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眼睛痒怎么办 荆芥薄荷茶止痒

宝宝眼睛痒怎么办 荆芥薄荷茶止痒

中医认为眼睛痒以肝经风热为多见,患了这种类型的眼痒,同时还会伴有眼睛干涩,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此种情况引起的眼睛痒,可以通过服用荆芥薄荷茶来缓解。薄荷有清凉止痒,消风散热之效,荆芥可以清头目,消疮肿,可以用来治疗因风热引起的眼睛痒等眼部疾病。

做法:取薄荷叶,荆芥各50克洗净后,用刀切碎,沥干水放入杯中用沸水100毫升冲泡,加盖冷却后即可饮用。

过敏性眼炎偏方治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如果眼睛出现问题了给人们的带来的影响可是相当大的。其中就有过敏性眼炎这个情况,每个疾病都有一些偏方可以进行治疗,同样过敏性眼炎这个疾病也是一样。那么,过敏性眼炎偏方治疗?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做一下详细的介绍吧。

桔梗12g,玄参30g,桑叶15g,菊花15g,木蝴蝶15g,蝉蜕12g,荆芥7g,薄荷(后下)7g,黄芩15g,鱼腥草15g,甘草7g

甘草、薄荷(后下)、荆芥、姜黄各6g,蝉蜕9g,大黄3g

偏方----疏风利咽汤

药物组成:桔梗12g,玄参30g,桑叶15g,菊花15g,木蝴蝶15g,蝉蜕12g,荆芥7g,薄荷(后下)7g,黄芩15g,鱼腥草15g,甘草7g。加减:热重或咽喉疼痛加金银花20g,板兰根15g,咳甚者加紫菀15g,百部12g,咽干加麦冬15g,玉竹15g,气虚加太子参30g,白术15g。

煎服法:每天1剂,分早晚二煎,日服2次,服时以缓缓呷服含咽为宜。

偏方----射干麻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射干15g,麻黄15g,生姜15g,细辛3g,紫菀10g,款冬花10g,半夏15g,五味子5g,大枣3枚。气紧、气促加苦杏仁、紫苏子、桔梗;声音嘶哑加胖大海、薄荷、诃子;咽喉疼痛加牛蒡子、马勃。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分服。

偏方----升降散加味

药物组成:僵蚕、蝉蜕、姜黄、大黄。

加减:病初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症状较轻,咽部无特殊改变,药用:桔梗、僵蚕、防风各10g,甘草、薄荷(后下)、荆芥、姜黄各6g,蝉蜕9g,大黄3g。病之中期,舌质红,苔黄,脉数,咳嗽症状加重,咽痛明显,吞咽时加重,药用:连翘15g,牛蒡子、赤芍、僵蚕各10g,黄芩、花粉、栀子、甘草、贝母、姜黄各6g,射干、桔梗、蝉蜕各9g,大黄3g。病程较长或失治误治,舌质较暗,药用:僵蚕、赤芍、玄参各15g,蝉蜕10g,姜黄、桔梗、川贝母、玉竹各9g,大黄、甘草、沙参各6g。

偏方----金沸草散加减

药物组成:旋覆花6~9g(包煎),麻黄3~6g,前胡9g,荆芥6~9g,半夏3~6g,赤芍9g,生甘草3~6g。

加减:风寒咳嗽,不论久暂,可用本方;风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加芦根、薄荷、桑叶、菊花;燥热咳嗽,去荆芥、前胡,酌加天花粉、桔梗、浙贝母、瓜蒌、麦门冬、五味子等润肺清热;喉痒咳嗽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加桔梗;痰黄有热之象,加黄芩、栀子、桑白皮等清泻肺热;痰多而清稀合二陈汤;咳嗽而喘,加杏仁,取三拗汤之意予宣肺平喘;痰壅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前胡,合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咳嗽日久,无明显外感者合止嗽散;伴病久气虚乏力,反复易感者,合异功散或玉屏风散等。

煎服法:每天1剂,水煎服。

偏方----清咽散结汤加减

药物组成:桑叶、桔梗、前胡、浙贝母、僵蚕、半夏各6g。射干、岗梅、玄参各8g,蝉蜕、甘草各3g。

加减:声嘶加木蝴蝶、胖大海;阴虚津亏者加沙参、麦冬;脾虚者加太子参、茯苓;肺热者加桑白皮、天花粉。

适应证:小儿喉源性咳嗽。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出现过敏性眼炎疾病的时候不要着急,知道带来的困扰很大。但是还是要坚持找到正确的方式才是对的,这样保证治疗的顺利,也不会说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别的并发症。不要给自己心理造成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是最好的。

干薄荷叶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宣毒透疹

干薄荷叶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眼角痒的偏方

偏方一

材料: 取夏枯草30克,木贼、金银花各20克。

制作方法:加清水 15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取药液浸湿纱布热敷患侧眼睑,纱布干后重新浸湿。

用法:每次15分钟,每天2次,连续1周。

疗效:夏枯草可清热消肿,木贼、金银花可疏风止痒。药理学研究证实,夏枯草富含熊果酸、齐墩果酸、鞣质及挥发油,具有抗菌、抗过敏作用.能够收缩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对缓解过敏性结膜炎所致眼红、眼痒有很好的效果。

偏方二

[配方]蝉蜕10克,菊花6克。

[用法]上药加水250毫升,煎沸过滤去渣取汁,备用。临用时,将药液倒入瓷杯内,待温用纱市蘸药水洗患眼。反复洗之,每日洗3次。

[功效]祛风清热。适用于眼痒。

偏方三

[配方]蔓荆子5克,白菊花15克,荆芥、防风各5克,簿荷9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去渣取汁,备用。临用时,将药液倒入碗或杯内,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日熏洗3次。

[功效]疏风、散热、止痒。适用于目痒、疼痛。

偏方四

[配方]白食盐12克,乌贼鱼骨(去甲)4枚(研细)。

[用法]上药加水1碗,煎数沸后,将药液倒碗内,待温洗目,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消炎止痒。适用于目痒。

对于眼睛痒这种疾病,生活中是有很多可以治疗好它的偏方,关键就看大家有没有多去了解一些方法了。眼睛痒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小孩子的身上,因为他们是比较调皮的,可能就会受到一些过敏原的刺激,导致眼睛出现了瘙痒的情况。

眼睛畏光的中医治疗

1、治疗眼睛畏光的偏方

1.1、石斛夜光丸:其成分为石斛、地黄、黄连、牛膝、菊花、白蒺藜、青葙子、决明子、水牛角、羚羊角等组成,具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作用。

1.2、珍珠八宝眼药:由炉甘石、冰片、硼砂、珍珠、石蟹、黄连干浸膏、硇砂等组成,可消障明目,止痛退肿。

1.3、清心明目上清丸:由黄连、熟大黄、连翘、石膏、菊花、天花粉、薄荷、荆芥等组成,具有清热散风,明日止痛功效。

1.4、防风通圣丸:由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黄芩、连翘等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

1.5、黄连上清丸:由黄连、黄芩、黄柏、荆芥穗、防风、川芎、白芷、薄荷、菊花等组成,具有清热泻火,散风通便的作用。

2、眼睛畏光吃什么水果

2.1、多吃含维生素A的水果: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盲症。维生素A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病,所以每天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富含维生素A的水果有:杏子、甜瓜、桃和番木瓜。

2.2、多吃含维生素B群的水果:眼睛的视网膜中储存有相当多量的游离维生素B2。维生素B族缺乏,会导致眼睛畏光、流泪、烧疼及发痒、视觉疲劳、眼帘痉挛。富含维生素B的水果有:香蕉、葡萄、梨、弥猴桃。

2.3、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眼睛的晶状体中有高含量的维生素C,它作为抗氧化剂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白内障。因此,多吃用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提高眼睛晶状体中维C的含量,提高抗氧化的作用,减少自由基对眼睛的伤害。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番石榴、奇异果、草莓、西红柿。

肛门瘙痒止痒小妙招 生地黄当归内服

配方:生地黄12g,当归身,赤芍药各6g,荆芥、薄荷、蝉蜕各4.5g,柴胡、川芎、黄芩各3.6g,生甘草3g。

用法:将上药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此方能够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对于治疗血虚生风型肛门瘙痒能起到快速止痒的效果。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应用】

传统经验认为本品为风病、血病和产后的要药。

1、外感表证

风寒风热均可用:风寒的,配防风、生姜;风热的,配薄荷、柴胡等。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咽疼、眼结膜炎等风热症状(感冒、流感早期)。方如荆防败毒散。

2、治疗咽炎、扁桃体炎

前人的经验是“咽痛必用荆芥”,现代在治疗咽炎和扁桃体炎的方剂中,荆芥常不可少。配桔梗、生甘草尤能加强其消炎作用。

3、出血

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4、产后血晕

产后因失血过多或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而引起晕厥,可用荆芥穗。单味6g研末冲服,或随症配其它药煎服。

5、透疹止痒

在荨麻疹、风疹、麻疹时用之,起到加速病理过程消退和止痒的作用。常用薄荷、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等配伍(内服或外洗均可)。

宝宝眼睛痒如何治疗 注意事项

1.宝宝眼睛痒的时候,最好不要让他用手揉,因为他的手上有很多细菌,用手揉眼睛不仅不能止痒,还容易导致眼部感染

2.可以经常给宝宝吃清肝明目的食物,这些食物对眼睛有一定的好处,如枸杞、菊花、胡萝卜等,眼睛发痒、干涩的时候可以多吃。

眼睛痒怎么办越揉越痒 荆芥薄荷茶止痒

中医认为,眼睛发痒多以肝经风热较为多见,患了这种类型的眼痒,同时还会板与眼睛干涩,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此种情况引起的眼睛痒,可以服用荆芥薄荷茶,薄荷有清理止痒,消风散热之效,荆芥可以清头目,消疮肿,能用来治疗因风热引起的眼睛痒等眼部疾病。

做法:取薄荷叶,荆芥各50克洗净后,用刀切碎,沥干水放入杯中用沸水100毫升冲泡,加盖冷却后即可饮用。

荆芥和薄荷能一起吃吗

可以一起吃。

荆芥中所含的成分与薄荷中所含的成分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食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荆芥和薄荷是能一起吃的。

其中薄荷擅长于疏散上焦的风热,能够透疹、清利头目、利咽喉,而且还能疏肝气、辟秽浊,而荆芥微温不烈,药性和缓,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或者寒热不明显的人群来说,均可广泛地使用,因此将两者配合在一起使用的话,可以增强疏风解表、透疹止痒的功效。

宝宝眼睛痒怎么办 多眨眼

宝宝眼睛痒可以让他多眨眨眼睛,这样能增加眼内润滑剂和酶的分泌,保持眼球湿润,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宝宝因疲劳而导致的眼睛痒。

宝宝荨麻疹怎么办 治疗宝宝荨麻疹有偏方

宝宝荨麻疹怎么办

宝宝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都是“心头肉”,因此当宝宝患上荨麻疹的时候,家长们都是非常着急的。那当宝宝患上荨麻疹的时候,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

1、远离过敏原

宝宝出现荨麻疹之后,爸妈要注意观察引起小儿荨麻疹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停服、停用引起过敏的药品和食物。

2、涂抹止痒药水

孩子痒得厉害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等药水,以减缓瘙痒症状。

3、剪短指甲

当宝宝患上荨麻疹的时候,则需要将宝宝的指甲剪短,因为患上荨麻疹有瘙痒的症状,所以当宝宝有指甲并且挠痒的时候会抓破皮肤而引起感染。

4、保持皮肤清洁

要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继发感染。

5、注意室内通风、干净

宝宝活动的室内要保持通风、整洁、干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卉,也不要喷洒杀虫剂、清香剂等化学药物,以免致敏。

6、加强身体锻炼

宝宝要加强锻炼,参加各项有利于健康的运动。如炎热季可以从用冷毛巾擦身逐渐过渡到用冷水冲澡,以便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

7、饮食清淡

宝宝患上宝宝荨麻疹护理的时候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禁止吃一些发物,如鱼、虾、蟹等,并且要忌辣椒、咖喱等刺激性调料。

8、保持生活规律

让宝宝保持精神愉快,积极治疗胃肠及内分泌疾病。

宝宝荨麻疹怎么治疗

1、急性荨麻疹

以祛风、清热、祛湿为主。

偏方一

荆芥10克,防风10克,紫草30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地肤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偏方二

麻黄10克,蝉蜕10克,连翘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藓皮20克,水煎服。

2、慢性荨麻疹

反复发作可导致血虚,血虚生风,形成恶性循环,中医理论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应加用养血滋阴的中药。

偏方一

生地20克,首乌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荆芥10克,大枣30克,人参叶30克,水煎服。

荨麻疹的中药治疗主要采用内服法,如皮肤瘙痒难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苍耳草、荆芥、紫苏叶、百部等中草药任选1-2种,各120克煎汤外洗。

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黄酒,加盖。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剂,连食1周。

偏方二

当归15克、丹皮9克、赤芍9克、生地20克、荆芥6克、防风6克、薄荷3克、蝉衣4.5克、红花9克、麻仁15克、生甘草3克。

偏方三

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

小孩荨麻疹能不能洗澡 小孩荨麻疹洗澡如何洗

如果小孩荨麻疹可以洗澡的,建议家长们用温清水洗,水温大约在40—50度左右,家长可用手掌试下水温,感觉不烫手温度合适即可。

然后用干净的纯棉毛巾沾取温水,给宝宝轻轻地擦拭,千万不要太用力,导致皮肤破损,尤其是对于身上荨麻疹红肿的地方,即使患处瘙痒难耐,也不要用毛巾使劲擦。

如果宝宝荨麻疹患处没有破溃的,推荐建议家长们使用以下中草药药浴配方给宝宝进行药浴,达到缓解瘙痒,促进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1)薄荷桃叶药浴

配方:薄荷叶、炉甘石、桃叶各适量。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碎成末,加清水适量煎煮数沸,滤出的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熏洗l~2次。

功效: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收湿敛疮。

(2)紫草药浴

配方:紫草15克、,刺猬皮、枳壳、紫花地丁、车前子各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碎,加水浸泡煎煮,滤取药计倒入盆内,待温外洗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散瘀,主治荨麻疹,适用于风湿热,瘙痒甚者。

(3)苦参药浴

配方:土茯苓、苦参各30克、蛇床子、食盐各20克、白鲜皮15克、明矾、荆芥各22克、花椒6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水2升,煎煮至1升,滤出药液,倒入盆中,温洗,用毛巾边擦边洗,每日1次,,每剂可煎用2~3次。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透疹消疮,杀虫止痒。主治荨麻疹,症见周身其风团、剧痒者。

(4)荆芥药浴

配方:生石膏30克,荆芥、防风、蝉蜕、黄芩、黄柏、连翘、苦参、白鲜皮、升麻、苍术各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碎,加水浸泡煎煮,滤取药汁,倒入盆内待温浸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

功效:清热燥湿、散风解毒、透疹止痒,主治风湿热型荨麻疹。

(5)金银花药浴

配方:金银花30克,生地黄20克,玄参、丹参、麦冬、竹叶、黄连、连翘、牡丹皮各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煎煮滤去药渣,药计倒入盆内,待温浸浴,每日1次。

功效:清热凉血、疏散风热、解毒消肿,主治荨麻疹,适用于血热型者。

(6)蛇床子药浴

配方:蛇床子、明矾、百部、花椒、苦参各15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煎煮5~1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或再坐浴。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主治荨麻疹、女阴瘙痒、痤疮、银屑病、湿疹、漆疮、老年性皮肤瘙痒、带状疱疹、虫咬皮炎等。

小孩中药泡澡完之后,家长们就要赶紧那干的毛巾擦干身体的水分,避免着凉感冒,然后适量涂抹一些治疗荨麻疹的药膏或是炉甘石洗剂,之后穿上宽松合适的纯棉衣物就完成整个洗澡流程了。

相关推荐

角膜炎用什么眼药水

专家表示,用眼药水治角膜炎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法,我们不提倡用眼药水。但如果在急性发作期,可以配合一些滴眼液,如:病毒性的可以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细菌性的可以用左氧佛沙星滴眼液;真菌性的可以用佛康唑滴眼液。 总之,想靠眼药水治角膜炎是不现实的。下面推荐几款有效治疗角膜炎的中医疗法: 1、银翘荆防汤治角膜炎 处方组成:银花、板蓝根、蒲公英,连翘、荆芥、防风、柴胡、黄芩、桔梗,薄荷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用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浅表型,证见黑睛生翳如点状、黑

宝宝肚子疼不睡觉怎么

热敷:可将热毛巾或以洋甘菊茶、欧耆草茶或柠檬薄荷茶制成的湿敷布敷在肚子上。另外也可以用滇荆芥草、洋甘菊或10%荷兰芹子油以1∶2的比例稀释后涂抹于肚子上,并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同样也需注意保暖。 在打嗝后,用背带抱着婴儿十分钟。另一个已证明有效的方法是:把宝宝两腿分开跨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让宝宝的背部靠在自己的胸部,然后轻轻地帮宝宝做脚底、脚后跟及小腿按摩(一只手按摩一只脚),当宝宝踢来踢去的脚遇到大人手的阻力时,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风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因本病症状多轻,一般预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应着重在先天性风疹。 一、普通康复疗法 1、一般疗法,风疹患者一般症状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症状较显著者,应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予对症处理。 2、并发症治疗,脑炎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3、先天性风疹,自幼即应有良好的护理、教养,医护人员应与病儿父母、托儿所保育员、学校

知了壳有什么作用

转载蝉蜕:(蝉脱)(解表:疏散风热药)甘,寒。归肝、肺经。 功效: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退翳明目,息风止痉。 应用: 1、用于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有表证者,可与荆芥、薄荷、金银花等配用;表里热盛者,并用石膏,以清解表里之热。风热所致的失音、咽痛,则常与胖大海同用。 2、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以及风疹、风疹块,皮肤搔痒。前者,常配牛蒡子、薄荷、葛根等以透发麻疹;后者,常配白蒺藜、荆芥、防风等以祛风止痒。 3、用于风热目赤或翳障。前者,常与菊花、木贼、白蒺藜配伍,以疏风明目,如菊花散;后者,常与石决明、赤芍、

薄荷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主治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麻疹不透,隐疹瘙痒,肝郁胁痛脘胀,瘰疬结核。 薄荷做法指导:1. 薄荷煎汤代茶饮用,切忌久煮。2. 外感风热,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者,可与金银花、连翘、荆芥或桑叶、菊花、桔梗等配伍,共奏辛凉解表之效。3. 风热头痛眩晕,心胸烦闷者,可与菊花、白芷、石膏、川芎等配伍,以散风热而清头目。4. 风热郁闭,表里俱热,麻疹透发不畅者,可与石膏、蝉蜕、连翘

治疗眼痒的三个有效小偏方

方一 [来源]《理瀹骈文》 [配方]蝉蜕10克,菊花6克。 [用法]上药加水250毫升,煎沸过滤去渣取汁,备用。临用时,将药液倒入瓷杯内,待温用纱市蘸药水洗患眼。反复洗之,每日洗3次。 [功效]祛风清热。适用于眼痒。 方二 [来源]经验方 [配方]蔓荆子5克,白菊花15克,荆芥、防风各5克,簿荷9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去渣取汁,备用。临用时,将药液倒入碗或杯内,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日熏洗3次。 [功效]疏风、散热、止痒。适用于目痒、疼痛。 方三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配方]白食盐12克,乌

清凉油小孩能用的吗

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清凉油,如果需要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清凉油由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等组成,具有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提神醒脑的作用,适用于蚊虫叮咬、轻度烫伤、头昏头痛等,使用清凉油有以下注意事项。 1、如使用后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必须尽快用水清洗,有必要请咨询医师。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孕妇慎用。 4、婴幼儿须在成人或医师指导下使用。 5、皮肤破溃处禁用。 6、眼睛、外阴等皮肤粘膜及破损处禁用。 7、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临床常见的荨麻疹治疗方法有什么

一、湿困脾土型荨麻疹 症状: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方药:多皮饮 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藓皮,粉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肠胃之积滞;干姜皮取其幸温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藓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泻肺而清皮毛。 二、气虚血热型荨麻疹 症状: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

治皮肤病的中药有哪些 解表类中药

解表可以使邪从外解,防治皮肤病。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其皮疹有游走不定,瘙痒等特点,常用中药: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等。

宝宝咳嗽别乱喂药

冬天到了,咳嗽的宝宝也越来越多,那么在宝宝咳嗽的时候家长们都会怎么样呢?专家提醒:宝宝咳嗽别乱喂药。 中医将咳嗽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 风寒咳嗽 主要症状:咳嗽,痰稀薄色白,咽喉发痒,伴有鼻塞、流清涕,打喷嚏,恶寒,无汗,身微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 治疗原则:疏散风寒,宣通肺气。如用杏苏散(杏仁、苏叶、前胡、甘草、桔梗、半夏、橘皮、茯苓、枳壳、生姜、大枣)或金沸草散(金沸草、前胡、荆芥、细辛、半夏、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风热咳嗽 主要症状:痰稠,色黄,咯痰不爽,口干喜饮,咽喉疼痛,流黄色鼻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