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周病如何治疗
根尖周病如何治疗
根尖周病是口腔疾病中的一种,如果长久不治疗的话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得了根尖周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那么根尖周病如何治疗呢?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根尖周病的四个方法:
方法/步骤
1开髓:主要针对急性期根尖周病,具体做法是打开髓腔、拔除根髓,在根管通畅情况下,在根管口可放置松软的棉捻使炎症物从根管得到引流。
2切开:根尖周病在急性化脓期时,脓液已经到达骨膜下或黏膜下,这时候把患牙相应的根尖区脓肿明显处切开来引走脓液即可。
3根管填充:在根尖周病急性期缓解后,首先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然后填充根管,作永久性治疗即可。
根尖周病护理及诊断方法
根尖周病护理
注意牙齿的清洁,正确刷牙。防牙病最重要的就是每天的牙齿清洁:正确地刷牙,应采取上下竖刷牙法,早晚刷牙,每个牙面刷8-10次,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相邻的牙齿间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0分钟左右,每月换一支新牙刷,每3个月看一次牙医,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注意含氟牙膏的用量(尤其是儿童),一般豌豆大小即可,刷牙力度适当,所使用的牙刷如出现刷毛外翻就应更换,如没有牙周疾病可每年到牙科洗一次牙,应到具备良好消毒设施的牙科看牙,以免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另外,注意少喝碳酸饮料。
诊断方法需要对根尖周病本身进行鉴别,包括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及根尖周囊肿之间的鉴别。
诊断除了根据病史和检查特征外,主要依靠X线。
脓肿型在X线上显示根尖投射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投射区周围骨质疏松呈云雾状。
肉芽肿型在X线上的特点是根尖部有一圆形或椭圆投射区,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致密,病变范围较小。
囊肿型在X线片上可见较大的圆形投射区,边界清楚,周围骨质致密呈清楚的阻射白线。
如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
1.组织缺损少,且无牙本质过敏症者,不需作特别处理。
2.有牙本质过敏症者,应用脱敏疗法。
3.缺损较大者可用充填法,用玻璃离子体粘固粉或复合树脂充填;洞深或有敏感症状者,充填前应先垫底。
4.有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病时,可和牙髓病治疗或根管治疗术。
5.若缺损已导致睡齿横折,可根据病情和条件,进行根管治疗术后,作覆盖义齿或拔除。
神经性牙疼的症状有哪些
神经性牙疼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即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也可发生。且易在夜间发作,疼痛较白天剧烈,无法入眠,异常痛苦。
神经性牙疼的痛点不明显,但是满口的牙齿是呈放射性阵痛的。如果是使劲的咬牙的话,那么疼痛又反而减轻。而在这个时候牙龈会出现有肿胀现象,但是如果是手按压的话不痛,而且牙齿的松动是比较的明显的。
神经性牙痛的治疗可能要采用根管治疗的疗法,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对神经性牙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根管治疗好吗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国际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根管治疗术适用于被诊断为牙髓或者根尖周病的患牙,需要摘除牙髓组织和清除根管系统感染,以保留整个患牙或牙根为目的,但是要求患牙具有足够的牙周组织和骨的支持。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包括外伤、牙体修复、牙周手术或其他治疗需要,也需要摘除牙髓,进行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后根尖炎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根管治疗术并非都是一次完成治疗,医生往往根据患者临床检查情况,分步分次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根管治疗要分2-4次就诊才能完成。
2、由于根管治疗术较繁杂,要求医生必须熟悉牙体结构的解剖知识及熟练操作技术,同时需要专用配套的根管治疗器械及设备和材料,因而,根管治疗术较费时且费用相对较高些。
3、根管治疗期间或完成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通常服用消炎或止痛药可缓解,局部出现肿痛应告知医生处理。
4、牙齿治疗后脆性较大最好行嵌体或冠修复,防止牙齿折裂,延长牙齿的寿命。
5、有些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时病变的根尖炎症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刚刚有急性发作的趋势,自觉症状不明显,就诊时仅有轻微叩痛。医生在治疗中要荡洗根管,
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清除出根管,此时医生必须用器械在根管内操作,这时激惹了原本静止状态的炎症病变区,如果病人抵抗力低,治疗后又未及时服消炎药,就会发生急性炎症,产生疼痛感觉。如果病人抵抗力强,治疗后及时服消炎药,不过度疲劳,那么,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疼痛,发生疼痛可及时到院做开放引流,口服消炎药局部理疗,很快会恢复正常。
大部分人都在努力保持牙齿清洁和美观,但我们很少去想牙齿内部有什么一一除非牙齿出了问题。当牙齿内部有问题的时候,根管治疗术可能是挽救这颗牙齿的唯一办法了。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并变得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的过程是医生用根管治疗专用器械通过彻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质和毒性分解产物,经过根管冲洗、消毒和严密填塞根管,隔绝细菌进入根管再感染,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根管治疗的弊端:根管治疗并没有真正改善口腔环境,这也是引起蛀牙等牙病的根源,所以做完根管治疗一定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保健,保持口腔环境的配套平衡。
6、根管治疗术又称牙髓治疗,是一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技术,通过消除髓腔特别是根管内的刺激源,包括感染或炎症的牙髓、感染的牙本质、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并用充填材料严密封闭根管,达到治疗牙髓病、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目的。该手术保留了牙齿,因而与拔牙术互补。根管治疗术通常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
根管预备和根管消毒能有效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为根管充填制备良好的形状。根管充填的目的在于维持根管清理的效果,防止根管微渗漏的发生。根管治疗术适合于各类型的牙髓病变和根尖周病变,牙髓坏死、慢性牙髓炎(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牙髓牙周综合征和有系统性疾病不宜拔牙又需要治疗或暂时保留患牙者均为根管治疗术的适应症。
在实施根管治疗术时,有两种方法。二次或多次法:首先制洞开髓,冲洗髓腔,去除坏死、坏疽的牙髓,扩大根管,再次冲洗洁净根管,吸干后封入消毒药物约2~7日;复诊如无明显反应,即去除封料,充填根管;若有明显反应,可重新封入消毒药物,下次再充填根管。一次法:制洞开髓,冲洗、扩大根管,随即充填根管,一次完成。
根管治疗期间或完成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通常服用消炎或止痛药可缓解,局部出现肿痛应告知医生处理,牙齿治疗后脆性较大最好行套冠修复,防止牙齿折裂,延长牙齿的寿命。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牙痛的时候还是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能太急躁,容易急火攻心。只要在平常饮食上多家注意,牙痛的症状会得到很好的缓解,比如开始戒掉冰冷的食物和刺激性太大的食物,这些都会刺激到牙齿引发牙病。
为何牙体牙髓病易导致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是怎么回事
根尖周一般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口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
根尖周病的病因
1、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来自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现代认为,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厌氧菌为主体的混合感染,产黑色素类杆菌是急性尖周炎的主要病源菌。细菌内毒素是慢性尖周炎的致炎因子,更是尖周肉芽肿的主要致病因素。
2、创伤 牙齿遭受外力,如打击、碰撞、跌倒等,可致牙体硬组织、牙周组织及尖周组织损伤;咬硬物、如咬到饭内的砂子、咬核桃、咬瓶盖子等,创伤性咬合均可导致尖周损害。
3、肿瘤波及尖周损害的肿瘤有鳞癌、肺癌及乳腺癌转移、颌骨肉瘤、骨髓瘤和造釉细胞瘤。
4、牙源性因素 牙髓及根管封药过量,根管器械穿出根尖,正畸用力不当、快速分离牙齿、拔牙不慎伤邻牙等均能引起尖周损伤。
慢性根尖炎临床表现
慢性根尖炎临床表现:
一、尖周肉芽肿(periapical granuloma)
尖周病变区骨组织破坏,被肉芽组织所替代。肉芽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世噬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并有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肉芽组织的周围常有纤维性被膜及呈条索状或网状上皮增殖。尖周肉芽肿大小和形式不一,拔牙时往往连同牙根尖一同拔出。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稀疏区。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感咀嚼不适,咬合无力,叩诊时有异样感,牙可变色,牙髓活力试验阴性,根尖肉芽肿可维持较长时间相对稳定。
二、尖周脓肿或慢性牙槽脓肿(chronic periapical abscess,chronic alveolor abscess)
是局限于尖周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脓液中主要是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尖周脓肿可穿过牙槽骨及粘膜形成牙龈窦道,或穿通皮肤形成皮肤窦道。一般无自觉症状,叩诊时有轻微疼痛,有反复肿胀史,X线片显示周有边界不整齐的弥散性稀疏区。
三、尖周囊肿(Periapical cyst)
尖周囊肿是由上皮衬里,充满液体、被肉芽组织包绕的尖周病变。囊壁内层为完全或不完全的上皮衬里,外层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囊腔中充满囊液,含丰富的胆固醇结晶。囊肿增大时周围骨质压迫性吸收,压迫邻牙致牙根吸收。
通常无自觉症状,囊肿增大使颌骨壁变薄、隆起,扪诊有乒乓球样感。牙髓无活力,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楚,轮廓分明的骨质稀疏区,周围有明显白线条。囊肿破溃感染可形成窦道。尖周肉芽肿,尖周脓肿和尖周囊肿三者之间联系密切,可相互转变,有着移行的关系。急、慢性尖周炎均可成为病灶,但牙齿一旦治愈,病灶随之被消除。
在对慢性根尖炎临床表现认识后,治疗慢性根尖炎的时候,患者都是要积极配合,而且治疗慢性根尖炎的时候,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上,要选择简单食物,这个时候吃一些刺激食物,对疾病治疗没有任何帮助,同时会让慢性根尖炎变得更加严重。
种植体根尖周的病变
不同的致病因素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逆行性感染,种植体周围炎常伴有疼痛,压痛,局部肿胀和/ 或出现瘘管等症状。临床上可把种植体周围病变分为两型即活动型和静止型。当放射学表现与临床表现和/ 或病人症状不相符时,种植体根尖病变即处于静止期。临床无症状、根尖区x 线透射影(通常由于植入短于预备长度的种植体引起)通常被认为是静止型种植体根尖炎。当植入的种植体紧邻存在x 线透射影的部位时,这也会导致静止型的种植体根尖周病变。静止型根尖周病变也可由无菌性骨坏死引起,常见原因是种植窝预备过程中温度过高。过热是无菌性骨坏死的一个诱因,同时也会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不可控的热损伤可导致纤维组织长入种植体—骨界面之间,影响种植体的预后。引起活动型的种植体根尖病变的病因很多,如植入过程中细菌污染;种植体稳固前早期负载导致的微小骨折裂;植入位点早期存在感染(由细菌,病毒,炎症细胞和/ 或残余的囊肿或肉芽肿细胞引起)也能导致活动型的种植体根尖病变。这些病变初期位于种植体的根尖区,后期可向种植体冠方发展,从而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因此,应把种植体根尖病变与种植体周围炎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在种植体植入过程中,种植体根尖接触到一个活动牙齿和/ 或植入位置的邻牙处于活动性的牙髓病变期,种植体植入后可能愈合不良,甚至脱落。多数学者认为种植位点的天然牙(或邻牙)的牙髓病变是最可能引发种植体根尖周病变的原因。Lefever 等学者对种植位点牙齿和邻牙拔除前的牙髓和根尖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如果种植位点拔除的牙没有根尖周病变,也没有接受过牙髓治疗,种植体根尖周病变的发生率是2.1%。但是如果种植位点的在拔除时已接受过牙髓治疗或者有根尖周病变,种植体根尖周病变的发生率则升高,分别是8.2% 和13.6%。对于那些没有牙髓病变而被拔除的牙齿来说,邻牙的状况对种植体的预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Lefever 等发现:相对于正常邻牙,如果邻牙有根尖周病变,种植体出现根尖周病变的比例上升到了25%。目前即刻种植已成为一种修复拔除牙齿有价值的治疗策略。对于有根尖病变的牙拔除后如果进行即刻种植,为获得良好的愈合,最可靠方法是彻底的清除病变组织,术后建议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辅助治疗。但目前关于感染位点的即刻种植仍然存在争议。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微生物因素在活动型种植体根尖周围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有说服力的数据依然非常稀少。总的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很多因素导致了活动型种植体根尖周病变的发生,其具体的发病机理依然处在争论当中。
牙齿发炎松动怎么办呢
1.开放引流
急性根尖周炎治疗首先是开髓引流,打开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使渗出液或脓液通过根管得以引流,以缓解根尖部压力,解除疼痛。为了不让食物杂质堵塞引流通道,洞内放置碘酊球开放。
2.切开排脓
炎症4~5天,主要针对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切开与根管开放可同时进行。切开的位置正对脓肿,与前庭沟平行方向。
3.安抚治疗
对根管外伤、封药化学性刺激及根管不良充填引起的急性尖周炎,可考虑去除根管内容物,封消炎镇痛药物数日,待急性期过后再常规治疗,以避免外界污染或再感染。
4.调改咬合
当急性根尖周炎牙齿是活髓,处理应慎重。由创伤引起的,通过调合消除创伤性咬合,即可治愈。根尖孔大牙髓炎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可在麻醉下予以去髓。调改咬合是治疗的常规措施,一方面减轻功能得以休息,促进愈合;另一方面可减少纵折机会。
5.消炎止痛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药物或镇痛药物,局部封闭、理疗、针灸、中草药贴敷等。
6.急性期拔牙
无保留价值或重要病灶牙可以拔除患牙,通过牙槽窝引流。但急性期拔牙易引起炎症扩散,应先保守治疗再行拔牙。
7.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是根尖周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和根尖周感染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并严密充填根管,促进尖周病变愈合。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牙齿发炎松动该怎么办,最重要的就是要吃一些消炎或者注射一些抗生素的药物,这样的话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或者是进行一些成就,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去拔出这个牙齿的,才能够消炎的。