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高血压降至多少为合适

老年高血压降至多少为合适

这是一个困扰心血管病医生和病人多年的一个问题,经过一系列的临床研究,现已基本达成共识。几个以老年人为对象的随机试验,如Syst-Eur、Syst-China和Stone等,显示降压治疗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且降低老年人的血压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并不减少脑血流的灌注,减少老年人认知下降。目前几个主要的高血压指南,通常要求将普通高血压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而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应小于130/80mmHg。而由于“目前没有证据需要对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进行修改”,因此把老年人高血压的控制目标应与中青年“一视同仁”,仍沿袭低于140/90mmHg的标准。下列情况例外,急性脑梗死收缩压目标值160~180/90~105 mmHg,急性脑出血为150~160/90~100 mmHg,颈动脉狭窄<70%时,目标值与JNC-7的标准相同,若单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目标值为130~150 mmHg,若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应>150 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则把老年人降压目标定在150/90mm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 Hg。

高血压生活中如何护理

1.生活规律,应强调合适的生活安排与充足的睡眠,调节日常活动的内容,生活既安定又饶有兴趣,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防止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

2.戒烟、酒在防止高血压的发生中也是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3.适当锻炼对血压及呼吸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活动锻炼,以免活动后反而促使血压升高和更不稳定。

4.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而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需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70mmHg以下。

不明原因头晕胸闷该量血压

医生提醒:当发生不明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睡眠不佳或胸闷、心慌等不适时,应及时测量血压。

不过,由于高血压没有特别的症状,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地测量血压,警惕和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高血压的倾向,应及早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早期接受治疗。

即使一次血压高的症状都没有过,也不能代表不会得高血压病。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即使血压正常也需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如出现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特别是35岁以上成人,或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体形或伴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者,更应经常测量血压变化并且记录。

一般来说,如果血压属于正常高值血压(120-139/0-89mmHg)者,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而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高血压患者什么样的血压才是理想的

高血压是大家熟知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对患者进行降血压措施是一种有效办法,可是大家都只知道应该降血压,可是到底降到什么程度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专家介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将至130/85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血压应将至130/80MMHG以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超过1克/24小时的患者,至少应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甚至于125/75MMHG以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但是要特别重视收缩压的降低。

大家一直都认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应该宽松一些,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样可以获益,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机率。

众多临床试验显示,血压在正常的理想范围内时,血压值越低越好,血压降到理想水平并不会加重患者心、脑、肾脏部位的供血不足症状或者加重病情。

长期平稳而缓慢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既能减轻患者高血压症状,还能降低各种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积极采用非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伤的患者,有助于延缓靶器官病变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要积极的接受治疗,还应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部分轻度的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甚至免除服用降压药治疗。

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后也可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用药剂量,避免长时间大剂量的用药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降压药什么时候吃

1、降压药什么时候吃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而是存在着自发性波动,它与体内激素水平和神经调节有关。当人在睡眠时,副交感神经激动,血压大幅度下降。如果在白天经常忘了服药,而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某些药物有可能使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脑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致命的脑血管意外中,约40%与低血压有关。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宜睡前服药。白天的血压升高与觉醒及活动有关。也就是说,睡觉醒后,血压逐渐升高。许多研究表明上午10:00(8:00~11:00)和下午3:OO~5:00血压最高,脑出血的好发时间是上午10:00左右。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高峰。因此,上午7:00和下午2:00服药最为合适。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即起床后服药。如果中午不休息,则可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

2、高血压为什么要服药

一般来说,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到目标水平(一般来说要求血压低于140/90mmHg),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如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3、降压药的使用原则

服用降压药切忌急于求成,降压不能过快,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降压药宜选用分子长效药物,平稳控制血压上午与下午的两个高峰,并且分子长效药物依从性好,可以覆盖偶尔漏服。选用药物应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首次治疗应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严重高血压例外。

老人服降压药提防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要把降压目标定得太低。对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而言,收缩压控制在130~150毫米汞柱最为合适

●建议晨起空腹温水送服降压药,降压药不要和葡萄柚汁或葡萄柚同时服用

72岁的陈大爷起床如厕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眼花,随即摔倒在地。被家人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抢救,发现颅内严重出血,幸好保住性命。经医生诊断,导致张大爷出现险情的“元凶”是体位性低血压。“父亲患有高血压,一直服用硝苯地平,怎么会有‘低血压’呢?”陈大爷的儿子十分不解。

专家指出,虽然“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乍听起来是一个“矛盾”的概念,然而,据调查,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近30%是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一定要想到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建议跟踪24小时血压变化,可根据血压变化规律针对性选择药物。降压药物宜选用长效制剂;但若出现卧位后高血压,则可选择短效或中效降压药物。同时,专家提醒,建议晨起空腹温水送服降压药物,降压药不要和葡萄柚汁同时服用。

老年人高血压如何治疗

1.治疗目标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将血压调整在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究竟降到什么水平最有益?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与血压相关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最低阈值,因此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仅是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在青年,中年或糖尿病患者,强调将血压降至<130/85mmHg的理想或正常范围以内;对老年患者,至少也要降到<140/90mmHg的正常高值范围。

2.治疗对策

伤情况,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综合临床评价出患者是属低危或中危,高对任何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者,在决定治疗之前,首先要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危,极高危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对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应立即对高血压及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

(1)非药物治疗:抗高血压治疗的好处主要是由于血压降低本身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但是非药物治疗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降低总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有利于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剂量,最大限度发挥抗高血压效果。

对于老年人在平时因避免情绪激动、戒烟戒酒,保持体重正常有益于健康,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坚持适当的运动,一旦出现血压增高的现象要及时的服药,注意正规的用药,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希望通过小编的上文介绍,能够帮助到你。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要有度

专家认为,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一般是130~140/85~90毫米汞柱,而不要求降到正常成人的理想水平即120/80毫米汞柱。这是因为,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老化,会导致其动脉血管壁的弹性下降,这使得老年人的血压不可能控制在理想血压的标准线上。

正因如此,老年人的血压必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这种血压升高实际上是一种生理性补偿。而且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处于血压高的状态,其机体已经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如果血压降得过低或过快,反而会导致其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或加重老年痴呆。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要有度,若一味追求“理想水平”,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利于健康。

广告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小于70毫米汞柱时,其血压降得越低,病死率越高。7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收缩压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舒张压反而会逐年下降,此时若使用降压药一定要严密观察,防止出现舒张压过低的现象。80岁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常有自然下降的现象,且多伴有严重心、脑、肾功能减退,这类患者不应轻易使用降压药,尤其要避免通过静脉注射或滴注降压药,如注射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另外,对于已有心、脑、肾、下肢严重病损的高血压老人,宜酌情将血压控制目标值上调到收缩压为140~160毫米汞柱,以确保不出现低灌注症状。

总之,高血压是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绝不能掉以轻心。该吃降压药时就要及时吃,但同时还要防止血压降得过低或过快。降压目标值的界定,一定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年高多病的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咨询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后再制定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1、高血压病人用药大有学问。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并非使血压降得越快越低的药物就最好。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自己最适合、最有效、最耐受的药物。使用能够降低血压波动性的抗高血压药物才是最佳的选择。

高血压病人应做到“宁可一顿不吃饭,也不能一次不吃药”。认为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吃药,或者症状一减轻就停药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停药会使血压反弹,重新升高,医生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停药综合症”。病人也不可擅自增加用药剂量,因为血压骤降会引起心肌缺血和脑血管意外。

2、高血压患者服药的时辰,更有说道。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并非恒定,存在着自发性的波动。夜间睡眠状态时,血压最低。如果白天忘了服药,到临睡前再补吃降压药,那就相当危险,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睡前忌服降压药。究竟什么时间服药合适?临床实践表明,上午9-11时和下午3-5时血压最高。药物的作用一般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个小时达到高峰。因此,上午7时和下午2时吃药较为合适。目前提倡使用长效制剂,因为它的降压作用温和平稳,药效持续24小时以上。每天只需服药一次,最好是固定在早晨起床之后。

3、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因年龄、是否有并发症而有所不同,一般老年人血压维持在138/83毫米汞柱左右是安全的。如果你的血压未达到目标,必须采取适当加大剂量或改换它药、或联合用药等措施,以防靶器官的继续受损。

4、服药的剂量也有讲究,尊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当血压恢复到正常(低于140/90毫米汞柱)以后,在医生的认可下,剂量可缓慢减少,直到摸索出最小剂量也能控制住血压为止。

5、定期监测血压是尽早发现高血压症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经非同一日至少三次以上的随机测量,血压均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症。除继发性高血压外,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认,病人基本上都需终身接受治疗、终生服药。

老年人高血压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一)治疗

1.治疗目标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将血压调整在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究竟降到什么水平最有益?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与血压相关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最低阈值,因此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仅是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在青年、中年或糖尿病患者,强调将血压降至<130/85mmHg的理想或正常范围以内;对老年患者,至少也要降到<140/90mmHg的正常高值范围。

过去曾有文献显示,随着血压的降低卒中发生率是降低的,但也有文献报道DBP降得过低,影响舒张期冠脉血流而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即J曲线现象。最近,多国家参加的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Study)即HOT试验,对1.8万多名高血压患者,历时3年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有效的降低血压可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随机的3个目标舒张压组(即<90、85、80mmHg)的资料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的降低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另一方面,最低血压组(<80mmHg)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并没有增加,提示进一步降低血压仍是安全的。所谓J曲线现象,可能多发生在先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与那些脉压差超过8kPa(60mmHg)的患者有更多的相关性。

2.治疗对策 伤情况,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综合临床评价出患者是属低危或中危、高对任何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者,在决定治疗之前,首先要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危、极高危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对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应立即对高血压及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对中危组患者在决定是否给予药物治疗,允许对这组患者进行数周时间观察血压,先接受非药物治疗;对于低危组者在决定药物治疗前更可有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

(1)非药物治疗:抗高血压治疗的好处主要是由于血压降低本身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但是非药物治疗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降低总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有利于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剂量,最大限度发挥抗高血压效果。

①限制钠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食中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密切相关。不同人群对饮食中钠盐量的改变反应差异很大。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对饮食中的盐比其他人群更敏感。最近研究报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天钠盐摄入量减少40mmol/L没有不良影响,而18个月后抗高血压药物的需要量显著减少;限盐的效应还表现在可以降低利尿剂所致的丢钾,逆转左心室肥厚及通过降低尿钙以预防骨质疏松及肾结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等度限盐,每天摄入6g以下是必要的。

②适量的体力活动:老年高血压患者,除有心脏病及其他严重健康问题外,应坚持有规律地适量的轻-中等度体力活动,提倡每天20~30min的慢步至速走,大多数人可以安全的增加体力活动,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降低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

控制高血压可以使用卡托普利,美多心安等药,具体根据医生指导。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合理膳食。高血患者的治疗需据病情选择药物,轻度可通过调节饮食,增加运动来降低血压,无好转可服用利尿药氢氯噻嗪;中度在上述基础上改用或加用普萘洛尔;重度则需再加用其它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如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利血平等。

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显著血压升高是在早晨活动后,经早晨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降低;午睡起床后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及降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衰减,约16:00开始血压会再次升高;夜间随着副交感神经兴奋及睡眠后血压生理性降低,到午夜时血压降至最低点。

根据血压变化规律,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服药,使血压控制在较恒定的水平,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降压药物应在6:00时,15:00时,20:00时分次服用适量的药物。

测量血压应在6:00时、12:30左右、16:00时左右测量及睡前测量比较合理:早晨6:00测血压以了解血压状态,服用早晨的降压药。12:30左右测血压了解降压药效果如何及了解药物半衰期,为午睡做好准备,防止发生意外。16:00时测血压以了解下午血压高峰时血压值,为服药做好准备。睡前测血压非常必要,既可以为晚间服用降压药提供依据,也使患者对自己夜间血压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发生意外。

老年高血压伴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A.脑血管疾病:脑血管事件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与血压水平有关。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TIA) 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脑血管并发症。卒中则是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首要危险。在高血压性脑卒中生存者的一些试验中证实了降压治疗使卒中危险性降低 29%,甚至血压最轻微的降低,也常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绝对危险性得以降低。对于急性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给予及时的相关治疗,尽快稳定病情。

B.冠心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大多伴有冠心病,业已证明有冠心病史的病人,有非常高的冠心病事件复发率。当代研究提示,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性死亡发生率降低约1/4。近代研究还证明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衰病人心血管致残危险性降低,而以前则认为此组病人为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钙拮抗剂的试验研究未能提供对心力衰竭病人有益的证据,特别是对老年人。

C.肾脏疾病:高血压既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原因,也是其一种结局。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肾功能本身退化的基础上,高血压是加重肾功能损害、导致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将可延缓肾衰竭的进程。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ACE抑制剂除降压外,是否阻止肾病发展进程,还有待研究确定。早期肾功能不全使用ACE抑制剂,特别是具有双通道排泄功能的ACE抑制剂更为适宜。

D.糖尿病:老年高血压患者许多合并有Ⅱ型糖尿病,两者并存的结果使得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并升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初步有证明ACE抑制剂可减缓肾功能减退的速率。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血压降至最低目标水平[<17.3/11.3kPa(<130/85mmHg)]可明显减少微血管病事件及大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降压要有度

正因如此,老年人的血压必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这种血压升高实际上是一种生理性补偿。而且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处于血压高的状态,其机体已经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如果血压降得过低或过快,反而会导致其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或加重老年痴呆。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要有度,若一味追求“理想水平”,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利于健康。

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小于70毫米汞柱时,其血压降得越低,病死率越高。7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收缩压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舒张压反而会逐年下降,此时若使用降压药一定要严密观察,防止出现舒张压过低的现象。80岁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常有自然下降的现象,且多伴有严重心、脑、肾功能减退,这类患者不应轻易使用降压药,尤其要避免通过静脉注射或滴注降压药,如注射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另外,对于已有心、脑、肾、下肢严重病损的高血压老人,宜酌情将血压控制目标值上调到收缩压为140~160毫米汞柱,以确保不出现低灌注症状。

总之,高血压是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绝不能掉以轻心。该吃降压药时就要及时吃,但同时还要防止血压降得过低或过快。降压目标值的界定,一定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年高多病的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咨询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后再制定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关推荐

高血压症状 老年高血压三大特点

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患上高血压后,合并症状多、药物副作用明显,再加上病人很难规范用药,导致血压难控制。很多老年人不知道自己的高血压特点,从而忽视了规范的降压治疗。从临床看,老年高血压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纤维性硬化,导致大动脉弹性减退,这导致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种类型在老年高血压中占87%,收缩压的升高比舒张压更明显地增加心血管的风险。 第二、血压波动大,老年高血压在一日之内血压波动很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晨起后血压急剧升高,夜间血压明显

高血压的保健方法

高血压注意事项 运动和减重。体重每减轻10%,收缩压可降低6.6mmHg。同时戒烟限酒,限制钠盐的摄入。平时应定时测量血压,如有头晕、头痛或心悸不适时,更应立即测血压以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降压药、降血脂药物应遵医嘱服用,避免突然停用降压药而导致“停药反跳现象”。 高血压吃什么好 饮食清淡,少盐少油,以植物油主,尽量少吃动物油。适当多食富含钾、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PP、维生素P(路丁)等类食物,例如马铃薯、橘子、香蕉、葡萄等。有软化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 高血压的护理: 1.生活规律,应强调

老年人高血压如何治疗

1、饮食结构调整: 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有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一项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随机分组研究,8周后单纯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组的血压下降3~1mmHg,而同时减少脂肪摄入量组血压下降6~3mmHg,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多吃水果和蔬菜,并减少脂肪摄入,蔬菜和新鲜水果中含丰富钾盐,钾盐可阻止血压发展,有利于对血压的控制,据此提示,利尿过程中出现低钾,应予以补钾。 2、戒烟,节制饮酒,适量饮茶: 戒烟是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生活方式改良措施,尽管

老人如何预防高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 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未服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DBP)≥90毫米汞柱老年性高血压,SBP≥140毫米汞柱,DBP

正常血压值的范围是多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人的正常血压是90/60-139/89,理想血压小于120/80,达到或超过140/90高血压,130/85高正常血压或临界高血压。 血压值有年龄、性别的差异,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的血压比年轻人的高,男性的血压比女性的要高,例如100/60是年轻女性的理想血压,110/70是年轻男性的理想血压,中年男性应该达到120/80,老年人士应该是130/80,服用降压药的人士血压降至120/80宜。

​高血压患者常见误区

有些高血压病人服药过程中血压总是出现反复,这与不少病人对于服药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关,最常见的有5 大错误,需要加以纠正和澄清。 1. 我的血压虽然高但没有症状,所以不用吃药我们常说“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就是说高血压的危害不在高血压本身,也不在于有无症状,而在于血压持续升高可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一旦并发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恐怕后果就不堪设想了。1999 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危险性分层(组)。由表可以看到虽然同1级高血压,但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可以是低危的、中危的,也可以是高

高血压不能吃的食物 如何预防高血压

1.坚持运动,维持适度的健身体力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园艺劳动,走路,家务劳动,太极拳和游泳等。 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6克。 3.多吃蔬菜和水果 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5.限制饮酒,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6.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高血压的治疗,我们可以: 1.大多数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长期规范化治疗。 2.降压治疗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一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

几个症状辨别高血压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辨别高血压的几种症状: 1、神经系统异常,如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失眠、易激动等。 2、心血管系统异常,如心悸、胸闷,冠心病患者可能发作心绞痛。 3、泌

高血压如何健康用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一年四季都用药预防着,而且现在很多高血压患者对于自己药物都不知道怎么选择了,时常选错高血压的药物,导致病情时常不能控制,下面就患者讲述下高血压如何健康用药? 高血压如何健康用药? 1、高血压病人用药大有学问。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并非使血压降得越快越低的药物就最好。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自己最适合、最有效、最耐受的药物。使用能够降低血压波动性的抗高血压药物才是最佳的选择。 高血压病人应做到宁可一顿不吃饭,也不能一次不吃药。认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吃药,或者症状一减轻就停药的做法都

老年高血压危害更大

说到老年性高血压的危害首先就要了解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是什么,由于老年人自身各项机能的衰退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同时由于老年人的血管的柔韧性降低,导致一旦发生高血压给老年朋友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 老年高血压的危害1.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