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拔罐的功效

拔罐的功效

1、负压作用

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通过检查,也观察到 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

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

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

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调节作用

拔罐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

人体手臂穴位分布图及作用 手三里润化脾燥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取穴。

拔罐功效:润滑脾燥,生发脾气。

主治病症:齿痛,喉肿,手腕筋肉疼痛,精神性阳痿等。

腿部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承山理肠消痔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腓肠肌(小腿肚)肌腹下的“人字纹”凹陷中。

拔罐功效:舒筋活络,理肠消痔。

主治病症: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腓肠肌痉挛,下肢瘫痪。肛门病症:痔疮,脱肛。

人体手臂穴位分布图及作用 神门穴通经活络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拔罐功效:宁心安神,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失眠,健忘,痴呆,癫痫,心痛,心悸,惊悸。

拔罐后背的位置示意图 厥阴俞宽胸理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拔罐功效:宁心和营,宽胸理气。主治心痛心悸,咳嗽胸闷,呕吐。

腿部拔罐的正确位置图 承扶舒筋活络

位置:大腿后面,臀横纹的正中点取穴。

拔罐功效:舒筋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病症: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等。

腿部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环跳通经活络

位置:臀部,侧卧屈腿,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2/3交点。

拔罐功效:通经活络,祛风除湿。

主治病症:该穴位坐骨神经痛主穴之一,主治腰腿疼,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下肢痿痹等。

手臂拔罐位置示意图 间使穴宁心安神

位置:在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宁心安神,和胃止呕,截疟。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癫痫,热病,疟疾,胃痛,呕吐,肘臂痛。

手臂拔罐位置示意图 列缺穴宣肺理气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绕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宣肺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喎斜。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膏肓穴补虚损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平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拔罐功效:补虚损,理肺气,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盗汗,咯血,健忘,遗精,羸瘦,虚痨。

人体手臂穴位分布图及作用 大陵穴清热宁心

位置:在前臂掌侧,腕横纹的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清热宁心,宽胸和胃,通经活血。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癫狂,疮疡,胃痛,呕吐,手腕麻痛,胸肋胀痛。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肺俞穴宣理肺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拔罐功效:清热解表,宣理肺气。主治咳嗽,气喘,咳血,鼻塞,骨蒸潮热,盗汗,皮肤瘙痒,瘾疹。

相关推荐

拔火罐也有坏处 要注意

1、经常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 很多人认为拔罐最少要半小时,这样才能有效果,中医提醒其实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2、拔火罐后洗澡很容易着凉 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

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

很多人对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并不是很清楚,拔罐功效上也是有着很多方面,因此对拔罐在选择的时候,也是需要先对它这方面进行认识,使得都是可以知道它可以改善自身什么疾病。 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临床上早已从早期的疮疡发展到用来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100多种疾病。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从未用本法治疗过的疾病如白塞病、术后腹胀,以及一些疑难急症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甚至如心脏病、骨折等,使用本法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临床观察,本法对高血压、心绞痛

膝盖拔罐有什么好处 足三里健脾和胃

位置: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正坐屈膝关节,于外膝眼直下3寸,小腿外侧最突出的骨头为胫骨前缘,旁开一中指处即是。 拔罐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 主治病症:胃痛,呕吐,腹胀,腹泻,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乳痈,虚劳羸瘦,咳嗽气喘,心慌气短,头晕,失眠,癫狂,膝关节疼痛,下肢无力,活动不利,水肿。

拔罐减肥有效果吗

拔罐减肥有效果吗?拔罐减肥是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的功能,扶正祛邪来达到减肥的效果的。拔罐减肥是有效果的,若能配合其他如针灸、埋线、耳针等疗法则能取得更好的减肥效果。 拔罐减肥不仅可以瘦全身更能瘦局部 1拔罐减肥不仅可以辩证施治、调节整体,疏通经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全身减肥的效果;同时,拔罐减肥能够根据肥胖的位置选择局部取穴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正所谓:想瘦哪里就瘦哪里! END 拔罐减肥的操作及原理 1拔罐是将罐内空气抽出,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附皮

腿部拔罐的正确位置图 丰隆穴调理脾胃

位置:足外踝搞点上8寸,外膝眼与足外踝连线的中点。 拔罐功效:丰隆是胃经的络穴,联络脾经,有调理脾胃,除湿化痰,醒神开窍,利尿行水等作用,是人体化痰第一要穴。 主治病症:咳喘痰多,痰蒙脑窍的头痛,眩晕,高血压,高血脂,癫狂,癔症,抑郁 症,痰湿阻痹经络的肥胖,胸闷。肢体肿胀,沉重,疼痛,麻木,肌肉萎缩,下肢水肿或潮湿感中,疼痛,麻木不仁,瘫痪,肌肉萎缩,单纯性肥胖等症。

膝盖拔罐具体位置图 阳陵泉强健腰膝

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拔罐功效:疏肝利胆,强健腰膝。 主治病症:运动系统疾病,如下肢痿痹,膝膑肿痛,肩痛,落枕,腰扭伤,踝扭伤,黄疸,口苦,呕吐,胁肋疼痛,小儿惊风等。

拔罐功效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中国人称它为淤血疗法。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连一些外国人也颇感兴趣。 1. 负压作用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

哺乳期到底可以拔罐减肥吗

哺乳期可以拔罐减肥。一般拔罐减肥穴位都几种在背部、腹部、以及下肢,具体如下: 背部拔罐减肥穴位有脾俞穴,功效是发散脾胃之热,三焦俞穴功效是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十到十五分钟,每周两到三次。 腹部拔罐减肥穴位有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它的主要功效是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是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是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以上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二十分钟,每周两到三次。 下肢拔罐减肥穴位有血海穴,功效是减肥

拔罐后背的位置示意图 至阳穴健脾胃

归经:督脉。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俯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与肩胛骨下角相平的第7胸椎棘突下方。 拔罐功效:健脾胃,清湿热,主治黄疸,胸肋胀痛,身热,咳嗽,气喘,胸闷,胃痛,脊背强痛。

手臂拔罐位置示意图 曲池穴祛风止痒

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取穴。 拔罐功效:通经活络,祛风止痒,养颜美容。 主治病症:上肢红肿热痛,麻木,肌肉萎缩,面神经麻痹,面生痤疮,高血压,皮肤瘙痒,高热,肠炎,痢疾,荨麻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