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 特异性免疫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 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早年由于变应原提取物的纯度、注射剂量与脱敏疗程不规范,各单位的疗效差异甚大,且偶有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者。因此,有些国家如英国和一些地区一度禁止使用SIT治疗哮喘,近年来随着变应原提纯标准化及治疗方法的改进,SIT的安全性和疗效有了较大提高。199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肯定使用经标化变应原对变应性疾病(包括哮喘)作脱敏治疗的效果。指出SIT是惟一可以影响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病因治疗方法,并可防止变应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同时还制定了变应原提纯的标化及治疗方案。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和抗炎作用两大类,某些药物兼有扩张支气管和抗炎作用。
1、扩张支气管药物: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
2、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色甘酸钠和尼多酸钠、抗lgE单克隆抗体、抗组胺药物。
二、长期治疗
哮喘的治疗药物根据其在哮喘长期治疗中的地位,又分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1、控制药物或称为维持治疗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
2、缓解药物或称为急救药物,指按需要使用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起到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3、控制分级治疗应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其控制水平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三、免疫治疗
哮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免疫治疗在哮喘中占有一定地位,免疫治疗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注意什么呢
1.药物治疗根据抗过敏药物的作用机制又可以讲药物治疗扥为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和抗炎作用的两类药物,不过一些药物具有扩张支气管和抗炎两种作用。扩张支气管药物大多是茶碱类药物。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尼多酸钠、色甘酸钠、抗组胺等药物。
3.长期治疗是根据药物在治疗哮喘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所以它包括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又可以叫做维持治疗药物。缓解药物大多按需要使用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
3.免疫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所以免疫治疗在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中具有一定的位置,免疫治疗分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两种方式。除了这些治疗方式,还有急性发作的处理和特殊类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处理两种方式。
注意事项:1.治疗过程中避免接触过敏原从而减少再次过敏的发生。2.一定要防止病毒感染必要时需要进行干扰素气雾剂的吸入。3.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健的体格可增强体质,从而增加肺活量,促进气体交换,从而改善支气管的功能。
过敏支气管哮喘能治好吗
1.药物治疗根据抗过敏药物的作用机制又可以讲药物治疗扥为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和抗炎作用的两类药物,不过一些药物具有扩张支气管和抗炎两种作用。扩张支气管药物大多是茶碱类药物。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尼多酸钠、色甘酸钠、抗组胺等药物。
23.长期治疗是根据药物在治疗哮喘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所以它包括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又可以叫做维持治疗药物。缓解药物大多按需要使用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
33.免疫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所以免疫治疗在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中具有一定的位置,免疫治疗分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两种方式。除了这些治疗方式,还有急性发作的处理和特殊类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处理两种方式。
得了花粉过敏性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得了花粉过敏性哮喘应该如何治疗?花粉变应性哮喘是一种表现在下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由于吸入的花粉在进入下呼吸道之前必须经由上呼吸道,多伴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大多数病人上呼吸道症状在先,随后才出现咳嗽、痰多和哮喘等下呼吸道过敏症状。得了花粉过敏性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花粉变应性哮喘的特异性治疗是指针对致敏花粉而采取的病因治疗措施,由于特异性治疗针对性强,所以临床疗效较为肯定,副作用也很少。
1.避免接触花粉
避免接触花粉通常即可预防哮喘发作。但实际工作中要使病人完全避免对花粉的接触有一定难度。当支气管哮喘病人被确诊为花粉过敏时,首先应尽量搞清对何种花粉过敏,以便根据该种花粉在当地大气中的飘散情况,在相应的时间来避免或减少接触该种花粉。
2.脱敏疗法
亦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或减敏治疗,其目的是提高机体对相应致敏花粉的耐受能力。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脱敏疗法主要有以下3种治疗方案。
(1)季节前脱敏疗法 通常在花粉季节到来前3个月开始治疗,每周注射2~3次,从低浓度至高浓度逐步增加变应原的注射剂量,在季节前达到1:100的浓度,使机体在花粉季节到来时能够产生足够的IgG封闭抗体,然后每周1~2次维持注射,发病季节的最后一个月可停止治疗。
(2)常规免疫疗法 常规免疫治疗是一种常年进行的脱敏疗法,通过每周2次注射逐次递增浓度的花粉浸液,争取在3~4个月达到对相应致敏花粉的最大耐受量,此时机体可产生足够的特异性IgG封闭抗体,从而使花粉过敏性哮喘病人的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然后改用每周1~2次甚至每2周1次的维持注射治疗,在下一个花粉季节来临前可以缩短脱敏注射的间隔时间,改为每周2次。常规免疫疗法通常需要连续治疗3~5年或5年以上才能巩固疗效。
(3)突击免疫疗法 突击免疫疗法通常采用逐天注射法或每天数次注射法,争取在1周至1月的时间内达到对相应致敏花粉的最大耐受量,从而预防或减轻临床症状。突击免疫疗法可以明显的缩短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程,配合季节前脱敏更可缩短治疗的时间。但来一些研究表明突击免疫疗法可使迟发相哮喘反应增加,因此应在专科医生密切观察下住院进行突击免疫治疗,谨慎使用。
治疗哮喘病的方法
1、药物治疗哮喘:
哮喘患者可服用色甘酸钠,色甘酸钠是一种新型平喘药,具有预防哮喘副作,消除咽喉炎症的功效。服用此药物时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哮喘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用药量。
2、菌苗疗法治疗哮喘:
主要死用于感染型及混合型哮喘患者。关于其作用原理,近来较一致的看法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疗法。国内还应用胎盘脂多糖等治疗支气管哮喘病人,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作用原理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还用厌气棒状杆菌菌苗治疗感染型哮喘病人,不但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而且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发现哮喘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提高。
3、脱敏治疗哮喘:
脱敏治疗主要用于吸入型及混合型哮喘,是预防发作最主要的措施。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逐渐增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以阻止过敏性抗原与反应素相结合而达到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目的。为检出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仍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间接测定特异性IgE的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可能进一步提高准确性。用抗原稀释后直接自器官内喷吸入的支气管吸入激发试验可靠性更强,凡吸入后肺通气功能下降大于25%者,可认为是阳性。对于吸入型哮喘的过敏源为尘螨。粉尘尘螨脱敏治疗对国内许多吸入型哮喘病人来说都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方法
1.药物治疗根据抗过敏药物的作用机制又可以讲药物治疗扥为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和抗炎作用的两类药物,不过一些药物具有扩张支气管和抗炎两种作用。扩张支气管药物大多是茶碱类药物。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尼多酸钠、色甘酸钠、抗组胺等药物。
2.长期治疗是根据药物在治疗哮喘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所以它包括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又可以叫做维持治疗药物。缓解药物大多按需要使用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
3.免疫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所以免疫治疗在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中具有一定的位置,免疫治疗分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两种方式。除了这些治疗方式,还有急性发作的处理和特殊类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处理两种方式。
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避免接触过敏原从而减少再次过敏的发生。2.一定要防止病毒感染必要时需要进行干扰素气雾剂的吸入。3.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健的体格可增强体质,从而增加肺活量,促进气体交换,从而改善支气管的功能。
哮喘患者需要做手术吗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家熟知而又非常喜爱的著名歌星邓丽君就被哮喘夺去了生命。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为世界哮喘日,旨在提醒公众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对哮喘的防治水平。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哮喘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而规范化治疗,当今的治疗手段可使接近80%的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
哮喘患者若出现严重急性发作,救治不及时时可能致命。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对日常工作及日常生活都会发生影响,可导致误工、误学,导致活动、运动受限,使生命质量下降,并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及对家人的生活发生负面影响。
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哮喘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其他哮喘触发因素,规范化的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患者教育。
中年人哮喘是传染病吗
哮喘是不会传染的。哮喘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患有哮喘科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它是身体内因与气候外因共同作用的,内因主要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先天与后天因素。外因就是过敏原。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哮喘能否根治需根据具体病况及个人的体质结合治疗方案来综合评定,哮喘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其他哮喘触发因素,规范化的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患者教育。多数哮喘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后,很快症状就会得到缓解,肺功能也会逐步得到改善,但是不会传染。
近来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空气的污染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哮喘的发病率已经呈现上升的趋势。哮喘病是一种呼吸方面的疾病。由于此病发作起来,会严重的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及时治疗或者找到控制病情的方法才可以,所以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哮喘。
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成哮喘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过敏性鼻炎大多为接触吸入性过敏原引发的,包括花粉、真菌、 尘螨、动物皮屑、羽毛、室内尘土等。还有少部分是接触食入性过敏原引发的,如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等。
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
过敏性鼻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为10%~40%。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并发症。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生率为30%~40%;哮喘患者过敏性鼻炎发生率为70%~80%;患有过敏性鼻炎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为未患鼻炎人群的 3~6倍。由此认为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可在哮喘发病前、发病后及哮喘发病同时发生,以前者占绝大多数。即使无哮喘症状的鼻炎患者也存在支气管高反应性和不同程度的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过敏性鼻炎引发哮喘的危险度是OR=3.21,另有一项历时20余年的前瞻性研究将17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与2177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哮喘发病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4倍。
这是因为鼻腔的滤过和湿润功能起到保护下呼吸道的功能,鼻腔疾病引起鼻塞而用口呼吸时,下呼吸道易受到抗原刺激,而且过敏性鼻炎发病时产生的炎症介质及鼻涕倒流刺激咽部均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下呼吸道炎症。所以,当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局限于上呼吸道时,就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其炎症向下呼吸道发展而导致哮喘。经过合理、积极治疗,绝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避免发展成哮喘。
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助于缓解哮喘症状
大量临床观察发现,通过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不仅有助于缓解哮喘症状而且可以防止哮喘的发生。过敏性鼻炎的传统治疗体系主要由避免接触变应原、 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和医患宣传教育四部分构成。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国外有专家回顾性分析鼻内激素可以降低患者哮喘的急诊就诊率和住院率。国内亦有专家在一项多中心研究中发现,低剂量吸入鼻内激素联合应用抗阻胺药不仅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而且可以提高哮喘的疗效。但在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作用却不如特异性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能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
1909年,Noon首次应用皮下免疫疗法治疗花粉性鼻炎获得成功,开创了免疫治疗新纪元。1986年首次利用舌下脱敏疗法成功治疗变应性鼻炎。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确认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免疫治疗是有效的。1998年,《WHO变应原免疫治疗意见书》指出“脱敏治疗是唯一可能根治过敏性疾病的方法”的观点。
2001年由WHO组织专家撰写的工作报告《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即《ARIA》),在总结既往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后充分肯定了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疾病的疗效,认为免疫治疗不仅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对药物的使用量,同时可以阻止变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变态反应累及机体多个器官,免疫治疗是一种对因治疗方式,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免疫机制,提高身体对变应原的免疫耐受,达到减敏甚至脱敏的目的。欧洲一项研究对205例严重花粉过敏性鼻炎儿童进行变应原免疫治疗3年,有效降低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免疫治疗组有19%发展为哮喘,而药物治疗组有32%发展为哮喘,在停止治疗7年后,免疫治疗仍显示其预防效果。一项对照研究对36例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树木花粉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3年,随访6年无一例发展为哮喘。另一项对7岁~13岁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儿童特异性免疫治疗后3年,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气道激发试验症状明显改善。欧洲变态反应学及临床免疫学学会应用循证医学方法总结了过敏性鼻炎治疗方面的各种优缺点,建议免疫治疗应该在疾病早期应用,这样就可以阻断过敏性鼻炎向哮喘发展,以及防止出现新变应原。
因此对有明确变应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早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这是对过敏性鼻炎的对因治疗和对哮喘的二级预防。尽早开始免疫治疗,不仅可提高疗效,改善变应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结束后,仍具有长期疗效,并可防止新的过敏症发生,阻断变应性鼻炎发展为哮喘,抑制炎症的慢性过程导致的不可逆损害。
小儿哮喘的检查项目
1、胸部X线检查:
均应摄胸部X线片以除外肺实质病变、先天性异常、异物征象等。哮喘急性发作时胸片可正常、或有肺气肿、支气管周围间质浸润剂肺不张。偶见气胸、纵膈气肿。
2、肺功能检测: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确诊哮喘,也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FEV1≥正常预计值70%的疑似哮喘患儿,可选择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对于FEV1《正常预计值70%的疑似哮喘患儿,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均有助于确诊哮喘。
3、过敏状态检测:
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并可预测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因此,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尤其无法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学龄前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也有利于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个体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
4、气道无创炎症指标检测:
痰或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等,可作为哮喘气道炎症指标。虽然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证实这些无创炎症指标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确切价值,但这些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和制定最佳哮喘治疗方案。
要通过哪些检查来确诊患小儿哮喘
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均应摄胸部X线片以除外肺实质病变、先天性异常、异物征象等。哮喘急性发作时胸片可正常、或有肺气肿、支气管周围间质浸润剂肺不张。偶见气胸、纵膈气肿。
2.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测定有助于确诊哮喘,也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FEV1≥正常预计值70%的疑似哮喘患儿,可选择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对于FEV1《正常预计值70%的疑似哮喘患儿,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均有助于确诊哮喘。
3.过敏状态检测: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并可预测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因此,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尤其无法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学龄前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也有利于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个体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
4.气道无创炎症指标检测:痰或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等,可作为哮喘气道炎症指标。虽然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证实这些无创炎症指标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确切价值,但这些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和制定最佳哮喘治疗方案。
哮喘对患者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哮喘的发病率持续不下,患发哮喘的患者都会有很多的危害,人们要注意了解哮喘的常识,要注意其中的诊断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早日恢复健康。
小儿哮喘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
1.胸部X线检查:均应摄胸部X线片以除外肺实质病变、先天性异常、异物征象等。哮喘急性发作时胸片可正常、或有肺气肿、支气管周围间质浸润剂肺不张。偶见气胸、纵膈气肿。
2.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测定有助于确诊哮喘,也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FEV1≥正常预计值70%的疑似哮喘患儿,可选择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对于FEV1<正常预计值70%的疑似哮喘患儿,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均有助于确诊哮喘。
3.过敏状态检测: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并可预测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因此,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尤其无法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学龄前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也有利于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个体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
4.气道无创炎症指标检测:痰或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等,可作为哮喘气道炎症指标。虽然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证实这些无创炎症指标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确切价值,但这些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和制定最佳哮喘治疗方案。
该怎样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对于支气管哮喘这种疾病,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吗,还是可以避免其发生的,所以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方法,主要分为三级预防,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尽量减少支气管哮喘。
1、预防哮喘的发生——一级预防
胎儿的免疫反应是以Th2为优势的反应,在妊娠后期,某些因素如母体过多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等均可加强Th2反应,加重Th1/Th2的失衡,若母亲为变应性体质者则更加明显,因而尽可能避免。此外,已有充分证据支持母亲吸烟可增加出生后婴幼儿出现喘鸣及哮喘的几率,而出生后进行4~6个月的母乳饲养,可使婴儿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妊娠期母亲应避免吸烟,这些均是预防哮喘发生的重要环节,有关母体饮食对胎儿的影响,则仍需更多的观察。
2、避免变应原及激发因素——二级预防
避免变应原:特别对于有特异性体质的患者,消除或尽可能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如屋尘螨、花粉、动物皮毛,可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等,对职业性哮喘患者,应脱离该职业环境。
3、早期诊治、控制症状,防止病情发展——三级预防
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对于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的患者(如表现为单纯咳嗽,发作性胸闷或运动后气促胸闷等)应及早作出诊断。研究表明对于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越早使用气道抗感染治疗(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其日后肺功能的损害(包括肺功能的恢复及儿童随年龄肺功能的增长)越小,因而对绝大多数患者(除了少数处于“间歇”期外),一经确诊,就要进行抗感染治疗。随着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规范化,它可能成为变应性哮喘患者三级预防的一个有效措施。
只有我们全面的做好上面介绍的三级预防方法,才可以避免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所以大家也不要怕麻烦,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的就一定要注意,对多吃那些对身体好的事物,加强身体的锻炼,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