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清心除烦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清心除烦
淡竹叶性甘寒、入心经能够清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能泄胃火以止渴。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心烦口渴等症状。
车前草怎么食用呢
1、车前竹叶甘草汤
车前叶100克,淡竹叶12克,甘草10克,冰糖适量。将车前叶、淡竹叶、甘草洗净后,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冰糖,入沙锅中稍炖即成。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7~10日为一疗程。淡竹叶性味甘淡,微寒。下能导小肠、膀胱之湿热外出,上可清心经之火而除烦,故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之效。
2、车前叶粥
车前叶50克,小米100克,葱白1茎,食盐、味精少许。将车前叶洗净切碎,葱白切段,备用。小米淘洗干净,入锅中加水煮粥,待熟时下车前叶、葱段和食盐,再炖10分钟,调入味精即成。晨起空腹食。连用5~7日为一疗程。可清热、祛痰、利尿、明目。适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尿血、水肿、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症。
车前叶也可换成车前子25克(布包)加入小米中煮粥。先将车前子煎汁后,再同小米煮粥食。功用同上。
3、车前银耳冰糖汤
新鲜车前叶60克或干品20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将车前叶洗净切碎,银耳泡发去根。二味共入锅中,水煮5分钟,加入冰糖,稍炖即成。每日1剂,连用10~15日。银耳能滋阴润肺,善治肺中有热、肺燥咳嗽;车前叶清热润燥,亦治肺燥咳嗽。加入清热补中、润肺生津的冰糖,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肺燥咳嗽不失为一剂理想的药膳良方。
牙痛喝什么茶 竹叶苦丁清心止痛茶
材料:淡竹叶、苦丁茶各4克,甘草3克,冰糖适量。
冲泡方法:将前三位茶叶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开大火煎煮,煮沸后,改为小火继续煎煮20分钟,关火后去渣取汁。最后调入冰糖,代茶饮用。
功效解析:本茶可以清心除烦,去腐生新,适用于心火过盛所导致的牙痛、牙周炎患者饮用。
饮用禁忌:孕妇及肾亏尿频者不宜饮用。
竹叶茶的功效
竹叶功效,重在清心凉肺,正如《药品化义》所说:“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又取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至于临床应 用,《本草正》记述较为具体:“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竹叶用鲜品则清心除烦力强。配合清心降火的灯心草,起协同作用。“轻可去实”之法则对病后体虚患者,尤具特殊意义。
竹叶茶具有解渴消暑,解毒利尿的功效。竹叶青茶其味清香可口,其色微黄淡绿,其汤晶莹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毒、化痰的功效。
竹叶青茶还具有清热,消炎,利尿通络的功效。竹叶青茶内含皂苷、糖及维生素A、C,有清热、消炎、利尿通便之功效。纯野生植物,生长于山崖石缝中《本草纲目》称:味苦寒、无毒。
其作用有:治疗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主五林、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痔瘘并泻血、眼目肿痛及肿毒,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
上火了喝什么茶降火最快 上火牙龈肿痛
材料:茶树根30克,鸡蛋3颗。
冲泡方法:上述材料分别用清水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煎煮,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煎煮20分钟借口。过滤取汁,代茶饮用。
功效解析: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适于上火牙痛,牙周炎患者饮用。
饮用禁忌:虚寒体质者不宜过量饮用。
材料:淡竹叶10克、苦丁茶6克、甘草3克、冰糖适量。
冲泡方法:把淡竹叶、苦丁茶、甘草放进砂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煎大约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冰糖即可。代茶频饮,每日一剂。
功效解析:可清心除热、去腐生新。适用于心火盛引起的牙周炎、牙痛等。
中暑喝什么水 祛暑清心茶
材料:竹叶心、麦冬、莲子心、鲜品佩兰各6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中加水煎汤,取汁放凉后代茶饮用。
功效作用:可以清热祛暑,清心除烦,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暑热所导致胸闷汗多,心烦口干,疲倦不欲饮食的人群饮用。
竹心煮水有什么好处
竹心:是一种植物竹叶心,多指竹叶的幼叶(嫩叶),又名竹卷心、竹针,竹心。性味、功效与淡竹叶相似,多用于清心除烦。 也有人将其作为淡竹叶的处方名。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重庆草药》:"竹叶心:代茶饮,解烦热,止烦渴,对肠胃燥结、热泻、坠胀、小便黄痛等症初起有效。"《草木便方》:"竹叶心:治热淋、尿血。"
宝宝夏季感冒咳嗽的几款食谱
材料:淡竹叶20克,小米50克。
做法:
1、将淡竹叶、小米洗净,备用。
2、淡竹叶加水适量煎取汤汁,滤去渣后加小米煮至粥成即可。
健康提示:
鲜竹叶与淡竹叶两药都能清心除烦、利小便,但鲜竹叶清心热的效果较好,且能凉胃,又能用治上焦风热;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本品可清心火、利尿便、除烦热,阴虚者慎用。
二、白菜根汤
材料:白菜根3个、连须葱白7根。
调料:白糖适量。
做法:
1、将白菜根、连须葱白洗净后切碎,备用。
2、将白菜根、连须葱白加适量水煮开后转小火再煮15分钟,加入适量白糖,趁热服下。
健康提示:
白菜在腐烂的过程中产生霉素,所产生的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使人体发生严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腐烂的大白菜一定不能食用。本品适宜于小儿感冒,附后令患儿卧床盖被发汗,汗出效佳。
淡竹叶食用要注意什么
淡竹叶具清热泻火、除烦、利尿之功效,适宜于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等患者食用。
1、 食谱精选
(1) 竹叶茶取淡竹叶适量,,将竹叶晒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泡,并可以反复加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本品具清凉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宜于夏季解暑热之用,作为口腔溃疡、疖痈疮肿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内热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2) 竹叶茅根茶取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先将淡竹叶、白茅根洗净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温浸半小时。代茶频饮。本品具清热、利尿、止血之功效。适宜于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尿血患者服用。
2、 临床体会
(1) 关于竹叶,中药竹叶有淡竹叶和鲜竹叶二味,都是禾本科的。淡竹叶是小草本,茎丛生较短,茎叶从地面向外伸展;鲜竹叶的原植物有细长的竹杆。 现今中药房只有淡竹叶的干品供配方用。鲜竹叶需由自己临时采摘新鲜的竹叶,以嫩叶为好。 鲜竹叶初生的卷状嫩叶名竹叶卷心,用于清心除烦。
(2) 关于清热降温,竹叶是清热降温药,有降低发热的作用,但药力较弱。感冒、上感、感染等外感发热,慢性病低热,以及正常人的内热都可用。治外感发热与石膏同用,增强石膏的效果;低热与地骨皮同用;夏天暑热,与青蒿同用;内热与生地同用。
(3) 可制作药膳,各种新鲜竹叶都是大熊猫的主食。人当然也能食用,可以制作药膳。竹叶绿色,清香,甘味,色香味均好。其汁液可作为调料放入菜肴中煎炒和煮汤;叶片可作为药膳的衬托。叶片的纤维较粗,不易消化,因此不宜食用。
中暑喝什么 竹叶清心茶
材料:淡竹叶15克,甘草10克,薄荷3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淡竹叶、甘草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约800毫升,煎煮10分钟左右后,加入薄荷,煮沸片刻后过滤取汁,待凉后加入白糖饮用。
功效作用:可以清心除烦,清暑祛湿,适用于夏季感受暑热,口渴心烦,小便出现黄赤等症状时饮用。
小儿感冒食谱
一、竹叶粥
材料:淡竹叶20克,小米50克。
做法:
1、将淡竹叶、小米洗净,备用。
2、淡竹叶加水适量煎取汤汁,滤去渣后加小米煮至粥成即可。
健康提示:
鲜竹叶与淡竹叶两药都能清心除烦、利小便,但鲜竹叶清心热的效果较好,且能凉胃,又能用治上焦风热;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本品可清心火、利尿便、除烦热,阴虚者慎用。
二、白菜根汤
材料:白菜根3个、连须葱白7根。
调料:白糖适量。
做法:
1、将白菜根、连须葱白洗净后切碎,备用。
2、将白菜根、连须葱白加适量水煮开后转小火再煮15分钟,加入适量白糖,趁热服下。
食用竹叶要注意什么
1、 食谱精选
(1) 竹叶茶取淡竹叶适量,,将竹叶晒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泡,并可以反复加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本品具清凉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宜于夏季解暑热之用,作为口腔溃疡、疖痈疮肿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内热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2) 竹叶茅根茶取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先将淡竹叶、白茅根洗净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温浸半小时。代茶频饮。本品具清热、利尿、止血之功效。适宜于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尿血患者服用。
2、 临床体会
(1) 关于竹叶,中药竹叶有淡竹叶和鲜竹叶二味,都是禾本科的。淡竹叶是小草本,茎丛生较短,茎叶从地面向外伸展;鲜竹叶的原植物有细长的竹杆。 现今中药房只有淡竹叶的干品供配方用。鲜竹叶需由自己临时采摘新鲜的竹叶,以嫩叶为好。 鲜竹叶初生的卷状嫩叶名竹叶卷心,用于清心除烦。
(2) 关于清热降温,竹叶是清热降温药,有降低发热的作用,但药力较弱。感冒、上感、感染等外感发热,慢性病低热,以及正常人的内热都可用。治外感发热与石膏同用,增强石膏的效果;低热与地骨皮同用;夏天暑热,与青蒿同用;内热与生地同用。
竹叶茶的功效
竹叶功效,重在清心凉肺,正如《药品化义》所说:“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又取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至于临床应
竹叶茶 用,《本草正》记述较为具体:“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竹叶用鲜品则清心除烦力强。配合清心降火的灯心草,起协同作用。“轻可去实”之法则对病后体虚患者,尤具特殊意义。
竹叶茶具有解渴消暑,解毒利尿的功效。竹叶青茶其味清香可口,其色微黄淡绿,其汤晶莹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毒、化痰的功效。
竹叶青茶还具有清热,消炎,利尿通络的功效。竹叶青茶内含皂苷、糖及维生素A、C,有清热、消炎、利尿通便之功效。纯野生植物,生长于山崖石缝中《本草纲目》称:味苦寒、无毒。
其作用有:治疗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主五林、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痔瘘并泻血、眼目肿痛及肿毒,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
什么泡水喝养肝护肝 淡竹叶
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淡竹叶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淡竹叶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淡竹叶有治疗胸中疾热、咳逆上气、热毒风的作用,淡竹叶用药禁忌是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淡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