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发散风寒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发散风寒
鹅不食草性温,能够有效发散风寒,针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疼、鼻塞、流涕、痰多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鹅不食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鹅不食草过敏性鼻炎
(编者按:文章内容需要转载时请标明出处!)
入秋后,天气变化较大,是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今日笔者为大家介绍单味中药——鹅不食草内服、外用结合治疗,有良效。
把干的鹅不食草磨成粉,用纱布过滤掉粗的粉,剩下很细的粉。然后用冷开水打湿棉签蘸药粉放进鼻子里20~3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值得注意的事,必须在早上起床后用盐水洗干净鼻子,把鹅不食草残渣和鼻涕擤出来。这样白天鼻子就很通气了,人也变得精神多了。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有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淤消肿、止咳的功能。《本草纲目》记载:“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瘜肉。”
方法:用新鲜的鹅不食草10克,清水一碗半,煎成大半碗,取少许滴鼻,两边各2~3滴,剩下的内服。每日一次,连用三至五天,就有不错效果。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有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淤消肿、止咳的功能。《本草纲目》记载:“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瘜肉。”
适宜人群:患有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者,有鼻塞、喷嚏、流涕等不适的人也可以试用。
鹅不食草的用法 治风寒感冒
鹅不食草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与细辛、白芷、苍耳子配伍缓解风寒感冒出现的鼻塞、流涕、头痛。
中药鹅不食草选方
①治伤风头痛、鼻塞,目翳: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二次。(《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寒痰齁喘:野园荽研汁和酒服。(《濒湖集简方》)
③治脑漏:鲜石胡荽捣烂,塞鼻孔内。(《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单双喉蛾:鹅不食草一两,槽米一两。将鹅不食草捣烂,取汁浸糯米磨浆,给患者徐徐含咽。(《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目病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鹅不食草二钱,青黛一钱,川芎一钱。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米许搐入鼻内,以泪出为度。不拘时候。(《原机启微》搐鼻碧云散)
⑥治胬肉攀睛:鲜鹅不食草二两:捣烂,取汁煮沸澄清,加梅片一分调匀,点入眼内。(《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脾寒疟疾:石胡荽一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濒湖集简方》)
⑧治间日疟及三日疟:鲜鹅不食草,捻成团,填鼻内,初感有喷嚏,宜稍忍耐,过一夜,效。(《现代实用中药》)
⑨治阿米巴痢疾:石胡荽、乌韭根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血多者加仙鹤草五钱。(《江西草药》)
⑩治疳积腹泻:鲜石胡荽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过敏性鼻炎中药
外用方子:
麻黄10g 苍耳15g 辛夷15g 细辛6g 甘草10g 买2副一起磨成药面粉用棉签蘸点水,再蘸药粉敷2个鼻孔,每天3-4次
内服方子:
北芪,即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以治疗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
苍耳子主治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温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湿痹拘挛,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茨仁,薏苡仁=薏米=薏仁,补正气,利肠胃,消肿
冬瓜仁【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脚气;水肿;淋证
鹅不食草, 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防风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 。
甘草【功能主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路路通,有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的作用。
升麻-【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鹅不食草治疗鼻炎偏方
鹅不食草治疗鼻炎偏方
1、鹅不食草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石胡荽一年生小草本,高5-20cm。茎纤细,多分枝,基部匍匐,着地后易生根,无毛或略具细绵毛。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等。
2、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3、鹅不食草治疗鼻炎偏方:干鹅不食草(10克),煎汁后滴鼻(余下的药汁放入冰箱),每天三、四次,每次1-2滴。用此药考验人的耐受能力,一般人难以忍受(滴入鼻腔后,对鼻子、眼睛刺激非常大,用药后初起会打喷嚏、流泪),但疗效令人称奇。
4、另外,也可试试将棉花蘸上药汁塞鼻,将鹅不食草研成粉末吸入鼻腔,每日数次。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但药力较弱,一般风寒感冒较少选用。因其长于通鼻窍,故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可与细辛、白芷、苍耳子等药配伍。
2、鼻塞不通
本品辛温升散,入肺经,能通肺窍,利鼻气。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内,治疗鼻瘜肉以及鼻渊鼻塞、头痛。现代临床多用于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经鼻腔给药,剂型多种,单用有效。或配伍苍耳子、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内服,治疗鼻塞不通属于风寒所致者。若偏于风热者,可与薄荷、黄芩、野菊花等药同用
3、寒痰咳喘
本品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因性偏辛温,治疗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药。
4、疮痈肿毒
本品兼能解毒消肿,治疗疮痈肿毒,《濒湖集简方》以本品和穿山甲、当归捣烂,加酒,绞汁服,药渣敷患处。《泉州本草》以鲜品捣敷局部,治疗蛇伤肿痛。
治疗鼻炎的五大偏方
1、丝瓜藤治副鼻窦炎
找老丝瓜藤数米,晒于,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千万别糊了),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使用时,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再用细塑料管(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连续数日可治愈。
2、大蒜治鼻炎
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注意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3、盐水洗鼻治鼻炎
配制盐水(100毫升瓶内放食盐两匙,开水稀释),用牙签卷上棉球蘸盐水洗鼻孔,然后把药棉暂留鼻孔内,此时或头上仰或身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鼻两侧,并用力吸吮,使棉球上饱蘸的盐水流入鼻腔内,再流入咽喉部。开始时感到鼻内辛辣难忍,几次即适应,也可先用淡些的盐水洗逐渐加浓,使鼻腔慢慢适应。
4、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香油就是普通的食用香油,每天三到五次,每次五滴左右,滴入鼻内。注意鼻塞严重时不要滴,可变换一下体位,待鼻子通气后再滴,滴前将鼻涕擤干净。持之以恒,必定见效。据说此法对普通鼻炎效果也很好。
5、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可治鼻炎
取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涂在消毒的棉花棒上,伸入鼻腔内均匀涂上药膏,每次以涂满鼻腔为准,一日两次,一般鼻炎有3至5天即可痊愈,无后遗症。
防治鼻炎三种食疗方法
方法一:鹅不食草煎水用新鲜的鹅不食草10克,清水一碗半,煎成大半碗,取少许滴鼻,两边各2~3滴,剩下的内服。每日一次,连用三至五天。
功效:鹅不食草味辛、性温,有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淤消肿、止咳的功能。
方法二:每日晨起凉水拍打额头。额头部位是印堂、前庭之间,拍打局部潮红发热为止,可以帮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
方法三:菊花水熏蒸鼻腔,或辛夷花水温热的时候洗鼻子。
鹅不食草过敏性鼻炎
鹅不食草过敏性鼻炎治疗效果很不错,那对使用这样草药的时候,我们也是要对它有一些了解,很多人对这样的草药都不认识,而且使用的时候,也都不知道该如何做,这样既会使得它发挥不了它最大的作用,使得治疗疾病的时候,也是没有太多的帮助。
那鹅不食草过敏性鼻炎怎么样,这也是看它的使用方法,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该如何使用最佳呢,怎么使用,对治疗疾病有帮助,我们都是可以进行选择。
鹅不食草,石胡荽一年生小草本,高5-20cm。
茎纤细,多分枝,基部匍匐,着地后易生根,无毛或略具细绵毛。
叶互生;无柄;叶片楔状倒披针形,长7-20mm,宽3-5mm,先端钝,边缘不规则的疏齿,无毛,或下面稍有细毛。
方法:用新鲜的鹅不食草10克,清水一碗半,煎成大半碗,取少许滴鼻,两边各2~3滴,剩下的内服。
每日一次,连用三至五天,就有不错效果。
功效:鹅不食草味辛、性温,有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淤消肿、止咳的功能。
《本草纲目》记载:“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瘜肉。”
适宜人群:患有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者,有鼻塞、喷嚏、流涕等不适的人也可以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