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所需的睡眠时间比男性长
女性所需的睡眠时间比男性长
这个话题或能让最亲密的夫妇产生间隙——哪一方需要更多的睡眠呢,妻子还是丈夫?现在,美国研究人员称他们找到了答案:女性的大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因为她们白天进行更多的多重任务。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科学家发现,女性睡眠不足者经常会出现抑郁症和易怒等症状。
相反,科学世界报道指出,这些问题不影响睡得不多的男性。先前的研究也缺乏睡眠也有心脏病、心理健康问题、中风和体内的炎症风险的增加有关。睡眠专家迈克尔·布劳斯博士认为,一些睡眠不足的女性体内会出现严重的炎症,她们在醒来后会出现身体的疼痛。
布鲁斯博士说,妇女可以通过午睡避免一些与睡眠不足有关的问题。然而,他说午睡不应该超过90分钟,因为这会让人更嗜睡。
“睡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让大脑恢复以及修复自身。”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吉姆·霍恩教授说道。深度睡眠时,大脑中负责思想、记忆、语言等等功能的大脑皮层区,会失去知觉,进入恢复模式。在白天大脑使用率越高,需要恢复的时间就越长,也就是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
他补充说女性需要更多的睡眠,因为她们需要执行多重任务,因而她们使用大脑的频率高于男性。他解释说,需要进行大量的横向思维的男性,可能也需要更长的的睡眠时间。
不同年龄段所需的睡眠时间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
但是长期睡眠都超过7个小时或者是睡眠不足都有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可能导致出现老年痴呆,从而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抑制,使得脑中的血流量减少,减慢体内的新陈代谢,也很容易导致醒来后浑身不舒服,甚至产生更困倦的现象。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
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我们除了缓解压力之外,还应该在睡觉的环境上下点工夫,比如说减小噪音、给室内通风换气等,同时选择软硬适中适合自己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
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
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
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
专家介绍,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
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
婴儿的睡眠时间是多少
健康的婴幼儿,年龄越小每天所需睡眠的时间越多。在一昼夜中,新生儿需睡18-20小时;2-3个月的婴儿需睡16-18小时;4-9个月的婴儿为15-16小时;1岁时需睡14-15小时;2-3岁时为12-13小时;4-5岁时为11-12小时;6-13岁为9-10小时。
新生儿睡觉多正常吗
1、新生儿睡觉多正常吗
首先你不要太担心。一般说来,几个月大的小宝宝,爱睡觉只是生理现象。因为新生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兴奋性低,神经活动过程弱,外界刺激对他来说都是过强的,因此容易疲劳,致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下而进入睡眠状态,所以在新生儿时期,宝宝除了吃奶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觉。以后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2、新生儿睡眠多久合适
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婴儿,一昼夜所需的睡眠时间约为18~20小时,每天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可谓‘吃饱了就睡’。到了第2~3个月,每天需要睡16~18小时。而到了5~9个月小宝宝仍需睡15~16小时。满周岁的时候大概需睡14~15小时。但其中有个体差异。随着宝宝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成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到2~3岁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而4~5岁的小朋友睡眠时间减少到11~12小时,逐渐接近成人。
3、改善新生儿睡眠的方法
3.1、控制睡眠时间:新生儿正常的睡眠时间是15-20个小时左右,主要观察宝宝状态是否健康、正常,如宝宝吃奶、大小便、精神等状况等若都很正常即可。
3.2、环境要安静:比较暗、安静的睡眠环境是最好的,钟表滴答声不会对宝宝有影响,尽量避免闹钟等声响突然使宝宝受到惊吓;若开空调建议把温度调高一点。
儿童发育迟缓症状 睡眠过多不易唤醒
一般一月内的新生儿,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大约为18-20小时,清醒时间只有3-4小时,但当宝宝到了2-3个月时,每天所需睡眠时间约为16-18小时,而到5-9个月时宝宝仍然需要睡15-16小时,满周岁需睡14-15小时,若是宝宝长期超过合理睡眠时间,且不易唤醒,父母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大学生睡眠时间如何安排
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精力;入睡慢而浅睡眼多、常多梦恶梦者,即使睡上10小时,仍难精神清爽,应通过各种治疗,以获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长睡眠时间对身体有害。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理节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异!事实上,不同生理节奏使睡眠出现两种情况,即“夜猫子”和“百灵鸟”。顺应这种生理节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反之,则对健康不利。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需睡5~7小时;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需睡7~8小时;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需要睡8~9小时。顺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
阳光充足,天气炎热的日子,睡眠时间短;气候恶劣的天气,如下雨天,气温较低的冬季,睡眠时间长。随地区海拔增高,睡眠时间稍有减少;随纬度的增加,睡眠时间稍有延长。
大学生睡眠时间应该保证在八小时以上才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自身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大学生一定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太大也可能导致我们自身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问题,要学会释放心情,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睡眠质量差会有什么危害 导致疾病发生
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一般说来,不同年龄的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是:中学生每天应睡8-9小时,成年人每天需睡7-8个小时。
男女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1、女性最佳怀孕年纪
(1)女生如果怀孕的年纪过小,特备是18岁以下,胎儿会同正在发育的母亲争夺营养;
(2)女生如果怀孕较晚,特备是35岁以后怀孕,那么卵子的质量会下降,生育的风险也会增加;
所以女性的最佳怀孕年纪应该是24-3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身体发育已经完全成熟,卵巢功能旺盛,卵子的质量最高,很适合怀孕生子。
2、男性最佳怀孕年纪
男性的生育年限比女性长,但是大量研究证明,男性在30-35岁之间精子的质量最高,生命力最旺盛。这段时间男子的事业较为稳定,经济状况也比较稳定,是生育的最佳年龄。
男性睡眠时间不宜过长
美国某大学的一项实验曾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每天睡8小时让你死得更快。”研究发现,每天仅睡6、7个小时的人,比每天睡超过8小时,或少于4小时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时的人,这个系数也要低于睡够8小时的人。
1、多接触阳光睡眠更好
当我们醒来却还赖在床上时,接触阳光的时间缩短了,体温也会因为身体长期处于不活跃状态而变得过低,从而分泌出大量的褪黑素,这是一种可以促进睡眠的人体激素,这样会导致男性接下来的一天会感到更累而且昏昏欲睡。而这种昏昏欲睡的状态又会导致人在晚上进入深层睡眠。恶性循环下会让睡眠系统被削弱。生理休息期被打乱,免疫力降低。所以,少睡两小时,多接触点阳光,能让一个人睡眠质量变得更好,人更健康。
2、尝试着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那些只睡了6、7小时就自然醒的人来说,醒了就别硬躺够8个小时了,只要觉得头脑清醒,就放心地起床活动。而长期觉得睡眠不足,怎么也睡不够的人,应该对自己严格一点,把睡眠时间和周期控制得更有规律。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样,过尤不及。除了睡眠时间有规律,避开咖啡因和酒精,每天适量运动,都是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的。
3、吃好食物促进睡眠
男性朋友们可以尝试多吃有助眠功效的食物。
香蕉:它们的果皮内包着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安眠药片”。香蕉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还含有让肌肉松弛效果的镁元素。
菊花茶:菊花茶具有的适度的镇静效果,对无法放松的神经或身体来说,它是完美的天然对抗手段。
温牛奶:温牛奶可促进睡眠并不是荒诞的说法。牛奶含有一些色胺酸(具有镇静作用的一种氨基酸)和钙,钙有利于大脑充分利用色胺酸。而且它能让人产生重返幼年的感觉,对婴儿来说,温暖的瓶子就意味着“放松,一切都很好”。
蜂蜜:往温牛奶中或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许多糖是有刺激性的,但是一些葡萄糖能促使大脑停止产生进食素,进食素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保持清醒有关的神经传递素。
马铃薯:一小片烤马铃薯不会塞满你的胃肠道,但它能清除掉对可诱发睡眠的色胺酸起干扰作用的酸。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只要将烤马铃薯捣碎后掺入温牛奶中食用即可。
燕麦片:燕麦片富含促进睡眠的物质,能诱使产生褪黑素,一小碗加入少许糖枫汁的谷类食物就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但如果大量咀嚼燕麦片,效果会更佳。
每天睡几小时最好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让一些健康人72~90小时不睡觉,结果他们先后都出现了“精神异常”。可是停止试验,让他们睡上几个小时后,这些异常现象便消失了。
每天应该睡多少时间呢?对于大部分成年人来说,每晚睡七八个小时就足够了。美国癌症协会作了一个调查,平均每天睡七八小时的人寿命最长。相比之下,每晚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180%。每晚睡10小时以上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80%。
然而,不同年龄的人所需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一般,1~3岁每天需睡14~16小时,4~6岁需睡12~14小时,7~9岁需睡11小时,10~13岁需睡9~10小时,14~20岁需睡8~9小时,20岁以上通常要睡7~8小时。
当然,睡眠时间的长短与长期形成的习惯很有关系。俄国的彼得一世每天只睡5小时,爱迪生只要睡2~3小时就能恢复精力,拿破仑有时只要靠在树上打个盹就能消除疲劳,但爱因斯坦每天却要睡10个小时。
所以,睡眠是否充分是因人而异的。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有充足的精力享受生活、挑战生活。据调查显示,每天最健康的睡眠时间长度在7-9个小时。
睡得太久很容易导致难以入眠,进而影响睡眠质量。优质的睡眠质量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不少人平时猛加班,常常出现睡眠不足,等到周末又使劲睡懒觉,以期待将平时的觉“补回来”,但这样的模式并非真正健康的模式。
新生宝宝一天睡几个小时
在宝宝出生头三个月里,宝宝的睡眠习惯和他们的吃奶习惯很像,吃奶是少吃多餐,睡觉也是频繁的小睡。通常这个阶段,一天至少要睡上14-18个小时,白天应睡4次,每次1.5~2小时,夜间要睡10~11小时。很少会一觉睡上4个多小时而中途不醒来吃奶。
宝宝3-6个月大时,需睡15~16小时。大部分宝宝开始形成了睡眠规律,白天醒的时间更长,有的宝宝在夜里甚至可以一觉睡上5个多小时,但是还是会醒来1-2次。
满周岁的时候大概需睡14~15小时。但其中有个体差异。随着宝宝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成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到2~3岁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而4~5岁的小朋友睡眠时间减少到11~12小时,逐渐接近成人。
宝宝智力发育迟缓有什么表现 睡眠过多且不易唤醒
有的宝宝会一直处于睡眠的状态,而且不容易被唤醒。
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一昼夜内所需的睡眠时间大约为18-20小时。每天肯能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正可谓是“吃饱了就睡”的状态。当宝宝到了2-3个月大的时候,每天需要睡16-18小时;而到了5-9个月宝宝宝仍然需要睡15-16小时;满周岁的时候大概需睡14-15小时。
如果宝宝长期超过合理的时间最好就让宝宝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生儿睡觉多正常吗
首先你不要太担心。一般说来,几个月大的小宝宝,爱睡觉只是生理现象。因为新生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兴奋性低,神经活动过程弱,外界刺激对他来说都是过强的,因此容易疲劳,致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下而进入睡眠状态,所以在新生儿时期,宝宝除了吃奶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觉。以后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婴儿,一昼夜所需的睡眠时间约为18~20小时,每天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可谓‘吃饱了就睡’。到了第2~3个月,每天需要睡16~18小时。而到了5~9个月小宝宝仍需睡15~16小时。满周岁的时候大概需睡14~15小时。但其中有个体差异。随着宝宝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成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到2~3岁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而4~5岁的小朋友睡眠时间减少到11~12小时,逐渐接近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