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宠物引起的居丧反应
警惕宠物引起的居丧反应
宠物已经不再是动物,而变成了家庭成员,一旦宠物意外离世,主人也会出现创伤性应激障碍。近日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因为失去心爱的狗整日以泪洗面,经过心理治疗和认知治疗,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袁勇贵
王奶奶今年65岁,自己养了8年的金毛狗突然得了急病死掉了,王奶奶伤心不已,几乎每天以泪洗面,尽管儿女老伴不断地劝说,只要提到自己的爱犬,就泪水涟涟,吃不下饭,情绪低落。原本家人以为过一段时间后,老人的情绪会有所好转,但过了大半年老人状态依旧,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不得已家人将老人带到中大医院心理门诊寻求帮助,被诊断为抑郁症。
宠物已经在都市人的情感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成了老人填补孤独寂寞的精神依靠,他们对宠物的认知已经不再简单是一个动物,而成为家庭不可替代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对一些没有亲情依靠的孤寂老人,但也存在一定的性格基础。王奶奶家庭殷实,子女和老伴对她也很好,一直都是别人关心她。金毛狗走进她的生活后,她把它当作自己可以呵护关爱的对象,将爱犬视为情感付出的替代品,一味地投放自己的感情并享受其中,忽视了对家人的情感关注,而家人过度保护也让她更加泛滥自己对爱犬的情感投入。所以当发生意外的时候,她对爱犬情感上的过度依恋,让她很难接受事实,导致情感上突然受创而出现了创伤性应激反应。一般来讲创伤性应激障碍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愈,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疏导和干预,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比如出现失眠、焦虑、坐立不安、抑郁状态。
临床提醒, 当发生意外事件的时候,家人的鼓励和支持非常重要,适时地陪伴和精神的抚慰可以帮助患者平复情绪。同时要让患者与居丧事件的线索完全隔离,比如换一个环境,或者外出旅游,参与到其他社会活动中,避免创伤事件的再体验。家人也要注意调动家庭成员的参与度,形成良好、互动、开放的交往环境,主动承担家庭情感交流的责任,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一旦发生情绪变化、失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持续时间较长,要及时就诊,在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规范化综合治疗。
如何警惕哮喘病的发生
警惕:哮喘病杀手——宠物毛
“正是这些猫毛、狗毛,加上蟑螂和艾属花粉,成了我国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主要过敏原。”专家指出:除宠物毛发外,地毯、窗帘和空调过滤网里,还隐藏着大量过敏症和哮喘病杀手——尘螨。
宠物它们身上的毛沾在人的衣物上,尤其是化纤衣物上。一些养猫的家庭,由于猫长年与人同眠,所以床单及被褥上也都粘有猫毛。这样一来,就导致人体处在一个被宠物毛和尘螨时刻包围的小环境中,这是相当危险的!
清洁卫生远离哮喘病源危害
专家进一步提醒:现在一些家庭,让孩子养宠物,以培养孩子的爱心,但这有可能给孩子埋下过敏症和哮喘病的隐患。所以,养宠物前,应该带孩子到大医院的专科,做一个是否对宠物过敏的检测。如果孩子本身已经患有过敏和哮喘了,而且过敏原是宠物毛,就一定要把宠物扫地出门。
不少家庭选择用湿毛巾擦除、胶带粘除的方法来除去衣物、被褥上的毛发。但专家提醒,更关键的是,要让宠物养成不在房间跑跳,不乱上床、沙发,不在主人衣物上趴卧的好习惯。
怀孕能养宠物吗
关于“孕妇养宠物”这一话题,很多人都认为由于孕妇身体的特殊性,准妈妈是不适合与小动物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因此很多孕妇会在亲人或朋友的建议下,将爱宠暂时送给别人。
不鼓励养宠物,但可以共存
一般来说,医生也不鼓励孕妇接触诸如猫、狗等小动物,因为这些动物身上带有弓形虫病毒,它能通过孕妇的身体引起胎儿的感染,从而致使胎儿畸形。
不过,孕妇和宠物并非不能共存,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及对宠物的科学护理,那么准妈妈和宠物还是可以和谐地一起生活。
当然,如果怀孕前没有养宠物的习惯和爱好,也没必要通过养宠物打发无聊的时光,但如果宠物已经养了很长时间,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而且宠物定期会打预防疫苗,一直很健康,同样没必要因为怀孕了而送人,这样反而会引起孕妇情绪的低落和伤感,实则是对孕妇身体的一种伤害。
因此,如果非要养宠物的话,孕妇是可以和宠物共存的,但一定得做好安全的防护措施,比如经常给宠物洗澡,打理毛发,打预防针。此外,准妈妈尤其要警惕,不能触碰宠物的粪便。
喉咙出现异味应引起警惕
喉咙出现异味应引起警惕
喉咙出现甜味
是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过多,舌部味蕾受到刺激而产生甜味。此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肝病也有这种现象。
喉咙出现苦味
多属肝胆热症、肠胃病及各种炎症急性发作。口苦与胆汁排泄失常有关,有些癌症患者的舌头感受甜味出现障碍,所以有口苦之感。
口腔感觉酸味
主要是肝热,肝热则口酸,多见于脾胃气虚。这些病人唾液中磷酸酶、乳酶、碳?酸酐酶含量偏高,故感口酸。
口感发咸
主要为肾阴不足、虚火上浮的表现。多见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患者,有时也为慢性肾炎、肾功能损伤所致。
口臭多见于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等疾病,使人感觉到口腔有一种难闻的臭味。此外鼻腔炎症、鼻咽癌以及消化功能失调,也会出现口臭。
口辣多为肝火旺盛、肾虚痰热,使患者感到口腔有麻辣味。
口淡无味,多见脾胃虚寒,久病不愈的人外感风寒也会出现口感无味的现象。
茶叶可以祛除异味
调查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混和物可以阻止引起口腔异味的细菌生长繁殖。不论是红茶、绿茶或者乌龙茶,这一效果都非常明显。
口腔异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食物渣屑残留在口中,经口水分解发酵发出难闻的味道。另外,平时喜欢吃大蒜、韭菜等厚重味道食物的人,也容易发生口腔异味。而茶叶则具有杀菌、清洁和增香的作用。
首先,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从而有效地防止口腔异味。此外,绿茶中丰富的儿茶素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儿茶素含量甚微的红茶中则有一种茶黄质,它除口腔异味的效果也非常好。
其次,饮茶时口腔中的唾液会有所增加。唾液具有杀菌作用,还能与茶叶中的果胶发生化学反应,增强口腔的自洁能力。
最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其中有种芳香成分,除了可以消除饭后食物残渣所引起的口腔异味外,也能去除因胃肠障碍和因维生素C摄取不足导致牙龈出血所产生的口腔异味。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喝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祛除喉咙异味的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茶叶虽好,却不宜在睡前饮用,否则会导致失眠的发生了。不过引起喉咙异味的原因不少,要做出判断还应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选择。
警惕危害宝宝的安全“杀手”
警惕危害——旧的婴儿用品
一些父母可能会为了节约,会给宝宝使用一些旧的婴儿用品,有些是别的宝宝曾经用过的,也有的可能是亲友们赠送的。可是这样旧的玩具和婴儿用品,也会给宝宝带来危害。比如这些旧的用品可能已经有损坏或丢失的部分,也可能已经不符合近期的安全标准了。而且,这些旧的婴儿用品往往已经没有包装,也就无法找到它适合的年龄、使用说明和安全介绍,所以存在问题就会很多。就像有个妈妈接受了朋友送来的旧的婴儿床,但她并不知道这个婴儿床的床板和围栏都有问题,正因为如此,6个月的小宝宝在使用这个婴儿床时,不慎压塌了床板,结果小宝宝从漏洞中掉下去,头和脖子还有多处擦伤,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旧的婴儿用品,很可能会携带病毒、寄生虫、病菌等等,小宝宝在使用了这些旧的物品后,易感染病菌,患上某种疾病,所以一些旧的婴幼儿用品要慎用。
安全防范措施:如果打算给小宝宝使用旧的婴儿用品,那么,首先要注意卫生,尽量用开水烫洗,并要放在太阳下曝晒,有助于消毒。另外,要使用旧玩具、旧餐椅、旧家用秋千或其他二手婴儿用品前,要仔细检查它们的损伤或缺失的部分。它们所携带的带子、绳索、安全带,不要长于18厘米。关注一些国家最新颁布的产品安全标准,拿到旧婴儿用品时,先要一一核对。出厂10年以上的金属或带油漆的玩具,可能带有一些有毒元素,不要给宝宝玩。
警惕危害——床上用品
生活中,我们总能看见家长们喜欢用一些毛绒绒的靠枕或毛绒玩具、蓬松柔软的被褥、弹簧床垫等等为宝宝布置一个“安乐窝”,可是这样的舒适柔软的床上用品,则很可能会导致宝宝窒息,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宝宝,睡觉时很可能会堵住他们的脸部,使他们无法呼吸甚至出现窒息。虽然近年来,婴儿猝死综合征 (SIDS)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还是有一些婴儿因为床上用品过大过软而出现窒息。
安全防范措施:不要过度地溺爱宝宝,也不要盲目追求时尚,给宝宝布置床铺时,最好用较硬的床垫、床罩和床单要紧紧裹在床垫上。不要给小宝宝使用枕头、靠垫、弹簧床垫,或在他的婴儿床上摆放毛绒玩具。不要给宝宝使用过大、过软的被子。可以给宝宝购置或是做一个适合他使用大小合适的睡袋,这样则可以有效且安全地保证小宝宝睡眠。
警惕婴儿安全用品的危害
生活中,我们总会被一些安全概念所误导,比如:安全洗澡椅,防摔婴儿床等等。所谓的安全婴儿用品,其实并不安全,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带给宝宝的危险。
安全防范措施:不要让洗澡椅之类的婴儿安全用品给你造成一种错误的安全感。宝宝在使用这些婴儿安全用品时,不要认为有这些安全用品就万事大吉,疏于保护,一定要让宝宝在你能保护的范围之内,并确保其他看护者也同样要这么做。
警惕家庭危害——小宠物
生活中很多家庭会养一些小宠物,而这些小宠物会因为无意的伤害,如咬伤、抓伤人类而给人带来一些危险,尤其是小宠物身上携带的一些病毒、寄生虫等等对家人的危害很大。而小婴儿自护能力弱,抵抗力弱,所以家里如果养小宠物,更是会伤害到小宝宝,并且其危害有时也是很严重的。
安全防范措施:如果避免小宠物给宝宝造成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里不要养小宠物,尤其是从孕妇怀孕前3个月就开始不要养,并且小宠物的窝居、用具等等要清理出去,房子可进行适当的物理消毒,并且要注意通风、日晒等处理。若非要在家养小宠物,一定要给小宠物注射防疫疫苗,并做好卫生,必要时可关在宠子里,或者采用其他办法与小婴儿隔离。平常如果有小宠物在场时,大人一定要做好监护,避免小宝宝被宠物抓伤、咬伤或受到小宠物对宝宝造成的其他伤害。宝宝一旦被小宠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到医疗和防疫部门进行检查且不可自行解决,或是觉得无所谓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老年抑郁症四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 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刘大爷退体前在单位担任局长,工作繁忙,事必躬亲。他今年退休后总觉得不适应,家里没有什么大事让他拍板决定,老伴也不听他指挥。半年过去了,让刘大爷高兴的事一直很少,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他不爱说话也不想动,吃不香也睡不好。周围人都说老刘只是适应不了退休后的生活,才变成这样的。
专家点评: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面对和适应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很快度过这一时期,并接受现实,正确面对未来的生活;反之则可能出现持续较长时期的抑郁和焦虑。特别是老年人在离、退休后,由于离开了工作岗位,活动圈子缩小,更容易产生孤独、无助、自卑等不良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得了抑郁症,是根据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来确诊的。无论患者有无重大刺激,无论何种性格类型,只要严重到一定程度,符合标准,就可诊断为抑郁症,并需及时进行抗抑郁治疗。
误区二 是闹情绪不是患病
袁先生近来总是心情不好,烦躁不安。过去他爱看报纸,爱听京剧,曾经的这些爱好现在也让他觉得无趣,不愿说话,总想一个人独处,睡眠也不好,体重掉了十多斤。后经精神科医生检查,将其诊断为抑郁症。可家里人不理解,觉得这只是情绪方面的小问题,还没有到病的程度吧。
专家点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比较高。尽管每个人都有情绪失落的时候,但悲观压抑到了一定程度,并产生厌世的情绪,记忆力也比过去明显衰退,反应迟钝,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两周以上,就可能患上了抑郁症。家人不应只简单地认为是闹情绪,而应及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误区三 只是悲伤过度而已
赵阿姨的老伴半年前因病去世,她一直无法从悲伤中摆脱出来,常回忆起过去夫妻相伴的日子,而如今却形单影只地生活。她终日以泪洗面,过了半年多心情始终不见好转,任何事情都激发不了她的兴趣。子女们专程来陪她生活,她反倒觉得心烦,也不愿出门,整日唉声叹气,甚至萌发了轻生的念头。大家都觉得这是亲人去世留下的后遗症,过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的。
专家点评:亲人去世后,亲属(居丧者)非常痛苦,情绪行为与平常不同,医学上称作居丧反应。居丧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悲痛反应,亲属经常向周围人诉说悲伤的心情,并伴有轻微的负罪感,如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逝者,而且会有轻微的体重减轻与睡眠紊乱症状。一般情况下,这种居丧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退,两个月左右严重症状会逐渐减轻。建议居丧者尽快重返工作岗位、参加社会活动以及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等,主动通过这些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摆脱悲伤情绪,往往在1 年内情绪会逐渐恢复平稳状态。
居丧者患的抑郁症是一种异常的悲痛反应,与居丧反应有诸多不同,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这些严重的症状会持续两个月以上,患者几乎不想也无法重新开始工作并参加社会活动,这种异常的情绪甚至可持续1 年以上。此外,患者还伴有强烈的负罪感和无价值感,甚至认为自己活得毫无意义,经常考虑或企图自杀。因此,切不可把抑郁症和正常的居丧反应相混淆。
误区四 身体毛病与抑郁无关
近几个月来,张大妈老觉得身体不舒服,常常心慌气短、胸口发闷、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体重也减轻了。全家人都很担心她的身体是不是出问题了,可到医院也没查出什么病。最后,精神科大夫将其诊断为抑郁症。家里人都不明白,这明明是身体上的毛病,怎么会是抑郁症呢?
专家点评:有些中老年人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可到医院反复检查,也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的病变。其实,在这些躯体不适下常掩盖着患者内心抑郁的问题。专科医生在问诊时发现,这些患者在排除了躯体疾病后,普遍存在着不快乐、没兴趣、缺乏精力等抑郁情绪。医学上称之为隐匿性抑郁。这类抑郁同样需要进行专业的抗抑郁治疗,才能改善抑郁症状,并有效缓解躯体的不适。当然,抑郁症与个人的性格、生活事件等密切相关,内向、悲观的人,在不良生活事件发生后,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家庭矛盾、经济纠纷、身患重病等不良刺激是中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主要诱因。
在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表达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需要,表示他需要爱,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表明他丧失了重要的情感,希望重新获得。在这个时候,家人和朋友就要当好倾听者和鼓励者。与年轻人一样,老年人也需要一定的交际圈,与原单位同事、朋友以及现在的邻居、社区工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社会支持网络更加完善,这样在经历心理打击时才能得到来自多方的情感援助,有助于较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尽享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脚踝肿了是怎么回事 高血压与肾脏疾病
如果经常出现脚部肿胀的情况,要警惕高血压和肾脏功能减退。由于高血压与肾脏的关系密切,如果高血压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破坏肾脏血管,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一般情况下,高血压与肾脏的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积聚发展的高血压能够引起广泛的肾小球动脉弥漫性疾病,导致恶性肾小球动脉硬化,宠儿迅速发展为尿毒症;另外,如果肾脏受损,也会加重高血压的病情。
男性会得乳腺癌吗 如何发现乳腺癌早期征兆
正是由于“男性不会患乳腺癌”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不少男性丧失警惕,直到乳腺癌晚期才被发现,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此,专家提醒,男性也要加强局部自检。
如果发现乳晕区域有质地变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肿块出现,或者乳房皮肤凹陷不平,伴有乳房溢液、乳头回缩、乳房胀痛等症状时,要引起警惕,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千万不能因为不好意思而拖延,耽误了诊断和治疗。
治疗老年抑郁症容易出现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 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面对和适应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很快度过这一时期,并接受现实,正确面对未来的生活;反之则可能出现持续较长时期的抑郁和焦虑。特别是老年人在离、退休后,由于离开了工作岗位,活动圈子缩小,更容易产生孤独、无助、自卑等不良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得了抑郁症,是根据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来确诊的。无论患者有无重大刺激,无论何种性格类型,只要严重到一定程度,符合标准,就可诊断为抑郁症,并需及时进行抗抑郁治疗。
误区二 是闹情绪不是患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比较高。尽管每个人都有情绪失落的时候,但悲观压抑到了一定程度,并产生厌世的情绪,记忆力也比过去明显衰退,反应迟钝,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两周以上,就可能患上了抑郁症。家人不应只简单地认为是闹情绪,而应及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误区三 只是悲伤过度而已
罪感,如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逝者,而且会有轻微的体重减轻与睡眠紊乱症状。一般情况下,这种居丧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退,两个月左右严重症状会逐渐减轻。建议居丧者尽快重返工作岗位、参加社会活动以及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等,主动通过这些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摆脱悲伤情绪,往往在1 年内情绪会逐渐恢复平稳状态。
居丧者患的抑郁症是一种异常的悲痛反应,与居丧反应有诸多不同,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这些严重的症状会持续两个月以上,患者几乎不想也无法重新开始工作并参加社会活动,这种异常的情绪甚至可持续1 年以上。此外,患者还伴有强烈的负罪感和无价值感,甚至认为自己活得毫无意义,经常考虑或企图自杀。因此,切不可把抑郁症和正常的居丧反应相混淆。
误区四 身体毛病与抑郁无关
有些中老年人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可到医院反复检查,也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的病变。其实,在这些躯体不适下常掩盖着患者内心抑郁的问题。专科医生在问诊时发现,这些患者在排除了躯体疾病后,普遍存在着不快乐、没兴趣、缺乏精力等抑郁情绪。医学上称之为隐匿性抑郁。这类抑郁同样需要进行专业的抗抑郁治疗,才能改善抑郁症状,并有效缓解躯体的不适。当然,抑郁症与个人的性格、生活事件等密切相关,内向、悲观的人,在不良生活事件发生后,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家庭矛盾、经济纠纷、身患重病等不良刺激是中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主要诱因。
警惕药物引起的鼻炎
心血管类药:长期使用心得安类药物及心血管扩张剂,造成鼻心反射综合症。患者近期出现反跳现象,病人先是鼻塞胸闷,继而心慌气短,心律不整。
性激素药:因性功能减退或某些病变长期应用,出现鼻塞、髋关节疼痛等症。
减肥药:特别是含有激素的减肥茶。
抗抑郁药:如神经衰弱长期服用安眠药、安定药、奋乃静等,病人反而显现鼻塞不适,急躁易怒。
雾化吸入药物:因咽喉炎、哮喘长期应用缓解症状的气雾剂。造成鼻肺反射综合症,出现鼻咽堵塞、憋气不舒的表现。
抗高血压中的药:长期服用利血平、肼苯哒嗪、胍乙定、甲基多巴、哌唑嗪类药物,以及治疗高血脂、动脉硬化的药物。患者经治疗后多维持在临界高血压的水平上,反而头晕,目眩加重,鼻塞不适,血压反弹。
应该警惕的致癌物
IARC将971个因素分为5个级别
说起致癌物研究,就要提一下IARC这个组织。IARC全称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中文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汇总和研究各种不同物质和癌症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该领域最具有权威的机构了。
当公众怀疑某种因素(物质、饮食、环境等等)可能致癌,就会有一群科学家鞍前马后的去研究。而IARC会对所有研究结果进行评估,看证据是否充分,进而进行致癌性的分级。折腾了几十年,IARC一共研究了971个因素,分成5个级别:
1类: 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
2A类: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
2B类:可能对人类有致癌性
3类: 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类致癌
4类: 很可能对人类无致癌作用
排除某种物质的致癌性几乎不可能
在这971个因素里,最终被确认“很可能对人类无致癌作用的”只有1个:己内酰胺。而接近80%的项目结论,都是“尚不确定”(504个),或者“有可能”(300个)。确认有致癌性的只有114个,很有可能的有69个。这加起来183个项目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
公众往往会逼问科学家:“到底会没会致癌啊,会还是不会,一句话!”而科学家听这句话的感受,会比皮肤科医生被咨询“我会不会秃顶啊,到底会不会啊”还要郁闷:毕竟秃顶的可能性还要大于致癌N倍。确认有致癌性是相对简单的,但是去排除某种物质的致癌性就跟确认某个人未来是否秃顶一样——几乎不可能。最好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证明会致癌(秃),但还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了解了这种无奈的心态,我们在看分级列表的时候就能更明确的了解到底致癌风险有多高。此外,很多事情没有致癌性或者致癌性低,但不代表无毒或者不危险,比如闯红灯,请不要混淆这两个概念。
“尚不确定”类
在IARC第3类“尚不确定”的名单中,大家总会担心的包括这些:二甲苯类(包括我们最熟悉的PX)、苏丹红、三聚氰胺、糖精、静电场(如高压线和变电站)、染发、油墨。而评价这些物质的致癌性则可以和同级别中国人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种东西衡量:茶。
“可能有致癌性”类
而在IARC的2B类“可能有致癌性”,则有平时更容易让人担心的:手机辐射、而同类别的还有其他一些平时会上新闻的:氯仿、敌敌畏DDT、汽车尾气排放、评估这些因素的致癌可能,可以跟同级别我们更常见的对比:最出名的是:咖啡。其次是蕨菜、各种腌菜、这种致癌可能性还等同于你是干洗店员工、消防员、纺织女工或者印刷工人。
油炸食品和亚硝酸盐很可能致癌,但是也还没有下定论。
“很可能致癌”类
在IARC的2A类“很可能致癌”类里面的69个,则需要我们更认真的对待了,其中包括无机铅化合物、高温油炸食品、亚硝酸盐、紫外线UVA/UVB/UV,还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比如在室内烧木柴取暖或者成为一个美发师。
油炸食品和亚硝酸盐很可能致癌,但是也还没有下定论。
“肯定致癌”类
IARC的1类“肯定致癌”的部分,则是我们肯定要认真回避的,其中有我们最了解的比如:抽烟、二手烟、饮酒、X光、核辐射、甲醛、苯、二噁英(特指其中毒性最强的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
其实在1类里面还有一些是我们总会接触,但是很少有人用来吓唬你的,比如在家里面烧煤炉子。这些是你可以合情合理还科学的吓唬别人的。当然限于篇幅,我们只能简单地介绍。
1,晒太阳,这是我们自己最喜欢用的常备吓唬武器,无论是日常室外的太阳辐射,还是美容院的日晒床,都肯定是致癌因素;
2,石棉,细小的石棉纤维被吸入人体后,经过几十年潜伏期就会诱发肺癌等问题,虽然现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禁止绝大部分的石棉用品。但是有些我们还需要注意些特点场合:比如老房子的拆迁和翻新,墙体内保温的石棉则很容易被翻出来。
3,砷和化合物,砷化合物中最有名的就是砒霜了,此外,另外一种含砷化合物雄黄则是会出现在诸如药酒或者中药里面。在部分地下砷含量很高的地区,居民可能通过饮水、食物和空气摄入过多砷。
4,含马兜铃成分的中药,“马兜铃事件”是当代中药史上最著名的一件丑闻。十几年前,不同国家都发现大量病例,证明含马兜铃类中药关木通的中成药会引发尿毒症之后,其他国家都发布了禁用警告,只有溺爱孩子的中国药监局还跟同仁堂一起慢悠悠的打太极,几年之后才开始跟进。此役之后,中药在国际上的形象一落千丈,并且直接创造出一个叫做“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中药肾病”的新词出来。
过了这么多年,即便IARC和美国FDA都认定马兜铃属的药物具有致癌性,我们目前常用的几十款中成药中,马兜铃仍然是赫然在目的一种成分。很多厂家的感冒止咳中成药中仍然含有马兜铃属植物,比如复方蛇胆川贝散,喘息灵胶囊,京制咳嗽痰喘丸等等。如果爸爸妈妈们没有药监局那么爱国,在用药前应该先看一下成分。
5,EB病毒,就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亲吻病”。EB病毒几乎人人都会得,所以成年人基本都有EB病毒抗体,但是其中一部分人体内还是会继续携带EB病毒,这部分人的鼻窦癌患病几率会高一点。
6,一些其他疾病也会容易引发癌症,比如幽门杆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此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请注意有个“状”字),这种主要靠OOXX传播病毒可以导致一系列癌症问题。美国人民有1/4感染了HPV,中国没有统计应该好些有限吧。
7,口服短效避孕药,这类药物会导致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略微提升,但又会降低患其他癌症,诸如卵巢癌的几率,可谓喜忧参半;
8,含石棉的滑石粉,因为滑石的矿层很多时候和石棉临近,因此在开采出的滑石中可能出现石棉,而石棉的问题上面刚说完。不过目前给宝宝用的爽身粉里面已经严格限定了石棉含量,家长如果还担心,可以选择玉米淀粉之类的爽身粉产品;
9,槟榔,南方一些省份,尤其台湾人民,很多喜欢吃槟榔的,以至于促进了不少周边特色产业的兴旺。不过槟榔,不管是否加工过,都是一类致癌物;
10,中国咸鱼,是的,没看错,这条叫Salted fish (Chinese-style)。咸鱼因为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因此也是一类致癌性。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针对5000人的调研显示,爱吃咸鱼的人患鼻窦癌会是不吃的2.3倍。鼻窦癌又叫做“广东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广东人民太爱吃咸鱼了。该研究还显示,很多家小朋友刚断奶就开始吃咸鱼,而这样的小朋友长大患鼻窦癌的比例更高。
男人出汗多应引起警惕
男人出汗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出汗过多就不好了。出汗过多要怎么防止呢?对于出汗,如果汗多的话,对男性来说都是不好的,尤其是没有运动的情况下。
男人出汗多也是种病 警惕三种异常出汗症状
一、头上发汗过多
通常男性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
二、白天出汗过多的男性
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三、男性夜间盗汗
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男性朋友不能太过忽视出汗这个问题,日常生活习惯跟饮食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如果是特别不正常的出汗就应该重视了。
反复落枕应警惕颈椎病
反复落枕是颈椎病的一种信号,落枕说明颈椎周围的韧带已松弛,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的功能,称为颈椎失稳,椎关节已有发生错位的可能。继椎关节失稳、错位之后,可累及椎间盘,导致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加速,就发展成为颈椎病。
其实在生活中,有的人平时也常常会觉得脖子酸酸的、肩膀重重的,但很少有人把这种颈背痛当作一种病来对待。落枕初期一般不引起人们注意,到后来症状严重时才求医治疗。患者早期主要表现有颈、肩、背麻木、胀痛及沉重感,活动欠灵活,休息后减轻,劳累时加重,少数还与气候冷热变化有关。有的人这些症状都比较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经常性的颈背痛、落枕,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最好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落枕是急性起病,仅为单纯性肌肉痉挛,本身有自愈的趋向。所以只要及时采取治疗,症状可以很快消失,一般应在两三天内逐渐恢复。如果症状剧烈、持续较久的话,为排除脊椎方面的问题,最好及早就医,不要擅自选用消炎止痛药而延误治疗。
警惕三大食物会引起癌症
1、大米发霉导致癌症
如果闻到大米有了霉味儿,赶紧把它们扔掉!因为食物发霉之后,微生物代谢会产生一种毒性非常大的导致癌症物质--黄曲霉毒素,它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对人的肝脏组织进行破坏。
作为人体的排毒器官,肝脏负责将人体的有毒物质分解转化,当毒素多到肝脏无法分解的时候,就会留在肝脏中,肝脏中堆积太多的有毒物质势必会伤害肝细胞,时间久了,就会引发癌症。
2、苹果坏了也会引发癌症
很多人以为苹果只有烂掉的部分被霉菌感染了,只要把这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还是好的,也可以继续吃,其实并非如此,一旦食物开始霉变,还没有完全变质的那部分也已经进入到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大量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毒素,这些都能引发癌症。
如果我们吃下去,很可能会出现急性中毒,发烧、腹痛、呕吐、厌食等身体上的不适至少得折磨我们三五天,严重的甚至会在几个月后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黄疸、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还可能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症状。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食物的保鲜,不要食用保存时间过长或者变质的食物,虽然“勤俭”是一种美德,但如果引发癌症带给我们身体的却是致命的伤害!
3、发霉的坚果也含有导致癌症的黄曲霉毒素
即使是偶尔吃到一个有霉变味道的坚果,也要马上吐掉并认真漱口,因为黄曲霉毒素在人体内是可以蓄积的,时间久了很容易引发癌症,千万不要嫌麻烦把它吞下去!购买坚果、花生、粮食等的时候,尽量选择小包装的,除非家里有很多人。尽量不要放太久,吃的时候要先闻一闻味道,一旦发现味道不对就马上扔掉。
平时存放粮油和其他食品时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不要用塑料袋食品。
总结:菠菜、西兰花、卷心菜等青菜中富含叶绿素和叶绿酸。青菜中的叶绿素等物质能有效降低致癌症物质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在癌症病因中,黄曲霉素致癌已经是众所周知了,所以千万不要为了省一点钱而舍不得扔掉发霉或者可能发霉的食物,自己身体的健康最重要。
胸膜炎病人如何护理
胸膜炎是青、中年人的常见病,由感染、肿瘤、变态反应及物理和化学等因素引起,以感染性最多见,青年人以结核性居多,中年以上则要警惕恶性肿瘤。此病早期胸痛明显,胸膜积液量增多时,胸痛逐步缓解,而气促反见日甚。家庭护理要点:
护理者保持镇定,病人居室要安静,以解除其不安情绪。
让病人采取疼痛部位向下的侧卧位,尽量减少患侧部位的活动。
对持续性剧痛者,伴有呼吸困难而影响睡眠时,可酌情使用止痛药或镇静药。癌症引起的胸痛在晚期可间断使用麻醉药(以不成瘾为原则)。对有呼吸困难者常需给予吸氧。
胸痛伴有剧烈咳嗽者可实施热湿敷,缓解疼痛;伴咯血时可用冷湿敷。
因胸痛而影响呼吸者,可用绷带或胶布固定,限制胸廓活动度。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易于消化吸收、富含营养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