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有关黑头的4大误解

有关黑头的4大误解

除黑头要有耐心,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对于黑头,你是不是也存在以下误解。

1. 黑头是因为没有彻底清洁肌肤才出现的?

NO!

黑头是油脂硬化阻塞物,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皮肤中的油脂没有及时排出,时间久了油脂硬化阻塞毛孔而形成。鼻子是最爱出油的部位,不及时清理,油脂混合着堆积的大量死皮细胞沉淀,就形成了小黑点。所以,清除过剩油脂和控油是关键。

2.黑头是年轻人的烦恼?

NO!

黑头的出现是个人肤质与外界环境因素结合造成的,任何年龄的人不很好地护理肌肤,都有出现黑头的可能。

3. 挤压可以去除黑头?

NO!

适度的挤压可以算是去除黑头的方法之一,但是过分刺激反而使得肌肤的油脂分泌腺加速分泌更多油脂,就像我们挤压一个油棕果一样,力度越大出油越多。而且挤压会给细嫩柔弱的肌肤带来更严重的伤害--毛孔粗大和疤痕。

4. 黑头可以一次根除?

NO!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黑头也不例外。根除黑头要有耐心,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盲目用药

很多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一大误解,认为吃药比饮食和锻炼更有效。其实,在很多2型糖尿病病例中,健康饮食与经常锻炼相结合,无需药物也可以控制病情。

必须服药的患者也有一大误区,即“跟着感觉走”,自己调整用药剂量。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治疗,因此一定要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等有所了解。

有些人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只是跟风吃药,有人说好就吃,有人说不好就停。而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应遵医嘱。

关于葡萄酒有什么普遍存在的误解吗

管葡萄酒叫“红酒”就是最大误解。。。。

黑头怎么形成的

黑头,是很多女性的心头大恨,长了黑头会严重影响自己面部美观。为什么其他人的脸就能白皙无暇,而黑头偏偏找上你?其实,黑头反应的是你自身的身体状况,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黑头都反映了哪些身体健康问题吧。

鼻头黑头——反射部位胃

虽然黑头问题严重的主要产生原因是清洁,但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她的皮肤特别干净,只是鼻子的一圈总有点黑颜色,那你就可以猜测她大概胃不好,不一定是有什么病症,可能只是胃部比较弱,因为鼻头对身体的反射部位是胃。

如果你鼻头的黑头粉刺清干净后大概两三个星期以后才又开始有,就只是皮肤问题,是正常的,但要是清干净后三四天就又很明显了,那你就注意养养胃。你看酒糟鼻的人胃都不太好,因为他喝酒太多把胃伤了。

鼻翼周围黑头——反射部位情绪

这是另一个跟心情有关的地方,仔细看看,你鼻翼两侧的毛孔要是圆形,那就是单纯的油性皮肤。但毛孔要是往下斜,那就表明你有情绪压力。假如你的眉心和鼻翼周围一起闹别扭,那你就该问问自己了,是否需要度个假了。

额头黑头——反射部位生殖系统

这里是我们生殖系统的反射区,很多人月经来之前就会在这长痘痘或者黑头粉刺,这个就很正常,最好的对待措施就是不要惹它,也许月经完了之后它就好了。

民间最新去黑头大绝招

1.买一支纯白色的牙膏(一定要白色)。

2.把牙膏涂在黑头(粉刺)上面,涂至见到全白色为止,不可以见到肉色。

3.一开始牙膏下面的肉会好凉爽。

4. 直到鼻子觉得不凉的时候用水冲洗鼻子上涂了牙膏的位置。

5.最后看看成果啦,黑头(粉刺)不见了,而且滑了许多!(它们随牙膏被冲走了) (不要天天做,因牙膏可能会伤害到皮肤,一星期一次可行)。

小贴士

1.最好用草本牙膏。

2.不要用刺激性比较强的牙膏。

3.不要涂得太靠近眼睛 , 因为牙膏会刺激眼睛。

4.如果感觉异样 , 应立即用水冲洗 , 如果特别严重最后去看医生。

五大有关心跳的误解

心脏跳动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始终。如果不了解心跳的事实,就很容易受骗上当。健康专家揭开了“心跳五大误解”的真相。

误解一:心跳快=压力大。压力大会增加静息心率(休息时的心率,正常为70—80次/分钟),有时会导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钟100多次,造成心动过速。但是压力只不过是心跳加快的一种原因,吸烟、大量摄入咖啡、脱水、发烧以及贫血也会导致心跳加快。

误解二:心律失常=心脏病。只要不伴有胸闷、胸痛或气短,偶尔感觉心跳快或心跳加速属正常现象。虽然绝大部分心律不齐不构成危险,但是如果新近发现心律失常且频繁发生,那么就应就医。

误解三:心跳慢=心脏弱。人们往往认为,心跳太慢,会增加心跳停止的危险。事实恰恰相反。如身体其他肌肉一样,心肌也通过锻炼得以增强。心肌越强壮,心脏效率越高,跳动次数更少,就可以向全身输入血液。

误解四:心率正常=血压正常。心率和血压是两码事,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静息心率正常的人也可能会出现高血压。有些人心率不正常,但其血压却很正常。费劲的身体活动会导致心率飞速加快,但血压变化却不大。

误解五:健康心率=60—100次/分钟。60—100次/分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率范围。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在正常范围之内,较高的心率也与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及心脏猝死有很大关联。

关于尿酸的七大误解

误解一

高尿酸等于痛风

痛风源自高尿酸,但并不是说有高尿酸就一定会有痛风,只有当血液中的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并引起滑膜炎症时才导致痛风的发生,事实上,只有约 10% 的高尿酸患者才会发生痛风。

反过来也一样,由于痛风的致病因素复杂,不少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可能还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时可不要迷信于检验结果而耽误了对痛风的及时治疗。

误解二

高尿酸只会引起痛风

尿酸是嘌呤在人体的代谢终产物,高尿酸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都具有危害作用。过高的尿酸沉积在骨骼、关节处,会引起痛风。沉积在肾脏会引起肾病、诱发肾脏功能衰竭。

高尿酸还会大大提高发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误解三

尿酸正常就万事大吉

按照国际标准,尿酸的正常范围是:男性 < 420 μmol / L、女性 < 360 μmol / L。但是,对于痛风患者,把尿酸控制在这样的「正常」范围是不够的,最新指南建议把痛风患者的血液尿酸应降至 360 μmol/L 以下,合并肾尿酸结石者降至 300 μmol/L 以下,从而减少痛风复发频率,使已形成的痛风石减小,并进一步避免晶体的沉积

误解四

尿酸高,不痛风就不治疗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但目前学术界已经基本统一意见:不管一个人有多「健康」,只要尿酸超过了一定数值,就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

如果这个人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只要尿酸超出上述的正常范围,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需要启动治疗。

误解五

急性发作时不能降尿酸

长期以来的观点均认为,如果在痛风急性期使用降尿酸药物,可能导致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加重炎症反应。因此,「痛风急性期不能用降尿酸药物」几乎已成为痛风治疗中的金科玉律。

但是,2012 年《美国痛风管理指南》首次提出,在有效的抗炎药物「保护」下,急性期降尿酸治疗并非禁忌。紧接着,2013 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专家共识》也认可了这一观点,认为不需要等到痛风急性症状缓解两周后,而是可以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

对于这一「有悖常理」的前卫观念,临床医生普遍还是倾向采取保守态度。毕竟,老观点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而新观点也还需要更多循证证据,它更大的临床意义在于,对在服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据此无需停止降尿酸治疗。

误解六

光靠饮食就能降尿酸

人体血液中的尿酸,80% 来源于自身嘌呤代谢、只有 20% 来源于食物摄取。所以,靠单纯的饮食控制对降低血液尿酸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多数只能下降 10% ~ 20% 或 70~90 μmol / L)。因此必须依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不少患者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这属于典型的「因噎废食」。

只要科学、规范地用药,发生药物罕见并发症的风险并不比出门遭遇车祸的可能性更高,谁会因为害怕车祸就成天宅在家里呢?

误解七

降尿酸光靠药物就够了

应用降尿酸药物后,有些患者便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可以在饮食上大快朵颐,「大不了再多吃片药呗」,这样的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对于痛风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低嘌呤」饮食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不在源头上减少「嘌呤」摄入、单靠药物根本无法控制病情。而由于饮食无度导致尿酸明显升高,不得不增加药物剂量,这大大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抽脂的六大误解

手术不安全

真相:抽脂技术从早期的“干抽法”,到普遍采用的“湿抽法”,从早期的超声波吸脂,到的快速负压吸脂,抽脂的设备和技术在不断完善,手术痛苦越来越小,越来越安全。但抽脂毕竟是外科手术,只要是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抽脂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脂肪栓塞及大量出血。有经验的医师一般可以早期发现及治疗脂肪栓塞。而抽脂普遍采用的“湿抽法”,出血量只有百分之三到五,所以大量出血已非常少见。抽脂引起的死亡率更小,美国方面的数据大约为五万分之一。

因抽脂所发生的意外病例,往往是医生经验不足或过度强调巨量抽脂所造成。由于医疗美容市场鱼目混珠,不少没有正式资格的诊所和医院甚至美容院都涉足这一项目,危害了顾客的健康安全。

为了安全起见,手术前必须先作安全评估,详细与医师沟通,了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执行手术的医师与麻醉医师的专业能力是否足够及患者本身的健康情形都很重要。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高龄者、不适合接受抽脂手术。

让体重会大幅下降

真相:想要做抽脂的人应有一个观念,抽脂主要是针对局部堆积的深层脂肪,像小腹、腰部、臀部、大腿外侧等地方的皮下脂肪。对这些地方采用抽脂的方式,比较能快速瘦身成功。但抽脂对全身肥胖者并不适用,对体重的影响并不很大。

由于脂肪密度很低,且抽脂前打了相等量的膨胀试剂,再加上术后会肿胀,所以即使抽脂5000毫升以上,术后体重也不会立即明显下降。一般而言,抽脂后一、两年间体重可减轻5-10%,约3-5公斤。

但因大部分患者在花钱抽脂后,身材曲线变得玲珑有致,所以较有信心及恒心来控制饮食和从事运动,加上穿着紧身的衣裤,的确较易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

抽得越多,瘦得越快:

真相:一些“想瘦”迫切的女性,抽脂时喜欢犯贪,以为抽得越多,瘦得就越快。而一些没有职业道德的医生,尤其是那些没有行医资格的江湖骗子,更会怂恿女性多抽一点,因为抽得越多,他们挣得越多。

其实,抽脂并不像抽水那么容易,哗啦啦地把脂肪全 出来,脂肪抽吸量的多少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不该抽的地方不能抽,该抽多少就抽多少,不能没有止境。医生将吸脂量控制在3000毫升左右,对于体重较重的,可以适当放宽到4000毫升,5000毫升已是安全极限。其实脂肪抽出量增加,手术风险也相对提高,对医师的手术技术、麻醉水平和手术设备的要求更高,故应由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专科医师执刀、正牌的麻醉医师麻醉并在设备齐全的医院进行,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容易反弹:

真相:成年人脂肪细胞的数量已经恒定,人们之所以会胖会瘦,是因为细胞体积增大和缩小,通常的非手术减肥方法不能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只有吸脂术才能使脂肪细胞的数量绝对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减少之后,就不可能再增加,因而抽脂后的效果是永久性的,并不会反弹。

有的人在抽脂一段时间后,会感觉比刚抽脂时稍胖,这其实并不是反弹,往往是因为不当的饮食造成剩余的脂肪变大、变胖,事实上只要不暴饮暴食,适当进行锻炼,就能维持姣好的身材。即使体重微增,人变得稍圆滚一些,但曲线仍然很漂亮。

皮肤会变得凹凸不平:

真相:抽脂后皮肤变得凹凸不平有可能是因于抽脂过量或步骤错误,伤害到接近皮肤的脂肪层,造成皮肤塌陷,出现折皱,因此手术前一定要确实了解医生的技术。

一般来讲,健康的皮肤都有一定弹性,由于皮肤弹性纤维的收缩作用,皮肤会自主回缩。如果吸脂后采用光疗塑身,可以达到平整皮肤纹路和“紧肤”的效果。

术后要加强按摩,也可以帮助皮肤恢复弹性,减少皱折产生。此外,还必须穿束身衣,以消除抽脂手术后脂肪肪层的空腔,减轻手术部位的瘀血及肿胀现象,使皮瓣与皮下组织紧贴愈合。

年龄较大的人,因为皮肤弹性较差,抽脂手术后还要采取相应的皮肤修复手术。

是最痛的整形手术:

真相:吸脂手术都会在麻醉的情况下操作,术后24小时内疼痛不明显,24小时之后会有一些不适,时断时续,感觉比较像跑长途马拉松后的酸痛,而非针扎刀割的疼痛,一般都可以忍受。另外,消毒液的刺激也可能使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热痛,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3~5天,以后,日渐减轻,不触及就不会再感觉疼痛。术后医生会开一些止痛药物,但切勿私自用药。

关于鱼头汤有哪些误解

误解:鱼头汤蛋白质含量高

真相:鱼头汤里的蛋白质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含鱼肉中40%的脂肪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李群主任介绍,荤汤(鱼、肉汤)中除富含脂肪外,别的营养素都很缺乏,例如一碗鱼汤里溶解的蛋白质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如果将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很多砂锅鱼头就是以这种鱼头为主料)去除水分后,鱼头中蛋白质含量为49.0%,远低于鱼肉中的87.5%;脂肪含量鱼头为14.9%,远高于鱼肉的3.1%。

我们知道,脂肪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好处更多,动物性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约是二八开(20%∶80%),植物性食品则刚好相反,但鱼肉不同,鱼肉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鱼头汤里的脂肪没有那么可怕,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营养需要平衡,任何东西都不是越多越好,鱼汤含有脂肪多,容易产生饱腹感,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

误解二:汤汁乳白是因为营养物质溶解进去了

真相:白色汤汁其实是乳化脂肪

鱼头汤汤汁乳白、味浓醇厚,好多人便以为,白色的汤就是蛋白质、钙等营养元素溶解在水里。

实际上,这种乳白色、浓稠的汤汁形成过程是脂肪乳化过程。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炖出乳白色汤必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鲜动物性原料,并且在熬汤之前一定要油煎,然后大火熬煮,保持汤汁沸腾。在熬制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原料中所含脂肪、肌肉组织中的一些水溶性蛋白质和骨骼中的卵磷脂溶出,肉皮中的胶原蛋白部分水解成了明胶分子,在锅内汤汁不断沸腾的情况下,脂肪被粉碎成了细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具有乳化性的蛋白质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这样就使得汤汁浓白,最终成了奶汤。所以“奶汤”就是“乳化脂肪”,没有脂肪的鱼汤一般是不会呈现乳白色的。

鼻头黑头多咋办 3个清洁误区要避免

去黑头3大误区

错误1:挤压可以去除黑头

适度的挤压可以算是去除黑头的方式之一,但是过火刺激反而使得肌肤的油脂分泌腺加速分泌更多油脂,就像我们挤压一个油棕果一样,力度越大出油越多,而且挤压会给细嫩柔弱的肌肤带来更严重的伤害,造成毛孔粗大和疤痕。

错误2:黑头可以一次根除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黑头也不例外。根除黑头要有耐心,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好的、负责任的去黑头产品,会令黑头一次比一次少,毛孔一次比一次紧致。但是黑头的生成问题,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错误3:鼻贴可以根治黑头

刚开始用鼻贴的时候,看到撕下的鼻贴上面都是黑头,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但一旦养成用鼻贴的习惯,黑头粉刺就会像噩梦那样一直缠着你,并且导致你毛孔粗大。

更年期10大误解

关于生理

误解一:体重会增加。

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更年期的女性体重会增加。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在这个时期“发福”。拉塞尔解释说,女性绝经后体内的能量代谢率下降,消耗掉的能量的确比以往减少。但研究表明,从年轻时就坚持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规律锻炼,并在这个阶段有意控制饮食,不吃过多高能量的食物,更年期女性的体重完全可以保持如少女一般。

误解二:记忆力下降。

46%的女性认为自己记忆力下降与更年期有关。其实,更年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波动,但不是记忆力衰退。记忆力下降与年龄增长有关,衰老的过程中大脑会逐渐萎缩,男女都一样。

误解三:雌激素减少对身体不会有影响。

55%的受访女性如此认为。多项研究证明,女性失去雌激素保护之后,会增加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结肠癌等的风险。

关于心理

误解四:更年期最抑郁。

将近90%的人认为在女人的一生中,更年期是最容易发生抑郁的时期。但是,多项调查表明,如今30多岁的女性抑郁的比例远远高于更年期女性,这与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节奏加快直接相关。

误解五:每个女人都会出现明显的更年期症状。

超过80%的女性如此认为。研究发现,在45—55岁的女性中,15—25%的女性无明显异常感觉,75—85%的女性可出现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临床症状,只有15%的人因症状严重需要治疗。

关于时间

误解六:50岁左右才到更年期。

一半以上女性如此认为。拉塞尔解释说,女性更年期的平均年龄是45—55岁,但近年来有提前的趋势,1%的女性40岁甚至更早就进入更年期。

误解七:更年期持续不会超过5年。

63%的人认为更年期最多会持续5年。但实际情况是,这个过程会持续6—14年。

关于性

误解八:性欲减退。

92.6%的被访者如此认为。事实上,性行为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产物,人类的性行为完全可以不与性激素水平平行,因此,不少女性在50岁以后性欲反而增强。研究显示,50%的女性在更年期性欲并未明显改变。

误解九:绝经后不会怀孕。

90%的女性如此认为。事实上,进入更年期的前几年,包括绝经后一年之内,还是有可能会怀孕,所以如果不想收到“意外的惊喜”,还是要做好避孕措施。

误解十:绝经的女性不易传播性病。

73%的女性如此认为。其实,不论年龄多大,生育能力如何,任何人都可能传播性病。

有关黑头的4大误解

对于黑头,你是不是也存在以下误解。

1. 黑头是因为没有彻底清洁肌肤才出现的?

NO!

黑头是油脂硬化阻塞物,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皮肤中的油脂没有及时排出,时间久了油脂硬化阻塞毛孔而形成。鼻子是最爱出油的部位,不及时清理,油脂混合着堆积的大量死皮细胞沉淀,就形成了小黑点。所以,清除过剩油脂和控油是关键。

2.黑头是年轻人的烦恼?

NO!

黑头的出现是个人肤质与外界环境因素结合造成的,任何年龄的人不很好地护理肌肤,都有出现黑头的可能。

3. 挤压可以去除黑头?

NO!

适度的挤压可以算是去除黑头的方法之一,但是过分刺激反而使得肌肤的油脂分泌腺加速分泌更多油脂,就像我们挤压一个油棕果一样,力度越大出油越多。而且挤压会给细嫩柔弱的肌肤带来更严重的伤害--毛孔粗大和疤痕。

4. 黑头可以一次根除?

NO!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黑头也不例外。根除黑头要有耐心,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什么是更年期

很多步入更年期的女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到达更年期的阶段,不少女性对更年期的各项改变有误解。小编今天破解女性对更年期的10大误解,让女性健康步入更年期。

误解一:体重会增加。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更年期的女性体重会增加。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在这个时期“发福”。拉塞尔解释说,女性绝经后体内的能量代谢率下降,消耗掉的能量的确比以往减少。但研究表明,从年轻时就坚持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规律锻炼,并在这个阶段有意控制饮食,不吃过多高能量的食物,更年期女性的体重完全可以保持如少女一般。

误解二:记忆力下降。46%的女性认为自己记忆力下降与更年期有关。其实,更年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波动,但不是记忆力衰退。记忆力下降与年龄增长有关,衰老的过程中大脑会逐渐萎缩,男女都一样。

误解三:雌激素减少对身体不会有影响。55%的受访女性如此认为。多项研究证明,女性失去雌激素保护之后,会增加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结肠癌等的风险。

误解四:更年期最抑郁。将近90%的人认为在女人的一生中,更年期是最容易发生抑郁的时期。但是,多项调查表明,如今30多岁的女性抑郁的比例远远高于更年期女性,这与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节奏加快直接相关。

误解五:每个女人都会出现明显的更年期症状。超过80%的女性如此认为。研究发现,在45—55岁的女性中,15—25%的女性无明显异常感觉,75—85%的女性可出现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临床症状,只有15%的人因症状严重需要治疗。

误解六:50岁左右才到更年期。一半以上女性如此认为。拉塞尔解释说,女性更年期的平均年龄是45—55岁,但近年来有提前的趋势,1%的女性40岁甚至更早就进入更年期。

误解七:更年期持续不会超过5年。63%的人认为更年期最多会持续5年。但实际情况是,这个过程会持续6—14年。

误解八:性欲减退。92.6%的被访者如此认为。事实上,性行为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产物,人类的性行为完全可以不与性激素水平平行,因此,不少女性在50岁以后性欲反而增强。研究显示,50%的女性在更年期性欲并未明显改变。

误解九:绝经后不会怀孕。90%的女性如此认为。事实上,进入更年期的前几年,包括绝经后一年之内,还是有可能会怀孕,所以如果不想收到“意外的惊喜”,还是要做好避孕措施。

误解十:绝经的女性不易传播性病。73%的女性如此认为。其实,不论年龄多大,生育能力如何,任何人都可能传播性病。

民间最新去黑头大绝招

1.买一支纯白色的牙膏(一定要白色)。

2.把牙膏涂在黑头(粉刺)上面,涂至见到全白色为止,不可以见到肉色。

3.一开始牙膏下面的肉会好凉爽。

4. 直到鼻子觉得不凉的时候用水冲洗鼻子上涂了牙膏的位置。

5.最后看看成果啦,黑头(粉刺)不见了,而且滑了许多!(它们随牙膏被冲走了) (不要天天做,因牙膏可能会伤害到皮肤,一星期一次可行)。

相关推荐

婴儿奶粉的8大误解

误解1:挑选奶粉时,最重要的是要特别注意说明上被强化的营养成分的配比。 专家解误: 不必过于关注奶粉中包含多少营养成分。目前市场上的配方奶粉,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是喂养1岁内婴儿的,各种奶粉中含有的营养成分都大致与母乳接近。 虽然,有些品牌的奶粉中强化了某些营养成分,但对于婴儿来说,增加的营养成分并没有对他们有什么效果。因为,除了喝奶以外,6个月以上的婴儿还要吃辅食,许多营养成分在辅食中一样可以得到补充。由此可见,父母在选购时,不必只是为了某一两种营养成分而精挑细选了,更重要的是为婴儿选择那些质量

黑头误区

用手挤黑头 美眉们是不是看到黑头就想挤,这种做法是相当不可取的。首先,我们每天手部都要接触很多东西,手上有各种细菌和脏东西,如果直接用手去挤黑头,很容易将细菌和脏东西带进毛孔内,从而引起毛孔堵塞或者炎症;再者,用手挤黑头,因为手的力度比较大,对毛孔的挤压,只会伤害毛孔周围的肌肤,毛孔也只会越挤越大。 去黑头后不收敛毛孔 很多美眉在去完黑头之后都直接这样置之不理,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在黑头的过程中,会对毛孔进行一定的挤压,这样毛孔就是打开的状态,如果不及时收敛,脏东西还会跑进去、黑头还会再生,毛孔也只会越撑

解密关于食盐的八大误区

食盐有没有保质期 大多数人认为家庭用的食盐不会过期,无论放多久,永远是咸的。这是因为,食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它是咸味的主要来源。氯化钠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所以,不论存放多久,咸味是不可能改变的。但咸并不能说明它没有变质。因为食盐除了含氯化钠之外,还加有碘化钾,尽管碘化钾的性质比较稳定,但长期在光照、风吹和受热的情况下,碘化钾中的碘元素也会因挥发而使食盐中的碘含量降低,影响补碘效果。因此,食盐是有保质期的,它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三年为宜。 炒菜用食盐爆锅 碘盐中的碘元素是以化合物碘酸钾的形式加入的,

糖尿病认识八误区

误解1:只要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血糖升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饱食或高糖饮食、剧烈活动、情绪紧张、应激(如高热、严重外伤、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等)及药物作用(如糖皮质激素等)等。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糖升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库兴氏病等等。因此,必须多次复查血糖及通过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应激因素以及其他可引起血糖升高的疾病才能最终确诊糖尿病。 误解2:空腹血糖正常就不是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有些人在偶尔的检查

男人手淫的6大误区

误解1:不成熟的人才手淫。 正解:手淫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是可以持续一辈子的生活习惯。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中,至少有1/3的人有过自慰行为。所以,自慰不是不成熟的性行为,而是成熟的表现。 误解2:手淫不是真正的性。 正解:手淫可以给人带来性兴奋、性高潮,这些都是真实的感受,它也是享受性的一种方式。 误解3:手淫有害健康。 正解:身体出现问题时怪罪到自慰头上,实在很可笑。就像吃饭一样,没有人会笨到把自己撑死,自慰只要有度,不会危害健康。 误解4:男人比女人更需要手淫。 正解:没有生理学依据表明男性比

对自然分娩的这些误解要不得

误解1:自然分娩会改变骨盆结构,难以恢复。自然分娩的确会改变骨盆结构,但是却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如使臀围增宽,更加丰满,反而增强了女性的形体美感。 误解2:如果自然分娩不成,还要剖宫产,吃“二遍苦”。其实如果准妈妈不适合自然分娩,医生会提前要求剖宫产,而不会到了产床上再作改变。多数顺转剖的妈妈都是因为在产程中进展不好或者胎心不好等原因而做剖宫产。 误解3:然分娩挤压宝宝头部会影响孩子智商。真实情况是:当宝宝头部穿过产道时,颅骨会产生自然重叠,保护脑组织,所以脑组织并不会因为自然分娩而受损。 误解4:自然分娩

关于健身减肥有哪些误区

误解1: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没有哪一种健身方法是最好的,对青少年来说,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追求“最好”,可能是想取得效果“最快”。求快也是一种误解,取得健身效果需要时间和耐心。 误解2:如果你不是每天1小时、每周5天锻炼,做什么都白做不要相信这种偏激的理论。事实是,即每天坚持锻炼一点点时间也会有很多益处。研究表明,每周两三次半小时的行走就能明显减低心脏病发病率、降低血压、缓解压力以及增强精力和免疫力。 误解3:只要你小心注意,锻炼前不做热身运动也可以大错特错!训练前、后轻柔地伸拉及放松肌肉最能防止多

健身运动的九大误区

误解1: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 没有哪一种健身方法是最好的,对青少年来说,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追求“最好”,可能是想取得效果“最快”。求快也是一种误解,取得健身效果需要时间和耐心。 误解2:如果你不是每天1小时、每周5天锻炼,做什么都白做 不要相信这种偏激的理论。事实是,即每天坚持锻炼一点点时间也会有很多益处。研究表明,每周两三次半小时的行走就能明显减低心脏病发病率、降低血压、缓解压力以及增强精力和免疫力。 误解3:只要你小心注意,锻炼前不做热身运动也可以 大错特错!训练前、后轻柔地伸拉及放松肌肉最能

黑头6大误区 当心黑头变粉刺

NG1:用手挤 小编是地道的“手贱党”,一看见黑头就特别不爽,老喜欢用手挤。这一挤,确实有一大堆黑头能冒出来,那感觉叫一个爽啊有木有!不过后期更爽,黑头是挤掉了,鼻子却变得又红又肿,简直比满是黑头还难看。而等到红肿褪去了,黑头又回来了,比之前更严重! NG2:用粉刺针 其实这个原理和用手挤是差不多的,只是相对卫生一点。但说真的粉刺针这玩意儿真心很不好用,挤老半天黑头都出不来,倒是鼻子上因为过度挤压而留下了一大堆红印子,真的是超级超级难看! NG3:用镊子夹 网上有卖一种叫“细胞夹”的东西,是一种头极其尖细

澄清关于疫苗的7大误解

误解一:流感疫苗含汞。为了防腐,以前的流感疫苗确实添加了含50%汞的硫柳汞。不过从2001年起,6岁以下儿童所用的疫苗已被禁止使用这种防腐剂,6岁以上的青少年以及成年人所用疫苗也几乎不含硫柳汞。 误解二:别人打了疫苗,我就不会被传染。对于这种看法,美国儿科学会发言人艾瑞·布朗博士给出了解释:“即使别人都接种了疫苗,自己没有接种也会被传染上疾病。某些病菌,如破伤风和甲型肝炎,除了通过人传播,还可以通过污染的土壤或者食物传播。” 误解三:疫苗打多了降低免疫力。艾瑞·布朗坚决反对这种看法,她称:“每一次接种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