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产后注意卫生有利于防感染
新妈妈产后注意卫生有利于防感染
生理卫生产后两周之内,新妈妈的体重会减轻很多,包括属于胎儿、胎盘、羊水的5千克,以及乳房、血液、体液的3千克,加上子宫的减轻,大约为9千克。在产后运动的配合之下,3个月内可以逐渐恢复产前的身材。但是产后护理不可轻忽,一定要注意就医的问题,及了解伤口的护理卫生。
新妈妈在产后满6周后,必须回到接生的医院做产后检查,若一切恢复正常,才能能恢复性生活。产褥期是多事之秋,如果有下列情况,一定要去医院:产后发热,体温超过38℃时;产后大量出血,红色恶露不止,超过500毫升,或一个小时内一片卫生棉全湿;乳腺炎,也就是感觉乳房局部红、肿、热、痛;阴部发红及肿痛;排尿困难排尿时感觉疼痛及烧灼感。
伤口护理一般情况下,会阴部的肿胀会在3天内缓解,在第3天以后,走路时应当不受伤口疼痛影响才属于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更换棉垫时和大小便后,都要冲洗阴部以保持清洁。做阴部冲洗,用40℃~43℃的温水,由上往下方向冲洗,即由尿道往肛门的方向,以避免肛门的大肠杆菌感染会阴部伤口,冲洗后用卫生纸轻轻擦干。产后子宫颈尚未闭合,不能作阴道内冲洗。
伤口采取侧坐或侧卧,减少对伤口的压迫。如果产后会阴部水肿,生产当天可以使用局部冰敷会阴伤口,减少伤口肿痛;第二天以后可使用温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伤口采取侧坐或侧卧,减少对伤口的压迫。如果产后会阴部水肿,生产当天可以使用局部冰敷会阴伤口,减少伤口肿痛;第二天以后可使用温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关注孕妈妈的卫生工作
三要
洗澡要采用淋浴:孕妈妈最好在妊娠期间采用淋浴的方式,洗完后应穿棉质内裤,这样能有效防止阴道感染。
口腔卫生要注意:妊娠期间,孕妈妈容易出现牙肉肿胀、牙龈出血、龋齿等情况。因此,孕妈妈应注意做好口腔的清洁工作,比如:三餐后都要用柔软的磨毛牙刷彻底刷牙,如果发生龋齿应及早修补,不过在看牙医时一定要首先告知:你已怀孕。
要做好哺乳准备:到怀孕28周时,孕妈妈的乳房开始胀大,有静脉显露,乳头也会增大,颜色变深。这时,要选用有足够承托力的内衣,并注意不要紧压乳头。如果孕妈妈准备将来采用母乳喂养,就要开始注意乳头的护理了,一旦发现乳头有凹陷,可在每天沐浴时,用手指把乳头轻轻向外牵引,反复做,或请教医生后,用真空吸引的仪器,帮助乳头突出。
三不要
不要用力擦洗乳头:太用力擦洗会导致乳头皮肤干燥,容易损裂。
不要按摩乳房:有研究显示,产前作乳房按摩,有可能成为早产原因之一。
不要用润肤乳:在28-36个孕周时,孕妈妈会分泌初乳,这时可在沐浴之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周围皮肤上。干后就形成薄膜,它的滋润效果比任何护肤品都要好得多。
新妈妈什么情况下容易感染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妇女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约有1/5的哺乳妈妈在产后半年内曾发生乳腺炎。乳腺炎的危害是较大的,轻者不能给婴儿正常喂奶,重者则要手术治疗。想要摆脱乳腺炎的困扰,首先要了解感染乳腺炎的原因,要知道什么情况容易感染乳腺炎。新妈们及早预防、及时治疗,也许可以避免或减轻病症。
感染乳腺炎的主要原因
乳汁淤积
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将更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繁殖生长。而导致乳汁淤积的原因主要有乳头发育不好(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乳汁分泌过多或婴儿吸乳少;哺乳姿势不正确;乳腺管不通畅等。
细菌侵入
细菌常由乳头处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而吸乳时,细菌可直接侵入乳腺管,上行至腺小叶而致感染。
容易感染乳腺炎的情况
乳头卫生不良
细菌入侵是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尤其在我们的双手、口腔、体表皮肤和衣物上,都存在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性细菌。对于急性乳腺炎而言,这些致病菌入侵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乳头皮肤破损或皲裂,致病菌经破损的乳头皮肤入侵,导致急性感染;婴儿口含乳头睡觉,其口腔内的细菌侵入乳腺管,并沿腺管上行,在乳汁淤积处大量繁殖;衣物不洁,沾染在衣物上的致病菌可侵入乳腺管;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性病灶,如上呼吸道感染等,细菌经血液循环至乳房。
乳头内陷
乳腺炎多发生在乳头内陷的人,由于乳头内陷,势必在乳头上有四五对乳腺导管不通或通畅不好,致使乳腺管内分泌的大量乳汁吸不出来,产生积乳,新妈妈自觉乳房胀疼,经过3~4天仍排不出、乳汁开始发酵,对乳腺管产生炎性刺激,出现很硬的肿块,有自觉痛和压痛,这就是积乳性乳腺炎。
乳晕裂和乳头裂
这两种裂发生以后常常有黄水渗出,发现后应该立即用高锰酸钾水在哺乳前后洗乳头,否则,会很快发展成乳腺炎。如果渗出的黄水很多或有脓性分泌物,要停止哺乳,不然会损害婴儿健康。
乳腺炎患者起初会感觉到乳房疼痛,局部出现硬块、胀痛。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怕冷、寒颤、体温一下子升高,有时可至39℃以上,脉搏加快。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侧的乳房出现发炎的症状。患病的乳房疼得不能按,局部皮肤红肿,并有硬块。同一侧的腋窝处淋巴结肿大,按压有疼痛感。
当然,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会因人而异,有不同的表现。正在服用抗菌药物的妈妈,局部发炎的症状可能被掩盖。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患病的乳房很可能会化脓,甚至内部组织受到破坏,严重的会发生乳瘘。浅表的脓肿常可穿破皮肤,形成溃烂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较深部的脓肿,可穿过乳房和胸大肌间的脂肪,形成乳房后位脓肿,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产后尿失禁如何预防
1.新妈妈产后在身体尚未复原之时,不宜做剧烈运动或用力过度,避免提重物。
2.新妈妈要避免感冒,一旦感冒要及早治疗,因为感冒咳嗽容易引起尿失禁。
3.做盆底肌运动。仰卧在床上,双腿屈膝微开,收紧肛门、会阴及尿道5秒钟,然后放松,每回运动做1 0次左右,促进骨盆底尽快恢复。
分娩所造成的骨盆底轻微损伤,只会导致产后短暂的尿失禁症状。随着骨盆底的恢复,这种现象也会随之消失,排尿也会恢复正常。但如果产后4个月仍然无法控制排尿的话,就应及时去泌尿科或妇产科接受治疗,以免影响日后生活。
爱心提示:
想要远离产后尿失禁,产前就要做好准备。准妈妈或孕妈咪可适当进行一些会阴肌肉的运动、产前会阴按摩及盆底肌运动。并且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怀孕期准妈妈不可不防的感染
1、霉菌感染
临床上发生疾病或是带原者的风险,最高峰是发生在怀孕后期。
白色念珠菌所引致的女阴及阴道发炎,在门诊中排名第三位常见疾病,次于非特异阴道发炎。在怀孕期间,算是一个挺麻烦的症状与疾病。主要是因为怀孕期间,身体内的女性素浓度会升高,进而加速阴道壁肝醣堆积,容易造成白色念珠菌的滋生。严重的会阴部搔痒。
2、寄生虫感染
在各个怀孕期的感染发生机率分别如下:初期为14%,中期为29%,后期最高为59%。感染来源:包含阴道鞭毛虫、毒浆虫等感染,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毒浆虫感染。毒浆虫是一种温血动物身上所带的原虫,猫是确定的宿主。
3、泌尿道感染
在怀孕期间的菌尿症发生率约为4?6%。如果菌尿症未接受完整治疗,其中的25-35%会发生急性肾盂肾炎的症状,尤其是特别容易出现在怀孕后期。如果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避免这一个严重问题的出现。
以膀胱炎为例,残尿的滞留、产程中导尿时引入的细菌,加上生产时膀胱受创伤,都是形成膀胱炎的原因。临床表征:疼痛、频尿、尿急、排尿困难、膀胱压痛、小便有脓和血。
4、肺炎
可以发生在怀孕期间的任何一个阶段。
造成感染的细菌通常是肺炎双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非产科因素造成的孕妇死亡部分,心脏疾病占第一位,而肺炎占第二位。
5、羊膜腔发炎
可以发生在怀孕期间的任何一个阶段,主要还是要观察孕妇是否出现高烧不退的现象为主要依据。
通常是霉菌属,或是披衣菌等。病理上,感染性的浸润发生率约为11-16%,但是临床上可以发现出现羊膜发炎现象的机会,却远小于这一个机率。这部分可解释的是,因为真正可在羊水细菌培养中发现的细菌的感染个案数,远多过临床上认定为真正是羊膜腔发炎现象的个案数。
产褥热的护理
1、多休息:新妈妈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身体吃不消,就把照顾宝宝的任务交给家人,这样才能早日恢复体力。同时加强婴儿护理、乳房护理,不能哺乳时应协助教会人工挤奶。
2、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之。取半卧位,如果采用平卧位的话,炎性渗出液会顺势而下,局限于盆腔最低处,不利于尽快康复,而且有可能扩散感染。另外,半卧位还有利于帮助子宫复原。
3、多喝水:补充水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ml左右的水。
4、清洁卫生:产后恶露会持续一段时间,新妈妈要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尤其会阴有伤口的新妈妈,如厕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
5、伤口干燥:要保证伤口干燥清洁,洗漱时应注意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护理等,以防感染加重。同时密切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气味,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6、适度营养:产后新妈妈哺乳、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因此要加强营养补充,不过也不要补过头,饮食应该清淡一些,避免油腻。
7、别急着亲热:产后性生活容易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损害,一般在产后复诊以后,如果医生确认身体已经复原,才可以恢复性生活。
新妈妈必知: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
●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
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母亲在怀孕期间定期做产前检查非常必要,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如发现有妊高征、胎位不正、脐带缠绕、受压、过期妊娠等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的因素,产科医生会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尽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 乳汁吸入性肺炎
由于新生儿,特别是一些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宝宝,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经反射不成熟,肌肉运动不协调,常常发生呛奶或乳汁返流(漾奶)现象,乳汁被误吸入肺内,导致出现咳喘、气促、青紫等症状,误吸的乳汁越多,症状越重。
因此,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仔细,如果用奶瓶喂奶,奶嘴孔要大小合适,喂奶时宝宝最好是半卧位,上半身稍高一点。喂奶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排出胃内的气体,再观察一会儿,发现有漾奶现象,应及时抱起宝宝,拍拍后背。如果宝宝呛咳比较严重,并有发憋、气促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出生后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
宝宝出生后,要给宝宝布置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宝宝所用的衣被、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用的用具应彻底消毒。父母和其他接触宝宝的亲属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洗手,特别是外出回来时,一定要用肥皂、流水洗净手才能接触宝宝。
家庭成员是引起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密切接触新生儿的家庭成员如果呼吸道带菌或感染,就会通过空气或接触将病菌传给新生儿。因此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如果母亲感冒,应戴着口罩照顾宝宝和喂奶。宜婉言谢绝客人探访新生儿,更不要让客人近距离接触新生儿。
● 其他感染引起的肺炎
宝宝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脐炎、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病菌也可能经过血液循环至肺部而引起肺炎。发现宝宝有脐炎或皮肤感染等情况时,应立即去医院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小编碎碎念:上面就是关于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内容介绍,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女性可以了解引起新生儿肺炎的因素,从而做好防范措施。当然,我们建议从母亲怀孕期间就应该开始预防。所以,作为母亲,要及时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
产后清洁不到位还会有哪些危害
1、引起传染性软疣、宫颈癌等妇科病
女性很多妇科疾病和卫生习惯有关,有一种肿瘤的发生也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如皮肤上感染HPV病毒、宫颈感染HPV病毒等等。卫生条件差细菌滋生就越发旺盛,皮肤的抵抗病毒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女性感染HPV病毒发生传染性软疣、寻常疣的比例也就变得更高,而宫颈感染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病是有一定联系的。
2、影响孩子的健康
婴儿是与产妇接触最多,最亲密的,妈妈卫生做不好是会连累孩子的,影响孩子发育以及阻挡孩子健康成长。
产后侧切伤口护理方法
新妈妈在顺产分娩时,一般都会进行会阴侧切。这对于避免分娩时造成新妈妈私处严重撕裂和保护胎宝宝头部免受太大压力有利。而会阴侧切后留下的伤口,是新妈妈坐月子注意事项的重中之重,新妈妈要用心护理。否则,伤口就会在月子期间出现后遗症。
很多新妈妈都认为,会阴侧切的痛楚还可以忍受。但是,在会阴侧切后的1--2个星期是最难熬的。吃止痛片是最直接的止痛办法,不过你也可以采取一些物理疗法让伤口尽快地恢复。
新妈妈在伤口拆线前,每天应该冲洗两次伤口,避免排泄物污染伤口。尤其是如厕时,
大小便之后都应该用水冲洗一下私处,如同用卫生纸擦拭一般,要由前往后冲洗,才能避免细菌感染。拆线后,如果新妈妈的恶露还没有干净,如厕后新妈妈最好坚持每天用温开水冲洗伤口。
同时,新妈妈产后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免伤口裂开。排便时,最好采用坐式,并尽量缩短时间。
保持伤口干燥
采用会阴侧切进行顺产分娩的新妈妈伤口保持干燥很重要。这样,伤口才能进一步痊愈。会阴侧切后3天内,医院会有完善的清洁措施,多用有消毒作用的洗液冲洗新妈妈私处。而顺产会阴侧切3天后,或者出院后,新妈妈就要自己每天用清水或洗液清洗私处,有条件的最好1天两次。
新妈妈一定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卫生用具及内裤勤换勤洗,洗后在阳光下暴晒,以达成杀菌消毒的目的。
另外,建议新妈妈如厕后,或者洗完澡后,最好用面纸轻拍会阴部,保持伤口的干燥与清洁。护理私处时,新妈妈要选用安全的卫生用品,及时更换,保持私处的干燥。平时睡眠或卧床时,最好侧卧于无会阴伤口的一侧,以减少恶露流入会阴伤口的机会。
了解了产后侧切伤口护理生活中,各位刚刚生产完的女性朋友们在坐月子期间,大家要每日的进行清洗伤口,要使用药物进行擦洗,以防止婚姻维系了感染而造成的炎症的发生。
新妈妈如何预防新生儿红臀
因此,为预防新生儿红臀,应鼓励母乳喂养,以免发生消化不良。护理方面要用优质尿布、纸尿布等,勤于更换。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洗后撒爽身粉。轻度红臀者,清洗后涂以5%~10%鞣酸软膏,或用红外线照射,严重时要用抗菌药物。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蛔虫寄生在小肠内,夺取身体的营养素,妨碍小儿的生长发育。蛔虫性喜向空腔脏器钻入,发生异位蛔虫症,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
人是怎样得的蛔虫病呢?蛔虫是寄生在人肠道里的,分为雌虫、雄虫,长约20厘米左右,雌蛔虫每天排卵20万个,蛔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并在体外发育成为使能感染的成熟卵。蛔虫卵可散布在土壤、水源,并可由苍蝇污染食物。
顺产侧切发炎怎么处理 顺产侧切后如何护理
1、顺产侧切后新妈妈要多摄取高纤食物,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多补充水分,以避免便秘。若产后便秘,在解便时太过用力容易造成伤口再度裂伤。
2、新妈妈产后要保持外阴清洁以防感染化脓,勤换卫生垫,避免恶露浸泡伤口,增加愈合困难度,每天消毒伤口,每次便后要用消毒棉由前向后擦拭外阴。
3、拆线后的几天内,避免做用力下蹲动作,解便时先收会阴和臀部后再坐在马桶上,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外展使伤口再度裂开。不要用力解便,以避免缝补的伤口再裂开。
5、在产后1个月内,不要提举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费体力的家事和运动。
6、产后6周内,新妈妈应该避免性行为的发生,防止伤口裂开。
顺产卧床修养注意事项
在顺产妈妈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以卧床修养为主,进行不引起身体不适的运动,比如散步、简单的家事等。
顺产后妈妈身体虚弱,易受风受寒,所以要做好防寒保暖,以免感冒生病,不利于身体恢复。但是也不宜过暖,过暖也会使妈妈中暑生病,甚至危及生命。
室内新鲜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机体气血的早日复原,但是对流风容易使顺产后妈妈虚弱的身体遭受风寒进而感冒生病。
顺产后的妈妈身体虚弱,抵抗力弱,要保持身体的卫生清洁,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去除污物,避免引起细菌感染。
在身体恢复前,绝对禁止房事!
产后新妈妈感染产褥热该怎么办
多休息:
新妈妈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身体吃不消,就把照顾宝宝的任务交给家人,这样才能早日恢复体力。
多喝水:
补充水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ml左右的水。
清洁卫生:
产后恶露会持续一段时间,新妈妈要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尤其会阴有伤口的新妈妈,如厕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
伤口干燥:
剖宫产的新妈妈一开始可以用热毛巾擦拭身体,等到产后7—10天再洗澡,以减少伤口发炎的可能。要保证伤口干燥清洁。
适度营养:
产后新妈妈哺乳、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因此要加强营养补充,不过也不要补过头,尤其是患有产褥热的妈妈,饮食应该清淡一些,避免油腻。
别急着亲热:
产后性生活容易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损害,一般在产后复诊以后,如果医生确认身体已经复原,才可以恢复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