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哪些情况之一者可考虑延缓预防接种
儿童有哪些情况之一者可考虑延缓预防接种
如有发热、皮疹或感冒初期等都暂时不宜做预防接种。以免加重病情。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应暂缓预防接种。腹泻患儿暂不服小儿麻痹糖丸疫苗最近6周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或其他被动免疫制剂者,为防止被动抗体的干扰作用,应推迟预防接种。某些传染病流行时,应暂缓某些与之有反应的疫苗的接种。例如,乙脑流行时不宜接种百日咳菌苗等。
疫苗接种本重要吗
疫苗接种本对于每个人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即在儿童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1984年卫生部、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关于试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通知》,要求儿童在办理入托、入学时,必须持符合规定、记录完整的预防接种证;无证或未按规定接种者,必须进行补种,否则不准入托、入学。这个规定近几年来已在全国各地实施。
儿童预防接种证丢失要及时补办好
9月,各幼儿园、学校将开学,孩子在入托、入学时将通过学校的预防接种证查验,新入校大学生录取通知书中也要求携带预防接种证明入学,未按规定接种的孩子将安排补种。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免疫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如儿童未完成规定的免疫接种,因故迁移、外出、寄居外地,可凭接种证在迁移后的新居或寄居所在地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继续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长应保管好接种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
专家提醒,预防接种证在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时是必须出示的证件之一,必须妥善保存,不要随意给儿童玩耍造成污损、缺页或遗失。儿童预防接种证如遗失,孩子家长可及时和户口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补办。
儿童发烧不退怎么办
①当大儿童发热表现出头晕、头痛、四肢酸痛等各种不舒适,或因发热引发烦躁、易疲倦乏力、情绪低落时,可考虑使用退烧药。确定儿童有发热,有以上症状下37.8℃至38℃即可应用,目的缓解不适感。
②当我们对儿童发热的问题感到很紧张或很恐惧时,且儿童腋窝温度≥38.2 ℃,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烧药。
③当儿童腋温≥38.2℃,家长又不能有效评估儿童有无不适时,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烧药。
④曾有过热性惊厥的儿童,体温37.8℃以上,个人建议尽早酌情应用退热药。
打新冠疫苗前可以吃鸡蛋吗 儿童打新冠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
1、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需要监护人全程陪同,并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
2、携带好监护人身份证和儿童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以及儿童《预防接种证》前往接种门诊,避免孩子空腹、劳累,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
3、确保儿童的健康状况良好,有接种禁忌症的不能接种或暂缓接种。
4、接种前监护人应当充分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如实向接种医生告知儿童健康状况,配合做好健康问询和禁忌核查,通过医生评估且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接种。
5、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6、回家后监护人要对接种儿童进行24小时的健康观察,孩子如果出现不良健康情况,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7、1周内孩子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多喝水,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8、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应间隔14天以上,同时优先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麻疹的发病表现有哪些
麻疹是麻瘆病毒所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有分泌物、口腔黏膜斑及全身红色皮疹为临床特征,好发于冬春两季,易感儿童主要是未进行麻疹疫苗接种的儿童。自从接种麻疹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由于人群流动和预防接种工作弱化,麻疹发病有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小于6个月及年长儿童有增加趋势,不典型麻疼有所增加。
3-11岁接种新冠疫苗禁忌 3-11岁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监护人需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提供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携带儿童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以及儿童《预防接种证》前往接种点或接种专场打疫苗。
2、避免孩子空腹、劳累,让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
3、接种前如实告知健康状况,配合做好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通过医生评估且提供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接种。
4、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5、回家后监护人应留意儿童健康状况,儿童如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6、接种前日至接种后3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劳累。
7、新冠病毒疫苗在完成全程接种的14天后才会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任何疫苗的有效性都不能达到100%,因此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监护人仍要教育儿童做好防护,注意勤洗手、少聚集、一米线、分餐制,坚持科学戴口罩等。
3-11岁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监护人需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提供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携带儿童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以及儿童 《预防接种证》前往接种点或接种专场打疫苗。
2、避免孩子空腹、劳累,让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
3、接种前如实告知健康状况,配合做好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通过医生评估且提供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接种。
4、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5、回家后监护人应留意儿童健康状况,儿童如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6、接种前日至接种后3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劳累。
7、新冠病毒疫苗在完成全程接种的14天后才会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任何疫苗的有效性都不能达到100%,因此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监护人仍要教育儿童做好防护,注意勤洗手、少聚集、一米线、分餐制,坚持科学戴口罩等。
为什么要给宝宝打预防针
预防接种可以提高儿童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避免小儿患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5种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
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可进行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腮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等接种。
宝宝出生后,家长应到家庭常住地的医院预防保健科为其建立预防接种卡及领取预防接种证,外来儿童则应持原居住地医院出据的预防接种卡证,到现居住地医院预防保健科办理接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