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双孢蘑菇的介绍

双孢蘑菇的介绍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双孢蘑菇的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中国双孢蘑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季节可采取适合自己的栽培方式。分布极广泛,中国普遍栽培。不过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双孢菇的工厂化生产,通过对蘑菇房的环境控制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地生产。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可以对蘑菇房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及通风量等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给双孢菇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长环境。目前规模较大的双孢菇工厂日产量可以达到上百吨,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双孢菇的简介

【双孢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

【名称】:双孢菇

【别名】:口蘑、圆蘑菇、洋蘑菇、双孢蘑菇、白蘑菇

【英文名】:Common Cultivatea Mushroom

【科属】:双孢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

【子实体形态】: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3-15厘米不等,初半球形,后近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色或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开燥时边缘开裂。菌肉白色,厚。菌褶粉红色呈褐色,黑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粗短,圆柱形,稍弯曲,1-9×0.5-2厘米,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内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于菌柄中部,易脱落。担子上有两个担孢子,所以称为双孢蘑菇,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光滑,6.5-10×5-6.5微米。

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占第二位,蘑菇罐头在国际贸易量中占首位。我国栽培的品种有AS2796,As3303,浙农1号等.[

双孢蘑菇的分布范围

双孢蘑菇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亚洲的温带地区。中国的华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双孢蘑菇依菌盖颜色可分为白色种(又称夏威夷种)、奶油色种(又称哥伦比亚种)和棕色种(又称波希米亚种)。三者在栽培习性、生产性能、产品品质上均有不同,其中以白色种栽培最为广泛。

双孢蘑菇的栽培始于法国。1605年法国农学家坎坦西,在草堆上栽培出了白蘑菇。19世纪初叶,又有人在地窖和洞穴种菇成功。1902年达格尔,用组织培养法制作纯菌种获得成功,使双孢蘑菇的生产进入了人工栽培的新阶段。中国的双孢蘑菇栽培,1935年始于上海,以后陆续推广到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台湾省在50年代初开始试验性栽培。60年代发展成为世界主要产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双孢蘑菇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1960年世界年产量为13.6万吨,1986年已逾120万吨。主要生产国有美国、中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其中中国发展迅速,80年代中期的年产量(不包括台湾省)已逾15万吨。中国蘑菇罐头的国际贸易量已跃居世界之首。

种植双孢蘑菇

种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积发酵

建堆:

预堆3d后,将预堆原料分成10份,按一层草料、一层粪、一层油渣逐层向上堆积。堆宽2.3m、高1.5m,长度不限。每层草料厚约30cm,粪层厚度以盖没草层为度,同时将尿素的1/2和石膏粉、过磷酸钙的1/3按“下层不加,中层少、上层多”的原则分层撒铺于各草层。水分按“底层少、上层多”的原则,以堆建成后底部有少量水渗出为宜。堆形应保证四边垂直,整齐,顶部龟背形,并用牛粪覆盖,雨天注意盖薄膜防雨,雨后及时揭膜。

预堆:

正式发酵前3天对粪草进行预湿,草料堆宽4m,高1.5m,长度不限,同时按“下层不加,中层少、上层多”的原则将尿素的1/2分层撒于各草层;粪打碎过筛,堆成宽2m,高0.5m的梯形码堆,含水量60%;油渣打碎或粉碎后,用2%甲醛溶液喷洒潮湿后用薄膜覆盖消毒。

翻堆:

当堆温开始下降时,间隔天数大致7d、6d、5d、4d、3d分别进行第一、二、三、四、五次翻堆。第一次翻堆时水份加足,第二、三次翻堆时适量加水,以后翻堆不加任何形式的水。石膏粉、过磷酸钙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完;石灰从第二次、第三次翻堆时开始添加,ph值7.5。堆宽随翻堆次数的增加,逐渐由 2.3m缩减到2m,高1.5m。

种植双孢蘑菇:培养料进棚、播种及管理

培养料进棚:

培养料发酵结束后,及时运进消毒好的菇棚内,铺滩在事先准备好的床面上,均匀摊放,厚度20-25cm,捡除杂物,打开通风孔排除农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播种:

播种时料温应在24℃左右。选取菌龄40d左右的优质菌种进行播种。粪草种采用穴播法,穴距8厘米,菌种块核桃大小;麦粒种采用撒播法,先用75% 的菌种均匀撒在料上,用小耙轻抖使菌种嵌入培养料内,再将25%的菌种撒在表面,轻轻拍平料面。每平方米用菌种3瓶(250g/瓶)。播种完毕后,若培养料较干可用地膜覆盖,若培养料较湿时,可用报纸覆盖。

发菌管理:

播种后,维持温度20~24℃,暗光,空气新鲜。前三天内,紧闭菇棚,以保湿为主,以促进菌丝萌发吃料,3天后随着菌丝生长,逐渐加大通风量。正常情况下,播种7~10天,菌丝基本上长满料面。约18~20天左右,菌丝吃料2/3接近料底时及时覆土。

种植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覆土层的发菌管理

覆土方法:

覆土前1-2天将料面整平,若料面较干,可喷施3%石灰水调湿,促使菌丝向上生长。采取一次性粗细土混合覆土方式,覆土厚度掌握3.5cm,薄厚要均匀。

覆土选取与消毒:

选取无污染源的菜园土或耕作地土,挖去表层约8cm的表土弃用,选取耕作层内40cm的土壤作为覆土,日光暴晒杀菌后,将土块打碎成 1.5cm以下的土粒。覆土前再将土粒在太阳光下暴晒1~2d,然后用1~2%的石灰水溶液喷湿,使pH值达到6.5~7.5,含水量达到 65%~75%。结合喷水用2%的甲醛与500倍敌敌溶液拌土,覆盖塑料膜,堆闷12~24h,然后摊晾,排去甲醛气味。

覆土层发菌管理:

覆土后,继续维持温度20~24℃,暗光,空气新鲜。同时按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每隔2h向土面、空间喷雾状水保湿(每次每平方米不超过 500g)。覆土层含水量以65%~75%为宜(以手捏土壤成团、不板结、不粘手),空气相对湿度以75~80%为宜。约15d左右,当菌丝快要长上土层表面时,用小耙将表土轻轻搔动一次(搔菌),待菌丝长透覆土层,及时进行出菇管理。

双孢蘑菇能降血糖吗

大家都知道蘑菇对人的身体都有好处,只是不同的蘑菇会有不一样的营养罢了.双孢菇在现在来说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菇类,双孢菇的个头不大,周身白色肉质较厚,用来食用是最好不过.别看双孢菇的个头不大但是其赢样价值可是丝毫不逊色于其它种类的蘑菇,而且双孢菇的药用价值也是不可估量.

血糖的升高表明人体的健康正在受到伤害,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的话会有更加严重的影响.针对降低血糖的药有很多,可是俗话说是要三分毒药吃多了总归不好.如果有些食物也能降低血糖的话那就最好.

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蘑菇中含有干扰素诱导剂,能诱发干扰素的产生,因而对水泡性口炎病毒、脑炎病毒等有较好疗效.

2.日本科学家从蘑菇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多糖,对乳腺癌、皮肤癌、肺癌都有一定的效果.

3.鲜蘑菇水煎浸膏片可治疗迁延性或慢性肝炎,所以,肝脏病人宜食用蘑菇.

4.蘑菇还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蘑菇中的解阮酶、酪氨酸酶具有降血压的功能,因而,蘑菇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5.蘑菇还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时宜食蘑菇,因其含有胰蛋白酶等多种酶类,能分解蛋白质和消化脂肪.药理研究表明,蘑菇培养液还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

生物学,真菌,菌类,食用菌,蘑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可鲜销、罐藏、盐渍.双孢蘑菇的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中国双孢蘑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季节可采取适合自己的栽培方式.分布极广泛,中国普遍栽培.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说到能降低血糖的食物就就有很多了,就比如蘑菇,不管是什么种类的蘑菇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能降低血糖的作用,双孢菇也不例外.由此可见,蘑菇不仅能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而且还有不少的医疗效果.所以有些病症的患者可以多吃点双孢菇或其它的蘑菇.

双孢菇变色还能吃吗

双孢蘑菇洗出来的水是红色的,那还能吃吗?

双孢蘑菇中有很多的PPO基因,也就是多酚氧化酶,这个酶关系着组织的“褐变”功能。褐变就像我们吃的苹果、土豆等,切出来空气中就会变色。

双孢蘑菇很容易褐变,褐变后就会出现类似红色的颜色,所以你这个水其实就是褐变后的颜色啦对食用没有影响的,你下次再买双孢蘑菇,记得挑那种没有开伞的,也就是背面看不见梳子状的菌褶的那种,会新鲜一些。倒是现在蔬菜瓜果都有农药,是要注意多洗几次,我们有研究菌类和水果的老师,都推荐用洗洁精泡水果蔬菜等,但是蘑菇吸水很强,不推荐。

双孢菇变色还能吃吗?

不能

蘑菇的药理作用

用价值药理作用一:抗菌作用

蘑菇的培养液(28~30℃培养2蘑菇2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此培养液对豚鼠无毒,人口服250毫升亦无副作用。同属植物AgaricusnebularisBatsch.的压榨汁尚能抑制分支杆菌及结核杆菌。

药理作用二:其他作用

其提取物(以乙醇提取24小时,滤液加丙酮混合沉淀,其上清液再用乙醇提,并经真空干燥)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曾从蘑菇中分离出一种非特异性的植物血球凝集素。

药理作用

双孢蘑菇中提取出的植物凝集素有抗肿瘤活性,0.25mg剂量投与荷肉瘤S180的小鼠,3星期后抑瘤率为39%。蘑菇水提取物能明显增加T细胞数量,可作为T淋巴细胞促进剂,刺激抗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该提取物含45%多糖及18%蛋白成分。另一提取物A有免疫增强活性,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聚集并增强空斑形成细胞反应。还有报道,从四孢蘑菇中提取出的一种多糖具较高的抗补体活性。双孢蘑菇的乙醇提取物能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突变,尤对TA104作用显著。Ames试验表明,双孢蘑菇所含的蘑菇氨酸,对TA1537.TA97有诱变活性,碱性条件能增强它的诱变活性。

白蘑菇的信息

双孢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

【名称】:双孢菇

【别名】:口蘑、圆蘑菇、洋蘑菇、双孢蘑菇、白蘑菇

【英文名】:Common Cultivatea Mushroom

【科属】:双孢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

【子实体形态】: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3-15厘米不等,初半球形,后近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色或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开燥时边缘开裂。菌肉白色,厚。菌褶粉红色呈褐色,黑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粗短,圆柱形,稍弯曲,1-9×0.5-2厘米,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内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于菌柄中部,易脱落。担子上有两个担孢子,所以称为双孢蘑菇,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光滑,6.5-10×5-6.5微米。

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占第二位,蘑菇罐头在国际贸易量中占首位。我国栽培的品种有AS2796,As3303,浙农1号等.[1]

双孢蘑菇的营养成分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喜生长在粪草发酵料上的一种伞菌,属蘑菇科(黑伞科)(Agaricaceae)蘑菇属。学名Agaricusbisporus,别名蘑菇、洋蘑菇、白蘑菇等。双孢蘑菇每100g鲜品中约含蛋白质3.7g、脂肪0.2g、糖3.0g、纤维素0.8g、磷110mg、钙9mg、铁0.6mg。双孢蘑菇含有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维生素D原等。双孢蘑菇所含的酪氨酶有明显降低血压作用,多糖的醌类化合物与巯基结合,可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在医学上,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关推荐

5种常见蘑菇的独特功效

香菇:滋养皮肤。香菇之所以有美容抗老之功效,原因在于它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和皮肤滋养都十分有益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维生素B、钙、磷、铁、硒以及多种酶等。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菇”中含有的“驻颜王牌”——硒,它不仅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还可以抗衰老,经常食用可以使皮肤保持润滑细嫩同时还能令秀发乌黑亮泽。 猴头菇:抗衰抗癌。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可延缓衰老。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

双孢菇的吃法

双孢菇大家应该都吃过吧,食用菇都是很有营养的,而且味道是很鲜美的,对于我们的身体都会有很多的好处,大家在平时应该多吃一些食用菇,下面我们来看看双孢菇的吃法。 材料 主料:双孢菇,猪肉 配料:豆瓣酱,葱,蒜,白糖,鸡精,水淀粉,香油 做法 1、猪肉洗净切片,加入湿淀粉拌匀。 2、双孢菇洗净切片,葱蒜切片。 3、起油锅,油温升至五成热时,放入肉片滑散至肉片变色捞出。 4、锅内再放入少许油,烧热放入豆瓣酱炒香,再放入双孢菇略炒,之后放入滑好和肉片,加盐、白糖和少许水翻炒3分钟,放入鸡精、水淀粉勾芡,再淋入少许香

双孢蘑菇和草菇的区别

草菇:⑴菌丝体菌丝无色透明,细胞长度不一,46~400 μm,平均217 μm,宽6~18 μm,平均10 μm,被隔膜分隔为多细胞菌丝,不断分枝蔓延,互相交织形成疏松网状菌丝体。细胞 草菇壁厚薄不一,含有多个核,无孢脐,贮藏许多养分,呈休眠状态,可抵抗干旱、低温等不良环境,待到适宜条件下,在细胞壁较薄的地方突起,形成芽管,由此产生的菌丝可发育成正常子实体。⑵子实体由菌盖、菌柄、菌褶、外膜、菌托等构成。外膜:又称包被、脚包,顶部灰黑色或灰白色,往下渐淡,基部白色,未成熟子实体被包裹其间,随着子实体增大,外

蘑菇的概述

目前蘑菇的概念和范围很不一致,最广义的概念是把所有具子实体(担子果和子囊果)的大型高等真菌都统称为蘑菇,其中包括担子菌的绝大多数和子囊菌的少部分种类。这个概念不是分类学上的术语。稍狭义的概念是指子实体呈伞状的真菌,它包括伞菌目的各个种类。更狭义的概念是指伞菌科中的蘑菇属(黑伞属)。此外,蘑菇属中有的种就叫蘑菇。初中植物学中的蘑菇概念是指子实体呈伞状(伞菌目)的大型真菌。蘑菇的子实体是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的。菌盖在幼时为半球形,成熟时展开如伞盖,肉质,表面光滑,或有微细的纤维状鳞片,白色、黄色、红色、灰色

双孢菇的作物介绍

目前我国栽培的双孢菇都是白色变种,主要适用于卖鲜品,或加工成罐头。 双孢菇的菌肉肥嫩,并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所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干菇中含蛋白质36-40g、脂肪3.6g、碳水化合物31.2g、磷718mg、铁188.5mg、钙131mg、灰分14.2mg、粗纤维6g,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Vc,尼克酸等,由于它的营养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称。 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

蘑菇的种类

香菇:滋养皮肤 香菇之所以有美容抗老之功效,原因在于它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和皮肤滋养都十分有益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维生素B、钙、磷、铁、硒以及多种酶等。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菇”中含有的“驻颜王牌”——硒,它不仅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还可以抗衰老,经常食用可以使皮肤保持润滑细嫩同时还能令秀发乌黑亮泽。 猴头菇:抗衰抗癌 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可延缓衰老。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

双孢蘑菇的生物特征

菌盖宽5-12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则变淡黄色,边缘褐期内卷。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菌褶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密,窄,离生,不等长。菌柄长4.5-9cm,粗1.5-3.5cm,白色,光滑,具丝光,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光滑,一个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双核菌丝自身即具有结实能力。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两个不同交配型的细胞核在原担子中进行核配,形成1个双倍体细胞核。双倍体核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

双孢蘑菇的采收标准

从菌盖直径达2cm开始,直到将近成熟,菌幕破裂前均适于采收,用于制罐头的需用菇体较小的幼菇,以直径2-3.5cm为宜。出菇期如气温高于18℃时,菇床上易产生薄皮开伞菇,故应提前采收。蘑菇除鲜食外,可用盐渍或制罐头的方法加工贮藏。还可制成干蘑菇片。盐渍时,将菇分级后,切去柄根,洗净,放在饱和食盐水中煮沸约5分钟,捞起沥干,置加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内盐渍。容器内插入通气管,每日通气2-3次,或每隔数日翻动1次。2-3周后,将腌好的菇体置饱和食盐水中,在低温(15℃以下)下可保存半年。

双孢蘑菇的主要作用

可食用,味道鲜美,中国大批制做罐头行销国内外。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干重),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和维生素也很丰富,有5'-腺苷酸、5'-鸟苷酸、5'-尿苷酸及维生素B1、B2叶酸和维生素D原等。 尚可药用及工业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发现含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菌菇含有什么

食用菌的走俏,不仅是因为它鲜嫩滑润、风味独特,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元素,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降血脂、抗肿瘤、抗放射性和预防肝硬化等作用。在春夏之交呼吸道疾病流行时,它的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的作用更为人们所看中。北京贞安医院保健科教授洪昭光、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齐国力教授等保健专家就多次在保健演讲时向人们发出忠告:多吃菌菇少生病。 最近一个时期,我省市场上的鲜品食用菌中,双孢菇有后来居上之势。双孢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由于它的孢子繁殖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