,时有眼睑、下肢浮肿,脸色萎黄或苍白,有逐渐加重的贫血症状,鼻子、牙齿经常出血等,应尽快去医院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人体是相当复杂的一部机器,很多人认为只要不感到不舒服,身体就没有任何问题,其实,这种想法是相当简单的,人类有很多疾病发病初期都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这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其实正常人也应该定期的去查一下身体,防范于未然。
如何检查肾性高血压呢
1.按你目前所说的这种情况来看初步考虑高血压可以及时的就医治疗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它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官能衰竭。
2.高血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总的看来,它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肾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在无明显水肿或未做尿液检查时,患者容易以为得的是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在治疗、预后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故有必要对二者作认真的鉴别。那么如何区别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呢?这就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询问病史,明确因果关系,弄清发病的先后次序。
肾血管性高血压应做哪些检查
由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缺乏明确的临床特点,故要进一步诊断,须行实验室检查和放射线检查。
目前临床上常做的检查,如排泄性尿路造影以观察肾脏大小、显影情况、肾盏、肾盂加输尿管的解剖形象及功能状况;分肾功能试验,直接检测各侧肾脏的具体功能;放射性同位素检查,也是了解每侧肾脏功能的一种良好的筛选手段;肾素活性测定,则不仅有助于诊断,也是决定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的重要依据。
但最重要的检查,还是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术。通过造影可以观察腹主动脉、肾动脉及其分支和肾实质的显影形象,从而明确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范围和程度,并为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又有几种新的无损伤检查手段,如螺旋ct,核磁共振动脉造影,双功彩超等。
肾血管性高血压应做哪些检查
目前临床上常做的检查,如排泄性尿路造影以观察肾脏大小、显影情况、肾盏、肾盂加输尿管的解剖形象及功能状况;分肾功能试验,直接检测各侧肾脏的具体功能;放射性同位素检查,也是了解每侧肾脏功能的一种良好的筛选手段;肾素活性测定,则不仅有助于诊断,也是决定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的重要依据。
但最重要的检查,还是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术。通过造影可以观察腹主动脉、肾动脉及其分支和肾实质的显影形象,从而明确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范围和程度,并为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又有几种新的无损伤检查手段,如螺旋ct,核磁共振动脉造影,双功彩超等。
高血压肾病的检查
1.体检
长期高血压(≥140/90);有的出现眼睑和/或下肢水肿、心脏扩大、眼底检查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伴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神经系统表现。
2.化检
尿常规蛋白+至++,伴或不伴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2克以下。其他检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NAG酶、β2-MG增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
3.影像学检查
B超示肾脏早期多无变化,发展致肾衰竭时可出现肾脏不同程度缩小。核素检查早期即可出现肾功能损害。心电图常提示左心室高电压;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常提示主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或扩大。
4.肾活检
宜在医生建议下根据具体病情进行。
尿频、尿急、尿痛莫忘肾结核
临床上有不少医生或病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凡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者,都想当然地认为是尿路感染,所以不少肾结核被误诊为慢性尿路感染,其误诊的原因常常是由于对病史、体征和有关检查资料重视不够,或片面依赖首次诊断结论所致。
肾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肾脏所致,感染源绝大多数来自肺结核,肺内的结核杆菌经血流播散到达肾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结核病人约1000万,其中肾结核占8%~20%。作为病人应具备一些医学常识,切不可以为尿频、尿急、尿痛是小事。有病应到医院检查清楚,以免贻误病情。
肾结核90%以上为单侧肾结核,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稍多见,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加重后,可出现脓尿和血尿,多数病人表现为无菌性血尿。当病变蔓延至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这是肾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病初期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进展期可有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晚期双侧肾结核或一侧肾结核并发对侧严重肾盂积水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
肾结核起病隐匿,常易被忽略,70%的病例在有症状出现后,才能作出正确诊断,所以医生和病人都应提高警惕,注意肾结核的早期信号,及早做出诊断,以利肾结核的治疗。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肾结核的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路感染经抗菌治疗后,尿菌转阴,但仍有尿频、尿急、尿痛或化验检查尿沉渣异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做尿培养却无普通致病菌。
发生于肾实质内的早期结核病灶多数没有临床症状,故肾结核的早期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而应重视实验室的检查。反复做尿结核菌的培养是确立早期诊断的关键。24小时尿沉渣找抗酸杆菌亦有助于诊断。此外,还可检查是否有肾外结核病的存在,结核菌素试验也有助于诊断。肾盂造影对晚期肾结核的诊断价值很大。
肾结核贵在早期诊断,特别是对女性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切不可概以尿路感染治疗。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经抗炎治疗疗效不好时,应另找病因。患了肾结核不可怕,肾结核只要早期诊断,只要与医生配合,采用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坚持治疗,许多病人都可以治愈。
高血压肾病的检查
(一)多为轻中度蛋白尿,24小时定量多在1.5~2.0g;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少,可有血尿;早期血尿酸升高,尿NAG酶,β2-MG增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 Ccr多缓慢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小管功能损害多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
(二)影像学检查肾脏多无变化,发展致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肾脏不同程度缩小;核素检查早期即出现肾功损害;心电图常提示左心室高电压;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常提示主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或扩大。
(三)临床诊断困难者在早期应作肾活检。
高血压肾病患者怎么检查
高血压肾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的确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这样的疾病发病率非常的高给患者所带去的健康危害也是比较大的,这样的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而且在做治疗之前我们先要做好下面的检查项目。
1、病史及症状
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
2、体检发现
一般血压持续性增高(20.0/13Kpa,150/100mmHg以上);有的眼睑和/或下肢浮肿、心界扩大等;多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诊断。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3、辅助检查
多为轻中度蛋白尿,24小时定量多在1.5~2.0g;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少,可有血尿;早期血尿酸升高,尿NAG酶、β2-MG增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Ccr多缓慢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小管功能损害多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
4、像学检查
肾脏多无变化,发展致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肾脏不同程度缩小;核素检查早期即出现肾功损害;心电图常提示左心室高电压;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常提示主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或扩大。
5、肾活检
肾活检通常情况下叫做肾穿刺。为了明确疾病的病因病理,进一步确诊患者所患的具体病种,这时就需要做肾穿刺活检术。
温馨提示:高血压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控制盐分的摄入,少吃甜食,多吃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补充患者日常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