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功效
拔罐的功效
1、负压作用
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通过检查,也观察到 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
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
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
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调节作用
拔罐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
人体手臂穴位分布图及作用 手三里润化脾燥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取穴。
拔罐功效:润滑脾燥,生发脾气。
主治病症:齿痛,喉肿,手腕筋肉疼痛,精神性阳痿等。
腿部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承山理肠消痔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腓肠肌(小腿肚)肌腹下的“人字纹”凹陷中。
拔罐功效:舒筋活络,理肠消痔。
主治病症: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腓肠肌痉挛,下肢瘫痪。肛门病症:痔疮,脱肛。
人体手臂穴位分布图及作用 神门穴通经活络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拔罐功效:宁心安神,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失眠,健忘,痴呆,癫痫,心痛,心悸,惊悸。
拔罐后背的位置示意图 厥阴俞宽胸理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拔罐功效:宁心和营,宽胸理气。主治心痛心悸,咳嗽胸闷,呕吐。
腿部拔罐的正确位置图 承扶舒筋活络
位置:大腿后面,臀横纹的正中点取穴。
拔罐功效:舒筋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病症: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等。
腿部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环跳通经活络
位置:臀部,侧卧屈腿,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2/3交点。
拔罐功效:通经活络,祛风除湿。
主治病症:该穴位坐骨神经痛主穴之一,主治腰腿疼,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下肢痿痹等。
手臂拔罐位置示意图 间使穴宁心安神
位置:在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宁心安神,和胃止呕,截疟。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癫痫,热病,疟疾,胃痛,呕吐,肘臂痛。
手臂拔罐位置示意图 列缺穴宣肺理气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绕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宣肺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喎斜。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膏肓穴补虚损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平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拔罐功效:补虚损,理肺气,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盗汗,咯血,健忘,遗精,羸瘦,虚痨。
人体手臂穴位分布图及作用 大陵穴清热宁心
位置:在前臂掌侧,腕横纹的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清热宁心,宽胸和胃,通经活血。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癫狂,疮疡,胃痛,呕吐,手腕麻痛,胸肋胀痛。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肺俞穴宣理肺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拔罐功效:清热解表,宣理肺气。主治咳嗽,气喘,咳血,鼻塞,骨蒸潮热,盗汗,皮肤瘙痒,瘾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