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康复的六大药物
肝炎康复的六大药物
1、门冬氨酸钾镁:门冬氨酸钾镁为门冬氨酸钾盐与镁盐的混合物。门冬氨酸是草酰乙酸的前体,在三羧酸循环中起重要启动作用,同时间接参与鸟氨酸循环,使氨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解除二氧化碳代谢障碍,改善肝细胞供氧。钾离子与镁离子是肝细胞生存的重要离子,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
2、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利巴韦林、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磷甲酸、右旋儿茶素等,以干扰素和阿糖腺苷应用较多。
3、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药物:胸腺素(肽)、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左旋咪唑、云芝多糖、香菇多糖等药物有助于调整肝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其中以免疫核糖核酸较为有效。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经其它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用免疫抑制剂,如地塞米松等。
4、甘草酸二胺:甘草酸二胺为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本剂可阻碍肝脏对类固醇的灭活,有一定的类固醇样非特异的抗炎作用,而无激素的副作用,具有降转氨酶和某种程度的利胆退黄疸的作用。
5、乳果糖口服液:乳果糖口服液服后可在肠腔内衍生出乳酸和醋酸,干扰细菌繁殖,并可减少氨的吸收,还有通便作用。
6、肠道微生态活菌制剂:肠道微生态活菌制剂可促进肠腔有益细菌繁殖。制剂有回春生为双歧杆菌制剂;整肠生,为地衣芽胞杆菌制剂。以上药物不可与抗菌药物同日口服。、
阑尾炎康复保健
急性阑尾炎是可以消退的,但消退后约有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复发。目前手术方法比较安全,绝大多数手术效果是良好的。非手术疗法主要是抗感染(即消炎)。但应当做好随时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以免延误治疗使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造成治疗困难。
1.家庭用药:用药要早,最好在炎症未发展成腹膜炎时能控制住。可选用以下药物:
(1)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6小时1次肌肉注射。用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链霉素,每次0.5克,12小时1次肌肉注射。应与青霉素同时应用。
(3)庆大霉素,每次8万单位,8小时1次肌肉注射。
(4)先锋四号,每次0.5克,每日4次口服。
(5)螺旋霉素,每次0.2克,每日4~6次口服。
(6) 阿奇霉素,用量遵医嘱。
阑尾炎2.中药及偏方
应用中药及偏方医治急性阑尾炎患者很可能造成病情延误、加重,切记需去正规医院寻求手术等专业救助。
3.营养和饮食 应给予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肉汤等。或半流质饮食,如粥、稀软面条等。如果准备住院手术治疗则应禁食禁水。
4.家庭护理
(1)手术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腹痛情况,大便,体温和脉搏。应让病人休息好。有腹膜炎者应取半坐位(即病人坐在床上,背后靠在被子上)。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腹痛部位,可促进炎症吸收。
(2)手术后: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腹部手术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可以用些止咳、祛痰药物,如复方甘草片3片,每日3次口服。或用咳必清50毫克,每日3次口服。病人有痰是必须要咳出来的。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即在咳嗽时用双手放在切口两侧向中间用力,可以减轻病人咳嗽时的疼痛。阑尾手术后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所以陪护人员如果发观病人有不正常的变化,如满腹疼痛;手术后3天体温反而升高;腹胀、肛门不排气;切口出血、流脓水等应及时和医生联系,以取得及时处理。如果医生嘱咐病人半坐位,陪护人应配合医生做工作,使病人坚持半坐位。出院后半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如挑水、打篮球等。
带您走出护肝误区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过去人们熟知的关于某些患者饮食的宜忌,已成了有悖于科学的误区。对此,药店药师应该知晓,以便顾客前来咨询购药时,对其加以必要的提醒。
误区:多食白糖可为肝炎病人护肝
此观点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肝炎病人可凭医院证明多购买些白糖。在当时营养条件差的状况下,多吃白糖也许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能量,然而时至今日,有关专家指出,肝炎病人过多吃糖反而会加剧病情。
其理由是:糖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其中间产物磷酸丙糖可转化为损害肝脏的毒物。此物在血液中含量过多,可使肝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腹泻、胃纳差等症状,对肝炎康复不利。此外,患肝炎时病毒可侵犯胰腺,使胰岛素的生成明显减少,人体内正常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这时候摄入太多的糖,还有可能诱发糖尿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得了肝炎不能吃糖,适量吃些还是可以的。
脑炎康复保健
一、乙脑是蚊虫传染的,灭蚊是预防乙脑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除了消灭蚊子外,还防止蚊子叮咬,如装纱门、纱窗。睡觉的时候,可以挂上蚊帐或点上蚊香,另外,在乙脑流行期间,晚上最好不要让孩子光背在外面睡觉,以减少传染的机会。
10岁以下儿童应在4~5月份开始接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注射。据上海市传染病院统计,凡注射了疫苗的一般都不发病,即使发病也很轻。所以家长不应忽视按时给孩子注射乙脑预防针。
二是、做好疫苗预防接种这是预防与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乙脑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占80%以上,5岁以下占50%。一般要求1岁接种2次,2岁加种1次,5岁再加种1次,共4次,若有遗漏者应去地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外来人口中有遗漏接种者也应去补种。
三是、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搞好家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
四是、搞好预防接种,及时注射乙脑疫苗。注射乙脑疫苗效果明显,保护率高。流行地区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乙脑灭活疫苗第一年需注射2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一次;减毒活疫苗不分初免,每年一针至6岁,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注射剂量为6~12个月婴儿0.25毫升;1~6岁0.5毫升;7~15岁1毫升;16岁以上每次2毫升。因为疫苗接种后,大约40天左右才产生免疫力,所以一定要提前接种。在乙脑流行季节,用大青叶、板兰根、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有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及时发现病人,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乙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乙型脑炎病儿常在数日内病情迅速加重,所以应在医院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如腰椎穿刺输液等。不要因疼爱孩子延误诊断。病儿应隔离在有防蚊设施(沙门、沙宙、蚊帐)、凉爽(室温低于30℃)、安静的病室内。发热时应多补充水分,可给西瓜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米汁,菜汤等清凉流质食物。对高热多汗病儿应勤擦皮肤。用热毛巾定期擦摩骨隆起处(如骶、尾部等)皮肤,以防褥疮发生。
吃南瓜子能治前列腺吗 南瓜子治前列腺的效果好吗
前列腺炎康复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最好是通过中药调理,配合服用花粉或者南瓜子,这样效果最好。而不是单纯的把生南瓜子当成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
慢性胃炎的的自然康复
1,忌烟。抽烟后,烟碱能够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对胃粘膜产生有害刺激作用,甚至可以导致幽门括约肌紊乱,引起胆汁反流使胃粘膜受损,并影响胃粘膜细胞修复。
2,忌酒。因为酒精可以直接侵入胃粘膜屏障,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3,避免精神紧张。大量研究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是慢性胃炎的促发因素之一。情绪上的焦虑不安,性情急躁,精神紧张,容易引起胃粘膜障碍和胃机能障碍。慢性胃炎患者必须注意情绪上的调理。做事从容不迫,遇事不怒,做事不急,心平气和,心情舒畅是慢性胃炎康复的第一要素。
4,谨慎用药。某些药物可直接对胃粘膜产生刺激,增加胃酸分泌,如阿斯匹林,红霉素,四环素,保泰松,泼尼松,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类药物等,应避免服用。
5,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肠胃的蠕动,能有效地促进胃排空,增强肠胃分泌功能提高消化力,对慢性胃炎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怎么保养 腰椎间盘突出要做手术吗
不是说所有的腰间盘突出都需要做手术的,百分之九十五的病人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理疗、按摩、中医中药、 康复、药物治疗等,达到症状减轻,甚至痊愈的。 但只有百分之五的病人, 因为症状特别严重,这个保守治疗没有效果了才需要手术治疗。
肝炎康复保健
疾病预后
肝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预后不同。甲型肝炎以急性肝炎为主,无慢性化,预后好。重型肝炎的发生率约占全部甲肝病例的0.2%-0.4%,病死率高。患过甲肝或隐性感染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多数戊型肝炎的预后良好。多在1~4周恢复,没有发现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例。小部分伴随着胆汁淤积的患者病程可能会长一些。成年感染的急性乙型肝炎多能完全康复,少数会转成慢性肝炎,而在婴幼儿时期感染的乙型肝炎常常转成慢性,并经历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及再活跃期等过程,有些患者还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急性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需积极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经积极抗病毒治疗可痊愈,未经治疗的患者亦有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可能。
疾病预防
甲型、戊型肝炎按消化道疾病的隔离措施,如加强水源管理、保护水源、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注意食品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目前还有甲肝疫苗可用于预防甲肝(详见本网站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相关部分);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按血液传播性疾病来预防,如严格筛选献血员、推行安全注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对静脉吸毒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用具、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及性接触时使用安全套。此外目前已有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个体间的传染(包括阻断母婴传播),但丙型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问世。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对于阻断母婴传播时还需于婴儿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在不同部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剂量应≥100 IU。
带您走出护肝误区
误区:多食白糖可为肝炎病人护肝
此观点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肝炎病人可凭医院证明多购买些白糖。在当时营养条件差的状况下,多吃白糖也许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能量,然而时至今日,有关专家指出,肝炎病人过多吃糖反而会加剧病情。其理由是:糖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其中间产物磷酸丙糖可转化为损害肝脏的毒物。此物在血液中含量过多,可使肝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腹泻、胃纳差等症状,对肝炎康复不利。此外,患肝炎时病毒可侵犯胰腺,使胰岛素的生成明显减少,人体内正常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这时候摄入太多的糖,还有可能诱发糖尿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得了肝炎不能吃糖,适量吃些还是可以的。
肺炎康复期
一、病因
在我国主要病原为病毒,其次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当病原确定时,又分别称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由于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绝大多数小儿(婴幼儿、学龄前期儿童)患的是支气管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末及冬季发病达高峰。
二、症状
起病急,在上感后数月内发病,两肺均有炎症存在。咳嗽是肺炎患儿主要症状,开始是一声声干咳,后期咳嗽伴喉中痰响。
发热:不同年龄,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发热的程度,热型不同。可有弛张热,(一日之内体温波动在摄氏2-3度之间);也可以有稽留热。(体温持续停留在高体温不下降)。一些小儿肺炎时可以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硬肿症伴有肺炎的新生儿)。
气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口唇青紫、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肋缘下部及肋间肌间凹陷)。极重症可有呼吸节律不整、呼吸衰竭,最后呼吸停止。
肺炎病儿不仅有上述表现,还可以有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等,也可以出现烦躁、精神萎靡;重者甚至抽疯昏迷。如果请医生查体,可发现肺部有较多中小水泡者及干性罗音。重症肺炎可以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病变,心力衰竭就是最常见的合并症。
胸透、胸片检查:可发现肺野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三、护理:
1、注意病儿的休息,给病儿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给病儿多喝水,饮食上少食多餐,吃些有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呛奶的病儿,可在奶中加婴儿米粉或糕干粉,使奶变稠,病儿吃这样的奶,可减少呛奶。每吃一会儿奶,应将奶头拔出让病儿休息一下再喂,或用小勺慢慢喂入。1岁以上的病儿,应吃粥、面片、蛋羹等易消化、富有营养食物。病儿食欲不好,母奶及汤水进的就少,加之发烧和气喘,均增加身体水分的消耗,所以应当注意勤喂水,补充不足。
3、保持衣、被的清洁和干燥。注意穿衣盖被均不宜太厚,过热反而会使病儿烦躁而诱发气喘,加重呼吸困难。
4、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开窗时要注意关门,避免对流风。室温最好维持在18~22℃,保持适当湿度,以防干燥空气吸入气管,痰液不容易咳出。冬天可使用超声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水槽、湿布等,也可在火炉上放一水壶,将盖打开,让水汽蒸发。
5、安静时可平卧,如有气喘,可将病儿抱起或用枕头等物将背垫高呈半躺半坐位,经常变换体位,可增加肺通气,减少肺瘀血,促进痰液排出。
6、高烧时,按医生要求服用退烧药,如体温在38.5℃以上,每4~6小时服一次,服退烧药后要给病儿多喝水,以助出汗退热。还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不宜服退烧药或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降温,或中药清热,如小儿牛黄散、紫雪散等。
7、在家服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现病儿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喘憋出汗、口周青紫、脉搏明显加快,应立即送医院就诊,切勿延误了心脏功能受损害的治疗时机。如果得病已近两周,虽经治疗,仍发烧,病儿呼气时发出吭吭声,不能平卧,年龄较大的病儿会说胸痛,这时可能合并脓胸,需赶快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8、肺炎痊愈后,也不要掉以轻心,特别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否则易反复感染。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如果孩子成夭居住在门窗紧闭的居室内,对外界空气适应能力就差。到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服。社会上感冒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孩子接触。
四、预防:
肺炎的家庭预防,主要是要让小儿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给小儿增减衣服,防止伤风感冒。合理喂养,防止营养不良。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让婴幼儿多晒太阳。不断地增强婴幼儿的抗病能力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补充活性免疫球蛋白是明智选择。
强直性脊椎炎康复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一式:身体平躺,膝部弯曲,脚放在地板上。抬起臀部,要尽可能抬高,保持5秒,慢慢落下。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二式:身体平躺,抬起手臂,朝向天花板,双手五指交叉。双臂尽量向右,双膝尽量向左。之后重复相反的动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三式:身体平躺,下颌收紧,双手够向膝盖,同时肩膀和头部抬离地板。放松。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四式:身体平躺,下颌收紧,抬起肩膀和头部,双手够向右膝的外侧。放松。之后重复相反的动作。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五式:四肢着地。肘部不要弯曲,保持伸直。尽量低头至双臂之间,同时尽量抬高背弓。保持5秒后,恢复原状。然后再尽量高的抬头,背、腰尽量向下弯。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六式:四肢着地。保持抬头,同时抬右臂、抬左腿,尽量抬高。保持5秒,恢复原状。之后重复相反的动作。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七式:坐在一把稳定的椅子上,脚着地。腿绕在椅子腿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左手抓住椅子,尽量向右侧弯,不要向前倾,右臂够向地板。保持5秒,恢复原状。之后重复相反的动作。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八式:坐在一把稳定的椅子上,脚着地。双手的前臂相互握住,抬至肩高。上身尽量向右转。保持5秒,恢复原状。之后重复相反的动作。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九式:坐在一把稳定的椅子上,脚着地。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并把住椅子边缘。头部尽量向右转,但保持肩部不要动。维持5秒,恢复原状。之后重复相反的动作。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十式:面对椅子站立,为了舒服可在座位上加个垫儿。右脚后跟放在椅子上,膝部伸直。双手尽量够向脚部保持5秒,放松。重复2次,每次都比上一次够远一点。之后重复相反的动作。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十一式:面对椅子的侧面,右手抓住椅子靠背。右膝弯曲,右小腿放在椅子上。左腿尽量向前,双手放在背后。右膝尽量弯曲,保持头和背部直立。之后重复相反的动作。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操第十二式:背靠墙角,同时肩膀和臀部以及脚跟尽量靠墙,然后下巴靠近胸口,后脑勺靠向墙。肩部放松。向上、向前抬手臂,但肘部不要弯曲。尽量向上伸展,但不要抬脚跟。使上臂靠近耳朵,大拇指朝向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