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老鹳草苦燥辛散,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活血脉,止疼痛,故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泻痢、疮疹等症。凡风湿痹痛者,可与桂枝、当归、鸡血藤等同用,以增强活血通络止痛作用;若历节疼痛,痛处红肿,手脚屈伸不利,骨节渐大者,宜与寻骨风、防己、地龙、络石藤等配伍;以增清热除湿止痛之效。凡跌打伤损,闪挫扭伤,筋骨疼痛者,可用本品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与苏木、当归、红花等煎服,以增强活血消肿之功。
金钱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金钱白花蛇有祛风通络的作用,对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有效,可配伍豨签草、独活、威灵仙等药同用。《玉楸药解》:"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石楠叶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石楠叶祛风湿、通经络兼有补肾之功,对于风湿日久而兼有肾虚腰酸脚弱者尤宜,可与黄芪、鹿茸、肉桂、枸杞子等同用,如石南丸(《圣济总录》);或配海桐皮、五加皮、骨碎补、续断等。
松针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中医认为,松针味酸,苦涩,性温,无毒。入心、脾、肝经。能祛风燥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症。
鳝鱼血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鳝鱼血入肝经,有祛风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口眼歪斜、血燥筋挛等症。
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
凡风湿筋骨关节疼痛,日久肝肾不足者,可与独活、老鹳草等祛风湿药同用。凡年老肾虚骨质增生者,可与熟地、骨碎补、鸡血藤、肉苁蓉相合,如《长白山植物药志》治骨质增生方。
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丝瓜络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使用之后能够活血通络,善通乳房的经络,因此常常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胸肋胀痛、产后乳汁不下或乳汁偏少的症状,可以用于内服也可以用于外用,建议患者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都有哪些
(1)骨痛灵酊。成分:雪上一支蒿 干姜、龙血竭 乳香、没药、冰片等。功效: 温经散寒,祛风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腰、颈椎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等三大作用。
(2)鹳草膏。药物组成及制法:老鹳草27g,生虎骨72g,防风27g,红花18g,木瓜27g,怀牛膝18g,骨碎补27g,青风藤27g,功劳叶 18g,当归27g,麻黄9g,海风藤27g,上药用香油7500ml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2700g,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ml兑乳香面、没药面各27g,麝香 3.6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功效:散风活血,化瘀止痛。主治:颈椎病气滞血瘀型。
(3)石虎膏。药物组成及制法:石斛60g,生虎骨120g,赤芍45g,白及30g,川芎30g,羌活45g,桂枝60g ,生杜仲45g,生地120g,川乌30g,白蔹30g,生山甲30g,独活45g,麻黄30g,透骨草60g ,当归120g,生草乌30g,红花30g,大黄30g,防风45g,甘草30g。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ml ,兑肉桂面45g,乳香面30g,没药面30g,麝香1.5g,血竭面45g,广木香面1.5g,公丁香面1.5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 15ml。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4)蜂毒古今贴。药物组成及制法: 蜂毒、羌活、乳香、红花、川芎、三棱、冰片、大黄、木鳖子、玄参、生地、金银藤、、甘草、土贝母、黄芪、当归、薄荷梗、赤芍、白芷、杏仁、黄柏、僵蚕、生山甲、全蝎、生南星、蝉退、牡蛎、生半夏、羌活、防风、连翘、苍术、香附、橘皮、五倍子、蓖麻子、川连、细辛、官桂、丁香、头发、桑枝、槐条、柳条、苍耳子、老蒜、葱白、生姜等四十七味中药经古法熬制而成。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主治: 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筋骨扭伤、骨质增生、骨刺、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一应骨病。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哪些药物能够对骨质增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了,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忽视该疾病的存在。专家指出,骨质增生造成的痛苦还是很大的,所以不管症状是否严重都要及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为自己减轻疾病带来的伤害。
颈椎病吃什么好 清炖乌蛇
原料:乌蛇l条,葱、姜、黄酒、清水适量。
制法:将乌蛇去皮、内脏,洗净,切成长5厘米段块,人沙锅,加葱、姜、黄酒、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炖至熟透,再加盐即成,分次服食。
功用:祛风通络。
适应症:颈椎病肢体疼痛麻木者。
天麻炖鸡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天麻作为一种中药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祛风通络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缓解风痰引起的眩晕、偏头痛等;其次对于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缓解治疗的作用,适合头晕、头痛者食用。
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止痛
香茅草能能够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能够治疗感冒头痛、胃痛、风湿痹痛以及跌打损伤淤血等症。
吹空调嘴歪怎么办 中药治疗面瘫
组成:防风30克,全蜈蚣2条。
用法:防风煎汤,蜈蚣研细末。以防风汤送服。每日1剂,晚饭后服。儿童量酌减。
功用:祛风通络。主治面瘫。
注意:服药后避风寒。病程长者加当归、川芎。
组成:白附子6克,僵蚕9克,蝎子(蚕蝎)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3克,日服2次。
功用:祛风化痰。主治面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之口眼蜗斜,半身不遂。
组成:牛蒡子(先煎)30克,白芷10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2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祛风化痰,养阴通络。主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注意:本方适用于阴虚风阻型之面瘫,用之颇验。临证加减,若血压增高,加野菊花;病程久者,适当加丹参、郁金,以活血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