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的症状 嗜睡
春困的症状 嗜睡
初春时节,由于季节交替的变化,生物钟也会出现暂时性的紊乱,机体和外界一时之间也会难以适应早起晚睡的春季睡眠作息,常常会出现晚间睡眠不足的情况,导致嗜睡。
为你搜集高效预防春困的食疗方
春季万物复苏,但人们却容易困倦、疲乏,无精打采,这就是 “春困”。那么春困要怎样预防呢?有哪些好办法呢?
易犯春困的原因
专家解释,因为在漫长的冬季,大脑逐渐习惯了在氧气充足的状态下工作。春天阳光普照,气温上升,皮肤血管渐渐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随之开放。但是,人体血液总量并未增加,致使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减少,大脑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温暖的气候和较高的湿度,对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一种良好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自然会感到头脑发沉,昏昏欲睡。所以,使人感到困倦,想睡觉。
同时,“春困”还与天气、工作、饮食、睡眠、运动不和谐有关。其中,吃热性食品、开空调可算是两大“祸首”。吃过多热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肉、酒类、火锅等,容易导致胃火上升,阴阳上亢,出现眼睛肿痛、脸肿,严重者还伴有脸色潮红,乃至心火上升。内火易伤人体气阴,导致人体体质、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情绪,出现劳累、嗜睡、失眠、头晕、工作精力不集中等问题。而长期处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的空调环境中,也会加重“春困”症状。
预防春困的食疗方
芪精枣汤
黄芪15克、黄精10克、大枣6克,水煎服,一天一次。
二米红枣粥
糯米100克、薏米仁500克、红枣50克。将糯米捣碎、薏米仁洗净、红枣去核后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入红糖再煮片刻即可食用。
核桃丹参饮
核桃仁5个,佛手片6克,丹参10克。将丹参、佛手煎汤,核桃仁、白糖捣烂成泥加入上述汤中拌匀,再用小火煎煮10分钟,冷却后即可饮用。
山药胡桃粥
鲜山药100克、扁豆、胡桃肉各50克,粳米6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与扁豆、胡桃肉、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待粥熟后加调味品食用。
哪些疾病导致老人嗜睡
俗语说“春困秋乏”,春天里,不少人总是觉得懒洋洋的,怎么都睡不够。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三病房主任付锦教授说,春困是人体在季节转换时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如果是在不影响工作生活的情况下,偶尔多睡一些是没有问题的,但若突然嗜睡或经常嗜睡,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那就要引起警惕了,因为这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
脑梗
当老年人的脑血管出现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时就会出现乏氧症状,脑梗患者早期常表现为哈欠连连,睡眠量明显增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糖尿病
糖尿病人如果血糖高于正常值,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会引起体力下降、精神不振、睡眠增多。此外,当糖尿病发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也会出现嗜睡。
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会出现畏寒、乏力、疲劳、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症状。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功能减退,也有可能因甲减导致嗜睡。
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老年人长期失眠或睡眠过多,也有可能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
泌尿系统感染
老年人在患有脑炎、泌尿系统等感染性疾病时,极易因身体离子紊乱导致出现嗜睡症状。
脑袋长虫子是什么症状 脑炎症状
脑炎症状主要以脑实质损害为主,病人可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抽风、白细胞增加,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智能障碍、精神症状、嗜睡、谵妄和昏迷。
春困夏秋冬怎么办
出现春困的情况,不如从饮食上着手,找找春困的问题在哪里。春天吃什么好?
最合理的春季食谱:
早餐:豆浆、鸡蛋、牛奶、夹肉三明治
早饭应吃些含淀粉的主食,它代谢后生成的糖类是大脑惟一可利用的热卡,且应增加蛋白质,以保证全天旺盛的精力。
中餐:豆腐、花生、鱼类、荷包蛋、牛羊肉、动物内脏、鸡鸭肉和鹌鹑
中餐应摄取足量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可增强体力,旺盛精力,驱除“春困”,且富含可使大脑清醒和警觉的酪氨基酸,以补充机体的消耗,抗寒和抗病。
晚餐:蔬菜、汤类、菌菇、用莲心、山药、百合、扁豆、红枣等煮成的粥
晚餐不宜多吃,以免影响睡眠,加重春困症状。
另外,春季饮食应清淡,油腻食品可使人产生疲惫无力、情绪低落的症状,这将加重“春困”现象。
除了一日三餐,春天还宜多吃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春天应吃香蕉、葡萄、橘子、苹果和荸荠等富含钾镁的水果,因为缺钾会使肌肉软弱无力,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
春困怎么办?给你打一针清醒剂
药补不如神补,一个人的精气神反应了内心的健康。在春天,一年忙碌的工作即将开始,只有鼓足干净才能步步高。
来个春游:常去小区绿地散散步,养养心
为什么会春困
人为什么会有春困?
春困是季节交替形成的正常症状,但是就春困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一切源于湿
春天湿气重,而人阳气不足就容易被湿邪侵犯,脾不能正常运化,从而出现嗜睡、精力不足、疲倦,所以春困也称为“湿困”。
2.吃出来的春困
除了湿气会引起春困外,春天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春困,如缺少运动、饮食不均衡都会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春困症状。
3.春困严重可能是病态
春困是季节转换所出现的调节反应,一般来说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春困太严重,则可能反应了身体的某些疾病。
警惕貌似“春困”的病
1.中风:
对于老年人来说,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等犯困现象。因此,频频打哈欠常预示缺血性脑中风可能在近期发生。
2.嗜睡症:
主要有发作性睡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等,以发作性睡病最常见。发作性睡病患者往往是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发作时自 己力求保持清醒,但在1-2分钟内就进入梦乡,应与春困加以区别,一旦出现嗜睡症状,应立即就医,且要注意检查和治疗可能引起嗜睡的原发疾病,如感染性疾 病、内分泌疾病等。
3.甲亢:
有少数甲亢患者表现为神情淡漠、两眼发呆、反应迟钝、嗜睡等神经症状,易被认为是“春困”。因此,如有上述症状表现,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只要作甲状腺功能检查,诊断并不困难。
4.缺钾:
钾是生命的必需离子,机体缺钾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春困”的表现,还常伴有全身性肌无力、肢体软瘫、恶心、呕吐、便秘、反应迟钝甚至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难、心律失常等。
5.慢性病复发:
春天推陈出新,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易旧病复发,血压高了,血糖高了,同样会引发头昏眼花等并发症状,建议这类患者定期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春困的由来
一:由于此时节湿气重,人体若阳气不足,易受湿邪侵犯,脾因湿困而致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肠胃问题等,这在中医上被称为“湿困”或“春困”。春困会影响肝的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便容易令人情绪异常或低落。
二:除了季节的转换,湿气加重容易令人“春困”之外,经常进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少运动、缺乏休息,都容易使人的脾胃功能欠佳。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之运化功能未完备;老人、长期患病者等脾胃虚弱,亦较易有“春困”的症状。
三:其实,春困是人体应对季节转化而自然做出的调节反应,所以春季感到疲惫无力很正常,但若有严重的症状如嗜睡、经常疲倦乏力等,则需注意。很多情况下,“春困”若太严重,则可能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先兆,或有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肺朝百脉,若身体本身肺脏的功能同时虚弱,也有可能导致严重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