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肠绞痛通常是什么症状

婴儿肠绞痛通常是什么症状

一,婴儿哭闹不止:在婴儿发生肠绞痛的时候,肚子里面是非常疼痛的,但是孩子太小,根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这种疼痛感,所以只好用哭闹来表达了。

二,胃口不好,不吃东西:孩子出现肠绞痛的时候,胃口也会跟着变差,不喜欢吃东西。

小孩肠绞痛是怎么回事

宝宝肠绞痛四大典型症状:

1.哭闹不安

2.脸部胀红

3.膝盖缩起

4.握拳踼脚

当营养充足、生长发育正常的宝宝突然性大声啼哭,哭闹时面部潮红,口周苍白,双手握拳,腹胀、肚肚发硬,放屁困难、四肢屈曲,双足发凉,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哭闹持续10分钟到几小时,或阵发性发作,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肠绞痛。

肠绞痛发作特点和病因

一般开始于2-4周大的小婴儿,4-6周达到高峰,通常最晚4-6个月大左右多数自动改善。极少数宝宝要到一岁时才停止。

儿科专家用“Wessel氏3准则”将婴儿肠绞痛定义: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个小时,每周哭闹至少3天,上述情况持续发作超过3周,并且排除其他身体疾病。

肠绞痛至今没有发现真正的发病原因,可能原因有:肠道神经发育未成熟,肠胃不适(过饱、胃扩张、肠胀气、肠痉挛、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及吞咽过多空气等)或情绪问题,多见于过度兴奋小儿。

婴儿肠绞痛发作时间 婴儿肠绞痛什么时候结束

4-6个月会结束。

婴儿肠绞痛,是发育中的常见问题,不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满4-6个月逐渐自行消失。一般不需任何干预,只需等待,家长不用担心,如果婴儿肠绞痛频繁发作,且哭闹厉害,可以及时就医。

婴儿肚子咕噜咕噜响怎么回事

所谓婴儿肠绞痛指的是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有3天,发作超过3周。多数婴儿出生后2~3周开始,3~4月后逐渐改善。

由于婴儿肠绞痛属于婴儿发育中的问题,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应理解为婴儿的这种哭闹不是病症。

同时尽可能保持婴儿舒服的体位,协助孩子顺利排便。如情况较为严重,可服用一些改善胃肠蠕动的药物。而如果你发现宝宝肠绞痛难以缓解,那就应考虑宝宝是不是对奶蛋白过敏了。

母亲可以适当给孩子减少奶量,或者是将奶冲稀,腹泻的孩子,可以用一些益生菌冲剂等,适当调理肠胃。

新生儿频繁吃奶的真相

母乳不足

还有一种情况会引起宝宝频繁吃奶,就是母乳不足。母乳不足的一个特点就是:宝宝吃奶时间较长,用力吸吮乳头,却听不到连续吞咽声。

宝宝注意力不集中

在哺乳的时候,周围环境的干扰太多,这样会导致宝宝吃奶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导致吃奶时间太长。

婴儿肠绞痛

肠绞痛会使宝宝的肚子胀气,绞痛,所以才会频繁地吃奶,白天、晚上都睡不好;孩子体重增长还可以,很可能是家长的“过度喂养”导致孩子的体重增长快,这样的话,就很可能是婴儿肠绞痛了。

婴儿肠绞痛什么时候开始

生后2-3周开始。

婴儿肠绞痛是由于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生后2-3周开始,2-3个月达高峰。

婴儿肠绞痛多久会好

4-6个月会好。

婴儿肠绞痛是由于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生后2-3周开始,2-3个月达高峰,终止于4-6个月。

宝宝肠绞痛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婴儿肠绞痛是指有些小婴儿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时婴儿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而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肠绞痛。这是由于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夜间,多半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并多见于易激动、兴奋烦躁不安的婴儿。

当婴儿肠绞痛发作时,应将婴儿竖抱头伏于肩上,轻拍背部排出胃内过多的空气,并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亦可用布包着热水袋放置婴儿腹部使肠痉挛缓解,如婴儿腹胀厉害,则用小儿开塞露进行通便排气,并密切观察婴儿,如有发热、脸色苍白、反复呕吐、便血等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不可耽搁诊治时间。

可以改善喂食技巧,每次喂奶后要注意轻拍排气,并给予新生儿稳定的情绪环境,这些都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若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无效的话,可以改喂低过敏的新生儿奶粉,有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在诊断新生儿肠绞痛前,必须先排除他的哭闹是否有什么明显的病理原因,如肠胃道其他病态性的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幽门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如果确定没有任何病理性因素存在,那么家长们就需耐心对待自己的小宝宝,度过三个月的"阵痛期"。

相关推荐

宝宝肚子咕噜咕噜响

宝宝放屁多,正常吗? 宝宝老放屁,肚子咕噜咕噜响个不停,因为肠胃消化不好吗?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婴儿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道胀气——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并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婴儿肠绞痛。 所谓婴儿肠绞痛指的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有3天,发作超过3周。 宝宝放屁与肠胃健康 1.吃奶吃多了 如果你发现宝宝吸奶时哭闹,屁多、腹绞痛。那可能乳汁过多综合征,原理婴儿摄入大量前奶而摄入的含脂肪酸的后奶较少,宝宝胃部迅速排空,并向肠道

婴儿背上长黑毛怎么办 真相:宝宝哭闹与长黑毛无关

宝宝若经常无故哭闹,并不长黑毛引起的,而很有可能肠绞痛。 如果你的宝宝小于6个月,出现下面大多数症状,就需要考虑肠绞痛的可能: 1、经常不明原因无端大声啼哭,哭闹常在傍晚时分加重,怎么哄也哄不好。 2、啼哭时双腿向腹部收缩,小手乱动。 3、放屁或排便前小脸憋得通红,哭泣时声音凄厉,甚至出现喘不上气的现象。 4、抱着能睡,躺下就醒,平常喝奶正常,身体无其他异常。 婴儿肠绞痛由于宝宝发育不完善导致,不病,可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疼痛: (1)紧裹襁褓,宝宝也许会睡得舒适一些; (2)宝宝清醒时适当让他多趴

婴儿肠绞痛有这些表现

婴儿肠绞痛症状 说起宝宝肠绞痛的特点,它和肠套叠很类似,都会出现间歇性的哭闹。不同的,肠绞痛不会呕吐也不会解出含有血丝的黏液便。宝宝肠绞痛发作时经常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还有些小宝宝会有头部摇晃、呼吸略显急促的现象。 宝宝肠绞痛时,小肚子还会有些胀胀的,两个小手会紧握,而两脚则会伸直或弯曲,摸他们的小手或小脚丫,会感觉冰凉凉的。其实宝宝的哭声或许肠绞痛最明显的特征,哭闹声会持续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即使妈妈哄妈妈抱,宝宝还会无动于衷,其实小家伙也蛮累的,因为没人理

宝宝肠绞痛的症状和缓解办法 哭闹不安

婴儿肠绞痛常见的症状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哭时婴儿面部渐红,口周苍白,双腿向上蜷起,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 缓解办法: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给宝宝用安抚奶嘴。

婴儿睡觉挣扎怎么回事

1、宝宝缺钙可以导致肌肉痉挛,肠痉挛等情况的短暂发生,从而宝宝会痛哭或者挣扎,宝宝缺钙的表现还有易惊醒、出汗比较多,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颅骨、肋骨、手脚骨骼的变形!如方颅、肋骨外翻、串珠肋、手脚腕处的骨镯等。宝宝需要从1个月左右就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制剂,补充不及时,宝宝就会出现缺钙的表现!单纯的补充钙,不补充维生素D也会出现缺钙的症状!因为宝宝生长的比较快,正常吸收的钙不够利用,需要维生素D辅助吸收和利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需要补充钙制剂,宝宝现在可以用碳酸钙制剂,好吸收、钙量足够,如

什么婴儿肠绞痛

初生的宝宝给家庭带来了不少的乐趣。爸爸妈妈们在沉浸于亲子乐趣中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宝宝还很弱小,还需要爸爸妈妈悉心的照料。本文主要介绍的婴儿肠绞痛。 在不会说话之前,哭孩子自我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哭声不同表达的含义也不同,经验欠缺的父母要弄懂孩子究竟为什么哭,并不容易的事情。哭的原因除了常见的饿了、湿了,有时候还孩子生病的一种表现,比如肠绞痛。婴儿肠绞痛并不一种病,它只一种症状,随着孩子的长大,神经生理逐渐发育健全,大约在3个月左右,这样的情况会慢慢减少,有大约30%的婴儿要延续到4、5个月大时

宝宝肠绞痛怎么办 肠绞痛

不少小宝宝都会出现肠绞痛的情况,一些儿科医生将婴儿肠绞痛定义为: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个小时,每周哭闹至少3天,发作超过3周。 肠绞痛其实并不一种病,它只一个用来描述宝宝身体健康但总无法控制地哭闹的词语。

3岁以下儿童腹痛的特点

不同年龄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对于3岁以下尤其小婴儿而言,其语言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仅用哭吵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好向医生介绍便于诊断。这一阶段多见肠套叠、小婴儿肠绞痛、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 肠套叠 对于婴幼儿尤其2岁以下的阵发性的哭吵,不容易安慰,哭吵持续约10——15分钟,间隔15分钟至一两个小时,可伴呕吐以及排暗红色或者果酱色大便,一定要当心,可能肠套叠。婴儿肠绞痛 多见于生后早期,多在4个月后缓解,原因不清

新生宝宝放屁多正常吗

有的家长在护理新生宝宝的时候发现,刚十几天的婴儿一直使劲拉大便,经常放屁,还莫名其妙地哭闹,这怎么回事? 这种现象在婴儿期非常多见的。这由于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婴儿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而引起的肠道胀气。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作为婴儿肠绞痛。由于这种肠绞痛属于一般婴儿发育中的问题,所以,父母应理解这种哭闹不病症,只需尽可能保持婴儿处于舒服的体位,协助孩子顺利排便,严重者才用些二甲基硅油来改善胃肠蠕动。 相关链接:肠绞痛 肠绞痛常见的症状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有

婴儿肠绞痛怎么按

1宝宝肠绞痛按摩手法一 清大肠1、位置: 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成一直线。2、手法: 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反之为补,称补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为推大肠,推100~300次。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 2宝宝肠绞痛按摩手法二 顺时针摩腹1、位置: 腹部中间,肚脐周围。2、手法: 用手掌或三指并拢按在腹部轻轻地摩动,顺时针摩5分钟。指摩可稍微轻快,掌摩可稍重缓。注意一定顺时针摩动! 3宝宝肠绞痛按摩手法三 揉天枢1、位置: 肚脐旁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